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jiàn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ㄚ
  拼音: ā




1.表驚訝、痛苦、贊嘆的語氣。如:「啊!失火了!」、「啊!這片風景好美!」

2.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啊!你說什麼?」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ㄚ
  拼音:(2) ā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ㄚ
  拼音:(2) ā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ㄚˊ
  拼音:(2) á




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ㄚˋ
  拼音:(3) à

(二)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ㄚ
  拼音:(3) a




語尾助詞,無義。如:「不錯啊!」、「好棒啊!」


  

  部首: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合併、吞併。《左傳.昭公八年》:「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之六:「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

2.同時擔任或具有兩種以上的職務或身分、行為等。如:「兼差」、「兼職」、「父兼母職」。

3.加倍、超越、勝過。如:「兼程趕路」。《論語.先進》:「由也兼人。」唐.韓愈〈韓滂墓誌銘〉:「讀書倍文,功力兼人。」

4.重複、累積。《荀子.正名》:「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呂強傳》:「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




1.同時、一起。如:「兼顧」、「二者兼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2.盡、完全。《荀子.王制》:「官施而衣食之,兼覆無遺。」《韓非子.難四》:「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也。」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夾取。如:「用筷子搛菜。」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植物名:即荻。(1)菊科籟簫屬,多年生草本。莖細而直立,被白色綿毛。葉互生,線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兩面被毛。頭狀花序密集排列成複繖房狀。也稱為「荻菊」、「香青」。(2)禾本科芒屬,「荻」之古稱,參見「荻」條。《說文解字.艸部》「蒹」字清.段玉裁.注:「蒹、菼、雚一也,今人所謂荻也。」


  

 简化字:缣
  部首: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細緻的絲絹。《淮南子.齊俗》:「縑之性黃,染之以丹則赤。」《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檐揭而去。」


  

 简化字:鹣
  部首:鳥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1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參見「鶼鰈」、「鶼鶼」等條。


  

 简化字:鳒
  部首:魚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1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動物名。一種比目魚。體側扁,不對稱。兩眼位於同一側,有眼的一側呈深褐色,無眼的一側為淡色。口大,牙尖銳,背鰭前部有棘。分布於大陸地區南海、東海南部以及紅海、印度洋等區域。


  

 简化字:坚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剛強、強硬。《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唐.司空圖〈故鹽州防禦使王縱追述碑〉:「永夷堅敵,累洽仁風。」

2.結實、牢固。如:「船堅炮利」、「堅如磐石」。《莊子.逍遙遊》:「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




不鬆懈、不動搖。如:「堅持」、「堅拒」。《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陳留堅守不能下。」



1.冑甲、盔甲。《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被堅執銳,自帥士卒。」

2.軍力強勁之處。《晉書.卷一〇〇.陳敏傳》:「攻堅陷嶮,三十餘戰,師徒無虧,勍敵自滅。」

3.核心、主幹。如:「青年是社會的中堅。」

4.姓。如漢代有堅鐔。


  

 简化字:鲣
  部首:魚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22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動物名。金槍魚科。體長達一公尺,呈紡錘形,藍色,背側有淺色斑條,腹側具褐色縱條。頭大,口尖,尾細小。游泳迅速,以小魚和浮游甲殼類為食。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清洗、洗刷。《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那件汙穢的衣服,我叫丫鬟湔洗乾淨了還你罷。」《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二》論曰:「欲張撻伐,以湔國恥。」

2.濺灑、濺汙。《戰國策.齊策三》:「訾天下之主,有侵君者,臣請以臣之血湔其衽。」




湔江:河川名。在大陸地區四川省境內,為中江上流。自灌縣西分岷江東流,至廣漢縣東注入沱江。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一種烹飪方法。將食物放入少量油中,加熱至表面成金黃色。如:「煎魚」、「煎蛋」。

2.熬煮。如:「煎藥」。宋.蘇軾〈絕句三首〉之二:「偶為老僧煎茗粥,自攜修綆汲清泉。」

3.鎔煉。《周禮.冬官考工記.栗氏》:「改煎金錫則不耗。」《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用西法以煎鎔,礦產日多。」

4.逼迫、折磨。《楚辭.王逸.九思.怨上》:「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憂。」《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部首: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9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女子鬢髮下垂的樣子。《說文解字.髟部》:「鬋,女鬢垂貌。」



下垂的鬢髮。《集韻.去聲.線韻》:「鬋,垂鬢謂之鬋。」《楚辭.宋玉.招魂》:「長髮曼鬋,豔陸離些。」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植物名。禾本科菅屬,多年生草本。稈直立,粗壯,高一至一點五公尺。葉長線形,多毛茸。由莖稍的葉腋著生總狀花序,作圓錐排列,每總狀花序具九至十一枚小穗,自狹長形之鞘苞伸出。根短堅韌,可做刷帚。



比喻輕賤。如:「草菅人命」。


  

  部首: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蘭草。《詩經.鄭風.溱洧》:「士與女,方秉蕑兮。」漢.毛亨.傳:「蕑,蘭也。」

2.姓。如漢代有蕑忌。


  

  部首:木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木篋、木箱。《說文解字.木部》:「椷,篋也。」

2.書信。通「緘」。如:「瑤椷」、「華椷」。


  

 简化字:缄
  部首: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捆綁箱篋的繩子。《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帝與昭儀坐,使客子解篋緘。」唐.顏師古.注:「緘,束篋之繩也。」

2.書信。唐.白居易〈初與元九別後忽夢見之及寤而書適至兼寄桐花詩悵然感懷因以此寄〉詩:「開緘見手札,一紙十三行。」

3.量詞。計算信件的單位。唐.皮日休〈傷史拱山人〉詩:「一緘幽信自襄陽,上報先生去歲亡。」《三國演義》第二六回:「震出書一緘,遞與關公。」




1.捆綁、捆紮。《墨子.節葬下》:「穀木之棺,葛以緘之。」北周.庾信〈傷心賦〉:「藤緘軎櫝,櫱掩虞棺。」

2.閉。如:「三緘其口」。元.汪元亨〈朝天子.任薰蕕不分〉曲:「身重千金,舌緘三寸。」


  

  部首:革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8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掛在馬上裝弓箭的器具。《廣韻.平聲.元韻》:「鞬,馬上盛弓矢器。」唐.許堯佐《柳氏傳》:「乃衣縵胡,佩雙鞬。」


  

  部首:火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火熄滅。《玉篇.火部》:「熸,火滅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王夷師熸。」晉.杜預.注:「吳、楚之間謂火滅為熸。」

2.戰敗、潰敗。《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子瑕卒,楚師熸。」《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二》:「庚寅,劉公島陷,水師熸。」


  

 简化字:艰
  部首:艮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困苦、困難。如:「生活艱苦」。宋.陸游〈書憤〉詩:「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2.險阻、險惡。如:「艱險」。漢.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父母之喪。如:「丁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吳道助、附子兄弟)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改授侍中中書監護軍如故,又以居母艱去官。」


  

  部首:干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平。《說文解字.幵部》:「幵,平也。」



1.漢代羌族的別支,舊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甘肅省天水縣南。

2.姓。如宋代有幵度。


  

  部首:女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干犯、冒犯。《左傳.襄公十四年》:「君制其國,臣敢奸之。」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廟碑〉:「敢或失職,以奸大刑。」

2.求見、求取。《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漢書.卷八一.孔光傳》:「以為章主之過,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

3.姦淫。同「姦」。如:「奸淫」、「奸汙」。




陰險狡猾的。如:「奸計」、「奸商」、「奸雄」、「老奸巨滑」。



1.勾結敵人,出賣國家民族的人。如:「內奸」、「漢奸」、「為國除奸」。

2.違法的事。如:「作奸犯科」。


  

  部首:豕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大豬。《廣韻.平聲.先韻》:「豜,大豕也。」《詩經.豳風.七月》:「獻豜于公。」


  

  部首:小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物體銳利的末端或突出細削的部分。如:「筆尖」、「眉尖」、「刀尖」。

2.特殊優秀的人或物。如:「拔尖」。《紅樓夢》第一一〇回:「我們家裡姑娘們就算他是個尖兒,如今又要遠嫁。」




1.銳利、突出細小的。如:「尖刀」。唐.李白〈釣臺〉詩:「靄峰尖似筆,堪畫不堪書。」宋.楊萬里〈小池〉詩:「小荷纔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特出優秀的。如:「頂尖人物」、「頂尖高手」。

3.靈敏、敏銳。如:「鼻子尖」、「眼睛很尖」。《紅樓夢》第六三回:「偏你這耳朵尖,聽的真!」

4.聲音頻率高而刺耳的。如:「聲音很尖」。唐.賈島〈客思〉詩:「促織聲尖尖似針,更深刺著旅人心。」

5.在前端或頂端的。如:「尖端科技」、「環保小尖兵」、「尖峰時段」。




專注精神看或聽。《儒林外史》第一〇回:「站在丹墀裡,尖著眼睛看戲。」


  

 简化字:戋
  部首:戈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參見「戔戔」條。


  

 简化字:笺
  部首:片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文體名。為上書奏記文章。同「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公府奏記,而郡將奏牋。……牋者,表也,表識其情也。」

2.書信、信札。同「箋」。漢.無名氏〈有鳥西南飛詩〉:「欲寄一言去,託之牋綵繒。」《晉書.卷一〇四.石勒載記上》:「遣張慮奉牋於劉琨。」


  

 简化字:笺
  部首:竹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經傳的注釋。《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下.衛宏傳》:「鄭玄作毛詩箋。」

2.文體名。古代奏記之類,於上書或祝賀皇后、太子所用。《資治通鑑.卷一一七.隋紀一.文帝開皇九年》:「欲令蔡徵為叔寶作降箋,命乘騾車歸己,事不果。」

3.寫信或題字用的紙。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序〉:「五色華箋,河北、膠東之紙。」

4.書信、信札。如:「信箋」、「短箋」。


  

 简化字:篯
  部首:竹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2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姓。如古代有籛鏗。


  

  部首:肉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頸部下兩臂與身體連接的部分。如:「兩肩」、「肩並肩」。

2.姓。如明代有肩固。




擔負。如:「身肩重任」。


  

 简化字:奸
  部首: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ㄐㄧㄢ
  拼音: jiān




1.邪惡小人、犯法作亂的人。《管子.君臣》:「止詐拘姦。」《元史.卷一七〇.列傳.暢師文列傳》:「黜姦舉才,咸服其公。」

2.不正當的性關係。如:「通姦」、「抓姦」。

3.禍亂、亂事。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故偏聽生姦,獨任成亂。」




發生不正當的性行為。如:「強姦」、「姦汙」。《漢書.卷三五.荊燕吳傳.燕王劉澤》:「定國與父康王姬姦,生子男一人。」



狡詐、邪惡。《管子.八觀》:「民貧則姦智生。」


  

 简化字:涧
  部首:水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ㄐㄧㄢˋ
  拼音: jiàn




山間的流水。如:「溪澗」。唐.韋應物〈滁州西澗〉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部首:目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ㄢˋ
  拼音: jiàn




窺視、偵察。《孟子.離婁下》:「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简化字:锏
  部首:金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0
  注音: ㄐㄧㄢˋ
  拼音: jiàn




1.車軸鐵,用來減少軸、轂轉動產生的摩擦。《說文解字.金部》「鐧」字.清.段玉裁.注:「鐵之在軸者曰鐧,在轂者曰釭。」《吳子.治兵》:「膏鐧有餘,則車輕人。」

2.武器名。舊時十八般武藝之一。像鞭,有四稜,無刃。上端較小,下端有柄。如:「殺手鐧」。


  

 简化字:舰
  部首:舟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注音: ㄐㄧㄢˋ
  拼音: jiàn




大型的軍用戰船。如:「驅逐艦」、「巡洋艦」、「航空母艦」。《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琰軍魚貫而前,賊於艦中傍射之,前後斷絕。」


  

 简化字:鉴
  部首:金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2
  注音: ㄐㄧㄢˋ
  拼音: jiàn




1.鏡子。同「鑑」。《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鑒,不可以茹。」漢.鄭玄.箋:「鑒,鏡也。」

2.視察的能力、見識。《梁書.卷二七.到洽傳》:「樂安任昉有知人之鑒。」

3.借鏡。《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1.照。漢.秦嘉〈留郡贈婦詩〉三首之三:「明鏡可鑒形。」

2.審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季札鑒微於興廢。」

3.請人看信的意思,多用於書信中。如:「鈞鑒」、「大鑒」、「臺鑒」。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465 页数: 1/112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