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按壓、按住。《呂氏春秋.離俗覽.適威》:「若璽之於塗也,抑之以方則方,抑之以圜則圜。」《淮南子.精神》:「病疵瘕者,捧心抑腹。」

2.壓制、扣住。如:「扶弱抑強」、「壓抑」。《禮記.學記》:「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漢書.卷六八.霍光傳》:「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

3.遏止、制止。《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鴻。」《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4.俯下、低下。《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對。」《漢書.卷四三.叔孫通傳》:「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




深沉、低沉。《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老殘遊記》第二回:「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



1.或是、還是。表示選擇。《論語.學而》:「求之與?抑與之與?」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有取乎?抑其無取乎?」

2.而且。《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3.但是、然而。表示轉折。《論語.述而》:「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4.則、就。《左傳.莊公六年》:「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不血食,而君焉取餘?」《國語.魯語下》:「若盟而棄魯侯,信抑闕矣。」




用於句首,無義。《左傳.昭公十三年》:「抑齊人不盟,若之何?」



《詩經.大雅》的篇名。共十二章。根據〈詩序〉:「〈抑〉,衛武公刺厲王,亦以自警也。」或亦指衛武公自責自勵之詩。首章二句為:「抑抑威儀,維德之隅。」


  

  部首:邑
 总笔画:7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國家。《說文解字.邑部》:「邑,國也。」《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晉.杜預.注:「邑,亦國也。」

2.京城、國都。《詩經.商頌.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極。」漢.毛亨.傳:「商邑,京師也。」唐.李白〈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湯及盤庚,五遷其邑。」

3.城市。如:「城邑」。《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

4.封地。如:「食邑」、「采邑」。《周禮.地官.載師》:「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漢.鄭玄.注:「家邑,大夫之采地。」

5.二一四部首之一。




憂愁不安。通「悒」。《楚辭.屈原.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


  

  部首: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潤溼、沾溼。唐.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宋.陸游〈浪淘沙.綠樹暗長亭〉詞:「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



姓。如漢代有浥安。


  

  部首:心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憂鬱不安。《楚辭.屈原.天問》:「武發殺殷何所悒?載尸集戰何所急?」



愁悶。如:「憂悒」。三國魏.曹植〈離友詩〉三首之二:「伊鬱悒兮情不怡。」


  

  部首:手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舀取。《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2.牽引。《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謙退、退讓。《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4.推崇。通「揖」。《北史.卷三八.裴文舉傳》:「父邃,性方嚴,為州里所推挹。」


  

  部首: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纏繞、包裹。《文選.班固.西都賦》:「裛以藻繡,絡以獄鏀。」

2.溼潤。通「浥」。晉.陶淵明〈飲酒詩〉二〇首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唐.杜甫〈狂夫〉詩:「風含翠篠娟娟靜,雨裛紅蕖冉冉香。」

3.以香氣薰衣。唐.韋莊〈和鄭拾秋日感事一百韻〉:「寶裝軍器麗,麝裛戰袍香。」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水流奔騰泛濫。通「溢」。漢.王充《論衡.效力》:「如岸狹地仰,溝洫決泆,散在丘墟矣。」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涑水注》:「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



放蕩、荒淫。通「佚」。《左傳.隱公三年》:「驕奢淫泆,所自邪也。」《文選.傅毅.舞賦》:「天王燕胥,樂而不泆。」


  

  部首: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遺忘。《說文解字.言部》:「詄,忘也。」《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蕩。」


  

 简化字:轶
  部首:車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超過、超越。《楚辭.屈原.遠遊》:「軼迅風於清源兮,從顓頊乎增冰。」《文選.班固.西都賦》:「軼雲雨於太半,虹霓迴帶於棼楣。」

2.突襲、侵略。《左傳.隱公九年》:「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晉.杜預.注:「軼,突也。」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軼我河縣,俘我洛畿。」




1.散失的。如:「軼事」、「軼聞」、「軼詩」。

2.安適、逸樂。通「逸」。《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日聞其美,意廣心軼。」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船槳。《集韻.去聲.祭韻》:「枻,楫謂之枻。」《楚辭.屈原.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2.矯正弓箭的器具。《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抴。」楊倞注引韓侍郎云:「枻者檠枻也,正弓弩之器也。」


  

  部首:革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4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韁繩。《儀禮.既夕禮》:「薦乘車,鹿淺幦,干、笮、革靾。」漢.鄭玄.注:「靾,韁也。」


  

 简化字:勚
  部首:力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4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器物因磨損而失去稜角、鋒芒。《說文解宇.力部》「勩」字.清.段玉裁.注:「勩,凡物久用而勞敝曰勩。」



辛勤、勞苦。《詩經.小雅.雨無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漢.毛亨.傳:「勩,勞也。」唐.載叔倫〈南野〉詩:「身勩竟亡疲,團團欣在目。」


  

  部首: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2.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1.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3.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4.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2.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部首:欠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ㄧ
  拼音: yī




傾斜不正。《荀子.宥坐》:「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表示讚歎。通「猗」。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ㄧ
  拼音: yī




水面的波紋。如:「漣漪」。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清.陳澧〈摸魚兒.繞城陰雁沙無際〉詞:「風乍定,看絕底明漪,曾照東坡影。」



多用於句末。相當於「兮」、「猗」。《爾雅.釋水》:「河水清且灡漪,大波為瀾,小波為淪。」


  

  部首: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ㄧ
  拼音: yī




一的大寫字體。


  

  部首:邑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ㄧ
  拼音: yī




國名。為殷商時代所建之小國。《廣韻.平聲.微韻》:「郼,殷國名也。」《呂氏春秋.審分覽.慎勢》:「湯其無郼,武其無岐,賢雖十全,不能成功。」漢.高誘.注:「郼、岐,湯、武之本國,假令無之,賢雖十倍,不能以成功業。」


  

 简化字:祎
  部首: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ㄧ
  拼音: yī




美好。《爾雅.釋詁下》:「禕,美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漢帝之德,侯其禕而。」


  

  部首:水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ㄧ
  拼音: yī




溰溰:(1)潔白。《文選.枚乘.七發》:「其少進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2)露水濃厚的樣子。明.劉基〈秋懷〉詩八首之一:「瞻彼原隰,零露溰溰。」


  

  部首: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8
  注音: ㄧ
  拼音: yī




黑木。《說文解字.黑部》:「黟,黑木也。」



黑色。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黟,黑也。」元.姚燧〈烏木杖賦〉:「其煙液為煤,必黔而緇,因以曉夫巧繪之棄鉛朱,亦懼夫既久漫漶而為黟。」


  

  部首:匚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古代一種盛水或酒的器皿。《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奉匜沃盥,既而揮之。」宋.無名氏〈西江月.風雨朝來惡甚〉詞:「酒滿蟻浮金匜,燭殘淚滴銅荷。」


  

  部首:衣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衣袖。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衪,袖也。」《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衯衯裶裶,揚衪戌削。」顏師古注引張揖曰:「衪,衣袖也。」

2.衣服下擺的邊緣。《玉篇.衣部》:「衪,緣也。」《集韻.上聲.紙韻》:「衪,衣緣也。」


  

  部首:言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參見「訑謾」、「訑訑」等條。


  

  部首:酉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薄粥。《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飲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漢.鄭玄.注:「酏,今之粥。」南朝梁.簡文帝〈停省婦見令〉:「敬進酏醴,已傳婦事之則。」


  

  部首:貝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轉移。參見「貤封」、「貤贈」等條。


  

  部首:木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衣架。《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清史稿.卷八六.禮志五》:「並設床榻、衾枕、楎椸、帷幔,如生事儀。」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和悅的。《玉篇.心部》:「怡,悅也,樂也。」如:「心曠神怡」。《國語.晉語九》:「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

2.快樂的。《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姓。如北周有怡峰。


  

 简化字:诒
  部首: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留傳、遺留。《說文解字.言部》:「詒,遺也。」《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漢.鄭玄.箋:「詒,猶傳也。」

2.贈送。通「貽」。《楚辭.屈原.離騷》:「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简化字:贻
  部首:貝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贈送。《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莊子.逍遙遊》:「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2.遺留。《書經.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文選.陸機.文賦》:「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乎古人。」




姓。如宋代有貽範。


  

 简化字:饴
  部首:食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用米或麥製成的糖漿或軟糖食品。如:「甘之若飴」、「含飴弄孫」。《詩經.大雅.綿》:「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仁人之得飴,以養疾侍老也。」



味道甘美的。如:「飴漿」、「飴餌」。《周禮.天官.鹽人》:「王之膳羞共飴鹽。」漢.鄭玄.注:「飴鹽,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



贈送。通「貽」。《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飴我釐麰。」


  

  部首: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橋。《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


  

  部首:大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中國古代東部民族之一。殷商時約分布在今大陸地區山東、江蘇一帶。後泛稱東方各族為「夷」。如:「徐夷」、「淮夷」。《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傳.序》:「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2.古代對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稱。如:「蠻夷戎狄」。

3.同輩。《禮記.曲禮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

4.鋤草、平土的農具。《國語.齊語》:「惡金以鑄鉏、夷、斤、斸,試諸壤土。」《管子.小匡》:「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試諸木土。」

5.創傷。通「痍」。《左傳.成公十六年》:「子反命軍吏,察夷傷。」《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

6.平易、平安。如:「化險為夷」。

7.常道。通「彞」。《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曰王極之傅言,是夷是訓,于帝其順。」

8.姓。如周代有夷詭諸。




1.鏟平、使平坦。如:「夷為平地」。《左傳.成公十六年》:「將塞井夷灶而為行也。」《國語.晉語六》:「夷灶堙井,非退而何?」

2.誅除、消滅、平定。《荀子.君子》:「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唐.柳宗元〈封建論〉:「及夫大逆不道,然後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

3.剷草、割草。《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

4.陳放、安置。《禮記.喪大記》:「徹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

5.平均。《左傳.昭公十七年》:「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唐.孔穎達.正義:「所以平均下民也。」




1.平坦。《莊子.眩篋》:「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嶮,從充則塗夷而運遠,帝初以為疑。」

2.愉悅。通「怡」。《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3.傲慢無禮。《荀子.修身》:「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遠,庸眾而野。」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同輩、同等。《字彙.人部》:「侇,儕也,等也。」



陳列、安放。通「夷」。《儀禮.士喪禮》:「士舉,男女奉尸,侇于堂。」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鼻涕。《禮記.檀弓上》:「主人深衣練冠,待于廟,垂涕洟。」《文選.馬融.長笛賦》:「僬眇睢維,涕洟流漫。」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大口呼氣。《說文解字.口部》:「南陽謂大呼曰咦。」



表示驚訝、驚嘆的語氣。《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咦!您是甚人?在此打睡?」《西遊記》第六回:「咦!正是:欺誑今遭刑憲苦,英雄氣概等時休。」


  

  部首: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稱謂:(1)用以稱妻子的姊妹。如:「小姨子」。《詩經.衛風.碩人》:「東宮之妹,邢侯之姨。」漢.毛亨.傳:「妻之姊妹曰姨。」(2)用以稱母親的姊妹。如:「姨媽」、「阿姨」。《紅樓夢》第六四回:「人人都說你嬸子好,據我看,那裡及你二姨一零兒呢?」

2.妾、小老婆。如:「姨太太」。《通俗編.稱謂》:「其父之側庶亦稱姨者,姨本姊妹俱事一夫之稱。」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一種樹木。葉細而銳,多叢生山中。《爾雅.釋木》:「桋,赤栜;白者栜。」晉.郭璞.注:「赤栜,樹葉細而歧銳,皮理錯戾,好叢生山中,中為車輞。白者葉員而歧,為大木。」


  

  部首: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參見「胰臟」條。


  

  部首: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創傷。《說文解字.疒部》:「痍,傷也。」《史記.卷八八.蒙恬傳》:「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


  

  部首:水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ㄧˊ
  拼音: yí




1.參見「沂河」條。

2.姓。如元代有沂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1788 页数: 3/29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