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qiàn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ㄑ
  拼音:(2) q




表示輕蔑或斥責。如:「啐!你臉皮真厚!」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ㄚ
  拼音: ā




1.表驚訝、痛苦、贊嘆的語氣。如:「啊!失火了!」、「啊!這片風景好美!」

2.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啊!你說什麼?」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ㄚ
  拼音:(2) ā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ㄚ
  拼音:(2) ā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ㄚˊ
  拼音:(2) á




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ㄚˋ
  拼音:(3) à

(二)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ㄚ
  拼音:(3) a




語尾助詞,無義。如:「不錯啊!」、「好棒啊!」


  

  部首:辵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ㄑㄧㄢˇ
  拼音: qiǎn




1.差使、派發。如:「差遣」、「先遣部隊」、「調兵遣將」。《墨子.非儒下》:「乃遣子貢之齊,因南郭惠子,以見田常。」

2.釋放、放走。如:「遣散」。《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輒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復漢官名。」

3.放逐、貶謫。漢.王符《潛夫論.賢難》:「及太子問疾,帝令吮癰,有難之色,帝不悅而遣太子。」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

4.排解、消除。如:「消遣」、「排遣」。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始知賢主人,贈此遣愁寂。」《紅樓夢》第五回:「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

5.使、令。元.翁森〈四時讀書樂〉詩:「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简化字:缱
  部首: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注音: ㄑㄧㄢˇ
  拼音: qiǎn

參見「繾綣」條。


  

 简化字:谴
  部首:言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1
  注音: ㄑㄧㄢˇ
  拼音: qiǎn




1.責備。如:「天譴」、「譴責」。漢.王充《論衡.自紀》:「文貴夫順合眾心,不違人意,百人讀之莫譴,千人聞之莫怪。」

2.因罪受罰或被貶。如:「譴謫」。《元史.卷一七四.張孔孫傳》:「濫官放譴,不可復加任用。」




罪過。《北史.卷四〇.李彪傳》:「臣有大譴,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室而請死。」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二三齣:「怎那經文呵,明寫著外面無干,偏則是女人之譴?」


  

  部首:欠
 总笔画:4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1.累的時候,張嘴呵氣。如:「呵欠」。《儀禮.士相見禮》:「君子欠伸。」漢.鄭玄.注:「志倦則欠,體倦則伸。」

2.肢體稍上提移。如:「欠身」。《紅樓夢》第九七回:「那黛玉卻又把身子欠起,紫鵑只得兩隻手來扶著他。」

3.借人財物未還或該給而未給。如:「欠帳」、「欠薪水」。《紅樓夢》第五回:「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

4.缺少。如:「你還欠多少?」、「這盤菜欠點兒鹽。」




不夠、缺乏。語氣較「不」稍委婉。如:「欠安」、「欠妥」、「欠考慮」。



1.債務。如:「舊欠未清」。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植物名。睡蓮科芡屬,「芡實」之簡稱。參見「芡實」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植物名。茜草科,茜草屬,「茜草」之古稱,參見「茜草」條。《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家茜草茜的,也會落色來?」



染成紅色。《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家茜草茜的,也會落色來?」



紅色的。唐.李商隱〈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詩:「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宋.劉子翬〈石榴〉詩:「庭榴結實墊芳叢,一夜飛霜染茜容。」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1.古時男子的美稱。《漢書.卷八九.循吏傳.朱邑傳》:「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後進。」唐.顏師古.注:「倩,士之美稱,故云魏倩也。」

2.女婿。如:「賢倩」、「妹倩」。《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黃氏諸倩見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




美好。如:「巧笑倩兮」、「倩女」。《紅樓夢》第三七回:「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請人代為做事。唐.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宋.黃庭堅〈即席〉詩:「不當愛一醉,倒倩路人扶。」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茜草的別名。參見「茜草」條。



1.紅色的。同「茜」。《三國志.卷三〇.魏書.東夷傳》:「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〇首之七:「寒食花枝插滿頭,蒨裙青袂幾扁舟。」

2.參見「蒨蒨」條。


  

  部首: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紅色的絲織品。《說文解字.糸部》:「綪,赤繒也。」《左傳.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


  

  部首:人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侍從。《玉篇.人部》:「傔,侍從也。」《新唐書.卷一三五.封常清傳》:「嘗出軍,奏傔從三十餘人。」



滿足。《呂氏春秋.季秋紀.知士》:「揆吾家苟可以傔劑貌辨者,吾無辭為也。」


  

  部首:欠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農作物收成不好。如:「歉收」、「歉年」。《宋史.卷三四七.黃廉傳》:「是使民遇豐年而思歉歲也。」



對不起別人的心情。如:「抱歉」、「道歉」。


  

 简化字:堑
  部首:土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1.坑、壕溝。亦指護城河。如:「溝塹」。《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使高壘深塹,勿與戰。」《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夏四月,大赦,詔諸郡縣治城郭,起譙樓,穿塹發渠,以備盜賊。」

2.險阻的地形。《南史.卷七七.恩倖傳.孔範傳》:「長江天塹,古來限隔。」

3.喻困難。如:「不經一塹,不長一智。」

4.參見「地塹」條。




挖溝。《左傳.昭公十七年》:「使隨人與後至者守之,環而塹之。」


  

 简化字:椠
  部首:木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1.古時記事寫字用的木板。如:「懷鉛提槧」。漢.王充《論衡.量知》:「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

2.書札、書簡。宋.王令〈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詩:「幸因西南風,時作寄我槧。」

3.古書的版本。如:「古槧」、「宋槧」、「元槧」。宋.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下.跋洛陽所得杜少陵詩後》:「所錄杜子美詩,頗與今行槧本小異。」


  

 简化字:纤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ㄑㄧㄢˋ
  拼音: qiàn




拉船前進的粗繩。如:「拉縴」、「縴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船上人見他這等模樣,都笑道:『文先生那裡又跎了縴來?』」


  

  部首:人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1.千的大寫。

2.職官名。古代軍隊中一千人的指揮者。《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躡足行伍之閒,俛仰仟佰之中。」唐.司馬貞.索隱:「仟佰,謂千人百人之長也。」

3.田間的小路。通「阡」。《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壞井田,開仟伯。」唐.顏師古.注:「仟伯,田間之道也。南北曰仟,東西曰伯。」


  

  部首:手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細長而一端尖銳的棒形器物。俗稱為「扦子」,用來插物。如:「牙扦」、「鐵扦」



1.插、刺。如:「魚刺扦進牙縫裡。」

2.栽植法中的插枝法。如:「扦插」。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七.種植.種法》:「於正二月上旬,取樹木嫩枝扦插,勝於種核。」


  

  部首:阜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1.田間南北向的小路。另有一說為東西向。《史記.卷五.秦本紀》:「為田開阡陌。」司馬貞索隱引《風俗通》曰:「南北曰阡,東西曰陌。河東以東西為阡,南北為陌。」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一:「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後泛指小路。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要什麼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2.墓前的道路。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始克表於其阡。」

3.姓。如唐代有阡能。


  

  部首:艸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參見「芊芊」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水泉溢出所形成的沼澤。《爾雅.釋水》:「汧,出不流。」晉.郭璞.注:「水流潛出便自停成汙池。」


  

  部首:臣
部外笔画:2
 总笔画:8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堅固。《說文解字.臤部》:「臤,堅也。」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1.用手握緊。《說文解字.手部》「掔」字.清.段玉裁.注:「掔之言堅也,緊也,謂手持之固也。」《墨子.迎敵祠》:「令命昏緯狗、纂馬、掔緯。」

2.牽引。通「牽」。《史記.卷四三.鄭世家》:「楚王入自皇門,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




厚實。《爾雅.釋詁下》:「掔,厚也。」晉.郭璞.注:「掔然,厚貌。」


  

 简化字:悭
  部首:心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吝嗇。如:「慳吝」、「寒慳」。唐.元稹〈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漸大官漸貴,漸富心漸慳。」



吝嗇的人。《南史.卷一六.王玄謨傳》:「劉秀之儉吝,常呼為老慳。」



1.阻礙、磨難。元.貫雲石〈一枝花.柳垂翡翠條套.梁州〉曲:「常言道好事多慳,陡恁的千難萬難。」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四二齣:「這恩愛前慳後慳,這姻緣左難右難。」

2.欠缺、缺少。如:「緣慳一面,兩人至今仍互不相識。」


  

 简化字:牵
  部首:牛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1.拉、挽引。如:「牽手」、「順手牽羊」。《孟子.梁惠王上》:「有牽牛過堂下者。」唐.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于雲霄。」

2.拘束、受制。如:「牽制」、「拘牽」。《呂氏春秋.離俗覽.離俗》:「不牽於勢。」《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此二國豈拘於俗,牽於世,繫奇偏之辭哉?」

3.連帶、涉及。如:「牽涉」、「牽連」。唐.元稹《鶯鶯傳》:「長安行樂之地,觸緒牽情。」唐.韋嗣立〈省刑罰疏〉:「楊豫之後,刑獄漸興,用法之伍,務於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絕。」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牽招。


  

  部首:十
部外笔画:1
 总笔画:3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1.數目字。十的百倍。《說文解字.十部》:「千,十百也。」大寫作「仟」。

2.姓。如漢代有千獻。




眾多。如:「千方百計」、「千山萬水」。《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唐.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部首:虍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ㄑㄧㄢˊ
  拼音: qián




恭敬有誠意的。如:「虔誠」、「虔敬」。《左傳.成公.十六年》:「虔卜於先君也。」



1.殺害。漢.揚雄《方言》卷三:「虔、散,殺也。東齊曰散。青、徐、淮、楚之間曰虔。」《左傳.成公十三年》:「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陲。」

2.強取、掠奪。《漢書.卷六.武帝紀》:「將百姓所安殊路,而撟虔吏因乘勢以侵蒸庶邪?」顏師古注引韋昭曰:「凡稱詐為矯,強取為虔。」


  

  部首:土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ㄑㄧㄢˊ
  拼音: qián




閩南方言:(1)旁邊、附近。如:「田墘」、「海墘」。(2)邊沿。如:「碗墘」。(3)地名用字。如:「埔墘」。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ㄑㄧㄢˊ
  拼音: qián




用肩扛東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掮著一把傘,手裡拿著一個衣包。」


  

 简化字:潜
  部首:水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ㄑㄧㄢˊ
  拼音: qián




1.入水,在水面下活動。如:「潛水」、「鳥飛魚潛」。《左傳.哀公十七年》:「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

2.深藏、隱藏。如:「潛藏」、「潛伏」。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隱藏的。《易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宋.蘇軾〈赤壁賦〉:「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祕密的、暗中的。如:「潛心默禱」。晉.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五:「後以雞鳴出去,平早潛歸。」唐.杜甫〈哀江頭〉詩:「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潛〉,季冬薦魚,春獻鮪也。」指季冬獻魚,春獻鮪,以祀祖先之詩。本章二句為:「猗與漆沮,潛有多魚。」


  

  部首:水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 ㄑㄧㄢˊ
  拼音: qián




1.參見「灊水」條。

2.縣名。故城在今大陸地區安徽省霍山縣東北三十里。《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六.江南八.廬州府》:「灊城,春秋時楚之潛邑,……漢置灊縣,屬廬江郡。」


  

  部首:火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ㄑㄧㄢˊ
  拼音: qián




1.燒熱。《說文解字.火部》:「燂,火熱也。」《禮記.內則》:「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

2.烤熟。《集韻.平聲.侵韻》:「燂,火孰物。」《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撟角欲孰於火而無燂。」


  

 简化字:佥
  部首:人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皆、全部。《書經.堯典》「僉曰:『於!鯀哉。』」句下唐.孔穎達.正義:「僉,皆也。」《三國志.卷四一.蜀書.張裔傳》:「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眾人、大家的代稱。《楚辭.屈原.天問》:「僉曰:『何憂?』」漢.王逸.注:「僉,眾也。」



姓。如明代有僉陽。


  

 简化字:签
  部首:竹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ㄑㄧㄢ
  拼音: qiān




在文書上題字、題名,以示負責或作為紀念。如:「簽名」、「簽字」、「簽押」。



作為標示之用的小紙條。通「籤」。如:「標簽」、「浮簽」、「簽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22 页数: 1/74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