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hu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以口吸吮。清.邵長蘅〈吳趨吟.重賦〉:「刮膏嗍民髓,髓竭國亦僵。」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武器名。一種長矛。如:「橫槊賦詩」。《魏書.卷五八.楊播傳》:「不畏利槊堅城,唯畏楊公鐵星。」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蘚苔植物的成熟之孢子體,產生或貯藏孢子之器官,稱為「蒴」,也稱為「苔蒴」。


  

  部首:竹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用竿子打人。《說文解字.竹部》:「箾,以竿擊人也。」



古代舞者所拿的竿子。《廣韻.入聲.覺韻》:「箾,舞者所執。」


  

  部首:犬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驚怕的樣子。《說文解字.犬部》:「獡,犬獡獡不附人也。……。南楚謂相驚曰獡。」


  

 简化字:烁
  部首:火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光亮閃動的樣子。如:「燈光閃爍」、「目光爍爍」。《文明小史》第一四回:「就這洋燈而論,晶光爍亮,已是外國人文明的證據。」

2.炎熱。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寺東邱記〉:「溫風不爍,清氣自至。」




1.銷鎔、鎔化。同「鑠」。《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漢.王充《論衡.奇怪》:「爍一鼎之銅,以灌一錢之形,不能成一鼎,明矣。」

2.燒、灼。唐.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驕陽何太赫,海水爍龍龜。」


  

 简化字:铄
  部首:金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3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鎔化。如:「燒鑠」、「眾口鑠金」。

2.消損、削弱。《戰國策.秦策五》:「秦先得齊宋,則韓氏鑠,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宋.陸游〈晨起對鏡〉詩:「朱顏豈是一朝去,暗鑠潛銷五十年。」

3.鍛鍊。《孟子.告子上》:「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




1.美好光明的。《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漢.毛亨.傳:「鑠,美也。」

2.光亮閃耀的樣子。通「爍」。如:「震古鑠今」。


  

  部首:女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女方家的媒人。《孟子.滕文公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我知道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部首:月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農曆每月初一日。元.劉因〈桃源行〉:「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種桃枝辨四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每逢月朔,便獻一番利市。」

2.開始、最初。《禮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3.北方。《書經.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北方的。《文選.曹植.朔風詩》:「仰彼朔風,用懷魏都。」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刺、扎。《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連搠一兩刀,血流在地,眼見得老王養不大了。」《水滸傳》第一〇回:「林冲舉手,肐察的一鎗,先搠倒差撥。」

2.插、豎。元.無名氏《爭報恩.楔子》:「忠義堂高搠杏黃旗一面,上寫著替天行道宋公明。」《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只見女牆邊虛搠旌旗,無人守護。」

3.提、拿。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則問那映雪的書生安在,便是凍蘇秦也怎生去搠筆巡街!」《水滸傳》第八七回:「小將軍搠戟在手,勒馬陣前,高聲大叫。」

4.摔、推。《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那婦人將盤一搠,且不收拾。」


  

 简化字:说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
  拼音: shuō




1.訴說、告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唐.韋莊〈應天長.別來年歲音書絕〉詞:「暗相思,無處說。」

2.解釋。如:「說明」、「說理」。漢.王充《論衡.正說》:「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

3.談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世論溫太真是過江第二流之高者,時名輩共說人物。第一將盡之間,溫常失色。」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

4.責備。如:「說了他一頓。」

5.介紹(親事)。如:「說媒」、「說婆家」。




言論、道理。如:「學說」。《易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部首:欠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飲。唐.韓愈、孟郊〈納涼聯句〉:「車馬獲同驅,酒醪欣共欶。」


  

 简化字:硕
  部首:石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大的、高大的。如:「碩大」、「碩德」。《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2.學識淵博的。如:「碩士」、「碩彥」、「碩儒」。

3.美好的。《詩經.衛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4.堅固的。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忍絕王命,明棄碩交,實為佞人所構會也。」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ㄛ
  拼音:(2) ō




用於句尾或語氣停頓處,表驚嘆。如:「這麼多錢呵!」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ㄛ
  拼音:(2) ō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2) ㄛˊ
  拼音:(2) ó




表驚悟或領會的語氣。如:「哦!您就是孫先生。」、「哦!我明白了。」


  

  部首:口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2) ㄛˇ
  拼音:(2) ǒ




表疑惑、驚訝的語氣。如:「嚄!這道題怎麼還算不對?」


  

  部首:玄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2) ㄕㄨㄛˋ
  拼音:(2) shuò

同「帥」(一)的讀音。


  

  部首:虫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2) ㄕㄨㄛˋ
  拼音:(2) shuò

(一)之讀音。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2) ㄕㄨㄛˋ
  拼音:(2) shuò




萷藋:一種藥草。《集韻.入聲.覺韻》:「萷,萷藋,藥草。」


  

  部首:艸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2) ㄕㄨㄛˋ
  拼音:(2) shuò

(一)之讀音。


  

 简化字:帅
  部首:巾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2) ㄕㄨㄛˋ
  拼音:(2) shuò

(一)之讀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3) ㄛ
  拼音:(3) ō




表了解的語氣。如:「喔!原來是這麼回事。」


  

 简化字:数
  部首: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3) ㄕㄨㄛˋ
  拼音:(3) shuò




頻頻、屢次。如:「數見不鮮」。《孫子.行軍》:「屢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


  

  部首:勹
部外笔画:1
 总笔画:3
  注音:(3) ㄕㄨㄛˋ
  拼音:(3) shuò




1.(一)之讀音。

2.(二)之又音。


  按說

 简化字:按说
  注音: ㄢˋ ㄕㄨㄛ
  拼音: àn shuō

按照情理來說。如:「這次考試的題目並不難,按說大家應該會考得不錯才對。」


  白說

 简化字:白说
  注音: ㄅㄞˊ ㄕㄨㄛ
  拼音: bái shuō

浪費脣舌。《紅樓夢》第三四回:「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話白說了,且連葬身之地都沒了。」


  擺搠

 简化字:摆搠
  注音: ㄅㄞˇ ㄕㄨㄛˋ
  拼音: bǎi shuò

擺出矛槊等兵器。指擺開、排列陣勢。《董西廂》卷二:「寺方五里,眾軍都圍繞。整整齊齊盡擺搠。」也作「擺槊」。


  擺槊

 简化字:摆槊
  注音: ㄅㄞˇ ㄕㄨㄛˋ
  拼音: bǎi shuò

擺出矛槊等兵器。指擺開、排列陣勢。《董西廂》卷二:「鳴金擊鼓,擺槊搶刀,把寺圍住。」也作「擺搠」。


  辯說

 简化字:辩说
  注音: ㄅㄧㄢˋ ㄕㄨㄛ
  拼音: biàn shuō
 相似词:辯論、申辯

辯解說明。如:「組長在會議中,針對經理對他的企劃案的質疑加以辯說。」《荀子.非十二子》:「辯說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姦說。」


  別說

 简化字:别说
  注音: ㄅㄧㄝˊ ㄕㄨㄛ
  拼音: bié shuō

1.不同的說法。如:「別說紛紜教我無所適從。」

2.不要再說或不要說出去。如:「時間快到了,細節就別說了吧!」「我們的計畫要保密,媽媽那裡,暫時別說。」


  瓝槊

  注音: ㄅㄛˊ ㄕㄨㄛˋ
  拼音: bó shuò

武器名。一種矛。《隋書.卷三.煬帝紀》:「始備輦路及五時副車。……,武官平巾幘,褲褶,三品已上給瓟槊。」


  勦說

 简化字:剿说
  注音: ㄔㄠ ㄕㄨㄛ
  拼音: chāo shuō

剽竊他人的言論以為己出。《禮記.曲禮上》:「毋勦說,毋雷同。」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無勦說。」也作「剿說」。


  陳說

 简化字:陈说
  注音: ㄔㄣˊ ㄕㄨㄛ
  拼音: chén shuō
 相似词:敘述、陳述

陳述。《文選.劉伶.酒德頌》:「陳說禮法,是非鋒起。」


  稱說

 简化字:称说
  注音: ㄔㄥ ㄕㄨㄛ
  拼音: chēng shuō

述說、陳述。《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書稱說。」漢.劉向《列女傳.卷五.代趙夫人》:「姊引義理,稱說節禮。」


  成說

 简化字:成说
  注音: ㄔㄥˊ ㄕㄨㄛ
  拼音: chéng shuō

1.約定、盟約。《詩經.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2.通行的說法。《新唐書.卷二〇〇.儒學傳下.啖助傳.贊曰》:「徒令後生穿鑿詭辨,詬前人,捨成說,而自為紛紛。」

3.已成的論著、學說。《元史.卷一九〇.儒學傳二.牟應龍傳》:「於諸經皆有成說,惟五經音考盛行於世。」


  傳說

 简化字:传说
  注音: ㄔㄨㄢˊ ㄕㄨㄛ
  拼音: chuán shuō
 相似词:聽說

1.輾轉述說。《三國演義》第七一回:「曾在當陽長坂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途中聽人傳說有這一件事,不知道確不確,請他派人密查一查。」

2.流傳在民間,關於某人、某事的敘述。內容多附會史實而有所改易,其中亦常夾雜神話。


  單說

 简化字:单说
  注音: ㄉㄢ ㄕㄨㄛ
  拼音: dān shuō

單單說、只說。如:「單說那排場,就夠你大開眼界了。」


  定說

 简化字:定说
  注音: ㄉㄧㄥˋ ㄕㄨㄛ
  拼音: dìng shuō
 相反词:異說

已確定的說辭。如:「關於他的謠傳眾多,至今仍無定說。」


  敦搠

  注音: ㄉㄨㄣ ㄕㄨㄛˋ
  拼音: dūn shuò

因抑鬱而搥胸。《董西廂》卷四:「哭得燭又滅,香又消,轉轉心情惡。自埋怨,自失笑,自解歎,自敦搠。眼懸懸地,盼明不到。」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90 页数: 1/15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