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uī
  

  部首:山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ㄗㄨㄟˇ
  拼音: zuǐ




嶊嶉:崇高的樣子。《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於是大夏雲譎波詭,嶊嶉而成觀。」


  

  部首:冂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1.至極。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辨治者當能別之。」

2.凡、總計。《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最從高帝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二千石各三人。」漢.王符《潛夫論.實貢》:「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菁華,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馬札〈賣花者〉詩:「長安甲第多,處處花堪愛,良金不惜費,競取園中最。」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齣:「河東舊族,柳氏名門最。」



聚合。宋.陸游〈澹齋居士詩序〉:「最其詩,得三卷,屬某為序。」


  

  部首: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小。《廣韻.去聲.泰韻》:「蕞,小貌。」《左傳.昭公七年》:「鄭雖無腆,抑諺曰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


  

  部首:日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小孩出生後滿一周歲稱為「晬」。《集韻.去聲.隊韻》:「晬,子生一歲也。」《遼史.卷一.太祖本紀上》:「三月能行,晬而能言,知未然事。」


  

  部首: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1.飲酒過量以致神志不清。如:「不醉不歸」。南朝梁.蕭統〈陶淵明傳〉:「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2.沉迷、迷戀。如:「沉醉」、「心醉」、「陶醉」。




1.喝酒過多而神志模糊的樣子。如:「醉漢」、「爛醉如泥」。

2.用酒浸漬的。如:「醉蝦」、「醉雞」。《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堂官上來問菜,季恬逸點了一賣肘子、一賣板鴨、一賣醉白魚。」


  

  部首: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1.過失。如:「將功贖罪」、「戴罪立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2.犯法的行為。如:「犯罪」、「俯首認罪」。《易經.解卦.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3.苦痛、苦難。如:「活受罪」、「受不了這個罪!」

4.刑罰。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歸咎、責備。如:「歸罪」、「怪罪」。《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孟子.滕文公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简化字:槜
  部首: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ㄟˋ
  拼音: zuì




以棒擣物。《說文解字.木部》:「檇,以木有所擣也。」


  

  部首:肉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ㄗㄨㄟ
  拼音: zuī




小男孩的生殖器。《說文解字.肉部》:「脧,赤子陰也。」


  

  部首:羊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ㄗㄨㄟ
  拼音: zuī




毛織品。《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傳》:「其人能作旄氈、班罽、青頓、毞毲、羊羧之屬。」


  

  部首: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ㄗㄨㄟˇ
  拼音: zuǐ




1.本指鳥口。後泛指人與動物的口。如:「張嘴」、「閉嘴」。《西遊記》第六回:「(三郎)又變了一隻朱繡頂的灰鶴,伸著一個長嘴,與一把尖頭鐵鉗子相似,徑來喫這水蛇。」

2.器物上形狀或功能像嘴的部位。如:「瓶嘴」、「茶壺嘴」、「煙嘴」。

3.突出如口的地形。如:「山嘴」、「沙嘴」。

4.比喻說話。如:「貧嘴」、「多嘴」、「插嘴」。


  

  部首: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2) ㄗㄨㄟˇ
  拼音:(2) zuǐ




1.鳥嘴。通「嘴」。《廣韻.上聲.紙韻》:「觜,喙也。」《文選.張衡.東京賦》:「秦政利觜長距,終得擅場。」三國吳.薛綜.注:「喻七雄為鬥雞,利喙長距者,終擅一長也。」唐.李白〈壁畫蒼鷹讚〉:「觜銛劍戟,爪握刀錐。」

2.泛指人、獸或器物的口。通「嘴」。《南齊書.卷三四.劉休傳》:「覆背騰其喉脣,武人厲其觜吻。」《元史.卷七九.輿服志二》:「水瓶,制如湯瓶,有蓋,有提,有觜,銀為之,塗以黃金。」


  

  部首:冖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ㄗㄨㄟˋ
  拼音:(2) zuì




極。通「最」。《說文解字.冖部》「冣」字.清.段玉裁.注:「冣與最音義皆別……至乎南北朝冣最不分。」


  

  部首: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2) ㄗㄨㄟˋ
  拼音:(2) zuì

(一)之又音。


  

  部首:手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5) ㄗㄨㄟˋ
  拼音:(5) zuì

參見「會撮」條。


  跋嘴

  注音: ㄅㄚˊ ㄗㄨㄟˇ
  拼音: bá zuǐ

人說話前後不一或與事實不符。《三寶太監西洋記風俗演義》第一六回:「天師心裡想道:『這和尚今番卻有些跋嘴了。』」


  百晬

  注音: ㄅㄞˇ ㄗㄨㄟˋ
  拼音: bǎi zuì

小兒出生滿一百天所舉行的宴會。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果木、飯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


  搬嘴

  注音: ㄅㄢ ㄗㄨㄟˇ
  拼音: bān zuǐ

搬弄口舌,挑撥是非。《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因有手遲腳慢的,眼看別人賺錢,心中不忿,卻去過老面前搬嘴。」


  半醉

  注音: ㄅㄢˋ ㄗㄨㄟˋ
  拼音: bàn zuì

喝醉酒,神智稍有不清。如:「每次喜宴,李先生總要喝個半醉,方肯罷休。」


  拌嘴

  注音: ㄅㄢˋ ㄗㄨㄟˇ
  拼音: bàn zuǐ

爭吵、鬥嘴。《紅樓夢》第三一回:「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爺拌嘴呢?要是心裡惱我,你只和我說,不犯著當著二爺吵。」《紅樓夢》第六四回:「這些大娘們,噯!那一個是安分的,每日不是打架,就拌嘴,連賭博偷盜的事情都鬧出兩三件來了。」也作「拌嘴舌」。


  幫嘴

 简化字:帮嘴
  注音: ㄅㄤ ㄗㄨㄟˇ
  拼音: bāng zuǐ

替人辯白、幫人說話。如:「只要你在旁邊幫嘴,一定能說服他參加這次旅遊。」


  抱罪

  注音: ㄅㄠˋ ㄗㄨㄟˋ
  拼音: bào zuì

因自己的過失而心中懷有愧疚。《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列傳》:「或有抱罪懷瑕,與下同疾,綱網弛縱,莫相舉察。」三國魏.曹植〈責躬〉詩:「常懼顛沛,抱罪黃壚。」


  閉嘴

 简化字:闭嘴
  注音: ㄅㄧˋ ㄗㄨㄟˇ
  拼音: bì zuǐ

1.閉著嘴巴。如:「閉嘴不語。」

2.命令人停止說話。如:「閉嘴!這裡沒有你說話的餘地。」


  撥嘴

 简化字:拨嘴
  注音: ㄅㄛ ㄗㄨㄟˇ
  拼音: bō zuǐ

1.搬弄口舌。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七齣:「通事中間,撥嘴撩牙。」《封神演義》第一六回:「子牙暗想:『幾個月全無生意,今日撞著這一個,又是撥嘴的人。』」

2.形容不高興欲哭的樣子。也作「撇嘴」。


  薄醉

  注音: ㄅㄛˊ ㄗㄨㄟˋ
  拼音: bó zuì
 相似词:半酣

飲酒微醉。如:「小陳在薄醉之際,透露出一段痛苦的往事。」清.曹貞吉〈蝶戀花.五月黃雲全覆地〉詞:「客至夕陽留薄醉,冷淘飥餺窮家計。」


  叉嘴

  注音: ㄔㄚ ㄗㄨㄟˇ
  拼音: chā zuǐ

別人講話時,從中插進說話。《負曝閑談》第一回:「另外有一個人叉嘴道:『陸相公,據你如此說法,你是有福氣的了?』」


  插嘴

  注音: ㄔㄚ ㄗㄨㄟˇ
  拼音: chā zuǐ

別人講話時,從中插進去說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既大膽,就叫他出個醜何妨!纔曉得我們老爺們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劉學深不等他說完,插嘴辯道:『良家是人,妓女亦是人,託業雖卑,當初天地生人,卻是一樣。』」也作「插口」、「插話」。


  饞嘴

 简化字:馋嘴
  注音: ㄔㄢˊ ㄗㄨㄟˇ
  拼音: chán zuǐ
 相似词:貪嘴

貪吃。如:「這孩子真饞嘴,見到什麼東西都想吃。」


  吵嘴

  注音: ㄔㄠˇ ㄗㄨㄟˇ
  拼音: chǎo zuǐ
 相似词:口角

爭吵、拌嘴。如:「你們兩個不對頭,每次一見面就吵嘴。」


  沉醉

  注音: ㄔㄣˊ ㄗㄨㄟˋ
  拼音: chén zuì
 相似词:大醉、爛醉、陶醉
 相反词:覺醒、驚醒

1.喝酒酣醉。《晉書.卷四四.華表傳》:「嶠性嗜酒,率常沉醉。」《儒林外史》第一回:「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2.醉心於某種事物或沉浸在意境中。如:「他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吃嘴

  注音: ㄔ ㄗㄨㄟˇ
  拼音: chī zuǐ

愛吃美味或奇特的食物。《醒世姻緣傳》第八〇回:「卻說寄姐害了這個活病,只喜吃嘴,再出不得門。」


  吃罪

  注音: ㄔ ㄗㄨㄟˋ
  拼音: chī zuì

承擔罪責。如:「吃罪不起」、「這件事情萬一出了點差錯,上頭追究起來,誰吃罪得起!」


  除罪

  注音: ㄔㄨˊ ㄗㄨㄟˋ
  拼音: chú zuì

免除罪刑。《史記.卷三〇.平準書》:「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晉書.卷八〇.王羲之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


  答嘴

  注音: ㄉㄚ ㄗㄨㄟˇ
  拼音: dā zuǐ

搭話、搭腔。《西遊記》第八二回:「師父,不要與他答嘴,老孫已得了手也!」


  搭嘴

  注音: ㄉㄚ ㄗㄨㄟˇ
  拼音: dā zuǐ

1.插嘴或接口。如:「他的話匣子一打開,簡直沒有讓我搭嘴的餘地。」

2.零食。《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閒著沒事,還要橘餅、圓眼、蓮米搭嘴。」


  打嘴

  注音: ㄉㄚˇ ㄗㄨㄟˇ
  拼音: dǎ zuǐ

1.打耳光、打臉頰。《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命再題一聯,若不通,一併打嘴。」

2.丟臉、出醜。《紅樓夢》第四〇回:「劉姥姥已爬了起來,自己也笑了,說道:『纔說嘴,就打了嘴。』」


  大醉

  注音: ㄉㄚˋ ㄗㄨㄟˋ
  拼音: dà zuì
 相似词:爛醉、酣醉、沉醉

飲酒過多而酒醉得很利害。如:「酩酊大醉」。《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張飛把遍各官,自斟巨觥,連飲了幾十盃,不覺大醉,卻又起身與眾官把盞。」


  待罪

  注音: ㄉㄞˋ ㄗㄨㄟˋ
  拼音: dài zuì

1.等待處置、等待責罰。《漢書.卷八一.匡張孔馬傳.匡衡》:「越騎官屬與昌弟且謀篡昌,事發覺,衡免冠徒跣待罪。」《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韓延壽》:「一縣莫知所為,令丞、嗇夫、三老亦皆自繫待罪。」

2.古代官吏常恐不勝其職而獲罪,故以此為官吏任職自謙之辭。《史記.卷一〇〇.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無宦情,南昌待罪數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業。」


  得罪

  注音: ㄉㄜˊ ㄗㄨㄟˋ
  拼音: dé zuì
 相似词:冒犯、開罪、觸犯

1.犯罪。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得罪風霜苦,全生天地仁。」

2.冒犯、觸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孫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為甚麼要打我?」《紅樓夢》第三二回:「妹妹,往那裡去?怎麼又哭了?又是誰得罪了你?」《詩經.小雅.雨無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3.向人對不起的客套話。《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郭排軍吃他相問得無言可答,只道得一聲:『得罪!』」


  抵罪

  注音: ㄉㄧˇ ㄗㄨㄟˋ
  拼音: dǐ zuì

依犯罪的輕重,負其相當的罪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喧傳此話到獄中,那前日抵罪鄰人,便當官訴狀。」


  刁嘴

  注音: ㄉㄧㄠ ㄗㄨㄟˇ
  拼音: diāo zuǐ

嘴硬,說話不饒人。《西遊記》第五七回:「我是有事來告求菩薩,卻怎麼說我刁嘴要告菩薩?」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73 页数: 1/17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