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xiàn
  

  部首: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古代用來收受告密文書的器具。同「缿」。《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楊僕傳》:「吏苛察,盜賊惡少年投銗購告言姦。」


  

  部首:豕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1.動物名。哺乳綱長鼻目。力強,性溫馴。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現生存者有非洲象與亞洲象二種,前者凶野難馴,後者則溫馴。俗稱為「大象」。

2.形狀、樣子、狀態。如:「景象」、「圖象」、「天象」、「氣象」。

3.法令、法律。《國語.齊語》:「設象以為民紀,式權以相應。」

4.《易經》十翼之一。參見「象傳」條。

5.古代一種執干戈作擊刺狀的舞蹈。《詩經.周頌.維清.序》:「〈維清〉,奏象舞也。」漢.鄭玄.箋:「象舞,象用兵時刺伐之舞,武王制焉。」

6.姓。如秦代有象武。




1.相似。通「像」。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2.摹擬、效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漢書.卷三〇.藝文志》:「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部首:人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4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1.形貌、模樣。《淮南子.主術》:「此皆有充於內而成像於外。」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

2.人物的圖畫或雕塑。如:「人像」、「畫像」、「雕像」。




1.相似。如:「他的眼睛像父親。」漢.王充《論衡.非韓》:「作為操止,像類賢行,以取升進。」

2.如、比如,推測或譬喻之詞。如:「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可靠。」、「像今天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部首: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櫟樹的果實。俗稱為「橡子」。參見「橡實」條。


  

 简化字:向
  部首:日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從前、往昔。通「向」。《儀禮.士相見禮》:「曏者,吾子辱使某見,請還摯於將命者。」漢.鄭玄.注:「曏,曩也。」



明、表明。《莊子.秋水》:「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


  

 简化字:蚃
  部首:虫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8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蛹中蟲。《廣韻.上聲.養韻》:「蠁,蛹中蟲也。」


  

 简化字:向
  部首:口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8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1.面對。通「向」。唐.柳宗元〈梓人傳〉:「或執斧斤,或執刀鋸,皆環立嚮之。」

2.傾向。《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3.引導。如:「嚮導」。




從前。漢.劉向《說苑.卷一.君道》:「嚮使宋人不聞君子之語,則年穀未豐而國未寧。」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然後知吾嚮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简化字:详
  部首: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ㄤˊ
  拼音: xiáng




1.審察議斷。《書經.蔡仲之命》:「詳乃視聽。」《資治通鑑.卷七七.魏紀九.元帝景元元年》:「禍殆不測,宜見重詳。」

2.明白、知道。《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3.細述、陳述。如:「內詳」。《詩經.鄘風.牆有茨》:「中冓之言,不可詳也。」《隋書.卷一八.律曆志下》:「古史所詳,事有紛互。」




審慎、仔細、周全。如:「詳察」、「詳談」。《漢書.卷六.武帝紀》:「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



1.完備、仔細。清.曾國藩〈聖哲畫像記〉:「班志較詳矣,而斷代為書,無以觀其會通。」

2.從容、莊重。如:「安詳」。《文選.宋玉.神女賦》:「性沉詳而不煩。」




古代官吏上呈長官的文書。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這的是打家劫盜勘完的贓,這個是犯界茶鹽取定的詳。」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ㄤˊ
  拼音: xiáng

參見「栙䉶」條。


  

  部首:亠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ㄒㄧㄤˇ
  拼音: xiǎng




1.進貢、進獻。《詩經.商頌.殷武》:「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禮記.曲禮下》:「五官致貢曰享。」

2.祭祀、供奉。《新唐書.卷一一.禮樂志一》:「孟春吉亥,享先農,遂以耕籍。」《西遊記》第三回:「殺牛宰馬,祭天享地。」

3.設宴請客。唐.韓愈〈送湖南李正字序〉:「日為酒殺羊享賓客。」

4.受用、擁有。如:「享譽」、「坐享其成」、「有福同享」。《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部首:心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ㄤˇ
  拼音: xiǎng




1.思索、思考。如:「想辦法」、「想不出所以然」。元.馬致遠〈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徹套.離亭宴煞〉:「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

2.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結婚」、「想出國」。《文選.劉琨.勸進表》:「四海想中興之美,群生懷來蘇之望。」

3.推測、猜度。如:「料想」、「推想」、「猜想」。《後漢書.卷七〇.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4.認為、覺得。如:「你想這樣對不對?」、「我想你應該回家一趟。」

5.思念、懷念。如:「想念」。《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望風懷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詩:「覽物想故國,十年別荒村。」

6.似、像。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杜甫〈東屯月夜〉詩:「數驚聞雀噪,暫睡想猿蹲。」




念頭、意念。如:「夢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蕭灑出塵之想。」


  

 简化字:饷
  部首: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 ㄒㄧㄤˇ
  拼音: xiǎng




1.送食物給人。《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2.餽贈、贈送。《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號曰『皇覽』」句下裴松之注引胡沖《吳曆》曰:「帝以素書所著典論及詩賦餉孫權。」




1.軍警的錢糧、俸給。如:「發餉」、「領餉」、「關餉」。《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湖南巡撫某公,遣州佐押解餉六十萬赴京。」

2.短暫、不久的時間。通「晌」。唐.韓愈〈醉贈張祕書〉詩:「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


  

 简化字:鲞
  部首:魚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9
  注音: ㄒㄧㄤˇ
  拼音: xiǎng




晒乾的魚。如:「鹹鯗」、「白鯗」。晉.王羲之〈雜帖五〉:「石首鯗食之,消瓜成水。」


  

 简化字:响
  部首:音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1
  注音: ㄒㄧㄤˇ
  拼音: xiǎng




1.回聲。《淮南子.主術》:「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唐.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2.聲音。如:「聲響」、「不同凡響」。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3.音訊、訊息。《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艾得書,大喜,即報書」句下裴松之注引《蜀記》:「銜命來征,思聞嘉響。」

4.量詞。計算發聲的單位。如:「鐘敲了幾響?」、「外國元首來訪,鳴放禮炮二十一響。」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南朝梁.吳均〈與顧章書〉:「蟬吟鶴唳,水響猿啼。」



1.能發出聲音的。如:「響箭」、「響板」。

2.聲音宏亮。如:「鞭炮放得真響。」、「他口哨吹得很響。」

3.有名、名氣大的。如:「名字很響」、「響噹噹的人物。」

4.有影響力的。如:「他話說得很響。」


  

 简化字:飨
  部首:食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1
  注音: ㄒㄧㄤˇ
  拼音: xiǎng




1.以盛宴款待賓客。泛指供人享用。如:「宴饗」、「饗客」、「以饗讀者」。《公羊傳.莊公四年》:「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2.祭祀。通「享」。三國魏.曹植〈精微篇〉:「備禮饗神祇,為君求福先。」

3.受用、享用。《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晉書.卷四.惠帝紀》:「豈在予一人獨饗其慶,宗廟社稷實有賴焉。」




祭禮。如:「大饗」、「饗禮」。《禮記.月令》:「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饗。」


  

 简化字:饷
  部首:食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5
  注音: ㄒㄧㄤˇ
  拼音: xiǎng




送食物與人。同「餉」。《詩經.周頌.良耜》:「其饟伊黍,其笠伊糾。」



軍警的薪俸、糧食。同「餉」。《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饟。」《北史.卷七二.李德林傳》:「諸大將授尉遲迥饟金。」


  

  部首:口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1.北面的窗戶。《說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2.方位。如:「方向」、「暈頭轉向」。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南北向皆有脊中亙。」

3.意志之歸趨。如:「志向」、「意向」。

4.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莒縣南。

5.姓。如晉代有向秀。




1.對著、朝著。如:「向陽」、「相向」。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詩:「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2.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記.卷一二〇.汲黯傳》:「上方向儒術,尊公孫弘。」《新唐書.卷一九七.循吏傳.賈敦頤傳》:「咸亨初,敦實為洛州長史,亦寬惠,人心懷向。」

3.偏袒、偏愛。如:「爸爸總是向著小妹。」

4.臨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東坡種花〉詩二首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昔日、從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唐.白居易〈琵琶行〉:「淒淒不似向前聲。」



1.一直以來、從來。如:「向來」、「向有研究」。《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

2.方才、剛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諸子傳.永功傳》:「向見年少婦人自水邊小徑去矣。」




表動作的方向、對象。如:「向前看」、「向人請教」。


  

  部首:己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大街旁的小通道。如:「大街小巷」、「街頭巷尾」。也稱為「巷子」、「巷兒」。



街巷之間的。如:「巷戰」、「街談巷議」。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1.參見「湘江」條。

2.大陸地區湖南省的簡稱。




烹煮。《詩經.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錡及釜。」宋.蘇軾〈元修菜〉詩:「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


  

 简化字:厢
  部首:广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1.正屋兩側的房間。如:「廂房」、「廂屋」。《樂府詩集.卷三四.相和歌辭九.古辭.相逢行》:「音聲何噰噰,鶴鳴東西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月暗西廂,鳳去秦樓。」

2.靠近城市的地區。如:「城廂」、「關廂」。《水滸傳》第一〇三回:「城中坊廂里正,逐一排門搜捉凶人王慶。」

3.邊、旁、方面。多用於舊小說、戲曲。如:「這廂有禮」、「一廂情願」。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二齣:「怕不是我身廂有什麼纏魂不定?」

4.戲院等娛樂場所裡另外隔間的特別座位。如:「包廂」。

5.箱篋。通「箱」。如:「車廂」。《水滸傳》第一〇三回:「相公需教把火來放在弓廂裡,不住的焙,方好。」


  

  部首:竹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1.車內載人或存放東西的地方。《說文解字.竹部》:「箱,大車牝服也。」段玉裁注引鄭司農云:「牝服謂車箱。」如:「車箱」。《隋書.卷六八.何稠傳》:「舊制,五輅於轅上起箱,天子與參乘同在箱內。」

2.收納東西的器具。如:「封箱」、「紙箱」。《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醒世姻緣傳》第五回:「這班人挑了箱,喚到衙內扮戲上壽。」

3.正屋兩旁的房間。通「廂」。《儀禮.公食大夫禮》:「公揖,退于箱。」《文選.傅玄.雜詩》:「蟬鳴高樹間,野鳥號東箱。」

4.倉庫。《詩經.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及求萬斯箱。」唐.皮日休〈橡媼歎〉:「持之納於官,私室無倉箱。」

5.量詞。計算箱裝物的單位。如:「兩箱衣服」、「三箱水果」。


  

 简化字:缃
  部首: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淺黃色的絲織品。《後漢書.卷三〇.輿服志下》:「賈人,緗縹而已。」



淺黃色的。如:「緗荷」、「緗梅」。《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部首:香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1.芬芳美好的氣味。如:「花香」、「書香」、「粉香」。

2.用香料製成棒、線、球、餅的東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驅除蚊蟲。如:「線香」、「檀香」、「燒香」、「蚊香」、「焚香操琴」。

3.比喻女子。如:「憐香惜玉」、「香消玉殞」。

4.姓。如戰國時齊國有香居。

5.二一四部首之一。




親吻。如:「香一香臉」、「香一下好嗎?」



1.氣味美好。如:「香茗」、「香泉」、「這飯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葉曾經宿鸞鳳。」

2.與女性有關的。如:「香閨」、「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過堯民歌.自別後遙山隱隱〉曲:「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酣暢。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部首:舟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船。《文選.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令江上相候,見舡到便來報我知道。」


  

 简化字:芗
  部首: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1.穀類馨香的氣味。《玉篇.艸部》:「薌,穀氣。」

2.用來調味的香菜。《禮記.內則》:「魴鱮烝雛燒,雉薌無蓼。」漢.鄭玄.注:「薌,蘇荏之屬也。」




使香美。《禮記.內則》:「鉅鑊湯,以小鼎薌脯於其中。」


  

  部首:肉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牛肉羹。《廣韻.平聲.陽韻》:「膷,牛羹。」《禮記.內則》:「膳、膷、臐、膮。」


  

  部首: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1.完成、成就。如:「共襄盛舉」。《左傳.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

2.上、登越。《書經.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

3.除去。《詩經.鄘風.牆有茨》:「牆有茨,不可襄也。」




輔助。如:「襄助」、「襄理」、「襄贊元首」。



姓。如漢代有襄楷。


  

  部首:玉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1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馬帶上的玉飾。《文選.張衡.東京賦》:「鉤膺玉瓖。」三國吳.薛綜.注:「瓖,馬帶玦以玉飾也。」



鑲嵌。同「鑲」。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卷八.器用類.裝潢法》:「故縣壁不瓦,瓖攢必俟天潤。」


  

  部首:糸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3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佩帶。《楚辭.屈原.離騷》:「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简化字:骧
  部首:馬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7
  注音: ㄒㄧㄤ
  拼音: xiāng




後右足白色的馬。《爾雅.釋畜》:「後右足白,驤。」



1.奔馳、跳躍。三國魏.曹植〈五遊詠〉:「華蓋芬晻藹,六龍仰天驤。」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

2.高舉。《文選.嵇康.琴賦》:「披重壤以誕載兮,參辰極而高驤。」


  

  部首: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ㄤˊ
  拼音: xiáng




古代的學校名稱。如:「郡庠」、「邑庠」。《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荀子.大略》:「立大學,設庠序,脩六禮,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部首: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ㄒㄧㄤˊ
  拼音: xiáng




1.泛指一切福善吉利的事物。《書經.伊訓》:「作善,降之百祥。」《漢書.卷八.宣帝紀》:「神光並見,咸受禎祥。」

2.吉凶的徵兆。亦偏指吉兆或凶兆。《書經.咸有一德》:「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唐.孔穎達.正義:「祥是惡事先見之徵。」《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3.古代喪禮祭祀的名稱。父母之喪,周年祭稱為「小祥」;兩周年祭稱為「大祥」。

4.姓。如清代有祥厚。




1.吉利的。如:「祥雲」、「祥瑞」、「吉祥如意」。《老子》第三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2.良善平和。如:「慈祥」、「祥和社會」。




依從、遵循。《淮南子.氾論》:「得於人理,順於天地,祥於鬼神,則可以正治矣。」


  

  部首:羽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ㄤˊ
  拼音: xiáng




1.繞圈飛行。如:「飛翔」、「滑翔」。

2.張開雙臂行走。形如鳥翼舒展,故稱為「翔」。《禮記.曲禮上》:「室中不翔,並坐不橫肱。」漢.鄭玄.注:「行而張拱曰翔。」

3.棲息、棲止。漢.桓寬《鹽鐵論.未通》:「故代馬依北風,飛鳥翔故巢,莫不哀其生。」漢.禰衡〈鸚鵡賦〉:「飛不妄集,翔必擇林。」




1.詳細確實。通「詳」。《漢書.卷九六.西域傳.序》:「其土地山川王侯戶數道里遠近翔實矣。」

2.吉祥。通「祥」。《易經.豐卦.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漢.王充《論衡.是應》:「翔風起,甘露降。」




上升、高漲。《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穀賈翔貴。」


  

 简化字:县
  部首: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1.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舊時隸屬州、府、道,今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雲林縣」、「嘉義縣」。

2.古代天子統治的區域。即王畿。《禮記.王制》:「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宇縣之中,順承聖意。」


  

 简化字:闲
  部首: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ㄢˊ
  拼音: xián




1.空暇無事的時候。如:「農閒」、「忙中偷閒」、「偷得浮生半日閒」。

2.閒散輕簡的職務。如:「投閒置散」。




1.空暇無事。如:「空閒」、「閒暇」。

2.安靜悠閒。如:「閒情逸致」、「閒雲野鶴」、「日子過得十分安閒自在。」

3.與正事無關的、不緊要的。如:「閒書」、「閒錢」、「閒差事」、「閒人免進」。宋.辛棄疾〈新荷葉.春色如愁〉詞:「閒愁幾許?更晚風、特地吹衣。」




隨意的、不經心的。如:「閒扯」、「閒聊」、「閒逛」、「閒話家常」。


  

  部首:心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ㄢˊ
  拼音: xián




閒適自得。唐.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循省誠知懼,安排祗自憪。」


  

 简化字:贤
  部首:貝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ㄢˊ
  拼音: xián




有才能德行的人。如:「聖賢」、「選賢與能」、「見賢思齊」。



1.良善的、有才能德行的。如:「賢妻良母」、「賢君」、「賢臣」。

2.對輩分相同或較低的人的敬稱。如:「賢侄」、「賢弟」、「賢昆仲」、「賢伉儷」。




1.尊崇、重視。《禮記.大學》:「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新唐書.卷一二四.姚崇傳》:「崇奏決若流,武后賢之。」

2.勝過、超過。《儀禮.鄉射禮》:「若右勝則曰右賢於左。」唐.韓愈〈師說〉:「師不必賢於弟子。」




你,第二人稱的敬稱。同「公」、「君」。宋.吳潛〈望江南.家山好〉詞:「自古幾番成與敗,從來百種醜和妍。細算不由賢。」《劉知遠諸宮調.第二》:「生時節是你妻,便死也是賢婦。」


  

 简化字:鲜
  部首:魚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ㄢ
  拼音: xiān




1.魚、活魚。《老子》第六〇章:「治大國若烹小鮮。」宋.張元幹〈水調歌頭.平日幾經過〉詞:「調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鮮。」

2.剛宰殺的鳥、獸等。《文選.左思.蜀都賦》:「割芳鮮,飲御酣。」

3.泛稱新鮮美味的食物。如:「時鮮」、「嘗鮮」、「海鮮」。《紅樓夢》第七回:「咱們送他的,趁著他家有年下送鮮的船去,一併都交給他們帶了去罷。」

4.姓。如五代時後蜀有鮮思明。




1.滋味甜美。如:「這湯真鮮。」唐.權德輿〈拜昭陵過咸陽墅〉詩:「村盤既羅列,雞黍皆珍鮮。」

2.新鮮的、清新的。如:「鮮嫩」、「鮮花」。

3.色彩明亮光豔。如:「顏色鮮明」。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二六:「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

4.新奇、有趣、好玩。如:「他的話很鮮。」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ㄒㄧㄢˊ
  拼音: xián




1.唾液、口水。如:「垂涎三尺」。宋.陸游〈記夢〉詩:「君知夢覺本無異,勿為畫餅流饞涎。」

2.黏汁、黏液。宋.蘇軾〈和蔣夔寄茶〉詩:「廚中蒸粟堆飯甕,大杓更取酸生涎。」




欲求、貪求。《清史稿.卷四二二.袁希祖傳》:「即天長、六合之賊,亦涎其利。」



厚著臉皮不以為恥。《紅樓夢》第二四回:「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


  

 简化字:癣
  部首:疒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2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多種皮膚病的共用名詞。一般指皮膚、指甲、毛髮的黴菌感染,會傳染。如白癬、頭癬、甲癬、腳癬。但也可用於形容其他會有白色鱗狀皮屑的皮膚病,如疥癬、乾癬、魚鱗癬、牛皮癬。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648 页数: 3/14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