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xià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缶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ㄚˋ
  拼音: xià




分開、裂開。《說文解字.缶部》:「罅,裂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日記一》:「其山甚薄,上穹如合掌,中罅。」



1.空隙、隙縫。如:「石罅」、「巖罅」。唐.姚合〈寄楊茂卿校書〉詩:「黃河凍欲合,船入冰罅行。」清.王士禎〈蝶戀花.涼夜沉沉花漏凍〉詞:「此際閒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2.事情的漏洞、缺陷。唐.韓愈〈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清.葉燮《原詩.卷二.內篇下》:「不使有毫髮之罅,而物得以乘我焉。」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ㄚˋ
  拼音: xià




火氣、熱氣。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詩:「瘴氛恆積潤,訛火亟生煆。」


  

  部首: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ㄚˋ
  拼音: xià




1.欺瞞、欺騙。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八齣:「則道畫幀兒怎放的個人迴避?做的事瞞神諕鬼。」

2.恐嚇、使人害怕。同「唬」、「嚇」。如:「別諕我,我可是吃軟不吃硬的!」元.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諕的他半晌只茫然,又無那八棒十枷罪,止不過三交兩句言。」


  

  部首:山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ㄒㄧㄚ
  拼音: xiā

1.山谷深邃的樣子。明.烏斯道〈愛山水軒記〉:「蒿目而坐,矯首而思,則見夫岈而有容,隆而可陟,窅而莫窮。」

2.山勢高聳的樣子。元.郝經〈蘆臺&f578f_.png;〉:「建康諸山,隔江岈出,參差披拂,雲容水影,閃鑠蕩漾。」明.唐桂芳〈三峰精舎記〉:「前列三峰,岈互起伏,故榜曰『三峯精舍』,用懷吾先父兄焉。」


  

  部首:目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ㄚ
  拼音: xiā




眼睛失去視力,看不見。如:「眼瞎了。」



眼睛看不見的。如:「瞎貓碰上死耗子。」



目盲、失明的人。唐.孟郊〈寄張籍〉詩:「西明寺後窮瞎張太祝,縱爾有眼誰爾珍。」



胡亂、盲目。如:「瞎扯」、「瞎操心」、「瞎搞一場」。《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接過詩來,雖然不懂,做看完了,瞎贊一回。」《紅樓夢》第七回:「沒良心的忘八羔子!瞎充管家!」


  

  部首:匚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收藏器物的小箱子。如:「木匣」、「鏡匣」。《戰國策.燕策三》:「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宋.陸游〈長歌行〉:「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2.牢籠、囚牢。通「柙」。《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朱溫)被地分投解徐州,送左獄禁勘,恰與劉文政同匣。是夜三更,風雨驟作,溫打開匣,脫了枷,同那劉文政躍身從氣樓走出。」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喝、飲。如:「呷茶」。宋.鄭震〈飲馬長城窟〉詩:「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關。」《儒林外史》第二〇回:「勉強呷了兩口湯,仍舊面朝床裡睡下。」


  

  部首:犬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親近。如:「狎昵」。《禮記.曲禮上》:「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

2.熟習、習慣。《國語.周語中》:「未狎君政,故未承命。」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五首之四:「吳兒生長狎濤潚,冒利輕生不自憐。」

3.輕慢、輕忽。如:「狎侮」。《左傳.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論語.季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4.戲弄、嬉戲。如:「狎妓」。《左傳.襄公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麋〉:「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關獸畜的檻籠。《說文解字.木部》:「柙,檻也,所以臧虎兕也。」《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

2.箱子。通「匣」。《漢書.卷一二.平帝紀》:「乙未,義陵寑神衣在柙中。」唐.顏師古.注:「柙,匱也。」




將犯人關在囚車押送。《管子.小匡》:「於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束縛而柙以予齊。」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劍匣、劍鞘。《說文解字.木部》:「㭘,劍柙也。」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㭘,劍削也。」疏證:「凡刀劍室通謂之削,字或作鞘。」


  

  部首: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古代在太廟中合祭遠近祖先的祭祀,每三年舉行一次。《說文解字.示部》:「祫,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周禮》曰:『三歲一祫。』」《公羊傳.文公二年》:「大祫者何?合祭也。」


  

 简化字:峡
  部首:山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兩山所夾的狹長水道。多用於地名。如:「三峽」、「巫峽」、「瞿塘峽」。唐.杜甫〈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二評事韋少府姪〉詩三首之一:「峽險江驚急,樓高月迥明。」

2.兩山之間。如:「巴拿馬地峽」。《淮南子.原道》:「逍遙于廣澤之中,而仿洋于山峽之旁。」唐.王維〈桃源行〉:「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3.陸塊之間的狹長海道。如:「臺灣海峽」、「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简化字:狭
  部首:犬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窄小、不寬廣。如:「狹窄」、「地狹人稠」、「狹路相逢」。《史記.卷五三.蕭相世家》:「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

2.小、少。《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部首:阜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窄、不寬廣。同「狹」。《說文解字.𨸏部》:「陜,隘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室東邱記〉:「水亭陜室,曲有奧趣。」


  

 简化字:硖
  部首: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兩山之間的溪谷。同「峽」。唐.杜甫〈鐵堂峽〉詩:「硤形藏堂隍,壁色立積鐵。」

2.參見「硤石鎮」條。




狹窄。通「狹」。《淮南子.兵略》:「硤路津關,大山名塞。」


  

  部首: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玉上的斑點。如:「白璧無瑕」、「瑕不掩瑜」。《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璧有瑕,請指示王。」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玩冰壺瀲灩天上下,似一片碧玉無瑕。」

2.過失、缺點。晉.庾亮〈讓中書監表〉:「苟無大瑕,猶或見容。」唐.陳章甫〈與吏部孫員外書〉:「不以小瑕棄大美。」

3.間隙、空隙。《管子.制分》:「故凡用兵書,攻堅則軔,乘瑕則神。」《西遊記》第五五回:「行者自門瑕處鑽將進去。」


  

  部首:辵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遠方。《書經.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逝去、遠去。《文選.張衡.東京賦》:「俟閶風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1.遙遠。如:「遐荒」、「遐國」。

2.長久、遠大。如:「遐壽」、「松鶴遐齡」。《詩經.小雅.天保》:「降爾遐福,維日不足。」唐.太宗〈九嵕山卜陵詔〉:「末代以來,明辟蓋寡,靡不矜黃屋之尊,慮白駒之過,並多拘忌,希慕遐年。」




1.遠、疏遠。如:「遐布」、「遐眺」、「遐棄」。

2.何、胡。通「胡」。《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遐不眉壽。」


  

  部首:赤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朝霞、彩霞。《玉篇.赤部》:「赮,東方赤色也,亦霞。」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詩:「金爐仄流月,紫殿啟晨赮。」



紅色的。《集韻.平聲.麻韻》:「赮,赤色。」南朝梁.江淹〈翡翠賦〉:「今乃依赮火之絕垠,出赤縣之紘州。」


  

  部首:雨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陽光照在雲層上所映出的紅色光彩。如:「朝霞」、「晚霞」。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彩色的。如:「霞光」、「霞杯」、「鳳冠霞帔」。


  

  部首: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荷葉。《玉篇.艸部》:「蕸,荷葉也。」


  

 简化字:辖
  部首:車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貫穿車軸的金屬鍵,以防輪子脫落。《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取客車轄投井中。」



管理、治理。如:「管轄」。《紅樓夢》第七三回:「(住兒媳婦)和這兩個丫頭在臥房裡大嚷大叫,二姐姐竟不能轄治。」


  

  部首:舛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貫穿車軸頭的金屬鍵,以防輪子脫落。同「轄」。《說文解字.舛部》:「舝,車軸耑鍵也。」清.段玉裁.注:「以鐵豎貫軸頭而制轂如鍵閉然。」《詩經.小雅.車舝》:「間關車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


  

  部首: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8
  注音: ㄒㄧㄚˊ
  拼音: xiá




1.聰明、機靈。如:「慧黠」、「黠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此黠兒也,當有所成。」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下.粵西遊日記二》:「余急呼其中一黠者,攜餘炬,令導為劉公洞遊。」

2.奸詐、狡猾。如:「黠鼠」、「狡黠」、「黠獪」。《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ㄒㄧㄚˋ
  拼音: xià




1.低處、底部。與「上」相對。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猶水之就下。」

2.稱隸屬於人者、地位較低者。如:「部下」、「手下」、「屬下」、「名下」。《文選.曹冏.六代論》:「建置不久,則輕下慢上。」

3.內、裡面。如:「心下」、「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4.方面。如:「四下看一看」。《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兩下相思不相見,知他相會是何年。」

5.在某個期間或時節。如:「目下」、「時下」、「年下」、「眼下」。《紅樓夢》第三一回:「大節下怎麼好好的哭起來?難道是為爭粽子吃,爭惱了不成?」

6.量詞。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紅樓夢》第四七回:「用拳頭向他身上擂了幾下。」




1.由高至低、降落。如:「下雨」、「下山」、「下墜」、「順流而下」。《文選.左思.招隱詩二首之二》:「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2.攻克。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史記.卷八〇.樂毅傳》:「齊城不下者,兩城耳。」《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可引得勝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3.放入、投入。如:「下麵」、「下毒藥」、「下調味料」、「下網捕魚」。

4.進入。如:「下水」、「下場比賽」。《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太老爺做著貴州的都督府,我是回來下場的。」

5.拆卸、除去。如:「下貨」。《儒林外史》第一六回:「過三日再不出,叫人來摘門下瓦。」

6.離去、退場。如:「鞠躬下臺」、「你上場換他下來。」

7.結束工作或學習。如:「下課」、「下班」、「下工了」。

8.頒布、傳達。如:「下詔」、「下命令」。《漢書.卷四.文帝紀》:「吾詔書數下,歲勸民種樹。」

9.投送。如:「下狀」、「下書」、「下帖」、「下戰書」。

10.從事、使用。如:「下棋」、「下刀」、「下筆如有神」。

11.往、到。如:「南下」、「下鄉視察」。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12.輕視。宋.蘇軾〈劉愷丁鴻孰賢論〉:「此范氏之所以賢鴻而下愷也。」

13.謙抑、謙讓。如:「禮賢下士」。《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

14.生、生產。如:「母雞下蛋」。

15.住宿、留宿。如:「下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這裡有乾淨的店。」

16.做出某種說明、決定。如:「下定義」、「下結論」。

17.低於、少於。如:「不下於」、「每年參加各種考試的人數不下二十萬人。」




1.等級低。如:「下品」、「下策」、「下級」。

2.在後面的。如:「下次」、「下文」、「下月」、「下冊」、「下半年」。

3.身分微賤的。如:「下人」、「下吏」。

4.自謙之詞。如:「下官」、「下懷」、「下愚」。




1.表示動作完成或結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礎」、「立下決心」。

2.降低身分。如:「下嫁」、「不恥下問」。

3.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部首: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動物體分泌化學物質的構造,可分為外分泌腺,如乳腺、汗腺、唾液腺等;內分泌腺,如腎上腺、腦垂腺等。有些植物的花含有蜜腺。


  

 简化字:线
  部首: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1.用棉、麻、絲、金屬等製成的細縷或細長物,可隨意彎折。如:「毛線」、「電線」、「穿針引線」。

2.比喻像線一般細長的東西。如:「光線」、「射線」。

3.幾何學上,指點移動,其軌跡所形成的圖形。是「面」的界,有位置與長度,無厚度與高度。如:「直線」、「曲線」、「折線」。

4.交通路徑。如:「航線」、「路線」、「縱貫線」、「運輸線」。

5.邊緣、邊界。如:「前線」、「防線」、「海岸線」。

6.比喻將要接近的某種界限。如:「死亡線」、「生命線」。

7.祕密尋求關於人、事、物的門路。如:「眼線」、「內線」、「線索」。《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原是賊頭趙大一路做線的。」

8.量詞。計算線路數量的單位。如:「本公司共有五線電話。」


  

  部首:人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4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1.威武勇猛。《說文解字.人部》:「僩,武貌。」《廣韻.上聲.潸韻》:「僩,武猛貌。」

2.胸襟寬大開闊。《荀子.榮辱》:「陋者俄且僩也,愚者俄且知也。」


  

 简化字:宪
  部首:心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1.法令。如:「公憲」、「邦憲」。《韓非子.定法》:「憲令著於官府。」

2.典範。《書經.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詩經.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3.憲法的簡稱。如:「立憲」、「制憲」、「違憲」、「修憲」、「行憲」。

4.舊時下屬對上司的尊稱。如:「大憲」、「上憲」。《聊齋志異.卷二.紅玉》:「乃詳諸憲,代生解免,竟釋生。」




1.頒布、公布。《周禮.秋官.小司寇》:「乃宣布于四方,憲刑禁。」宋.王安石〈原教〉:「藏于府,憲于市。」

2.效法。《書經.說命》:「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文選.班固.東都賦》:「憲章稽古。」


  

  部首: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0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雨點遇冷空氣凝成的雪珠,降落時呈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圓錐形,多降於下雪之前。如:「雨霰」、「霜霰」。宋.歐陽修〈玉樓春.春山斂黛低歌扇〉詞:「洛城春色待君來,莫到落花飛似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齣:「正飛綿作雪,落紅成霰。」


  

 简化字:献
  部首:犬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0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1.奉上、進奉。如:「貢獻」、「呈獻」、「捐獻」、「犧牲奉獻」。唐.杜甫〈病橘〉詩:「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枝。」

2.表演。如:「獻技」、「獻藝」。

3.故意顯露、表現。如:「獻媚」、「獻寶」、「獻殷勤」。




賢人、有才德的人。《書經.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乃新斯宮,神降其獻,講讀有常,不誡用勸。」


  

  部首:言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0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問。《說文解字.言部》:「譣,問也。《周書》曰:『勿以譣人。』」


  

 简化字:藓
  部首:艸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1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蘚苔植物中「蘚類」之泛稱。配子體葉狀,大抵皆橫臥於地上。有適應陸生的構造。下表皮無氣孔,但有用以吸收及附著的假根。此類植物生長在陰溼地區,分布極廣,高山、極地、岩壁、牆垣或樹皮上,均可見蹤跡。參見「蘚類」條。


  

 简化字:狝
  部首:犬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古代狩獵因四季之不同,而名稱各異,秋天稱為「獮」。《爾雅.釋天》:「秋獵為獮。」《周禮.春官.肆師》:「獮之日,蒞卜來歲之戒。」漢.鄭玄.注:「秋田為獮。」



殺。《文選.張衡.西京賦》:「白日未及移其晷,已獮其什七八。」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〇上.滇遊日記十二》:「大候州土官俸貞與之濟逆,遂并雉獮之。」


  

  部首:火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1.火、野火。《說文解字.火部》:「燹,火也。」

2.戰爭所引起的焚燒破壞。明.張自烈《正字通.火部》:「燹,兵火曰燹。」明.高啟〈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詩:「久聞離亂今始見,煙火高低變烽燹。」




焚燒。《紅樓夢》第七八回:「及聞槥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


  

  部首:巾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19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1.馬車上的帷幔。《文選.潘岳.藉田賦》:「微風生於輕幰。」

2.借指馬車。南朝梁.劉遵〈度關山〉詩:「路狹幰難回。」《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躧屣出窺,則繡幰已駐於庭。」


  

  部首:革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3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繞在馬腹下,用來縛繫馬鞍的皮帶。《史記.卷二四.禮書》:「寢兕持虎,鮫韅彌龍,所以養威也。」裴駰集解引徐廣曰:「韅者,當馬腋之革。」唐.司馬貞.索隱:「韅,馬腹帶也。」


  

 简化字:显
  部首:頁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3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1.表露、表現。如:「顯現」、「大顯身手」。《詩經.大雅.大明》:「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2.榮耀、光耀。如:「顯揚」。《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1.昭著、明白、清楚。如:「明顯」、「顯而易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陸機之移百官,言約而事顯,武移之要者也。」

2.有名望、有地位的。如:「顯貴」、「顯要」。《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

3.尊稱已故的直系親人。如:「顯考」、「顯妣」。




姓。如周代有顯甫。


  

  部首:犬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3
  注音: ㄒㄧㄢˇ
  拼音: xiǎn

參見「玁狁」條。


  

 简化字:岘
  部首:山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ㄢˋ
  拼音: xiàn




小而險峻的山嶺。《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逶迤傍隈隩,苕遞陟陘峴。」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326 页数: 1/234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