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xiǎo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ㄚ
  拼音: ā




1.表驚訝、痛苦、贊嘆的語氣。如:「啊!失火了!」、「啊!這片風景好美!」

2.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啊!你說什麼?」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ㄚ
  拼音:(2) ā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ㄚ
  拼音:(2) ā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ㄚˊ
  拼音:(2) á




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ㄚˋ
  拼音:(3) à

(二)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ㄚ
  拼音:(3) a




語尾助詞,無義。如:「不錯啊!」、「好棒啊!」


  

 简化字:效
  部首:人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ㄠˋ
  拼音: xiào




摹仿、效法。同「效」。如:「仿傚」。《詩經.小雅.鹿鳴》:「君子是則是傚。」《漢書.卷三七.季布傳》:「使後為人臣無傚丁公也。」


  

  部首:竹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ㄠˋ
  拼音: xiào




1.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简化字:啸
  部首:口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ㄠˋ
  拼音: xiào




1.撮口吹出聲音、或發出高昂悠長的聲響。《詩經.召南.江有汜》:「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唐.王維〈竹里館〉詩:「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2.鳥類野獸長聲鳴叫。如:「虎嘯」、「猿嘯」。唐.柳宗元〈憎王孫文.序〉:「既熟,嘯呼群萃,然後食衎衎焉。」宋.陸游〈春夜讀書感懷〉詩:「荒林梟獨嘯,野水鵝群鳴。」

3.呼喚、號召。如:「嘯聚」。南朝齊.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五首之二:「鳧鵠嘯儔侶,荷芰始參差。」《新唐書.卷二一五.突厥傳上》:「伏念敗,乃嘯亡散,保總材山,又治黑沙城。」




人為或自然所發出高亢宏大的聲響。如:「風嘯」。


  

 简化字:蟏
  部首:虫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2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參見「蠨蛸」條。


  

 简化字:哓
  部首:口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參見「嘵嘵」條。


  

  部首:肉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豬肉羹。《說文解字.肉部》:「膮,豕肉羹也。」


  

 简化字:骁
  部首:馬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2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良馬。《說文解字.馬部》:「驍,良馬也。」《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料武藝、品驍騰。」



勇武剛健。如:「驍勇」、「驍悍」。《史記.卷一〇八.韓長孺傳》:「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


  

  部首: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2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骷髏骨暴露的樣子。南朝梁.武帝〈收斂道死詔〉:「髐然路隅,往往而有。」唐.柳宗元〈掩役夫張進骸〉詩:「髐然暴百骸,散亂不復支。」


  

 简化字:嚣
  部首:口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嘈雜、喧譁。如:「喧囂」、「叫囂」、「甚囂塵上」。《左傳.成公十六年》:「陳不違晦,在陳而囂。」晉.杜預.注:「囂,喧譁也。」



放肆。如:「囂張」。唐.柳宗元〈憎王孫文.序〉:「王孫之德躁以囂,勃諍號呶。」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ㄠˊ
  拼音: xiáo




1.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河北省獲鹿縣西南井陘山,向東流經欒城、趙縣,注入寧晉泊。

2.縣名。漢代設置,約在今大陸地區安徽省靈壁縣南方五十里,許慎曾任縣長。


  

  部首:竹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ㄠˊ
  拼音: xiáo

1.樂器名,吹管樂器。小排簫,古名小簫。同「筊」。《廣韻.平聲.肴韻》:「笅,小簫,一十六管。」

2.竹索。同「筊」。《集韻.平聲.爻韻》:「筊,《說文》:『竹索也。』或從爻。」


  

  部首:小
 总笔画:3
  注音: ㄒㄧㄠˇ
  拼音: xiǎo




與「大」相對:(1)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2)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3)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4)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1.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2.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3.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4.二一四部首之一。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空虛、空腹。如:「枵腹從公」。《新唐書.卷九〇.殷開山傳》:「公等勿與爭,糧盡眾枵,乃可圖。」


  

 简化字:鸮
  部首:鳥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鴞形目鳥類的統稱。通「梟」。雙眼巨大而渾圓,其羽毛的表面似天鵝絨,故飛行無聲,利於獵物。肉食,多為夜行性的猛禽。


  

  部首: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除去。如:「消滅」、「消毒」。《孟子.滕文公下》:「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宋.陸游〈秋夜懷吳中〉詩:「正是浮家泛宅時,巴酒不能消客恨。」

2.散失。如:「消失」、「煙消雲散」、「香消玉殞」。清.納蘭性德〈翦湘雲.電急流光〉詞:「欲譜頻年離恨,言已盡,恨未消。」

3.減退、衰退。如:「此消彼長」。《易經.泰卦》:「《彖》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4.排遣、打發。如:「消遣」。三國魏.曹植〈感節賦〉:「登高墉以永望,冀消日以忘憂。」明.劉榮嗣〈有感〉詩:「捫舌藏身消永日,隨日曝背倚前簷。」

5.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

6.溶解。如:「冰消瓦解」。《禮記.月令》:「雪不降,冰凍消釋。」

7.享受。如:「消受」。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沒福消軒馬駟車,大纛高牙。」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世兄有福,消此尤物。」

8.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西遊記》第二回:「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醒世姻緣傳》第五〇回:「明早我還有小事,不消在府等我,索性明早晚上些罷。」

9.禁得住、禁得起。宋.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詞:「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羅衣寬褪,能消幾度黃昏?」

10.配得、值得。唐.司空圖〈淮西〉詩:「莫誇十萬兵威盛,消個忠良效順無。」宋.柳永〈蝶戀花.獨倚危樓風細細〉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音訊、訊息。如:「消息」。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


  

  部首: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夜、夜晚。如:「良宵苦短」、「通宵達旦」、「春宵一刻值千金」。《文選.潘岳.懷舊賦》:「宵展轉而不寐,驟長歎以達晨。」唐.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細小。通「小」。《禮記.學記》:「宵雅肄三,官其始也。」漢.鄭玄.注:「宵之言小也。」《史記.卷六〇.三王世家》:「毋侗好軼,毋邇宵人,維法維則。」


  

  部首:辵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參見「逍遙」條。


  

  部首: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一種礦石。結晶體色白而透明,有玻璃光澤。可供藥用,並製火藥、肥料、蠟燭等。

2.塗製皮革所用的原料,俗稱為「皮硝」。




用硝塗製皮革使柔軟。如:「這張皮革還沒硝呢!」《西遊記》第九二回:「一壁廂叫屠子宰剝犀牛之皮,硝熟燻乾,製造鎧甲。」


  

  部首: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細長削尖的樣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漢.鄭玄.注:「揱、纖,殺小貌也。」


  

 简化字:绡
  部首: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生絲。《說文解字.糸部》:「綃,生絲也。」

2.用生絲織成的絲織品。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唐.陳鴻《長恨傳》:「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佩紅玉,曳鳳舄,左右侍者七八人。」


  

  部首: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天空。如:「響徹雲霄」、「九霄雲外」。《文選.陸機.挽歌詩三首之二》:「廣霄何寥廓,大暮安可晨。」宋.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詞:「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裡繡旗紅。」

2.雲、高空雲氣。《文選.張衡.思玄賦》:「涉清霄而升遐兮。」唐.高適〈同群公秋登琴臺〉詩:「萬象歸白帝,平川橫赤霄。」

3.夜、晚間。通「宵」。《左傳.襄公十年》:「(鄭子矯)霄涉潁與楚人盟。」晉.杜預.注:「夜渡畏晉知之。」《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有晝盲,有霄見。」

4.姓。如戰國時代有霄略。


  

 简化字:销
  部首:金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鎔化金屬。《說文解字.金部》:「銷,鑠金也。」如:「銷鎔」、「銷鑠」。《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2.耗盡、毀壞。《漢書.卷七二.龔勝傳》:「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3.耗費、削弱。《莊子.則陽》:「其聲銷,其志無窮。」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三折:「典了莊宅,賣了田土,銷乏了幾多錢物。」

4.去、除去。如:「註銷」、「報銷」、「撤銷」。唐.駱賓王〈送吳七遊蜀〉詩:「霧銷山望迥,風高野聽喧。」《官場現形記》第四回:「黃道臺,上院銷假。」

5.抒發、排遣。《文選.王粲.登樓賦》:「聊暇日以銷憂。」

6.出售(貨物)。如:「銷售」、「推銷」。《老殘遊記》第七回:「這千家詩還算一半是冷貨,一年不過銷百把部。」


  

  部首:鬼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參見「山魈」條。


  

  部首:火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參見「炰烋」條。


  

  部首:虍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猛虎怒吼。《說文解字.虎部》:「虓,虎鳴也。」漢.揚雄《太玄經.卷三.眾卦》:「虎虓振廞。」

2.敲擊。通「敲」。《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船人怒而以楫虓其頭。」




凶悍、勇猛。《後漢書.卷五一.龐參傳》:「非惟兩主有明叡之姿,抑亦捍城有虓虎之助。」《新唐書.卷一〇五.褚遂良傳》:「虓士爪臣,氣力未衰。」


  

  部首:犬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形容老虎的吼聲。《玉篇.犬部》:「猇,虎欲齧人聲也。」



粗俗、粗野。《紅樓夢》第八七回:「兼之猇聲狺語,旦暮無休。」


  

 简化字:枭
  部首: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鳥綱鴟鴞科鳥類的總稱。《說文解字.木部》:「梟,不孝鳥也。」明.張自烈《正字通.木部》:「梟,鳥生炎州,母嫗子百日,羽翼長,從母索食,食母而飛。關西名流離。又土梟,鷹身貓面,穴土而居。」

2.魁首。《淮南子.原道》:「為天下梟。」漢.王充《論衡.別通》:「東成令董仲綬,知為儒梟,海內稱通。」

3.違法犯禁以圖暴利的人。如:「私梟」、「毒梟」。

4.山顛。《管子.地員》:「其山之梟,多桔符榆。」




1.斬首懸頭於木上。如:「梟首示眾」。《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幸而破紹,梟其二子。」

2.斬除、消滅。《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寇賊不梟,國難未已。」




驍勇雄健。如:「梟雄」。《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北貉、燕人來,致梟騎助漢。」


  

  部首:欠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氣上升的樣子。《說文解字.欠部》:「歊,歊歊,氣上出貌。」《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泰山之高不嶕嶢,則不能浡滃雲而散歊蒸。」


  

  部首: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參見「嘐嘐」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水深清澈的樣子。《說文解字.水部》:「潚,深清也。」



河川名。即瀟水。源出湖南省寧遠縣九疑山,至零陵縣流入湘水。


  

 简化字:萧
  部首: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1.一種香草。即艾蒿。《說文解字.艸部》:「蕭,艾蒿也。」《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唐.孔穎達.正義:「陸璣云:『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

2.姓。如南朝梁有蕭統。




1.寂寥、冷清。如:「蕭索」、「蕭瑟」、「景氣蕭條」。晉.劉伶〈北芒客舍詩〉:「蚊蚋歸豐草,枯葉散蕭林。」

2.莊嚴、恭謹。通「肅」。《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三國魏.何晏.集解:「鄭曰:『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


  

 简化字:箫
  部首:竹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8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樂器名,吹管樂器。竹製,直吹:(1)以一組長短參差的細竹管依音階高低緊密排列而成,一管一音。吹嘴有兩種,一種是哨子型,一種是邊稜音,都通稱為「排簫」。古代亦名為「鳳簫」。(2)「琴簫」之簡稱。單管,管身細長,直吹,常與古琴合奏。(3)今日所稱之「簫」為單管直吹,吹孔為V字形口。其正面五孔,背面一孔。今常用於獨奏與合奏。也稱為「洞簫」。


  

 简化字:潇
  部首:水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19
  注音: ㄒㄧㄠ
  拼音: xiāo




參見「瀟水」條。



風雨狂急的樣子。如:「風雨瀟瀟」。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憑欄處、瀟瀟雨歇。」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201 页数: 1/56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