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hā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1.細碎的石粒。如:「飛砂走石」。

2.細碎呈顆粒狀的物質。同「沙」。如:「礦砂」、「鐵砂」。

3.參見「朱砂」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語尾助詞。相當於「啊」。《董西廂》卷七:「他別求了婦,你只管裡守志唦,當甚貞烈?」


  

  部首:犬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之一。多分布在大陸地區廣西一帶。


  

 简化字:纱
  部首: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1.輕軟細薄的絲織品。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亳州出輕紗,舉之若無,裁以為衣,真若煙霧。」《紅樓夢》第一〇五回:「綢緞一百三十卷,紗綾一百八十卷。」

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物。如:「窗紗」、「鐵紗」。

3.用綿、麻紡成的細絲。如:「棉紗」、「紡紗」。唐.王維〈洛陽女兒行〉:「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用紗製成的。如:「紗帽」、「紗罩」。


  

  部首:辵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邏逤:城市名。唐代時吐蕃的都城。


  

  部首:疒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中醫上指中暑、霍亂、麻疹等疾病。如霍亂稱為「絞腸痧」、「弔腳痧」;麻疹稱為「痧子」。《文明小史》第四回:「他兩個又在路上中了暑,發了痧,不能趕路。」


  

  部首: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參見「袈裟」條。


  

 简化字:鲨
  部首:魚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同「鯊」。


  

 简化字:鲨
  部首:魚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8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1.軟骨魚綱鮫目魚類的通稱。約有二百至二百五十種,多生活在海中。肉食性,性情凶猛。肉可食,肝可製成魚肝油,鰭可做魚翅,用途很廣。

2.一種生活在溪澗的小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四.鱗部.鯊魚》:「此非海中沙魚,乃南方溪澗中小魚也。居沙溝中,吹沙而游,咂沙而食。」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參見「蔱蘠」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ㄚˊ
  拼音: shá




甚麼。《老殘遊記》第一四回:「送饅頭給誰吃?要這些船幹啥?」


  

  部首:人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ㄚˇ
  拼音: shǎ




1.愚蠢、不聰慧。如:「傻話」、「傻大姐」。

2.形容人忠厚。如:「傻呵呵」。




發呆的樣子。如:「嚇傻了」、「看傻了」。


  

  部首:羽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1.古時棺木兩旁形狀像扇子的飾物。《說文解字.羽部》:「翣,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

2.扇子。《淮南子.俶真》:「冬日之不用翣者,非簡之也,清有餘於適也。」


  

  部首:雨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小雨。《廣韻.入聲.葉韻》:「霎,小雨。」



形容風雨聲。唐.韓偓〈夏夜〉詩:「猛風飄電黑雲生,霎霎高林簇雨聲。」



短促的。如:「霎時間」。唐.孟郊〈春雨後〉詩:「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參見「萐莆」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同「歃」。


  

  部首:欠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參見「歃血」條。


  

  部首:羽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飛行快速。《說文解字.羽部》:「翜,捷也,飛之疾也。」


  

  部首:水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1.細碎的石粒。如:「風沙」、「泥沙」、「飛沙走石」。也稱為「沙子」。

2.水邊的土地。《詩經.大雅.鳧鷖》:「鳧鷖在沙,公尸來燕來宜。」漢.毛亨.傳:「沙,水旁也。」

3.細碎而呈顆粒狀的東西。如:「豆沙」、「金沙」、「鐵沙」。

4.姓。如宋代有沙世堅。




聲音嘶啞。如:「沙啞」。《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漢.鄭玄.注:「沙,澌也。」



1.瓜果過度成熟,使肉質鬆散而呈微粒。如:「沙瓤的西瓜。」

2.粗糙呈顆粒狀的。如:「沙紙」。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




語尾助詞。同「唦」。相當於「啊」。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一折:「不因你個小名兒沙,他怎肯誤入桃源?」


  

 简化字:筛
  部首: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ㄕㄞ
  拼音: shāi




一種有密孔的竹器,可將粗細不同的顆粒分離。明.張自烈《正字通.竹部》:「篩,竹器,有孔以下物,去粗取細。」唐.李洞〈喜鸞公自蜀歸〉詩:「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也稱為「篩子」。



1.用篩子過濾東西。如:「篩米」。《漢書.卷五一.賈山傳》:「縣石鑄鐘虡,篩土築阿房之宮。」

2.從孔隙中透過或漏下。多指風、光線等。如:「月光從竹簾外篩進來。」宋.范成大〈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詩:「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3.灑、落。《董西廂》卷七:「況是暮春天色,落紅萬點,風兒細細,雨兒微篩。」《西遊記》第八三回:「棒舉一天寒霧漫,劍迎滿地黑塵篩。」

4.斟酒、倒酒。《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內白鷂招妖》:「衙內見篩下酒色紅,心中早驚:『如何恁地紅!』」

5.溫酒。如:「把酒篩一篩再喝!」《紅樓夢》第六三回:「兩個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篩酒。」

6.敲打。如:「篩了幾下鑼。」《水滸傳》第四八回:「宋江又教小嘍囉篩鑼,聚攏眾好漢,且戰且走。」

7.妄言、胡言亂語。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三齣:「則你那小鬼頭胡亂篩,俺判官頭何處買?」


  

  部首:日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ㄞˋ
  拼音: shài




1.物體曝露在陽光下,吸收光和熱,使其乾燥。如:「晒衣服」、「晒書」。

2.將浸過藥水的底片取出,使其乾燥。如:「晒底片」。


  

  部首:衣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1.衣服的通稱。明.張自烈《正字通.衣部》:「衫,衣之通稱。」如:「衣衫」、「棉衫」。

2.單衣。如:「汗衫」、「羅衫」。唐.白居易〈寄生衣與微之因題封上〉詩:「淺色縠衫輕似霧,紡花紗褲薄於雲。」


  

 简化字:删
  部首: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1.削除。如:「刪除」、「刪減」。《漢書.卷二一.律曆志》:「故刪其偽辭,取正義,著于篇。」

2.截取。《漢書.卷三〇.藝文志》:「今刪其要,以備篇籍。」


  

  部首:玉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參見「珊瑚」條。


  

  部首: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參見「蹣跚」條。



踩、踏。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三折:「劉無敵跚馬兒領番卒上。」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引著沙三去跚橇,伴著王留學調鬼。」


  

  部首: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1.除草。《說文解字.艸部》:「芟,刈草也。」《詩經.周頌.載芟》:「載芟載柞,其耕澤澤。」漢.毛亨.傳:「除草曰芟,除木曰柞。」

2.削除。通「刪」。《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賴先王芟除寇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芟繁剪穢,弛於負擔。」




大鐮刀。《國語.齊語》:「耒、耜、耞、芟。」三國吳.韋昭.注:「芟,大鐮,所以芟草也。」唐.柳宗元〈宥蝮蛇文〉:「彼樵豎持芟,農夫執耒,不幸而遇,將除其害。」


  

  部首: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覆蓋。宋.陸游〈幽居歲暮〉詩五首之五:「刈茅苫鹿屋,插棘護雞栖。」《西遊記》第三七回:「你那衣服,半邊苫身,半邊露臂。」



1.以草編成的覆蓋物。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再徙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無壁,覆之以苫。」

2.以草編成的墊蓆,居喪時使用,以示哀戚。《儀禮.喪服》:「居倚廬,寢苫枕塊,哭晝夜無時。」唐.賈公彥.疏:「外寢苫者,哀親之在草。」


  

  部首: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古代童子學習書法所用的板子,通常以竹製而成。《說文解字.竹部》:「笘,折竹箠也。……潁川人名小兒所書寫為笘。」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1.用手摑臉。如:「搧他一個大耳光。」

2.搖動扇子使生風。如:「搧火」、「搧煙」。

3.從旁鼓動、挑撥事端。通「煽」。如:「搧動」、「搧惑」。


  

  部首:火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火焰熾盛。《廣韻.平聲.仙韻》:「煽,火盛也。」



1.用扇子搧火,使熾盛。《水滸傳》第二四回:「王婆只做不看見,只顧在茶局裡煽風爐子,不出來問茶。」

2.以讒言或手段鼓動,挑撥人事。如:「煽動」。《晉書.卷五九.汝南王亮等傳.序》:「西晉之政亂朝危,雖由時主,然而煽其風,速其禍者,咎在八王。」


  

  部首: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旌旗上的正幅。同「縿」。《集韻.平聲.銜韻》:「縿,《說文》:『旌旗之游也。』一曰正幅,或作襂。」


  縿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旌旗上的正幅。《周禮.春官.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句下漢.鄭玄.注:「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為縿,斿則屬焉。」


  

  部首:水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流淚的樣子。《詩經.小雅.大東》:「睠言顧之,潸焉出涕。」《紅樓夢》第二九回:「都低著頭細嚼這句的滋味,都不覺潸然泣下。」


  

 简化字:膻
  部首:羊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羊身上的臊味。《廣韻.平聲.仙韻》:「羶,羊臭也。」宋.陸游〈書事〉詩:「醪酒芳醇偏易醉,胡羊肥美了無羶。」


  

 简化字:闪
  部首: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ㄢˇ
  拼音: shǎn




1.探頭窺視。《三國志.卷一五.魏書.梁習傳》「思亦能吏,然苛碎無大體」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白日常自於牆壁間闚閃。」

2.避開、躲避。元.曾瑞〈四塊玉.官況甜〉曲:「讎多恩少人皆厭,業貫盈,橫禍添,無處閃。」《警世通言.卷二〇.計押番金鰻產禍》:「掇開門閃身入去,隨手關了。」

3.突然顯現、忽隱忽現。如:「閃光」、「腦中閃過一個念頭。」

4.弄、逼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受此寂寞。」

5.拋棄、撇下。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你好下得白解元,閃下我女少年。」《西遊記》第二回:「怎麼一去許久,把我們俱閃在這裡。」

6.扭傷、挫傷。如:「閃了腰」。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閃了手,且息怒停嗔。」




1.雷電所發出的光。如:「西邊又打閃,可能快下雨了。」

2.差錯、危險。如:「萬一有什麼閃失,我如何向你父母交代?」《水滸傳》第一二回:「不想又吃了這一閃!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剋剝!」


  

 简化字:陕
  部首:阜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ㄢˇ
  拼音: shǎn




1.地名。即今大陸地區河南省陝縣,周初為周公、召公分治的界限。

2.大陸地區陝西省的簡稱。如:「陝北」。

3.姓。如明代有陝通。


  

  部首:目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ㄢˇ
  拼音: shǎn




眼睛快速一瞥的樣子。《說文解字.目部》:「睒,暫視貌。」



窺視。漢.揚雄《太玄經.卷六.瞢》:「瞢復睒天,不睹其軫。」


  

  部首:水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ㄕㄢˋ
  拼音: shàn




魚游來游去的樣子。《說文解字.水部》:「汕,魚游水貌。」



用竹子編成的捕魚工具。《爾雅.釋器》:「罺謂之汕。」晉.郭璞.注:「今之撩罟。」


  

  部首:疒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注音: ㄕㄢˋ
  拼音: shàn

參見「疝氣」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625 页数: 1/116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