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niā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ㄋㄧㄢˊ
  拼音: nián




1.附著。通「黏」。如:「麥芽糖粘的她衣服都是。」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稍稍息勞筋,網聚粘圓鯽。」宋.王禹偁〈杏花〉詩七首之一:「紅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團。」

2.糊貼。通「黏」。如:「粘海報」、「粘郵票」。《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有些磨壞的去處,再把些飯兒粘得硬硬的,墨兒塗得黑黑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恐店主人忘了,遂於沿路上令王吉于牆壁粘手榜。」




姓。如明代有粘鵬。


  

 简化字:鲇
  部首:魚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6
  注音: ㄋㄧㄢˊ
  拼音: nián

同「鯰」。


  

  部首:黍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7
  注音: ㄋㄧㄢˊ
  拼音: nián




1.膠附、黏住。如:「黏貼」、「黏照片」、「黏郵票」。漢.王褒〈僮約〉:「黏雀張烏,結網捕魚。」

2.糾纏。如:「這小孩子很黏人。」




有黏性的。如:「黏液」、「黏土」。唐.白居易〈三謠.朱藤謠〉:「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1.一種圍棋下法。將兩顆棋子相連接,以鞏固陣地與解除對方威脅或進攻。

2.詩句平仄協調稱為「黏」,失調稱為「失黏」。


  

 简化字:鲇
  部首:魚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9
  注音: ㄋㄧㄢˊ
  拼音: nián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鬚,無鱗,皮膚多黏液。背蒼黑色,腹白,背鰭、胸鰭上棘刺有毒。約有二千五百多種,分布於世界各地。生長於河湖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以小魚、貝類、蛙類等維生。


  

 简化字:辇
  部首:車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ㄋㄧㄢˇ
  拼音: niǎn




1.以人力挽行、推拉的車。《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卓氏見虜略,獨夫妻推輦,行詣遷處。」

2.古代皇帝的坐車,亦指貴族富豪的車子。唐.杜甫〈哀江頭〉詩:「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長安中富貴之家,豪傑之士,輦輸金帛求聘他為偶的,不知其數。」

3.借指京城、京都。如:「輦轂之下」。《文選.左思.吳都賦》:「都輦殷而四奧來暨。」《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帝輦之下,怎容你這胡行!」




1.搭乘、乘坐。《荀子.大略》:「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禮也。」

2.運載。《左傳.莊公十二年》:「以車輦其母。」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


  

 简化字:撵
  部首:手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8
  注音: ㄋㄧㄢˇ
  拼音: niǎn




1.驅逐、趕走。如:「把這隻狗攆走。」《紅樓夢》第五八回:「我們攆他,他不出去。」

2.追趕。如:「攆得上」、「攆不上」、「他攆上前,幫她提東西。」


  

 简化字:捻
  部首:手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ㄋㄧㄢˇ
  拼音: niǎn




1.用手指捏取、夾取。如:「撚花」、「撚香」。《聊齋志異.卷二.嬰寧》:「有女郎攜婢,撚梅花一枝。」

2.握、拿。唐.杜牧〈重送〉詩:「手撚金僕姑,腰懸玉轆轤。」《水滸傳》第六回:「那漢撚著朴刀來鬥和尚。」

3.用手指揉搓。唐.韓偓〈詠手〉詩:「背人細撚垂臙鬢,向鏡輕勻襯臉霞。」

4.蹈蹂、踐踏。《淮南子.兵略》:「前後不相撚,左右不相干。」

5.驅逐、驅趕。《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魯公子聽小姐縊死,還道是做成的圈套,撚他出門。」

6.一種彈奏琵琶的手法。揉弄、撥弄。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齣:「舊桃花劉郎又撚,料得新吳宮西施不願。」


  

  部首: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ㄋㄧㄢˇ
  拼音: niǎn




用來滾壓、研磨或去除稻殼的器具。如:「石碾」、「藥碾」。宋.陸游〈十一月上七日蔬飯騾嶺小店〉詩:「建谿小春初出碾,一碗細乳浮銀粟。」



1.滾壓、軋碎。如:「碾米」、「碾茶」。唐.秦韜玉〈天街〉詩:「寶馬競隨朝暮客,香車爭碾古今塵。」宋.陸游〈卜算子.驛外斷橋邊〉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雕琢、琢磨。唐.李賀〈春懷引〉:「蟾蜍碾玉挂明弓,捍撥裝金打仙鳳。」《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就叫崔寧下手,不過兩個月,碾成了這個玉觀音。」


  廿

  部首:廾
部外笔画:1
 总笔画:4
  注音: ㄋㄧㄢˋ
  拼音: niàn




二十。秦.李斯〈泰山刻石〉:「皇帝臨立,作制明法,臣下脩飭,廿有六年。」唐.杜甫〈客堂〉詩:「舊疾廿載來,衰年得無足。」


  

  部首:心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ㄋㄧㄢˋ
  拼音: niàn




1.惦記。如:「思念」、「掛念」、「想念」。唐.白居易〈傷遠行賦〉:「但母念子之心,心可測而可量。」

2.憶念。佛教指將心清楚放在對象上而不忘失。如:「念佛」、「念施」。《大安般守意經.卷下》:「念出入息。」

3.吟誦、誦讀。通「唸」。如:「念書」、「念經」、「念咒」。《紅樓夢》第一四回:「說著,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冊,按名一個一個喚進來看視。」

4.讀、研習。如:「你現在念幾年級?」「他一念完中學,就開始工作了。」

5.反反覆覆述說著。如:「念叨」、「念念有詞」、「她嘴巴一直念個不停。」

6.記住。《論語.公冶長》:「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7.憐愛。唐.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盧山〉詩二首之二:「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詞:「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1.極短的時間。如:「一念頃」、「念念分明」。《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一六:「偈曰:『一念。』釋曰:『此上品忍但一剎那,無長時。』」

2.念頭、想法。如:「雜念」、「一念之仁」。《紅樓夢》第四回:「這馮公子,空喜一場,一念未遂,反花了錢,送了命。」

3.二十。通「廿」。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九齣:「湊著個韶陽小道姑,年方念八,頗有風情。」

4.姓。如北周有念賢。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ㄋㄧㄢˋ
  拼音: niàn




防水而築的小土堤。《老殘遊記》第一三回:「這個河的毛病是太窄了,非放寬了不能安靜,必得廢了民埝,退守大堤。」


  

 简化字:念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ㄋㄧㄢˋ
  拼音: niàn




吟誦、誦讀。如:「唸書」、「唸經」、「唸咒」。《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天天唸佛,又念救苦救難的高王觀世音經。」


  

  部首:干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ㄋㄧㄢˊ
  拼音: nián




1.相當於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參見「太陽年」條。

2.收成、年成。如:「豐年」、「歉年」、「年景」。《新唐書.卷九九.列傳.戴冑》:「七月以來,霖潦未止,濱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3.年節。如:「過年」。宋.陳師道〈早春〉詩:「度臘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親的年回來。」

4.歲數、年齡。如:「盛年」、「延年益壽」、「年輕力壯」。唐.杜甫〈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5.時代、時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間」。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

6.人生中的某時期。如:「童年」、「青少年」、「壯年」、「老年」。

7.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8.姓。如清代有年羹堯。




1.每年。如:「年鑑」、「年表」、「年刊」、「年產量」。

2.年節的。如:「年糕」、「年畫」、「辦年貨」。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ㄋㄧㄢˊ
  拼音: nián

參見「噍吧哖事件」條。


  

  部首: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ㄋㄧㄤˊ
  拼音: niáng




1.少女。如:「姑娘」。《玉篇女部》:「娘,少女之號。」《樂府詩集.卷四四.清商曲辭一.晉宋齊辭.子夜歌四二首之六》:「見娘善容媚,願得結金蘭。」

2.稱謂。稱母親。通「孃」。如:「爹娘」。《水滸傳》第四二回:「我的哥哥又在別人家做長工,如何養得我娘快樂?」

3.妻子。如:「娘子」、「老闆娘」。《警世通言三.卷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我教押司娘嫁這小孫押司,是肯也不?」

4.對長輩或已婚婦女的通稱。如:「大娘」、「婆娘」、「姨娘」。唐.蔣防《霍小玉傳》:「長安有媒鮑十一娘者,故薛駙馬家青衣也。」

5.舊時奴僕對女主人的敬稱。《金瓶梅》第二三回:「娘是小的一個主兒,娘不高抬貴手,小的一時兒存站不的。」

6.罵人的話。語句中插入「娘」字,表示憎惡或怨恨。元.石君寶《紫雲庭》第二折:「俺兩處各心碎,是有遭間阻的也不似俺不吉利,兀的是甚末娘別離!」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百姓每刁潑,拏那金鎚來打他娘!」


  

 简化字:娘
  部首:女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0
  注音: ㄋㄧㄤˊ
  拼音: niáng




母親。《玉篇.女部》:「孃,母也。」如:「爹孃」。唐.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简化字:酿
  部首:酉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4
  注音: ㄋㄧㄤˋ
  拼音: niàng




1.利用發酵方法製造。如:「釀造」、「釀蜜」、「自釀」。《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迺多釀酒,買肥牛。」唐.杜甫〈遣意〉詩二首之一:「衰年催釀黍,細雨更移橙。」

2.逐漸孕育而成。如:「醞釀」、「釀成大禍」。《紅樓夢》第三三回:「明日釀到他弒君弒父,你們纔不勸不成!」




酒。如:「佳釀」、「陳釀」。《晉書.卷七七.何充傳》:「令人欲傾家釀。」《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蘇舜欽傳》:「渚茶野釀,足以銷憂。」


  

 简化字:茑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ㄋㄧㄠˇ
  拼音: niǎo




植物名。桑寄生科檞寄生屬及梨果寄生屬,寄生性小灌木。包括「檞寄生」、「華南桑寄生」、「桑寄生」等多種植物,寄生於桑、榆等樹上;直立,下部有時橫臥,高約六十公分。葉長橢圓狀披針形、卵形至卵圓形。花單性,雌雄異株,綠白色(檞寄生屬)或兩性,紫紅色(梨果寄生屬)。果實球形。全株入藥,補肝腎,強筋骨。也稱為「桑寄生」。


  

 简化字:袅
  部首: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ㄋㄧㄠˇ
  拼音: niǎo




柔軟美好。如:「裊娜」、「裊裊婷婷」。漢.王延壽〈王孫賦〉:「緣百仞之高木,攀窈裊之長枝。」



1.搖曳、擺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明.陳子龍〈訴衷情.小桃枝下試羅裳〉詞:「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2.繚繞。如:「裊繞」。宋.柳永〈雪梅香.景蕭索〉詞:「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简化字:袅
  部首:女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ㄋㄧㄠˇ
  拼音: niǎo




細長柔軟。通「裊」。如:「嬝娜」。



搖曳。通「裊」。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六齣:「抱琴彈向月明中,香嬝金猊動,人在蓬萊第幾宮?」


  

 简化字:袅
  部首: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ㄋㄧㄠˇ
  拼音: niǎo




1.嬌柔美好。通「裊」。如:「嫋娜」。《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柔橈嬛嬛,嫵媚姌嫋。」

2.音調悠揚婉轉。如:「餘音嫋嫋」。宋.蘇軾〈觀臺詩〉:「殘磬風中嫋,孤燈雪後青。」




搖擺、擺動。通「裊」。晉.陸雲〈為顧彥先贈婦往返〉詩四首之二:「雅步嫋纖腰,巧笑發皓齒。」唐.白居易〈答元八宗簡同遊曲江後明日見贈〉詩:「水禽翻白羽,風荷嫋翠莖。」


  

  部首: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ㄋㄧㄠˇ
  拼音: niǎo




1.以繩索控馬。《說文解字.衣部》:「褭,以組帶馬也。」

2.繚繞。通「裊」。唐.羅鄴〈鶯〉詩:「何事離人不堪聽,灞橋斜日褭垂楊。」

3.搖曳、搖擺。通「裊」。宋.陳深〈西江月.龍沫流芳旎旎〉詞:「銀葉初溫火緩,金猊靜褭煙微。」

4.吹拂。清.譚獻〈桂枝香.瑤流自碧〉詞:「簾波澹處留人景,褭西風數聲長笛。」




柔軟美好。通「裊」、「嫋」。唐.元稹〈春餘遣興〉詩:「簾開斜照入,樹褭游絲上。」


  

  部首:女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ㄋㄧㄠˇ
  拼音: niǎo




1.戲弄。宋.韓駒〈送子飛弟歸荊南〉詩:「弟妹乘羊車,堂前走相嬲。」

2.擾亂、糾纏。《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我也聽見繼之、述農都說你,喜歡嬲人家說新聞故事。」


  尿

  部首: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ㄋㄧㄠˋ
  拼音: niào




人或動物經腎臟過濾分泌,由尿道排泄的液體。即小便。如:「溺尿」、「撒尿」、「他們嚇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



排尿。如:「尿床」、「嬰兒沒生病卻哭鬧得厲害時,通常不是肚子餓,就是把尿布尿溼了。」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ㄚ
  拼音: ā




1.表驚訝、痛苦、贊嘆的語氣。如:「啊!失火了!」、「啊!這片風景好美!」

2.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啊!你說什麼?」


  

  部首: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ㄋㄧㄢˊ
  拼音: nián




1.用手指夾取、捏取。如:「拈鬮」、「拈香」、「拈花微笑」。唐.杜甫〈絕句漫興〉詩九首之七:「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紅樓夢》第四〇回:「裡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遞與平兒。」

2.耍弄、習弄。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自家陳豹,年長一十八歲,膂力過人,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拈,無有不會。」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ㄋㄧㄢˇ
  拼音: niǎn




水面無波的樣子。《廣韻.上聲.豏韻》:「淰,水無波也。」



一種用以撈取水底淤泥的農具。明.張自烈《正字通.水部》:「淰,農具,取水底淤泥曰淰。」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ㄋㄧㄢˇ
  拼音: niǎn




1.用手指搓揉。如:「捻繩」、「捻鬍子」。《西遊記》第三八回:「你可把他都捻就了觔,單擺在那四十里路上兩旁,教那些人不放鷹犬,拿回城去。」

2.驅趕。如:「將那條狗捻走。」《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再要扯謊,伊老哥你打了他不算,我捻了他不給他房住。」




1.用手指將紙、線搓揉成條狀物。如:「燈捻」、「麻捻」、「藥捻子」。《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右手拿著一個火紙捻兒。」

2.參見「捻匪」條。


  

 简化字:鸟
  部首:鳥
 总笔画:11
  注音: ㄋㄧㄠˇ
  拼音: niǎo




1.脊椎動物門的一個大類。卵生,體溫恆定,全身被羽毛。嘴內無齒,用肺呼吸。前肢變化為翅膀,能飛行,後肢為腳,用以行走或站立。一般鳥類均會飛翔,但亦有雙翼退化不能飛的,如雞、鴨、鵝、駝鳥等。種類繁多,遍布世界各地。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ㄚ
  拼音:(2) ā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ㄚ
  拼音:(2) ā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ㄚˊ
  拼音:(2) á




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


  

  部首: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ㄋㄧㄢˇ
  拼音:(2) niǎn




用手指搓揉。通「捻」。如:「拈線」、「拈燈心」。《紅樓夢》第一〇五回:「賈政在外,心驚肉跳,拈鬚搓手的等候旨意。」


  

 简化字:辗
  部首:車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注音:(2) ㄋㄧㄢˇ
  拼音:(2) niǎn




1.以旋轉輪子軋碎、壓平。通「碾」。如:「輾穀」。

2.專指車輪的軋壓。如:「輾斃」、「輾傷」。唐.趙嘏〈哭李進士〉詩:「牽馬街中哭送君,靈車輾雪隔城聞。」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2) ㄋㄧㄢ
  拼音:(2) niān




精神委靡不振。如:「蔫溜溜」、「蔫不悄聲」、「氣索神蔫」、「他病了,氣色顯得有點蔫。」


  

  部首:水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ㄋㄧㄠˋ
  拼音:(2) niào




小便。通「尿」。如:「便溺」、「尿溺」、「撒一泡溺」。《莊子.人間世》:「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紅樓夢》第七回:「兩日沒得水,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他自己喝馬溺。」



撒溺。通「尿」。《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賓客醉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懲後,令無妄言者。」《西遊記》第四五回:「那獃子揭衣服,忽喇喇,就似呂梁洪倒下坂來,沙沙的溺了一砂盆。」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ㄚˋ
  拼音:(3) à

(二)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ㄚ
  拼音:(3) a




語尾助詞,無義。如:「不錯啊!」、「好棒啊!」


  阿娘

  注音: ㄚ ㄋㄧㄤˊ
  拼音: ā niáng

1.稱謂。稱母親。《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出》:「阿爹阿娘,教我傳語:些兒酒米,擔來與你。」也稱為「亞娘」。

2.大娘。對年長婦女的敬稱。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這個阿娘我有些面熟也。」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374 页数: 1/35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