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十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 ㄙㄚˋ
  拼音: sà




三十。如:「他今年卅八歲。」晉.王羲之〈雜帖〉:「建安靈柩至,慈陰幽絕,垂卅年。」


  

 简化字:飒
  部首: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4
  注音: ㄙㄚˋ
  拼音: sà




形容風聲。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1.狂風掀扯物體。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八齣:「夢初回,燕尾翻風,亂颯起湘簾翠。」

2.衰落。南朝梁.陸倕〈思田賦〉:「歲聿忽其云暮,庭草颯以萎黃。」


  

 简化字:萨
  部首: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ㄙㄚˋ
  拼音: sà




1.參見「菩薩」條。

2.姓。如明代有薩琦。


  

  部首:足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4
  注音: ㄙㄚˋ
  拼音: sà

參見「蹩躠」條。


  

  部首:人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ㄙㄚ
  拼音: sā




北方方言。指三個,使用時不必接量詞「個」。如:「哥兒仨」、「他們仨人買了仨大西瓜回來,累得滿頭大汗。」


  

 简化字:洒
  部首:水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2
  注音: ㄙㄚˇ
  拼音: sǎ




1.撒、潑。如:「灑水掃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主已知子猷當往,乃灑埽施設,在聽事坐相待。」

2.東西散落或傾倒。如:「湯灑了。」「花生灑了一地。」《鏡花緣》第三五回:「宮娥拾過,又斟一杯,林之洋接著,心中更覺發慌,登時又把酒灑了。」

3.拋、投。晉.潘岳〈西征賦〉:「灑釣投網,垂餌出入,挺叉來往。」

4.揮寫。如:「揮灑」。唐.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




自然不受拘束。如:「灑脫」、「瀟灑」。


  

  部首:毛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ㄞ
  拼音: sāi

參見「毰毸」條。


  

  部首: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ㄞ
  拼音: sāi




面頰。如:「她受了委屈,哭得眼腫腮紅。」《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瑞聽了,喜的抓耳撓腮。」


  

 简化字:赛
  部首:貝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注音: ㄙㄞˋ
  拼音: sài




1.競爭、較量。如:「競賽」、「賽跑」。

2.超越、勝過、比得上。如:「賽西施」。《劉知遠諸宮調.第二》:「貌賽嫦娥,顏過洛浦。」

3.完結、了結。宋.趙長卿〈清平樂.鴻來燕去〉詞:「何日利名俱賽,為予笑下愁城。」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這回償了鴛鴦債,則願的今朝賽。」

4.酬報神明。如:「賽神廟會」。漢.王充《論衡.辯祟》:「項羽攻襄安,襄安無噍類,未必不禱賽也。」




1.比較勝負、優劣的活動。如:「球賽」、「預賽」、「決賽」、「複賽」。

2.姓。如清代有賽尚阿。


  

  部首:竹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ㄙㄞˋ
  拼音: sài




1.古代的一種博戲。《南齊書.卷四四.沈文季傳》:「尤善簺彈棋,簺用五子。」

2.用竹木編成的捕魚器具。《隋書.卷五五.乞伏慧傳》:「曾見人以簺捕魚者,出絹買而放之。」《新唐書.卷三.高宗本紀》:「閏五月丁卯,禁作簺捕魚、營圈取獸者。」


  

  部首:厶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ㄙㄢ
  拼音: sān




三的大寫。


  毿

 简化字:毵
  部首:毛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ㄙㄢ
  拼音: sān




毛髮細長的樣子。《玉篇.毛部》:「毿,毛長貌。」


  

  部首:髟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21
  注音: ㄙㄢ
  拼音: sān

參見「鬖鬖」、「鬖髿」等條。


  

 简化字:伞
  部首: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8
  注音: ㄙㄢˇ
  拼音: sǎn




1.遮蔽雨水或陽光的用具。同「傘」。《集韻.上聲.緩韻》:「繖,亦作傘。」《晉書.卷八三.王雅傳》:「將拜,遇雨,請以繖入。」宋.陸游〈鏡湖女〉詩:「女兒妝面花樣紅,小繖翻翻亂荷葉。」

2.絲綾。《廣韻.上聲.旱韻》:「繖,繖絲綾。」


  

 简化字:馓
  部首:食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0
  注音: ㄙㄢˇ
  拼音: sǎn




一種用麵條扭成細絲後,油炸而成的食品。《水滸傳》第二四回:「取些銀子與武大,教買餅饊茶果請鄰舍吃茶。」


  

 简化字:伞
  部首:人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ㄙㄢˇ
  拼音: sǎn




1.遮蔽雨水或陽光的用具。通常以金屬或竹條做骨架,以布或油紙為傘面,可以任意張合。如:「雨傘」、「油紙傘」。

2.形狀像傘的東西。如:「降落傘」。


  

 简化字:糁
  部首:米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ㄙㄢˇ
  拼音: sǎn




1.飯粒。《說文解字.米部》「糂」字.清.段玉裁.注:「今南人俗語曰米糝飯,糝謂孰者也。」晉.江統〈徙戎論〉:「若有窮乏糝粒不繼者,故當傾關中之穀,以全其生生之計。」

2.以米調和羹或其他食物而製成的食品。宋.陸游〈晨起偶題〉詩:「風爐歙缽生涯在,且試新寒芋糝羹。」




撒落、散開。唐.李白〈春感〉詩:「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ㄙㄤ
  拼音: sāng




1.植物名。桑科桑屬,「桑樹」之古稱,參見「桑樹」條。

2.姓。如漢代有桑弘羊。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ㄤˇ
  拼音: sǎng




推、擠。《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被丁言志搡了一交,骨碌碌就滾到橋底下去了。」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ㄤˇ
  拼音: sǎng




喉嚨。如:「他說話說的嗓子都啞了」。《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嘴也說酸了,嗓子也說乾了。」


  

  部首: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ㄙㄤˇ
  拼音: sǎng




柱下的石頭。即礎。《廣韻.上聲.蕩韻》:「磉,柱下石也。」


  

 简化字:颡
  部首:頁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9
  注音: ㄙㄤˇ
  拼音: sǎng




1.額頭、前額。《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類堯。」

2.泛指頭。唐.杜甫〈義鶻〉詩:「修鱗脫遠枝,巨顙拆老拳。」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〇上.滇遊日記十三》:「自顙及趾,靡有所遺。」

3.喉嚨、嗓子。元.龐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動不動搯人的顙子。」




叩頭。《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喪人不佞,失守魯國之社稷,執事以羞,再拜顙。」


  

  部首:水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ㄠ
  拼音: sāo

參見「溞溞」條。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ㄠ
  拼音: sāo




1.以指甲或器物輕輕抓刮。如:「搔癢」、「搔爬」。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擾亂、騷動。通「騷」。《淮南子.兵略》:「貪昧饕餮之人,殘賊天下,萬人搔動。」


  

  部首:疒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ㄙㄠ
  拼音: sāo




疥瘡。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三.果部.慈姑》:「(慈姑葉)搗爛封之,調蚌粉塗瘙疿。」


  

 简化字:骚
  部首:馬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0
  注音: ㄙㄠ
  拼音: sāo




擾亂、動盪。如:「騷擾」。《詩經.大雅.常武》:「徐方繹騷,震驚徐方。」漢.毛亨.傳:「騷,動也。」



1.憂愁。《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離騷者,猶離憂也。」

2.抑鬱不滿的心理。如:「滿腹牢騷」。

3.《離騷》的簡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昔漢武愛騷,而淮南作傳。」

4.詩體的一種。即楚辭體。如:「騷詞」、「騷賦」。

5.泛稱詩文。唐.劉長卿〈對雨贈濟陰馬少府考城蔣少府兼獻成武五兄南華二兄〉詩:「笑語和風騷,雍容事文墨。」

6.腥臭。通「臊」。如:「羊騷」。




1.指行為淫蕩、舉止輕佻。含貶義。如:「騷貨」、「風騷」。

2.風雅的。如:「騷人墨客」。

3.指雄性的家畜。如:「騷牛」、「騷馬」。


  

 简化字:缫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ㄙㄠ
  拼音: sāo




將蠶繭煮過抽出絲來。《說文解字.糸部》:「繅,繹繭為絲也。」唐.李頻〈送許棠歸涇縣作尉〉詩:「遶郭看秧插,尋街聽繭繅。」


  

  部首: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ㄠˇ
  拼音: sǎo




稱謂:(1)對哥哥的妻子的稱呼。如:「兄嫂」、「大嫂」。《孟子.離婁上》:「嫂溺,則援之以手乎?」《史記.卷六九.蘇秦傳》:「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等其食。」(2)對朋友之妻或一般婦女的敬稱。如:「尊嫂」、「嫂夫人」、「王嫂」、「李嫂」。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ㄚ
  拼音: ā




1.表驚訝、痛苦、贊嘆的語氣。如:「啊!失火了!」、「啊!這片風景好美!」

2.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啊!你說什麼?」


  趿

  部首: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ㄙㄚˋ
  拼音: sà




以腳撥取東西。唐.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西得諸侯棹錦水,欲向何門趿珠履。」


  

  部首: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ㄙㄚˋ
  拼音: sà




側手擊打。《公羊傳.莊公十二年》:「萬臂摋仇牧碎其首。」漢.何休.注:「側手曰摋。」


  

  部首:金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注音: ㄙㄚˋ
  拼音: sà




刻鏤。《集韻.入聲.合韻》:「鎝,鏤也。」


  

  部首:手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ㄙㄚ
  拼音: sā




1.放開、散放。如:「撒手不管」。《紅樓夢》第五九回:「鶯兒聽見這般蠢話,便賭氣紅了臉,撒了手。」《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顧先生也不破他的桿子,只把右腿一撒,左腿一低,前身一低,紀獻唐那條桿子早從他脊梁上面過去。」

2.排出、排洩。如:「你也不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是什麼德性?」《水滸傳》第四回:「只在佛殿後撒尿撒屎,遍地都是。」

3.施展、表現。如:「撒嬌」。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浪蕩乾坤,怎敢行兇撒潑,擅自勒死平民!」




姓。如明代有撒仲謙。


  

 简化字:鳃
  部首:魚
部外笔画:9
 总笔画:20
  注音: ㄙㄞ
  拼音: sāi




魚類的呼吸器官。位在頭部的兩頰,用來吸取溶解在水裡的氧氣。


  

  部首:口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0
  注音: ㄙㄞ
  拼音: sāi




吃、飽嘗。如:「好酒好肉㘔一頓。」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ㄙㄢ
  拼音: sān




1.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如:「二、三、四、五……」。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2.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1.第三位的。如:「這次比賽他得了第三名。」

2.表多數或多次的。如:「舉一反三」、「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部首: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ㄙㄢˋ
  拼音: sàn




1.分離。如:「分散」、「離散」、「煙消雲散」。

2.分布、撒出。如:「散播」、「散發」、「天女散花」。

3.排遣、抒發。如:「散悶」、「散心」。唐.杜甫〈落日〉詩:「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

4.解雇、解職。如:「遣散」。

5.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简化字:丧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ㄙㄤ
  拼音: sāng




1.有關死者的事宜。如:「居喪」、「治喪」、「弔喪」。《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

2.屍體。《春秋.僖公元年》:「夫人氏之喪至自齊。」《資治通鑑.卷六〇.漢紀五十二.獻帝初平三年》:「鮑信戰死,操購求其喪不得,乃刻木如信狀,祭而哭焉。」

3.姓。如周代有喪左。


  

  部首:心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ㄙㄠ
  拼音: sāo




擾動。通「騷」。《魏書.卷五八.楊播傳》:「城中慅擾,不敢出戰。」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201 页数: 1/56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