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hì
  

  部首:火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燒烤、燒灼。如:「炙手可熱」。《詩經.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2.受薰染、陶冶。《孟子.盡心下》:「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烤熟的肉食。《史記.卷八六.刺客傳.專諸傳》:「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


  

  部首: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儲備、儲藏。《說文解字.广部》:「庤,儲置屋下也。」《遼史.卷五九.食貨志上》:「歲秋,社民隨所獲,戶出粟庤倉,社司籍其目。」

2.準備、具備。《詩經.周頌.臣工》:「命我眾人,庤乃錢鎛。」


  

  部首:山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聳立、對立。如:「對峙」。《文選.謝惠連.雪賦》:「雪宮建於東國,雪山峙於西域。」《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綿綿瓜瓞,六國互峙。」



水中高土。《文選.張衡.西京賦》:「散似驚波,聚以京峙。」三國吳.薛綜.注:「京,高也。水中有土曰峙。」


  

  部首: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病名。由於肛門或直腸末端的靜脈曲張,而形成的突出塊物。主要分內痔、外痔兩種,症狀為便血、疼痛。也稱為「痔瘡」。


  

  部首:田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壇。《史記.卷五.秦本紀》:「祠上帝西畤。」唐.崔顥〈行經華陰〉詩:「河山北枕秦關險,驛樹西連漢畤平。」


  

  部首: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留止、佇立。《淮南子.脩務》:「鶴跱而不食,晝吟宵哭。」《續漢書志.第一二.天文志下》:「大將軍何進令司隸校尉袁紹私募兵千餘人,陰跱雒陽城外。」

2.對峙、對立。《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方今英雄棋跱,豺狼闚望。」《晉書.卷五四.陸機傳》:「遂躋天號,鼎跱而立。」




行館、招待所。《後漢書.卷三.章帝紀》:「丁酉,南巡狩,詔所經道上,郡縣無得設儲跱。」


  

  部首:宀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安置、放置。《詩經.小雅.谷風》:「將恐將懼,寘予于懷。」

2.棄置、廢止。《左傳.隱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穎。」

3.盡出。《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貪冒之民將寘力焉。」

4.滿。漢.揚雄《太玄經.卷三.法》:「繘陸陸,缾寘腹,井潢洋,終不得食。」


  

  部首: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釋放、赦免。《國語.鄭語》:「褒人褒姁有獄,而以為入於王,王遂置之。」《史記.卷一〇六.吳王濞傳》:「擊反虜者,深入多殺為功,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殺之,無有所置。」

2.廢棄。《晏子春秋.內篇.諫上》:「夫以賤匹貴,國之害也;置大立少,亂之本也。」《國語.周語中》:「今以小忿棄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無乃不可乎!」

3.安放。如:「本末倒置」。《書經.說命上》:「爰立作柤,王置諸其左右。」

4.建立、設立。《墨子.明鬼下》:「三代之聖王,其始建國營都,日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史記.卷五.秦本紀》:「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

5.購買、添加。如:「置產」。




驛車、驛站。《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宋.蘇軾〈荔枝歎〉:「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部首:阜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登高、爬上。《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陟岵瞻望,惟日為歲。」

2.升遷、進用。《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简化字:骘
  部首:馬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0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公馬。《說文解字.馬部》:「騭,牡馬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駉頌既美僖公牧于坰野之事,何限騲騭乎?」



1.升。《爾雅.釋詁》:「騭,假格陟躋登陞也。」

2.安排、安定。《書經.洪範》:「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

3.分辨、判定。如:「評騭是非」。


  

  部首:彐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豬。如:「野彘」。《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商君書.兵守》:「老弱之軍,使牧牛馬羊彘。」


  

  部首:广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古代傳說中的獨角獸。同「豸」。參見「獬豸」條。


  

  部首: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動物名。脊椎動物門鳥綱雞形目。雄雉尾長,羽毛鮮豔美麗,多為赤銅色或深綠色;雌鳥尾稍短,毛灰褐色。俗稱為「野雞」。

2.量詞。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左傳.隱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萬雉之城,顛墜於一檄者也。」


  

  部首:禾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幼小、不成熟。如:「稚氣」、「幼稚」。《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孩童、幼童。《孟子.滕文公上》:「使老稚轉乎溝壑。」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简化字:滞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停留、靜止。《淮南子.原道》:「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鳥企山峙,若翔若滯。」

2.凝聚、積聚。《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尚書省滯訟不決者,詔徵平治。」




不流通。如:「凝滯」、「積滯」。


  

  部首: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停滯、阻礙不前。《說文解字.叀部》:「疐,礙不行也。」

2.踏住、踩到。《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部首:心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忿怒。《禮記.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简化字:挚
  部首: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誠懇。如:「誠摯」、「真摯」。

2.凶狠。通「鷙」。《禮記.曲禮上》:「前有摯獸,則載貔貅。」




1.古代初次見面時所送的禮物。通「贄」。《禮記.郊特牲》:「執摯以相見。」

2.姓。如晉代有摯虞。


  

 简化字:贽
  部首:貝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初次見面時所送的禮物。《書經.舜典》:「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咸執贄以賀,爭拜識之。」


  

  部首:馬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21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馬陷泥中,無法移動。《史記.卷三九.晉世家》:「惠公馬騺不行,秦兵至,公窘。」


  

 简化字:鸷
  部首:鳥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22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性情凶猛的鳥。《玉篇.鳥部》:「鷙,猛鳥也。」



凶狠勇猛。《商君書.畫策》:「虎豹熊羆,鷙而無敵。」《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外國天性忿鷙,形容魁健。」


  

 简化字:帜
  部首:巾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旌旗、旗子。如:「旗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拔趙幟,立漢赤幟。」

2.記號、標記。《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以采綖縫其裙為幟。」


  

  部首:心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8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忿戾。《書經.多方》:「亦惟有夏之民叼懫。」唐.孔穎達.正義:「忿懫,言忿怒違理也。」


  

 简化字:踬
  部首:足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2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遇阻礙而跌倒。《左傳.宣公十五年》:「杜回躓而顛,故獲之。」《舊唐書.卷一二七.蔣鎮傳》:「馬躓墮溝澗中,傷足不能進。」



1.事情不順利。南朝梁.謝靈運〈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事躓兩如直,心愜三避賢。」

2.文辭晦澀不順暢。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若專用比興,患在意深,意深則辭躓。」《南史.卷五九.江淹傳》:「自爾淹文章躓矣。」


  

 简化字:锧
  部首:金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3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古代刑具的一種組件。腰斬時,墊在受刑人身下的鐵砧。《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君不忍加之以鈇鑕。」《文選.班彪.王命論》:「然卒潤鑊伏鑕,烹醢分裂。」


  

 简化字:觯
  部首:角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9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古代的一種飲酒器具。圓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有蓋。《禮記.禮器》:「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南朝宋.鮑照〈擬古詩〉八首之五:「呼我升上席,陳觶發瓢壺。」


  

  部首: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ㄓˇ
  拼音: zhǐ




一種有機化合物,是酸與醇經由脫水反應而得。分子量小者有水果香味;分子量高者是生物體內油脂的主要成分。


  

  部首:土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ㄓˇ
  拼音: zhǐ




止。《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物乃坁伏,鬱湮不育。」


  

  部首: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ㄓˇ
  拼音: zhǐ




1.砍擊、拍打。《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起,扺破書案。」

2.投擲。《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所謂扺金玉於沙礫,碎珪璧於泥塗。」《文選.張衡.東京賦》:「藏金於山,扺璧於谷。」


  

 简化字:纸
  部首: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ㄓˇ
  拼音: zhǐ




1.日常用品之一。主要原料為植物纖維,可供於書畫、印刷、包裹等用途。

2.量詞。計算文件書信的張數的單位。如:「一紙公文」。


  

  部首:黹
 总笔画:12
  注音: ㄓˇ
  拼音: zhǐ




1.女紅的通稱。指刺繡、縫紉等事。如:「做針黹」。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至
 总笔画:6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到達、來到。《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大、完善。《孝經.開宗明義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極、甚。《呂氏春秋.雜俗覽.為欲》:「天子至貴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壽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勸。」《文選.李密.陳情表》:「今臣亡王國賤俘,至微至陋。」



表示轉折的語氣。《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1.二十四節氣之一。如:「冬至」、「夏至」。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阻礙。《說文解字.广部》:「庢,礙止也。」《文選.枚乘.七發》:「發怒庢沓,清升踰跇。」唐.李善.注:「言初發怒,礙止而涌沸。」


  

  部首:至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1.給予。《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晉書.卷四三.山濤傳》:「今致錢二十萬、穀二百斛。」

2.達到。《莊子.外物》:「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致黃泉,人尚有用乎?」

3.傳達、表示。《詩經.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賚孝孫。」《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崔林傳》:「仗節統事,州郡莫不奉牋致敬。」

4.招引、延攬。《易經.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漢書.卷三九.蕭何傳》:「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

5.歸還、退回。《公羊傳.宣公元年》:「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

6.盡心、盡力。《論語.子張》:「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7.推極、窮究。《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1.旨趣、意態。《魏書.卷九三.恩倖傳.茹皓傳》:「樹草栽木,頗有野致。」

2.事物的道理。《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所以存亡殊致,始終不同。」


  

  部首: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極、至、最。《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文王改制,爰周郅隆。」



姓。如漢代有郅奇、郅惲。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ㄓˋ
  拼音: zhì




古代的一種刑具,即腳鐐。參見「桎梏」條。



1.窒礙、阻礙。《莊子.達生》:「其靈臺一而不桎。」

2.束縛、監禁。唐.沈佺期〈被彈〉詩:「昆弟兩三人,相次俱囚桎。」


  

  部首: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ㄓ
  拼音: zhī

參見「蜘蛛」條。


  

 简化字:只
  部首:隹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0
  注音: ㄓ
  拼音: zhī




1.孤獨的、單獨的。如:「形單影隻」。

2.奇數、單一的。《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隻日,臺院受事;雙日,殿院受事。」

3.獨特的、特殊的。如:「獨具隻眼」。宋.陸游〈書志〉詩:「讀書雖復具隻眼,貯酒其如無別腸。」




量詞:(1)計算飛禽走獸等動物的單位。如:「一隻雞」、「兩隻兔子」。(2)計算物體件數的單位。通「只」。如:「一隻箱子」、「兩隻耳環」。


  

  部首: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ㄓ
  拼音: zhī




1.動植物體內的油質。如:「脂肪」、「羊脂」、「松脂」。

2.胭脂的簡稱。指化妝品。如:「脂粉」、「香脂」。《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3.比喻財物。如:「民脂民膏」。

4.姓。如三國時魏國有脂司。




上油潤滑。《詩經.小雅.何人斯》:「爾之亟行,遑脂爾車。」


  

 简化字:栀
  部首: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ㄓ
  拼音: zhī




植物名。茜草科梔子屬,「梔子」或「黃梔子」之古稱。參見「梔子」條。



染色、塗飾。唐.柳宗元〈鞭賈〉:「今之梔其貌,蠟其言,以求賈技於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597 页数: 1/165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