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li
  

  部首:玉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參見「玻璃」、「琉璃」等條。


  

 简化字:缡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古代女子出嫁時配帶的彩巾。《詩經.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漢.毛亨.傳:「縭,婦人之褘也。母戒女,施衿結帨。」


  

  部首:酉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薄酒。《說文解字.酉部》:「醨,薄酒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灤陽續錄五》:「肆中村釀薄醨,殊不足辱杯斝。」



淺薄、不敦厚。《舊唐書.卷一三.德宗本紀下》:「然而王霸跡殊,淳醨代變。」唐.皮日休〈請韓文公配饗太學書〉:「文中子之末,降及貞觀、開元,其傳者醨,其繼者淺。」


  

 简化字:离
  部首: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分別、分開。如:「離群索居」。《呂氏春秋.仲夏紀.大客》:「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常。」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2.距、相隔。如:「我家離火車站很近。」《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

3.背叛。如:「背離」、「乖離」、「離經叛道」。《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4.遭受、觸犯。《韓非子.五蠹》:「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史記.卷三五.管蔡世家》:「必去曹,無離曹禍。」

5.缺少。如:「做蛋糕,離不了麵粉與蛋。」




1.《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為☲。其象為火、日、電。(2)六十四卦之一。離(☲)下離(☲)上。象以陰柔之質而得中正之義。

2.姓。如五胡十六國時後燕有離班。


  

 简化字:漓
  部首:水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2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滲流。《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雲䬠䬠而來迎兮,澤滲灕而下降。」



參見「灕江」條。


  

 简化字:蓠
  部首:艸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3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參見「江蘺」條。

2.用竹或樹枝編成的柵欄。通「籬」。《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贊曰》:「乃使蒙恬北築藩城而守藩蘺,卻匈奴七百餘里。」


  

  部首:网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4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古時的一種頭巾。參見「羃䍦」條。


  

 简化字:篱
  部首:竹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5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以竹或樹枝編成的柵欄。如:「竹籬」。晉.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朝宋.沈約〈宿東園詩〉:「槿籬疏復密,荊扉新且故。」


  

  部首: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植物名。薔薇科梨屬,「梨樹」之簡稱,參見「梨樹」條。



分離、分割。通「剺」。《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分梨單于,磔裂屬國。」《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列傳》:「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或至梨面流血。」


  

  部首:牛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耕翻土地所用的農具。《廣韻.平聲.齊韻》:「犁,墾田器。」

2.姓。如春秋時齊國有犁彌。




1.耕土、翻土。《文選.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宋.蘇舜欽〈城南感懷呈永叔〉詩:「去年水後旱,田畝不及犁。」

2.摧毀。《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明史.卷一三五.葉兌傳》:「然後進攻平江,犁其心腹。」




黑色的。《戰國策.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犁黑。」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朝策犁眉騧,舉鞭力不堪。」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參見「蛤蜊」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同「黎」。


  

  部首:黍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眾多的。如:「黎庶」。《詩經.大雅.雲漢》:「周餘黎民,靡有孑遺。」

2.黑色的。通「梨」、「黧」。《荀子.堯問》:「舍佚而為勞,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




及、將。參見「黎明」條。



1.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廣東、廣西兩省,而以海南島黎母嶺下人數最多。

2.國名。殷商時的諸侯國,故城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長治縣西南。

3.姓。如北周時有黎景熙。


  

  部首:艸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植物名。藜科藜屬,「蔏藋」、「白藜」之古稱。參見「蔏藋」條。


  

  部首: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20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植物名。即虎豆。豆科黧豆屬,「虎爪豆」之古稱,參見「虎爪豆」條。


  

  部首:刀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割、劃。唐.杜甫〈哀王孫〉詩:「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新唐書.卷二〇七.宦者傳上.楊思勗傳》:「所得俘,必剝面、剺腦、褫髮皮以示人。」


  

  部首:女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寡婦。《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晉.杜預.注:「嫠,寡婦也。」《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劉翊傳》:「鄉族貧者,死亡則為具殯葬,嫠獨則助營妻娶。」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練絲,將生絲煮熟。通「練」。《玉篇.水部》:「湅,煮絲絹熟也。」《周禮.冬官考工記.&91dd._104_
0.gif;氏》:「&91dd._104_0.gif;氏湅絲以涗水。」


  

 简化字:炼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1.用火燒或高溫加熱等法,使物質去掉雜質,變得精純或堅硬。如:「煉油」、「提煉」。漢.王充《論衡.談天》:「銷煉五石補蒼天。」

2.用火久熬,炮製藥石。如:「煉藥」、「煉丹」。

3.燒。如:「真金不怕火煉」。


  

  部首:木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植物名。楝科楝屬,「苦楝」、「苦楝子」之簡稱,參見「苦楝子」條。


  

 简化字:练
  部首: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1.將生絲煮熟,使柔軟潔白。如:「練絲」。《周禮.天官.染人》:「春暴練,夏纁玄。」漢.鄭玄.注:「暴練,練其素而暴之。」宋.蘇軾〈宥老楮〉詩:「黃繒練成素,黝面沫作玉。」

2.訓練。《史記.卷六九.蘇秦傳》:「練士厲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北史.卷一〇.周高祖武帝本紀》:「惡衣菲食,繕甲練兵。」

3.反覆學習。如:「練舞」、「練球」。




1.柔軟潔白的絲絹。如:「江平如練」、「瀑布像條白練。」《左傳.襄公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

2.姓。如唐代有練何。




熟悉、精熟。《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好學,練悉朝典。」《紅樓夢》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简化字:炼
  部首:金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1.用火燒或高溫加熱等方法,使物質去除雜質,變得精純或堅硬。通「煉」。《抱朴子.內篇.金丹》:「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元史.卷一〇四.刑法志三》:「諸出銅之地,民間敢私鍊者禁之。」

2.用火久熬,炮製藥石。通「煉」。《文選.江淹.雜體詩.王徵君》:「鍊藥矚虛幌,汎瑟臥遙帷。」

3.斟酌字句使美好精確。如:「鍊字」。唐.杜荀鶴〈閒居書事〉詩:「鬢白祗應秋鍊句,眼昏多為夜抄書。」

4.訓練、磨練。如:「鍛鍊」。《抱朴子.內篇.金丹》:「服此二物,鍊人身體。」唐.孟郭〈小隱吟〉:「鍊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




金屬環相連而成的繩狀物。如:「鐵鍊」、「鎖鍊」。


  

  部首:人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1.小雞。《爾雅.釋畜》:「未成雞,僆。」晉.郭璞.注:「江東呼雞少者曰僆。」

2.雙胞胎。漢.揚雄《方言》卷三:「陳楚之間,凡人獸乳而雙產謂之釐孳,秦晉之間謂之僆子。」


  

 简化字:链
  部首:金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金屬環相連而成的繩狀物。如:「鐵鏈」、「鎖鏈」。


  

 简化字:殓
  部首:歹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為死者更衣入棺。《玉篇.歹部》:「殮,殯殮也。入棺也。」如:「大殮」、「入殮」。


  

 简化字:敛
  部首:攴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1.聚集、收集。如:「斂財」。唐.王勃〈餞韋兵曹〉詩:「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聊齋志異.卷一一.竹青》:「訊知其由,斂貲送歸。」

2.約束、節制。如:「收斂」、「斂容」。《漢書.卷七六.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紅樓夢》第九七回:「寶玉見了父親,神志略斂些,片時清楚,也沒什麼大差。」

3.退縮。參見「斂手」、「斂足」等條。

4.為死者更衣入棺。通「殮」。如:「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




1.賦稅。《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唐紀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

2.姓。如五代時有斂憲。


  

 简化字:裣
  部首: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8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參見「襝衽」條。


  

 简化字:潋
  部首:水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0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水邊。《文選.潘岳.西征賦》:「華蓮爛於淥沼,青蕃蔚乎翠瀲。」



水滿溢而波動的樣子。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简化字:恋
  部首:心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3
  注音: ㄌㄧㄢˋ
  拼音: liàn




1.愛慕、思慕。如:「戀愛」、「單戀」。

2.眷念不捨。如:「留戀」、「眷戀」。《文選.蘇武.詩四首之四》:「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姓。如漢代有戀秘。


  

  部首:巾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1.酒店門前懸掛的旗幟。《集韻.平聲.鹽韻》:「帘,酒家幟。」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2.布幔或竹片等做成遮蔽門窗的東西。同「簾」。如:「門帘」、「窗帘」、「竹帘」。


  

 简化字:连
  部首:辵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接合、接續。如:「接二連三」、「藕斷絲連」。《莊子.讓王》:「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於岐山之下。」《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把、將。如:「你連那份報紙一起拿來。」、「再不安分點,連你一塊兒處罰!」



1.甚至、就是。《老殘遊記》第二回:「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2.和、及。《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一失手,連盅子帶酒掉在地下。」




1.軍隊的編制單位。三排為一連。

2.姓。如民國有連橫。


  

 简化字:涟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水面的小波紋。如:「漣漪」。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參見「漣漣」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嗹嘍:言語煩絮的樣子。《廣韻.平聲.先韻》:「嗹,嗹嘍,言語繁絮貌。」



詞曲中的襯字。用法同「呀」、「呼」等字。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六齣:「哩嗹花囉能堪聽,孤魯子頭嗑得精。」


  

 简化字:梿
  部首:木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1.古代祭祀中盛黍稷的禮器。《說文解字.木部》:「槤,胡槤也。」也作「璉」。

2.一種生於大陸地區南方,形似枇杷的樹木。《玉篇.木部》:「槤,木名。」

3.關門的橫木。即門閂。《玉篇.木部》:「槤,橫關木也。」


  

 简化字:莲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植物名。睡蓮科蓮屬,「荷花」之別稱。參見「荷花」條。也稱為「荷」、「芙蕖」。


  

 简化字:裢
  部首: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一種布製的長形袋子。參見「搭連」條。


  

  部首:言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參見「謰語」條。


  

 简化字:鲢
  部首:魚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22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鯉目鯉科。體側扁而較高,呈紡錘形。鱗細,色灰白,稱為「白鰱」。其性活潑,善跳躍。體色較黑者稱為「黑鰱」,因頭較大,也稱為「大頭鰱」。後者性較溫和。均以浮游生物為主食,棲息在淡水河川或湖泊中。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


  

  部首:广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1.正直不貪、有節操。如:「清廉」、「廉潔」。《莊子.讓王》:「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唐.姚合〈新昌里〉詩:「近貧日益廉,近富日益貪。」

2.便宜。如:「物美價廉」。宋.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3.疏略、簡略。唐.韓愈〈原毀〉:「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1.旁邊、側邊。《儀禮.鄉飲酒禮》:「設席于堂廉東上。」漢.鄭玄.注:「側邊曰廉。」宋.蘇軾〈與呂仲甫等同泛湖遊北山〉詩:「世人騖朝市,獨向溪山廉。」

2.姓。如戰國時趙國有廉頗。




考察。《管子.正世》:「人君不廉而變,則暴人不勝,邪亂不止。」


  

  部首: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ㄢˊ
  拼音: lián




紅色的磨刀石。《說文解字.石部》:「磏,厲石也。赤色。」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2508 页数: 3/313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