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干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側的柱子。《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資治通鑑.卷二一三.唐紀二十九.玄宗開元十五年》:「板榦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

2.事物的主體部分。《淮南子.主術》:「枝不得大於榦,末不得強於本。」


  

 简化字:赣
  部首:貝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4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1.大陸地區江西省的簡稱。

2.贛江:河川名。位於大陸地區江西省境內,有二源:西源為章水,源出江西省崇義縣聶都山;東源為貢水,源出福建省長汀縣。二水在贛縣北會合,乃稱贛江,北流注入鄱陽湖。

3.贛縣:縣名。位於大陸地區江西省南部。貢水、章水在此匯流,為贛南水陸交通中心,商業繁榮。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植物名。芸香科柑桔屬,一群「柑果」供食用之柑桔屬果樹之混稱,包括「蜜柑」、「椪柑」、「橘」等。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莖高約四至五公尺。葉互生,橢圓或長橢圓形,鋸齒緣狀。果扁球形,果皮粗糙,成熟後呈金黃色,味甘美。樹皮、葉子、花、果皮、種子等都可入藥。此類植物的果實也稱為「柑」。如:「椪柑」、「金柑」。


  

 简化字:尴
  部首:尢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參見「尷尬」條。


  

  部首:心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ㄍㄢˇ
  拼音: gǎn




1.震撼。《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如:「感動」。《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3.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4.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5.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6.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1.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2.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部首:手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用兩手舉起重物。《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褰帷斷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1.旗竿。《集韻.平聲.江韻》:「杠,旌旗干。」《儀禮.士喪禮》:「竹杠長三尺,置于宇西階上。」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牛羊滿田野,解旆束空杠。」

2.小橋。《文選.左思.魏都賦》:「石杠飛梁,出控漳渠。」李善注引郭璞曰:「石杠謂石橋。」


  

 简化字:冈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山脊、山嶺。如:「山岡」。《書經.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楚辭.王逸.九思.守志》:「陟玉巒兮逍遙,覽高岡兮嶢嶢。」


  

 简化字:岗
  部首:山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同「岡」。


  

 简化字:钢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ㄍㄤ
  拼音: gāng




鐵和碳的合金。比生鐵堅韌,比熟鐵質硬。依含碳量可分為柔鋼、建築用鋼及硬鋼等,是工業上極重要的材料。


  

  部首:肉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1.肥肉、油脂。如:「焚膏繼晷」。《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宗室傳.摑保傳》:「摑保洞腹見膏,恐昭祖知之,乃然薪取膏以為炙。」

2.濃稠的糊狀物。如:「牙膏」、「藥膏」、「枇杷膏」。

3.比喻恩澤。《孟子.離婁下》:「今也為臣諫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於民。」

4.古代稱心臟與橫膈膜間的部位。如:「病入膏肓」。《左傳.成公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晉.杜預.注:「心下為膏。」




美好的。如:「膏田沃野」。《禮記.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部首:口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ㄍㄠˋ
  拼音: gào




1.訴說、報告。如:「告訴」、「告退」。《詩經.大雅.江漢》:「經營四方,告成于王。」

2.請求。如:「告饒」、「告假」、「告貸」。《國語.魯語上》:「國有饑饉,卿出告糴,古之制也。」

3.揭發、提出訴訟。如:「告狀」、「控告」。《韓非子.姦劫弒臣》:「商君說秦孝公以變法易俗,而明公道,賞告姦,困末作而利本事。」




1.對大眾宣布的語言或文字。如:「公告」、「廣告」、「文告」。

2.訴訟的兩方。如:「原告」、「被告」。

3.休假。宋.蘇軾〈乞郡劄子〉:「遣使存問,賜告養疾。」

4.姓。如戰國時有告不害。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ㄚ
  拼音:(2) ā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ㄚ
  拼音:(2) ā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ㄚˊ
  拼音:(2) á




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


  

 简化字:价
  部首:人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5
  注音:(2) ˙ㄍㄚ
  拼音:(2) ga




吳語中的語尾助詞,常附於形容詞之後,用法跟「的」字相當。《老殘遊記》第二回:「那荷葉初枯,擠的船嗤嗤價響。」


  

 简化字:轧
  部首:車
部外笔画:1
 总笔画:8
  注音:(2) ㄍㄚˊ
  拼音:(2) gá




1.擁、擠。如:「不要一堆人軋在門口。」

2.結交。如:「軋朋友」。

3.男女不正當的同居。如:「軋姘頭」。




形容機器發動時所發出的聲音。如:「車聲軋軋」。


  

  部首: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ㄍㄚˊ
  拼音:(2) gá

參見「嘎調」、「嘎嘎兒」等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2) ㄍㄢ
  拼音:(2) gān




侵犯。《漢書.卷七二.鮑宣傳》:「白虹虷日,連陰不雨。」


  

 简化字:干
  部首:乙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1
  注音:(2) ㄍㄢ
  拼音:(2) gān




1.沒有水分或缺乏水分的。與「溼」相對。如:「乾柴」、「乾毛巾」。

2.枯竭。如:「外強中乾」。

3.聲音清脆響亮。唐.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

4.結拜認來的親屬關係。如:「乾媽」、「乾爹」。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如:「餅乾」、「牛肉乾」、「鹹菜乾」。



1.變乾燥。如:「油漆未乾」。

2.竭盡、乾涸。如:「乾杯」。《山海經.北山經》:「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

3.怠慢、置之不理。《兒女英雄傳》第三〇回:「從今日起,且乾著他,不理他,他兩個自然該有些著慌。」




1.沒有剩餘。如:「他把人家的積蓄都榨乾了。」

2.徒然、白白的。如:「乾等」、「乾瞪眼」。《紅樓夢》第一二回:「熱鍋上螞蟻一般,只是乾轉。」

3.表面的、形式的。如:「乾笑」。《水滸傳》第二五回:「當下那婦人乾號了半夜。」


  

  部首:亠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2) ㄍㄤ
  拼音:(2) gāng




脖子、咽喉。《說文解字.亢部》:「亢,人頸也。」《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餘傳》:「乃仰絕亢而死。」唐.顏師古.注:「亢者,總謂頸耳。」


  

 简化字:缰
  部首:革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2
  注音:(2) ㄍㄤ
  拼音:(2) gāng

(一)之又音。


  

 简化字:冈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ㄍㄤˇ
  拼音:(2) gǎng

(一)之又音。


  

 简化字:岗
  部首:山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ㄍㄤˇ
  拼音:(2) gǎng




1.(一)之又音。

2.高起如小山的土坡。如:「黃土崗」。

3.守衛、值勤時的處所。如:「崗哨」、「站崗」。

4.比喻職責、本分。如:「每個人都應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2) ㄍㄤˋ
  拼音:(2) gàng

同「槓」。


  

 简化字:钢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2) ㄍㄤˋ
  拼音:(2) gàng




把刀在皮、布、磨刀石等上磨或重新打造,使刀變利。如:「你把刀子拿去鋼一鋼。」


  

 简化字:戆
  部首:心
部外笔画:24
 总笔画:28
  注音:(2) ㄍㄤˋ
  拼音:(2) gàng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ㄍㄠ
  拼音:(2) gāo




1.大鼓。通「鼛」。《後漢書.卷六〇上.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鍾,獵徒縱,赴榛叢。」

2.姓。如虞舜時有咎繇。


  

  部首:目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2) ㄍㄠ
  拼音:(2) gāo




參見「睪丸」條。



高大。同「皋」。《列子.天瑞》:「望其壙,睪如也。」


  

 简化字:镐
  部首:金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注音:(2) ㄍㄠˇ
  拼音:(2) gǎo




類似鋤頭的農具,用來掘土。也稱為「十字鎬」。


  

 简化字:搅
  部首:手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3
  注音:(2) ㄍㄠˇ
  拼音:(2) gǎo




1.作、弄。通「搞」。《文明小史》第四〇回:「你們終身的事,我也管不得許多,隨你攪去便了。」

2.造成、促成。如:「你攪了這爛攤子,看你怎麼收拾!」


  

  部首:肉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2) ㄍㄠˋ
  拼音:(2) gào




1.潤滑、潤澤。《詩經.曹風.下泉》:「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身以徜徉。」

2.蘸、沾。如:「膏筆」、「膏墨」。元.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題紙散下來了,俺子索磨的墨濃,膏的筆飽。」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ㄚˋ
  拼音:(3) à

(二)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ㄚ
  拼音:(3) a




語尾助詞,無義。如:「不錯啊!」、「好棒啊!」


  哀告

  注音: ㄞ ㄍㄠˋ
  拼音: āi gào

哀求、央告。《三國演義》第一九回:「眾將又哀告,打了五十背花,然後放歸。」《西遊記》第二七回:「原來這唐僧是個慈憫的聖僧,他見行者哀告,卻也回心轉意。」


  暗槓

 简化字:暗杠
  注音: ㄢˋ ㄍㄤˋ
  拼音: àn gàng

麻將上稱四張同色牌為「一槓」。手上牌中有槓,稱為「暗槓」。


  熬膏

  注音: ㄠˊ ㄍㄠ
  拼音: áo gāo

1.以生鴉片熬成熟膏以備吸食。

2.將藥料熬製為膏。


  八垓

  注音: ㄅㄚ ㄍㄞ
  拼音: bā gāi

八方的極限。唐.任公叔〈通天臺賦〉:「白日旁轉,青雲上浮,八垓可接於咫步,萬象無逃於寸眸。」


  八綱

 简化字:八纲
  注音: ㄅㄚ ㄍㄤ
  拼音: bā gāng

中醫上指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項診法。疾病的症狀雖然錯綜複雜,但都可依此八項綱領進行分析、歸納,以探求疾病的性質、病變的部位或病勢的輕重等,作為臨床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罷崗

 简化字:罢岗
  注音: ㄅㄚˋ ㄍㄤˇ
  拼音: bà gǎng

警察因反對某項命令,或有某種要求未得到圓滿結果,一致停止服勤,稱為「罷崗」。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527 页数: 3/8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