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jie
  不解

  注音: ㄅㄨˋ ㄐㄧㄝˇ
  拼音: bù jiě

1.不明瞭、不清楚。《文選.嵇康.琴賦并序》:「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儒林外史》第五回:「大哥,我倒不解,他家大老那宗筆下,怎得會補起廩來的?」

2.不散。《文選.枚乘.七發》:「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3.不救助、不幫助。《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難而王不拯。」


  不戒

  注音: ㄅㄨˋ ㄐㄧㄝˋ
  拼音: bù jiè

1.不警備。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遂往不戒,身沒被戮,宗廟崩弛,國家為墟。」《新唐書.卷三.高宗本紀》:「高宗溺愛袵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

2.不禁止。晉.潘岳〈閞中詩〉:「微火不戒,延我寶庫。」《西遊記》第一二回:「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這便是不好處。」

3.不忌。三國魏.李康〈運命論〉:「蓋知伍子胥之屬鏤於吳,而不戒費無忌之誅夷於楚也。」


  不借

  注音: ㄅㄨˋ ㄐㄧㄝˋ
  拼音: bù jiè

1.不願意將物品給他人使用。如:「這樣的物品僅剩一個,我不借給任何人。」

2.草鞋。說法有二:一說為以其輕賤易得,人人自有,不必假借,故稱草鞋為「不借」。見晉.崔豹《古今註.卷上.輿服一》。一說為仙人鳳子有草鞋一雙,不相假借,鄰人怒詈之,鳳子即以草鞋擲與,化鶴而去,故稱草鞋為「不借」。見元.伊世珍《瑯嬛記.卷上》。


  採擷

 简化字:采撷
  注音: ㄘㄞˇ ㄐㄧㄝˊ
  拼音: cǎi jié

摘取。唐.王維〈相思〉詩:「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宋.蘇軾〈元修菜〉詩:「是時青裙女,採擷何匆匆。」


  倉頡

 简化字:仓颉
  注音: ㄘㄤ ㄐㄧㄝˊ
  拼音: cāng jié

古代人名。生卒年不詳。相傳為黃帝史官,為漢字的創造者。然文字不可能是一人所獨創,應是先人逐漸積累而成,故倉頡可能是因整理文字而著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


  草芥

  注音: ㄘㄠˇ ㄐㄧㄝˋ
  拼音: cǎo jiè

小草。比喻輕賤不值得重視的東西。《孟子.離婁上》:「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宋.蘇洵〈六國論〉:「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插接

  注音: ㄔㄚ ㄐㄧㄝ
  拼音: chā jiē

一種極快速的轉換手法。多用來處理交錯的動作,可填補動作間的空隙,增加戲劇效果。


  查詰

 简化字:查诘
  注音: ㄔㄚ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á jié

查驗詰問。《紅樓夢》第六二回:「趙姨娘正因彩雲私贈了許多東西,被玉釧兒吵出,生恐查詰出來,每日捏一把汗,打聽信兒。」


  拆解

  注音: ㄔㄞ ㄐㄧㄝˇ
  拼音: chāi jiě

1.拆卸、分解。如:「拆解槍枝」。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八.姑妄聽之四》:「瞽者狂吼如虓虎,撲抱其頸,口齧其鼻,血淋漓滿地,眾前拆解,牢不可開,竟共墮河中,隨流而沒。」

2.破解。如:「拆解招數」。


  拆借

  注音: ㄔㄞ ㄐㄧㄝˋ
  拼音: chāi jiè

按日計息的短期性融資借款。


  蠆芥

 简化字:虿芥
  注音: ㄔㄞˋ ㄐㄧㄝˋ
  拼音: chài jiè

刺鯁。比喻心胸有所梗塞。《文選.張衡.西京賦》:「睚眥蠆芥,屍僵路隅。」


  纏結

 简化字:缠结
  注音: ㄔㄢ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án jié

纏繞束縛。《書經.禹貢》:「包匭菁茅」句下唐.孔穎達.正義:「匭猶纏結也。菁茅之有毛刺者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纏結也。」南朝梁.江淹〈蕭重讓揚州表〉:「或有濟世夷難之略,輝耀內眠,導江疏山之勤,纏結中寓。」


  長解

 简化字:长解
  注音: ㄔㄤˊ ㄐㄧㄝˋ
  拼音: cháng jiè

直接押解犯人到隔州、隔府的地方。《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𣏌縣一面疊成文卷,僉了長解,把一干人多解到蘇州府嘉定縣來。」


  潮解

  注音: ㄔㄠˊ ㄐㄧㄝˇ
  拼音: cháo jiě

易溶於水的結晶體吸收水氣而溶解,失去原有的晶形,或變為溶液的現象。


  塵劫

 简化字:尘劫
  注音: ㄔㄣ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én jié

人世間的災難。《醒世恆言.卷三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墜》:「汝誠念皈我,但尚有塵劫未脫,老僧贈汝一物,可密藏於身畔,不許一人知道。」《紅樓夢》第一二〇回:「老先生有所不知,小女英蓮幼遭塵劫。」也稱為「塵點劫」。


  塵芥

 简化字:尘芥
  注音: ㄔㄣˊ ㄐㄧㄝˋ
  拼音: chén jiè

塵土和草芥。比喻微不足道的東西。元.周伯琦〈懷禿腦兒作〉詩:「王綱未旒綴,群生半塵芥。」


  塵界

 简化字:尘界
  注音: ㄔㄣˊ ㄐㄧㄝˋ
  拼音: chén jiè

1.塵俗的世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七十人稱自古稀,殘生不久留塵界。」

2.佛教指感官心識所接觸的對象。


  承接

  注音: ㄔㄥˊ ㄐㄧㄝ
  拼音: chéng jiē

1.承受、接續。如:「承接工作」、「承接上下文」。《清史稿.卷一一八.職官志五》:「後置侍監首領一人,專司傳宣綸綍,引帶召對人員,承接題奏事件。」

2.承應、接待。《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章德竇皇后紀》:「后性敏給,傾心承接,稱譽日聞。」《宋書.卷五八.列傳.謝弘微》:「親戚中表,素不相識,率意承接,皆合禮衷。」


  承睫

  注音: ㄔㄥ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éng jié

1.睫毛上承接著淚水。《桓子新論.琴道》:「孟嘗君喟然太息,涕淚承睫而未下。」

2.低頭垂眼,逢迎奉承別人。《後漢書.卷七七.酷吏傳.陽球傳》:「案松、覽等皆出於微蔑,斗筲小人,依憑世戚,附託權豪,俛眉承睫,徼進明時。」


  懲戒

 简化字:惩戒
  注音: ㄔㄥˊ ㄐㄧㄝˋ
  拼音: chéng jiè
 相反词:獎勵

1.拿以前的過失警戒自己。《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

2.責罰以示警戒。如:「公務員違法、失職時,應受懲戒。」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


  持節

 简化字:持节
  注音: ㄔ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í jié

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執符節以為憑證,故稱出使為「持節」。如:「持節守志」。唐.韓愈〈送殷員外序〉:「丞相其選宗室四品一人,持節往賜君長,告之朕意。」

2.固守節操。


  持戒

  注音: ㄔˊ ㄐㄧㄝˋ
  拼音: chí jiè

嚴守戒律。《梁書.卷五〇.文學傳下.任孝恭傳》:「孝恭少從蕭寺雲法師讀經論,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篤。」


  叱嗟

  注音: ㄔˋ ㄐㄧㄝ
  拼音: chì jiē

擬聲詞。形容怒斥的聲音。《戰國策.趙策三》:「叱嗟!而母婢也。」


  敕戒

  注音: ㄔˋ ㄐㄧㄝˋ
  拼音: chì jiè

告誡、警示。《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天之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唐.韓愈〈元和聖德〉詩:「敕戒四方,侈則有咎。」


  熾結

 简化字:炽结
  注音: ㄔˋ ㄐㄧㄝˊ
  拼音: chì jié

相互勾結以形成盛大的勢力。《新唐書.卷二〇七.宦者傳上.劉貞亮傳》:「唯貞亮乃與之爭,又惡朋黨熾結。」


  出結

 简化字:出结
  注音: ㄔㄨ ㄐㄧㄝˊ
  拼音: chū jié

出具保結。《儒林外史》第八回:「將交代的事當面言明,王太守許定出結,作別去了。」《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查交代》:「故必清查有法,洞晰無疑而後交盤出結。」


  出借

  注音: ㄔㄨ ㄐㄧㄝˋ
  拼音: chū jiè

借出。如:「圖書館裡珍藏的絕版書概不出借,只能在館中閱讀。」


  初階

 简化字:初阶
  注音: ㄔㄨ ㄐㄧㄝ
  拼音: chū jiē

1.剛剛登進。漢.王充《論衡.命祿》:「明如匡穉圭,深如鮑子都,初階甲乙之科,遷轉至郎博士。」

2.開始的階段。如:「初階英語」。


  躇階

 简化字:躇阶
  注音: ㄔㄨˊ ㄐㄧㄝ
  拼音: chú jiē

不依臺階等級,跨越數級而下。《公羊傳.宣公六年》:「趙盾知之,躇階而走。」漢.何休.解詁:「躇猶超遽不暇以次。」


  穿結

 简化字:穿结
  注音: ㄔㄨㄢ ㄐㄧㄝˊ
  拼音: chuān jié

形容衣服破爛。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傳戒

 简化字:传戒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ㄝˋ
  拼音: chuán jiè

寺院傳授出家戒律。《傳戒正範》卷四:「傳戒之書,律中名為授戒羯磨。」


  串街

  注音: ㄔㄨㄢˋ ㄐㄧㄝ
  拼音: chuàn jiē

在街上隨意往來、走動。如:「每到週末晚上,夜市總擠滿了串街的人群。」《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這婆子能言快語,況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認得?須是與她商議,定有道理。」


  幢節

 简化字:幢节
  注音: ㄔㄨㄤˊ ㄐㄧㄝˊ
  拼音: chuáng jié

1.傳達命令的符信等物。《新唐書.卷一六五.鄭餘慶傳》:「自至德後,方鎮除拜,必遣內使持幢節就第。」

2.旗幟儀仗。《新唐書.卷一八五.韋昭度傳》:「敬瑄不內,詔東川顧彥朗與建合兵以討,拜昭度兼行營招撫使。乃建幢節行城下,諭其眾曰:『毋久閉壘。』」


  春節

 简化字:春节
  注音: ㄔㄨㄣ ㄐㄧㄝˊ
  拼音: chūn jié

傳統節慶之一。舊時指立春,民國以來指農曆新年的假期。


  純潔

 简化字:纯洁
  注音: ㄔㄨㄣ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ún jié

純粹潔淨。通常指心地純一清淨,沒有邪惡的念頭。漢.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不為利回,不為義疚,臨寵審己,不動其守,可謂純潔皓素,綽有餘裕者已。」


  淳絜

  注音: ㄔㄨㄣ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ún jié

淳厚而廉潔。《後漢書.卷二七.鄭均傳》:「又前安邑令毛義,躬履遜讓,比徵辭病,淳絜之風,東州稱仁。」


  鶉結

 简化字:鹑结
  注音: ㄔㄨㄣˊ ㄐㄧㄝˊ
  拼音: chún jié

鶉鳥尾禿,似縫補的衣服,故以鶉結比喻破舊不堪的衣服。元.許有壬〈哀棄兒〉詩:「雪霜載途風裂肌,有兒鶉結行且啼。」


  猝嗟

  注音: ㄘㄨˋ ㄐㄧㄝ
  拼音: cù jiē

生氣時所發出的聲音。《漢書.卷三四.韓信傳》:「項王意烏猝嗟,千人皆廢。」


  皴節

 简化字:皴节
  注音: ㄘㄨㄣ ㄐㄧㄝˊ
  拼音: cūn jié

皺褶與結節。唐.顧況〈露青竹杖歌〉:「亭亭筆直無皴節,磨捋形相一條鐵。」


  打揭

  注音: ㄉㄚˇ ㄐㄧㄝ
  拼音: dǎ jiē

一種以雙六為工具的賭博遊戲。宋.黃庭堅〈鼓笛令.酒闌令友閒為戲〉詞:「酒闌令友閒為戲。打揭兒、非常愜意。」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45 页数: 6/7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