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yué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ㄜˋ
  拼音: è

同「扼」。


  

  部首:辵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ㄜˋ
  拼音: è




1.阻止、禁絕。《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憯不畏明。」《元史.卷一七四.夾谷之奇傳》:「歲大旱,有司議平穀價,以遏騰涌之患。」

2.及。《爾雅.釋言》:「遏、遾,逮也。」晉.郭璞.注:「東齊曰遏,北燕曰遾,皆相及逮。」

3.傷害。《詩經.大雅.文王》:「命之不易,無遏爾躬。」




姓。如清代有遏必隆。


  

  部首:頁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5
  注音: ㄜˋ
  拼音: è




鼻梁。《說文解字.頁部》:「頞,鼻莖也。」《文選.揚雄.解嘲》:「蔡澤,山東之匹夫也,顩頤折頞,涕唾流沫。」


  

  部首: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ㄜˋ
  拼音: è




1.驚恐而嚇人的。如:「噩耗」。《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曰正夢,二曰噩夢。」宋.范成大〈江州庾樓夜宴〉詩:「客從三峽來,噩夢隨奔瀧。」

2.嚴肅的樣子。漢.賈誼《新書.卷八.勸學》:「既過老聃,噩若慈父。」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简化字:鳄
  部首:魚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7
  注音: ㄜˋ
  拼音: è




爬蟲類鱷目的通稱。體型龐大,長者可至丈餘,吻長而廣,齒銳,上頜骨有一缺刻,以嵌合第四下頜齒,鱗甲堅硬,其四足均有蹼狀,可使鱷在淤泥上行走。性情凶猛,平時喜棲沼澤中,而以魚、鳥、哺乳類等小型動物為食,偶亦侵犯人。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部首: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ㄜˋ
  拼音: è




食物哽住喉嚨,吞嚥不下而氣不順。《玉篇.食部》:「餩,噎也。」


  

  部首:曰
 总笔画:4
  注音: ㄩㄝ
  拼音: yuē




1.說。用於文言文。《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子.梁惠王下》:「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

2.稱為、叫做。用於文言文。《書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詩經.豳風.東山》:「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文選.張衡.東京賦》:「曰止曰時,昭明有融。」



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约
  部首:糸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ㄩㄝ
  拼音: yuē




1.纏束、束縛。《文選.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唐.李商隱〈又效江南曲〉:「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

2.限制、管束。《論語.子罕》:「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主公可約馬退後,在放馬向前,跳過橋去。」

3.協議、預先說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

4.定期相會。如:「約會」。宋.朱淑貞〈山查子.去年元夜時〉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5.邀請。宋.陸游〈謝池春.七十衰翁〉詞:「玉壺春酒,約群仙同醉。」《儒林外史》第二回:「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約齊了,都到庵裡來議鬧龍燈之事。」

6.省略。《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約其辭文,去其煩重。」《漢書.卷四.文帝紀》:「漢興,除秦煩苛,約法令。」

7.掠過。唐.韓愈〈獨釣〉詩四首之三:「露排四岸草,風約半池萍。」

8.數學上指約分。如:「10/20可以約成1/2。」




1.儉省。《論語.里仁》:「以約失之者,鮮矣。」《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建德性約素,不喜肉食。」

2.簡要、精練。《禮記.學記》:「其言也,約而達。」《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其文約,其辭微,其志絜,其行廉。」

3.窮困。《楚辭.宋玉.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南史.卷五五.吉士瞻傳》:「在郡清約,家無私積。」

4.柔弱、美好。如:「婉約」、「風姿綽約」。唐.鄭壁〈和襲美傷顧道士〉詩:「空留華表千年約,纔畢丹爐九轉功。」

5.隱微不明顯。如:「隱約」。唐.王孝通〈上緝古算經表〉:「其理幽而微,其形祕而約。」




大略、大概。如:「約計」、「約略」。《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疾者前入坐,見佗北壁縣此虵輩約以十數。」宋.許棐〈鷓鴣天.翠鳳金鸞繡欲成〉詞:「歸來玉醉花柔困,月濾窗紗約半更。」



預先說定共同遵守之事。如:「合約」、「毀約」、「條約」。《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度秦王雖齋,必負約不償城。」


  

  部首:月
 总笔画:4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2.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3.計時單位,約為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時間。陽曆月為大月31日,小月30日(二月除外),一年有十二個月。陰曆則以月球相位變化週期而制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

4.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列傳.李光弼》:「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2.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部首: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古代一種砍斷雙腳的刑罰。《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刖罪五百。」



砍斷雙腳。如:「自刖而死」。唐.元稹〈出門行〉:「其兄因獻璞,再刖不履地。」


  

  部首:玉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古代傳說中的神珠。《集韻.入聲.月韻》:「玥,神珠也。」


  

  部首:戈
部外笔画:1
 总笔画:5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武器名。古代一種形狀似斧而較大的兵器。《說文解字.戉部》:「戉,大斧也。」


  

  部首:走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度過、跨過。如:「翻山越嶺」、「越牆而走」。《楚辭.屈原.天問》:「阻窮西征,巖何越焉?」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2.經過。《書經.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于豐。」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3.不按次序,超出某種範圍或常規。如:「越位」、「越俎代庖」。《易經.繫辭下》:「其稱名也,雜而不越。」《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桓自宗支,越躋天祿。」

4.墜落。《左傳.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5.宣揚。《國語.晉語八》:「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




悠揚。《禮記.聘義》:「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



1.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浙江、福建、廣東一帶。也稱為「百越」、「百粵」。

2.國名。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3.浙江省的別名。

4.姓。如春秋時齊有越百父。




更加。如:「越大越不懂事。」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恰隨妹妹閑行散悶些,到池沼,陌觀絕,越教人嘆嗟。」



句首發語詞,無義。《書經.微子》:「殷遂喪,越至于今。」《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越若翊辛丑,諸生、庶民大和會。」


  

 简化字:钺
  部首: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武器名。形制似斧而較大,通常以金屬製成,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同「戉」。


  

  部首: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樹蔭。《玉篇.木部》:「樾,楚謂兩樹交陰之下曰樾。」《淮南子.人間》:「武王蔭暍人於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宋.蘇軾〈中秋月寄子由〉詩三首之二:「三更歌吹罷,人影亂清樾。」


  礿

  部首:示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古代宗廟祭祀的名稱。夏、商二代春祭稱為「礿」,周代則改稱夏祭。《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漢.鄭玄.注:「此蓋夏殷之祭名。周則改之,春曰祠,夏曰礿。」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高大的山。同「嶽」。《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偶吹草堂,濫巾北岳。」

2.對妻子父母長輩的稱呼。如:「岳父」、「岳母」。《聊齋志異.卷二.水莽草》:「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復何心?」

3.姓。如宋代有岳飛。


  

  部首:車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小車轅頭上連接橫木的關鍵。《論語.為政》:「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简化字:悦
  部首:心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愉快、高興。如:「和顏悅色」。《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訪知其事,心中甚是不悅。」



1.使愉快。如:「悅耳」、「賞心悅目」。

2.喜愛。《陳書.卷一.高祖本紀上》:「出為長城令,悅其山水,遂家焉。」

3.服從。如:「心悅誠服」。《書經.武成》:「大賚于四海,而萬姓悅服。」




姓。如漢代有悅綰。


  

 简化字:阅
  部首: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5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檢驗、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公羊傳.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唐.白居易〈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2.經歷。《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大體。」《漢書.卷八一.孔光傳》:「旬歲間閱三相,議者皆以為不及光也。」

3.看。如:「閱報」、「閱書」。唐.杜甫〈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詩:「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


  

 简化字:粤
  部首: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句首發語詞,無義。《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粵其聞日,宗室之儁有四百人,民獻儀九萬夫,予敬以終於此謀繼嗣圖功。」

2.句中助詞,無義。《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上》:「尚粵其幾,淪神域兮!」《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石奴以褊濁興累,雖粵微纇,猶稱名實。」




廣東省的簡稱。


  

 简化字:岳
  部首:山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高山或山的最高峰。如:「三山五嶽」。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四:「藥物秘海嶽,採鉛青溪濱。」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詩:「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2.姓。如明代有嶽崇。


  

  部首:鳥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5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參見「鸑鷟」條。


  

  部首:龠
 总笔画:17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樂器名,吹管樂器。通常用竹管編成,形狀如笛而稍短,有三孔、六孔等。也作「籥」。

2.量詞。古代計算容積的單位。《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龠二曰合,合十曰升。」

3.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示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2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古代宗廟祭祀的名稱。夏、商二代為春祭,周代則改稱夏祭。同「礿」。《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漢.毛亨.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部首:竹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3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古代孩童習字用的竹片,可以擦拭再寫。《說文解字.竹部》:「籥,書僮竹笘也。」清.段玉裁.注:「籥亦謂之觚。蓋以白墡染之,可拭去再書者。」

2.樂器名,吹管樂器。為遠古短管形竹製簧管樂器,中國最早的竹樂器之一。形制似笛,有三孔或六孔之分。通「龠」。


  

 简化字:跃
  部首:足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1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1.跳動。如:「飛躍前進」、「一躍而起」、「雀躍不已」。《易經.乾卦.九四》:「或躍在淵。」《山海經.北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

2.價格上漲。漢.桓寬《鹽鐵論.本議》:「縣官猥發,闔門擅市,則萬物並收;萬物並收,則物騰躍。」《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而不軌逐利之民畜積餘贏以稽市物,痛騰躍,米至石萬錢,馬至匹百金。」


  

  部首:竹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6
  注音: ㄩㄝˋ
  拼音: yuè




紡織時用以收絲的器具。《集韻.入聲.藥韻》:「籰,《說文》:『收絲者也。』」


  

  部首: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ㄜ
  拼音: ē




女子的人名用字。《說文解字.女部》:「妸,女字也。」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ㄜ
  拼音: ē




1.大陵、大土丘。唐.王勃〈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2.轉折、彎曲的地方。《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沛施祐,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

3.屋宇、屋檐。《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4.姓。如唐代有阿光進。




1.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諛」。《孟子.公孫丑上》:「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2.倚靠。參見「阿衡」條。


  

  部首: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ㄜ
  拼音: ē

參見「婀娜」條。


  

  部首:疒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ㄜ
  拼音: ē




1.疾病。如:「沉痾」。《文選.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文選.謝靈運.登池上樓詩》:「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

2.仇隙、舊仇。《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傳》:「願捐棄百痾,追攝舊義,復為母子昆弟如初。」


  

  部首:囗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ㄜˊ
  拼音: é




鳥媒。即用以誘捕同類鳥的鳥。《廣韻.平聲.戈韻》:「囮,網鳥者媒。」



以威嚇的手段詐取財物。通「訛」。《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被幾個喇子囮著,把衣服都剝掉了。」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ㄜˊ
  拼音: é




吟唱、吟詠。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對樹二松,日哦其間。」宋.楊萬里〈雨夜〉詩:「歲晚能無感,詩成只獨哦。」


  

  部首: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ㄜˊ
  拼音: é




石巖。《廣韻.平聲.歌韻》:「硪,《說文》曰:『石巖也。』」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ㄜˊ
  拼音: é




1.鱗翅科昆蟲的總稱。與蝶相類而軀體肥大,觸角細長如絲,翅面灰白色,靜止時呈水平放置,大都屬於晝伏夜出。其種類甚多,有天蛾、蠶蛾、燈蛾等。

2.蛾眉的簡稱。指畫得像蠶蛾觸鬚般的眉毛。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眉聯娟以蛾揚兮,朱脣的其若丹。」明.陳與郊《昭君出塞》:「美人!你雙蛾淡掃忒恁妝。教人追恨貪狼!」

3.形狀像蛾的真菌子實體。如木耳也稱為「木蛾」,桑耳也稱為「桑蛾」,柳樹上之木耳,亦稱「柳蛾」。

4.姓。如周代時晉國有蛾析。




須臾、不久。通「俄」。《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始為少使,蛾而大幸。」


  

 简化字:额
  部首:頁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8
  注音: ㄜˊ
  拼音: é




1.頭前眉上髮下的部分。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2.限定的數目。如:「名額」、「兵額」、「額滿為止」。《新五代史.卷四八.雜傳.劉審交傳》:「租有定額,而天下比年無閑田,民之苦樂,不可等也。」

3.匾額。如:「門額」、「廟額」。唐.貫休〈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詩:「僧房謝朓語,寺額葛洪書。」

4.器物上首靠近頂端的部分。如:「碑額」、「簾額」。唐.姚合〈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溼煙凝灶額,荒草覆牆頭。」

5.姓。如清代有額宜都。


  𣘨

  部首:木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ㄜˇ
  拼音: ě

參見「𣘨橠」條。


  

  部首:阜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ㄜˋ
  拼音: è




險要的地方。《史記.卷六八.商君傳》:「魏居領阨之西,都安邑。」



窮困。通「厄」。如:「困阨」。《孟子.公孫丑上》:「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



據守。《清史稿.卷四五三.銘安傳》:「東北與俄接壤,舊設卡倫,無兵駐守,迺遣將分阨要塞。」


  

 简化字:恶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ㄜˋ
  拼音: è




1.罪過、不良的行為。《易經.大有卦.象曰》:「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2.疾病。《左傳.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內惡,諸醫不可療。」

3.汙垢、穢物。《左傳.成公六年》:「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周禮.天官.獸醫》:「凡療獸瘍,灌而劀之,以發其惡,然後藥之養之食之。」

4.糞便。《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昌邑哀王劉髆傳》:「陛下左側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隋書.卷七二.孝義傳.田翼傳》:「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嘗惡。」




1.不善的、壞的。《荀子.非相》:「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

2.粗劣的。《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韓非子.說疑》:「不明臣之所言,雖節儉勤勞,布衣惡食,國猶自亡也。」

3.醜陋。《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澹臺滅明)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文選.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良時不見遺,醜狀不成惡。」

4.不適、不快。《晉書.卷八〇.王羲之傳》:「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少惡,斐逸民跡近在此,君可往問。」




極、甚。《淮南子.墬形》:「其人大面短頤,美須惡肥。」宋.辛棄疾〈臨江仙.小靨人憐都惡瘦〉詞:「小靨人憐都惡瘦,曲眉夫與長顰。」



害。《淮南子.說林》:「病熱而強之餐,救暍而飲之寒,救經而引其索,拯溺而授之石,欲救之,反為惡。」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440 页数: 2/3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