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hì
  

 简化字:时
  部首:日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ㄕˊ
  拼音: shí




1.季節。如:「四時」。

2.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所分成的時段,共有十二個時辰,簡稱為「時」。如:「子時」、「辰時」。

3.一日的二十四分之一。一時有六十分。

4.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5.年代,較長的一段時間。如:「古時」、「盛行一時」。

6.現在或過去的某一時候。如:「此時」、「當時」、「那時」。

7.規定的時刻。如:「按時」、「準時」。

8.歲月、光陰。如:「時不我與」。《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天不再與,時不久留。」

9.機會。如:「失時」、「時機」。《三國演義》第七回:「今不乘時報恨,更待何年!」

10.姓。如明代有時大彬。




1.因時制宜的、能變通的。《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

2.當前的、現在的。如:「時事」、「時局」、「時勢」、「時裝」。




1.經常、常常。如:「時常」。《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偶爾。如:「有時」。


  

  部首: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5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三十年稱為「一世」。《說文解字.十部》:「世,三十年為一世。」《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2.父子相繼稱為「一世」,即一代。《字彙.一部》:「世,父子相代為一世。」如:「五世其昌」、「秦二世」。《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三國演義》第五回:「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

3.朝代。《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秦世不文,頗有雜賦。」

4.時代。《易經.繫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漢.王充《論衡.逢遇》:「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

5.年、歲。《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6.量詞。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紅樓夢》第三回:「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7.世界、世間、世人。如:「傳世」、「避世」、「世外桃源」。《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8.姓。如戰國時秦國有世鈞。




1.與先輩有交誼的。如:「世姪」。《儒林外史》第三回:「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

2.世間的、世俗的。如:「世局」、「人情世故」。宋.黃機〈木蘭花慢.問功名何處〉詞:「世事翻雲覆雨,滿懷何止離憂。」《聊齋志異.卷八.夏雪》:「世風之變也,下者益諂,上者益驕。」

3.累代的。如:「世交」、「世仇」。《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他自從到省之後,同寅當中不多幾日,居然很結識得幾個人,不是世誼,便是鄉誼,就是一無瓜葛的人,到了此時,一經拉攏,彼此亦就要好起來。所謂『臭味相投』,正是這個道理。」


  

 简化字:贳
  部首:貝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出借、租賃。如:「貰屋」、「貰船」、「貰器」。

2.賒欠。如:「貰米」。《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

3.寬貸、赦免。《漢書.卷五四.蘇建傳》:「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部首:弋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法則、模範。《書經.微子之命》:「世世享德,萬邦作式。」《後漢書.卷四四.鄧彪傳》:「彪在位清白,為百僚式。」

2.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結婚式」。

3.規格、樣式。如:「格式」、「款式」。

4.古代車前的橫木。通「軾」。《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宋史.卷四三三.儒林傳三.楊萬里傳》:「苟有車必見其式,苟有言必聞其聲。」

5.自然科學中指表示某種規律的一組符號。如:「方程式」、「分子式」、「化學式」。




1.效法。《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必欲行若言,當大定其本,使人主師五帝而式三王。」

2.用。《左傳.成公二年》:「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晉.杜預.注:「式,用也。」

3.古時人立而乘車,俯而憑軾以示敬意。《書經.武成》:「釋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閶。」唐.孔穎達.正義:「式者,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則俯而憑式,遂以式為敬名。」《漢書.卷四〇.周勃傳》:「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漢.鄭玄.箋:「式,發聲也。」


  

  部首:手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揩、擦抹。如:「擦拭」、「拂拭」、「拭淚」、「拭目以待」。《儀禮.聘禮》:「賈人北面坐,拭圭。」漢.鄭玄.注:「拭,清也。」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古代占卜用的器具,形狀像羅盤。《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天文郎按栻於前,日時加某,莽旋席隨斗柄而坐。」


  

 简化字:试
  部首: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測驗。如:「考試」、「口試」、「筆試」。



1.考驗、測驗。《周禮.夏官.藳人》:「試其弓弩。」

2.嘗試。如:「試行」、「試飛」。唐.杜甫〈去矣行〉:「未試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藍田山。」

3.探測、刺探。《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主賢明,則悉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姦而試之。」唐.韓偓〈詠浴〉詩:「教移蘭燭頻羞影,自試香湯更怕深。」


  

 简化字:轼
  部首:車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古代車子前面可供憑依的橫木。《左傳.莊公十年》:「登軾而望之。」



古人靠著車前的橫木以表示尊敬。《淮南子.脩務》:「魏文侯過其閭而軾之。」


  

 简化字:弑
  部首: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地位低的人殺死地位高的人。《易經.坤卦.文言曰》:「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部首:亅
部外笔画:7
 总笔画:8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工作、職務。《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禮記.祭法》:「以死勤事則祀之。」

2.人類所作所為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活動,都稱為「事」。如:「人事」、「國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3.變故。如:「多事之秋」、「平安無事」。




1.侍奉。《論語.學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做、為。《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插入。通「剚」。《漢書.卷四五.蒯通傳》:「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於公之腹者,畏秦法也。」


  

  部首: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ㄕˊ
  拼音: shí




宗廟裡擺放祖先牌位的石室。《玉篇.示部》:「祏,廟主石室也。」《左傳.昭公十八年》:「使祝史徙主祏於周廟,告於先君。」唐.孔穎達.正義:「每廟木主皆以石函盛之,當祭則出之。事畢則納於函,藏於廟之北壁之內,所以辟火災也。」


  

  部首:鼠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8
  注音: ㄕˊ
  拼音: shí




動物名。即鼫鼠。一種外形似兔,短尾、紅眼的鼠。嗜食粟豆,造成田害。


  

  部首:豕
 总笔画:7
  注音: ㄕˇ
  拼音: shǐ




1.豬,家畜之一。《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漢.毛亨.傳:「豕,豬也。」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ㄕˇ
  拼音: shǐ




古代用來包頭髮的絲織品。同「纚」。《文選.左思.魏都賦》:「岌岌冠縰,纍纍辮髮。」李善注引鄭玄曰:「纚,今之幘也。纚與縰同。」


  

  部首:糸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5
  注音: ㄕˇ
  拼音: shǐ




古代用來包頭髮的絲織品。《說文解字.糸部》:「纚,冠織也。」《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漢.鄭玄.注:「纚,今之幘梁也,終充也。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髮而結之矣。」


  

  部首:士
 总笔画:3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未婚的男子。《易經.歸妹卦.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2.男子的美稱。《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3.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漢.王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4.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為貴族中等級最低者。如:「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

5.泛稱居官受祿的人。《禮記.中庸》:「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6.對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如:「明士」、「勇士」、「護士」、「博士」、「碩士」。

7.對人的美稱。如:「男士」、「女士」、「地方人士」。

8.兵卒。如:「士兵」、「士卒」。

9.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在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10. 職業、工作。《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11. 姓。如戰國時晉國有士蒍。

12. 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人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做官、任職。《論語.公冶長》:「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喻世明言.卷七.羊角哀捨命全交》:「吾嘗三仕三見逐,鮑叔不以我為不肖。」

2.視察。《詩經.小雅.節南山》:「弗問弗仕,勿罔君子。」

3.工作。通「事」。《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漢.毛亨.傳:「仕,事。」漢.鄭玄.箋:「武王豈不以其功業為事乎?」




姓。如元代有仕鳳。


  

  部首:舌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用舌頭舔東西。如:「舐犢之愛」。《莊子.列禦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


  

  部首:巾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進行買賣、交易物品的地方。如:「夜市」、「米市」、「新裝上市」。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西市買駿馬,東市買鞍韉。」

2.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的城鎮。如:「都市」、「城市」。

3.行政區域的劃分單位。如:「臺北市」、「臺中市」、「新竹縣竹北市」。

4.姓。如戰國時燕國有市被。




1.買。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嫗以釵授婦,使姑質錢市米,三日外請復相見。」

2.賣。《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三》:「乙丑,詔市二價者以枉法論。」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植物名。柿樹科柿樹屬,落葉喬木。幹高達十公尺以上,小枝被短毛。葉闊橢圓形或倒卵形,互生。花單性,腋生,雄花三朵組成聚散花序,雌花單生,花冠壺形,四裂,黃綠色。開淡黃色花。果實也稱為「柿」,球形或扁球形,具宿存增大之萼片,熟時橙黃或橙紅色,可供食用,或製為柿餅。品種很多。


  

 简化字:铈
  部首: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cerium,Ce)化學元素。原子序58。金屬元素之一。色灰黑,有延展性,為稀土金屬。能溶於酸,不溶於水,燃燒時可以發光。


  

 简化字:视
  部首: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看、見。如:「凝視」、「注視」。唐.杜甫〈彭衙行〉:「從此出妻拏,相視涕闌干。」

2.察看、觀察。如:「視察」、「巡視」。《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管子.四時》:「令有時,無時則必視,順天之所以來。」

3.看待、對待。如:「忽視」、「仇視」、「一視同仁」、「視如己出」。《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4.辦理、治理。如:「就職視事」。《史記.卷五.秦本紀》:「韓王衰絰入弔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視喪事。」

5.顯示、表示。通「示」。《詩經.小雅.鹿鳴》:「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已渡,皆湛舡,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視士必死,無還心。」

6.比較、比擬。《孟子.萬章下》:「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民國.孫文〈黃花岡烈士事略序〉:「環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

7.效法。《書經.太甲中》:「王懋乃德,視乃厥祖,無時豫怠。」漢.孔安國.傳:「言當勉修其德,法視其祖而行之,無為是逸豫怠惰。」




眼力。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


  

  部首:虫
部外笔画:2
 总笔画:8
  注音: ㄕ
  拼音: shī

同「蝨」。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ㄕ
  拼音: shī




粗綢。清.任大椿《釋繒》:「絁質粗大,次于羅絹,故以之作巾,次于冕弁也。」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ㄕ
  拼音: shī




植物名。菊科蒼耳屬,「蒼耳」、「羊帶來」之古稱,參見「羊帶來」條。


  

  部首: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ㄕ
  拼音: shī




國名。春秋時為魯國的附庸國。故址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濟寧縣東南。


  

 简化字:诗
  部首: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ㄕ
  拼音: shī




1.文體名。一般與「文」相對。指以精粹而富節奏的語言文字來表現美感、抒發情緒的藝術性作品。《文選.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2.六經之一,即《詩經》。《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唐.韓愈〈進學解〉:「《易》奇而法,《詩》正而葩。」




詠誦。《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詢封禪之事,詩大澤之博,廣符瑞之富。」


  

  部首:尸
 总笔画:3
  注音: ㄕ
  拼音: shī




1.死人的軀體。同「屍」。《左傳.成公二年》:「襄老死於邲,不獲其尸。」《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至乃伍員浮尸於江流,三閭沉骸於湘渚。」

2.古時祭禮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再拜,尸答拜。」唐.李華〈卜論〉:「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變,戰國蕩古法,祭無尸。」

3.神像、神主。《儀禮.士虞禮》:「祝迎尸,一人衰絰奉篚哭從尸。」唐.皮日休〈正尸祭〉:「生象其死,窮其思也,尸象其生,極其敬也。」

4.姓。如春秋時秦國有尸佼。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主持。《詩經.召南.采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新唐書.卷一一八.裴潾傳》:「凡驛,有官專尸之。」

2.空占職位而不做事。如:「尸位素餐」。《莊子.逍遙遊》:「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

3.陳屍示眾。《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國語.晉語六》:「殺三郤而尸諸朝,納其室以分婦人。」


  

 简化字:尸
  部首: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ㄕ
  拼音: shī




死人的軀體。如:「僵屍」、「行屍走肉」。唐.韓愈〈歸彭城〉詩:「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


  

 简化字:鸤
  部首:鳥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4
  注音: ㄕ
  拼音: shī

參見「鳲鳩」條。


  

  部首:大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ㄕ
  拼音: shī




1.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2.錯過、縱放。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3.找不到。如:「迷失方向」。《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4.違背、不合乎。如:「失常」、「失態」、「失禮」。




錯誤。如:「過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部首: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
  拼音: shī




1.實行、推行。如:「無計可施」、「恩威並施」。

2.給予。如:「施比受更有福」。《論語.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宋.錢公輔〈義田記〉:「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3.加。如:「施壓」、「薄施脂粉」。《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莊子.大宗師》:「利澤施乎萬世。」

4.設置、安置。《隋書.卷四十.宇文愷傳》:「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下.滇遊日記十一》:「水分兩派來,一東南,一西北,俱成懸流,橋不復能施。」




1.恩惠、德澤。如:「受施慎勿忘」。《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

2.姓。如漢代有施讎。


  

  部首:弓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ㄕˇ
  拼音: shǐ




1.放鬆弓弦。《左傳.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後縛之。」《墨子.三辯》:「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稅,弓張而不弛。」

2.鬆懈、怠緩。如:「鬆弛」。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也。」

3.捨棄、廢除。《文選.張衡.西京賦》:「城尉不弛柝,而內外潛通。」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二.官政二》:「慶曆中,議弛茶鹽之禁及減商稅。」

4.毀壞。《國語.魯語上》:「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文選.賈誼.過秦論》:「宗廟崩弛,國家為墟。」


  

  部首: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ㄕˇ
  拼音: shǐ




起點、開端。如:「周而復始」、「自始至終」。《孟子.梁惠王上》:「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1.方才、然後。如:「始告完成」、「始見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2.嘗、曾。《莊子.齊物論》:「有以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張扶書〉:「吾觀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難道也。」

3.最初、當初。《左傳.莊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魯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郤。」


  

  部首: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ㄕˇ
  拼音: shǐ




1.糞便。如:「拉屎」、「狗改不了吃屎」。《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見兩個人爬過房來,他就嚷起來,把屎也嚇回去了。」

2.眼、耳等器官的分泌物。如:「眼屎」、「耳屎」。




嘲笑低劣的人或事。如:「屎蛋」、「屎棋」。


  

  部首:氏
 总笔画:4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的山崖。《說文解字.氏部》:「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2.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分別子孫的支派,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

3.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4.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如鮮卑族有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

5.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如:「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6.古代稱呼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如:「張氏」、「王氏」、「陳林氏」、「孫李氏」。

7.古代於官爵名後繫氏以稱呼。如:「師氏」、「太史氏」。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8.對親屬的尊稱。於親屬稱謂後繫氏。如:「母氏」、「舅氏」、「仲氏」。

9.學術派別。如:「老氏」、「釋氏」。《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湿
  部首:水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ㄕ
  拼音: shī

同「溼」。


  

  部首:豆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1.動物名。一種浮游在水面的蟲。體大如豆,顏色黑亮。

2.豆豉的豉的又音。


  

 简化字:适
  部首:辵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ㄕˋ
  拼音: shì




舒服、自得。如:「舒適」、「安適」。



1.往、至。《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

2.女子出嫁。《文選.潘岳.寡婦賦》:「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宋.歐陽修〈江鄰幾墓誌銘〉:「女三人,長適祕書丞蕃蹭。」

3.相合、相當。《後漢書.卷六二.荀爽傳》:「截趾適履,孰云其愚!」宋.蘇軾〈答莫提刑啟〉:「得請江湖,雖適平生之願。」

4.順從。《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5.貶謫。同「謫」。《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陳涉起匹夫,敺適戍以立號,不滿歲而滅亡。」




1.僅、只。《戰國策.秦策二》:「疑臣者不適三人。」

2.偶然、偶爾。《聊齋志異.卷一.賈兒》:「適從父入市,見帽肆挂狐尾,乞翁市之。」

3.剛才。如:「適才」。《韓非子.內儲》:「王適有言,必可從命。」

4.恰巧。《史記.卷一〇七.灌夫傳》:「夫身中大創十餘,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


  使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ㄕˇ
  拼音: shǐ




1.命令、派遣。《左傳.桓公五年》:「夜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水滸傳》第八五回:「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絕根本。」

2.讓、以致於。《詩經.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唐.杜甫〈蜀相〉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役用、役使。《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晉.范甯〈為豫章臨發上疏〉:「古之使人,歲不過三日;今之勞擾,殆無二日休停。」

4.可、行、做。如:「使不得」。《紅樓夢》第九六回:「若說服裡娶親,當真使不得。」《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如要看全,也不過一百多錢,倘若租看,亦使得。」

5.用。《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至少也得幾百塊錢,少了不夠使的。」

6.放縱、放任。如:「使性子」。

7.出使。《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奉命到外國執行任務或留駐的外交長官。如:「大使」、「公使」。



假設、如果。《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漢.王充《論衡.祀義》:「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盡。」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697 页数: 2/218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