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u
  

 简化字:组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ㄗㄨˇ
  拼音: zǔ




1.古時用來繫印信等物的絲帶。《說文解字.糸部》:「組,綬屬。」《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子嬰與妻子自係其頸以組。」唐.陳鴻《長恨傳》:「倉皇展轉,竟就死于尺組之下。」

2.借指官印或官職。宋.蘇軾〈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詩二首之一:「解組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

3.量詞。計算成套的物品或人事編制的單位。如:「一組茶具」、「這項遊戲分兩組進行。」

4.機關社團中因一定目的和需要合成的單位。如:「宣傳組」、「廣告組」、「迅雷小組」。

5.事物性質相同或相近而分的類別。如:「自然組」、「社會組」、「理工組」。




構成、組織。如:「組閣」、「組團」。


  

 简化字:诅
  部首: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ㄗㄨˇ
  拼音: zǔ




1.咒罵或祈求鬼神降禍給他人。如:「詛咒」。《左傳.昭公二十年》:「民人苦病,夫婦皆詛。」

2.立誓、起誓。《左傳.宣公二年》:「驪姬之亂,詛無畜群公子,自是晉無公族。」《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先零遂與諸羌種二百餘人解仇交質盟詛。」




誓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及秦昭盟夷,設黃龍之詛。」


  

  部首:禾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ㄨ
  拼音: zū




1.田賦。《說文解字.禾部》:「租,田賦也。」《漢書.卷四.文帝紀》:「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一》:「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

2.稅捐。《史記.卷一〇二.張釋之傳》:「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

3.出借房屋、物品等所收取的報酬費用。如:「房租」、「收租」。




以一定的代價出借或借用他人物品、房地。如:「吉屋出租」。《紅樓夢》第四回:「偏生這拐子又租了我們的房舍居住。」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ㄗㄨ
  拼音: zū




1.草墊。《說文解字.艸部》:「蒩,茅藉也。……《禮》曰:『封諸侯以土蒩、以白茅。』」《周禮.地官.鄉師》:「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

2.蕺菜。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十上.釋草》:「蒩,蕺也。」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ㄨˊ
  拼音: zú

參見「哫訾」條。


  

  部首:山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ㄗㄨˊ
  拼音: zú




山勢高峻。《文選.鮑照.蕪城詩》:「崒若斷岸,矗似長雲。」唐.李善.注:「崒,高峻也。」唐.韓愈〈伯夷頌〉:「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乎泰山不足為高。」


  

  部首: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ㄨˊ
  拼音: zú




觸擊、衝撞。《文選.左思.吳都賦》:「衝踤而斷筋骨。」


  

  部首:方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ㄗㄨˊ
  拼音: zú




1.親屬。如:「家族」、「九族」。《晉書.卷一〇〇.孫恩傳》:「孫恩字靈秀,瑯邪人,孫秀之族也。」

2.泛指同姓的人。如:「同族」、「宗族」。

3.人種的類別。如:「漢族」、「苗族」。

4.有共同屬性的群類。如:「水族」、「甲族」、「貴族」、「火腿族」。《淮南子.俶真》:「萬物百族,使各有經紀條貫。」唐.韓愈〈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1.古時刑罰連及罪人的家屬親人。《書經.泰誓上》:「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漢.孔安國.傳:「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

2.滅。唐.杜牧〈阿房宮賦〉:「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叢聚、群集。如:「族居」。《爾雅.釋木》:「木族生為灌。」晉.郭璞.注:「族,叢。」《莊子.在宥》:「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ㄗㄨˇ
  拼音: zǔ




1.險要的地方。《說文解字.阜部》:「阻,險也。」如:「天阻」、「險阻」。《文選.班固.西都賦》:「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2.障礙。如:「路阻」、「通行無阻」。




1.妨礙、隔斷。如:「阻隔」、「阻礙」。唐.杜甫〈遣興〉詩五首之五:「煙塵阻長河,樹羽成皋間。」

2.攔、擋。如:「攔阻」、「遏阻」。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下.楚遊日記》:「風與水交逼,而火復為阻,遂捨之出。」

3.推辭、拒絕。如:「推三阻四」。《詩經.邶風.谷風》:「既阻我德,賈用不售。」

4.依恃、依仗。《左傳.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文選.潘岳.馬汧督誄》:「蠢蠢犬羊,阻眾陵寡。」

5.懷疑、疑惑。《左傳.閔公二年》:「是服也,狂夫阻之。」三國魏.嵇康〈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陰自阻疑,密表繫都。」




艱險難行。《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以壁削路阻,不得達。」


  

  部首:人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ㄗㄨˇ
  拼音: zǔ




1.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左傳.隱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於俎。」晉.杜預.注:「俎,祭宗廟器。」

2.割肉用的砧板。《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俗稱為「砧板」。

3.姓。如明代有俎有用。


  

  部首: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ㄨˇ
  拼音: zǔ




1.稱謂。用以尊稱父母親的父母。如:「祖父母」、「外祖父母」。《荀子.成相》:「下以教誨子弟,上以事祖考。」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

2.通稱先代的人。如:「遠祖」、「先祖」。

3.祭祀始祖神主的廟。《荀子.成相》:「紂卒易鄉啟乃下,武王善之,封之於宋立其祖。」《漢書.卷五二.韓安國傳》:「是以古之人君謀事必就祖,發政占古語,重作事也。」

4.事物的創始者。如:「鼻祖」。《周禮.春官.籥章》:「祈年于田祖。」漢.鄭玄.注:「田祖,始耕田者,謂神農也。」

5.姓。如漢代有祖沂。




1.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稱為「祖」。《詩經.大雅.韓奕》:「韓侯出祖,出宿于屠。」《左傳.昭公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晉.杜預.注:「祖,祭道神。」

2.餞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杜預之荊州,頓七里橋,朝士悉祖。」唐.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3.宗仰、效法。《戰國策.韓策二》:「秦王必祖張儀之故謀。」《漢書.卷三〇.藝文志》:「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4.熟悉。《國語.魯語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


  

 简化字:躜
  部首:足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6
  注音: ㄗㄨㄢ
  拼音: zuān

同「鑽」。


  

  部首: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注音: ㄗㄨㄢˇ
  拼音: zuǎn




1.紅色的絲帶。《說文解字.糸部》:「纂,似組而赤。」清.段玉裁.注:「按:組之色不同,似組而赤者則謂之纂。」

2.婦女梳在頭後的髮髻。通「䰖」。如:「她頭上綰個纂。」




1.編輯。《晉書.卷三〇.刑法志》:「時雖有蠲革,而舊律繁蕪,未經纂集。」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今且各纂詩律,麤為卷第。」

2.匯聚、招集。《晉書.卷一〇四.石勒載記上》:「勒纂兵戒期,將襲浚。」

3.繼承。通「纘」。《禮記.祭統》:「獻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文選.張衡.東京賦》:「且夫挈缾之智,守不假器,況纂帝業而輕天位。」


  

 简化字:缵
  部首:糸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5
  注音: ㄗㄨㄢˇ
  拼音: zuǎn




繼承。《書經.仲虺之誥》:「表正萬邦,纘禹舊服。」唐.孔安國.傳:「繼禹之功,統其故服。」《禮記.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


  

  部首:手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3
  注音: ㄗㄨㄢˋ
  拼音: zuàn




握住。如:「攥緊拳頭」。《紅樓夢》第七七回:「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


  

 简化字:槜
  部首: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以棒擣物。《說文解字.木部》:「檇,以木有所擣也。」


  

  部首:肉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ㄗㄨㄟ
  拼音: zuī




小男孩的生殖器。《說文解字.肉部》:「脧,赤子陰也。」


  

  部首:羊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ㄗㄨㄟ
  拼音: zuī




毛織品。《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傳》:「其人能作旄氈、班罽、青頓、毞毲、羊羧之屬。」


  

  部首: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ㄟˇ
  拼音: zuǐ




1.本指鳥口。後泛指人與動物的口。如:「張嘴」、「閉嘴」。《西遊記》第六回:「(三郎)又變了一隻朱繡頂的灰鶴,伸著一個長嘴,與一把尖頭鐵鉗子相似,徑來喫這水蛇。」

2.器物上形狀或功能像嘴的部位。如:「瓶嘴」、「茶壺嘴」、「煙嘴」。

3.突出如口的地形。如:「山嘴」、「沙嘴」。

4.比喻說話。如:「貧嘴」、「多嘴」、「插嘴」。


  

  部首:山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ㄗㄨㄟˇ
  拼音: zuǐ




嶊嶉:崇高的樣子。《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於是大夏雲譎波詭,嶊嶉而成觀。」


  

  部首:冂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1.至極。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辨治者當能別之。」

2.凡、總計。《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最從高帝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二千石各三人。」漢.王符《潛夫論.實貢》:「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菁華,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馬札〈賣花者〉詩:「長安甲第多,處處花堪愛,良金不惜費,競取園中最。」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齣:「河東舊族,柳氏名門最。」



聚合。宋.陸游〈澹齋居士詩序〉:「最其詩,得三卷,屬某為序。」


  

  部首: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小。《廣韻.去聲.泰韻》:「蕞,小貌。」《左傳.昭公七年》:「鄭雖無腆,抑諺曰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


  

  部首:日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小孩出生後滿一周歲稱為「晬」。《集韻.去聲.隊韻》:「晬,子生一歲也。」《遼史.卷一.太祖本紀上》:「三月能行,晬而能言,知未然事。」


  

  部首: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1.飲酒過量以致神志不清。如:「不醉不歸」。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2.沉迷、迷戀。如:「沉醉」、「心醉」、「陶醉」。




1.喝酒過多而神志模糊的樣子。如:「醉漢」、「爛醉如泥」。

2.用酒浸漬的。如:「醉蝦」、「醉雞」。《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堂官上來問菜,季恬逸點了一賣肘子、一賣板鴨、一賣醉白魚。」


  

  部首: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1.過失。如:「將功贖罪」、「戴罪立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2.犯法的行為。如:「犯罪」、「俯首認罪」。《易經.解卦.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3.苦痛、苦難。如:「活受罪」、「受不了這個罪!」

4.刑罰。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歸咎、責備。如:「歸罪」、「怪罪」。《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孟子.滕文公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部首: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ㄗㄨㄣ
  拼音: zūn




1.酒器。《廣韻.平聲.魂韻》:「尊,《說文》曰:『酒器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賓客。」

2.對長輩的敬稱。如:「尊長」。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宗親世數,有從父,有從祖,有族祖。江南風俗,自茲已往,高秩者,通呼為尊。」

3.量詞。計算大炮或神像的單位。如:「十尊大炮」、「五尊神像」。




敬重。如:「尊敬」、「尊師重道」。《禮記.曲禮上》:「禮者自卑而尊人。」



1.稱人的敬辭,通常加在與對方有關的人事物上。如:「尊體」、「尊囑」、「尊夫人」、「尊姓大名」。

2.高。《易經.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3.顯貴的。如:「尊貴」。《禮記.曲禮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部首:山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ㄨㄣ
  拼音: zūn




山勢高峻、陡峭。《集韻.平聲.魂韻》:「嶟,山高貌。」


  

  部首:辵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ㄣ
  拼音: zūn




1.順著、循著。《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文選.陸機.文賦》:「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

2.依照。如:「遵命」。《書經.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史記.卷四.周本紀》:「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


  

  部首: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ㄣ
  拼音: zūn




酒器。《玉篇.木部》:「樽,酒器也。」《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部首:金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0
  注音: ㄗㄨㄣ
  拼音: zūn




戈柄下端銅製的圓錐形部分。《說文解字.金部》:「鐏,柲下銅也。」《新唐書.卷一二五.張說傳》:「是猶倒持劍戟,示人鐏柄,臣竊為陛下不取。」


  

  部首:人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4
  注音: ㄗㄨㄣˇ
  拼音: zǔn




聚集。《說文解字.人部》:「僔,聚也。……《詩》曰:『僔沓背憎。』」


  

  部首:手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ㄨㄣˇ
  拼音: zǔn




1.節省、縮減。如:「撙節開支」。《管子.五輔》:「節飲食,撙衣服,則財用足。」

2.抑制、壓制。《禮記.曲禮上》:「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荀子.儒效》:「然不然之情,以相薦撙,以相恥怍,君子不若惠施、鄧析。」


  

  部首:口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ㄨㄣˇ
  拼音: zǔn




聚在一起說話。《說文解字.口部》:「噂,聚語也。」《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噂沓背憎,職競由人。」


  

  部首:手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ㄗㄨㄣˋ
  拼音: zùn




1.推擠。《左傳.定公八年》:「將歃,涉佗捘衛侯之手及捥。」

2.按、捏。《文選.馬融.長笛賦》:「挼拏捘臧,遞相乘邅。」《聊齋志異.卷二.嬰寧》:「生扶之,陰捘其腕。」


  

 简化字:鳟
  部首:魚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3
  注音: ㄗㄨㄣˋ
  拼音: zùn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類條鰭亞綱鮭目。似鯶而小,鱗細,鱗後有一小黑斑,背濃藍,腹白,體長者至二尺餘,為冷水性魚種。


  

  部首:日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ㄗㄨㄛˊ
  拼音: zuó




1.前一天。《廣韻.入聲.鐸韻》:「昨,昨日,隔一宵。」《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2.以往、過去。同「昔」。明.張自烈《正字通.日部》:「昨,往日也。」如:「今是昨非」。《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前一天的。如:「昨夜」。


  

  部首:竹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ㄗㄨㄛˊ
  拼音: zuó




用竹皮編成的繩索。《玉篇.竹部》:「筰,竹索也。」


  

  部首:工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ㄗㄨㄛˇ
  拼音: zuǒ




1.輔佐。《說文解字.左部》:「手相左也。」《易經.泰卦.象曰》:「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2.違背。如:「意見相左」。唐.韓愈〈答竇秀才書〉:「身勤而事左,辭重而請約,非計之得也。」




1.表示方向、位置。與「右」相對。如:「向左轉」、「前後左右」。

2.東方。如:「江左」、「山左」。《詩經.唐風.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3.姓。如晉代有左思。




1.左手這邊的。相對於「右」。如:「左方」、「左面」。

2.急進的、偏激的。如:「左派」、「左性子」。

3.不正當的。如:「旁門左道」。




1.參見「左計」條。

2.參見「左遷」條。

3.偏、差錯。如:「你想左了。」、「他說左了。」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ㄗㄨㄛˇ
  拼音: zuǒ




1.輔助。如:「輔佐」、「佐理」。《左傳.襄公十三年》:「使趙武將上軍,韓起佐之。」

2.勸飲、配食。《國語.晉語九》:「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三國吳.韋昭.注:「佐,猶勸也。」《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佐,助行酒。」




輔助的人員。如:「縣佐」、「軍佐」、「郵務佐」。



副的。《禮記.少儀》:「乘貳車則式,佐車則否。」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ㄗㄨㄛˋ
  拼音: zuò




1.慚愧。如:「愧怍」。《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2.面色改變。《管子.弟子職》:「危坐鄉師,顏色毋怍。」《宋書.卷六九.范曄傳》:「仍以手擊曄頸及頰,曄顏色不怍。」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463 页数: 1/87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