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充滿。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詁》:「褔,盈也。」



量詞。用於計算衣物的單位詞。唐.顏師古《匡謬正俗.卷六.副》:「今俗呼一襲為一褔衣,蓋取其充備之意,非以覆蔽形體為名也。」


  

 简化字:妇
  部首: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已嫁女子。《正字通.女部》:「婦,女子已嫁曰婦。」唐.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2.妻。如:「夫婦」。《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他本是張郎婦,又做了李郎妻。」

3.兒媳、子之妻。《禮記.雜記下》:「婦見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新唐書.卷一八.禮樂志八》:「舅姑即席,婦執笲棗、栗入。」

4.女性的通稱。如:「婦孺皆知」。




有關女性的。如:「婦道」、「婦科」。


  

  部首:人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輔助。《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子房雖病,彊臥而傅太子。」

2.教導、教授。《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3.附著、依附。《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4.擦抹、塗抹。如:「傅粉施朱」。《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身被數創,肅宗躬為傅藥。」

5.攜帶。《後漢書.卷二一.耿純傳》:「選敢死二千人,俱持彊弩,各傅三矢。」《宋史.卷三三一.沈遘傳》:「邊人驩激,執弓傅矢,唯恐不得進。」




1.教師,教導傳授技藝或學業的人。如:「師傅」。《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2.姓。如晉朝時有傅玄。


  

 简化字:赙
  部首:貝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以財物幫助人辦喪事。《玉篇.貝部》:「賻,以財助喪也。」唐.柳宗元〈尚書戶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間劉氏誌文〉:「天子使中謁者臨問其家,賻以布帛。」宋.蘇軾〈上韓魏公乞葬董傳書〉:「軾與之故舊在京師者數人,相與出錢賻其家。」



助喪的財物。《左傳.隱公三年》:「武氏子來求賻,王未葬也。」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式尊遺占,存不願豐,沒無求贍,省訃卻賻。」


  

 简化字:赋
  部首:貝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徵收。《說文解字.貝部》:「賦,斂也。」漢.鼂錯〈論貴粟疏〉:「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2.給與、授與。如:「賦與」、「天賦異稟」。《漢書.卷一一.哀帝紀》:「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賦貧民。」

3.吟詠、寫作。如:「橫槊賦詩」。《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晉.陶淵明〈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4.分布、散布。《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漢.毛亨.傳:「賦,布也。」




1.稅收。如:「稅賦」、「田賦」。《漢書.卷一一.哀帝紀》:「民貲不滿十萬,皆無出今年租賦。」

2.《詩經》六義之一。鋪陳直言其事,有別於比喻和托物起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3.文體名。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韻文,多用來寫景敘事。盛行於漢魏六朝。如:「詩、詞、歌、賦。」《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及渡湘水,為賦以弔屈原。」唐.李白〈大獵賦〉:「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辭欲壯麗,義歸博達。」

4.資質。如:「稟賦」。


  

  部首: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厚。《說文解字.肉部》:「腹,厚也。」《禮記.月令》:「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



1.指動物的胸腔與骨盤之間的部位,俗稱為「肚子」。如:「果腹」、「捧腹大笑」。

2.泛稱中心部位。如:「山腹」、「瓶腹」。唐.杜甫〈南池〉詩:「呀然閬城南,枕帶巴江腹。」

3.比喻內心深處。如:「推心置腹」、「口蜜腹劍」。

4.正面、前面。《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國世家.南唐世家》:「吾無水戰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

5.姓。如戰國時趙國有腹擊。




懷抱。《詩經.小雅.蓼莪》:「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简化字:复
  部首: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有夾裡的衣服。《說文解字.衣部》:「複,重衣也。」《三國志.卷一一.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管寧》:「寧常著皁帽,布襦褲,布裙,隨時單複。」



1.有夾層的。《隋書.卷五五.列傳.尒朱敞》:「敞再拜哀求,長孫氏愍之,藏於複壁。」

2.相重、重疊。如:「重複」、「複賽」、「山重水複」。漢.張衡〈東京賦〉:「複廟重屋,八達九房。」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不是單一的。與「單」相對。如:「複數」、「複眼」、「複姓」、「複利」。

4.繁雜的。如:「繁複」、「錯綜複雜」。




再、又。如:「複習」、「複檢」、「複審」、「重複思考」。


  

  部首: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動物名。一種毒蛇。脊椎動物門爬蟲類有鱗目。具管狀毒牙,長尺餘。頭大,呈三角形,全身灰褐色,有斑紋。也稱為「蝮蛇」、「土虺蛇」。


  

  部首:車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6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古代車箱下面和軸相鉤連的木頭。《左傳.僖公十五年》:「車說其輹,火焚其旗。」晉.杜預.注:「輹,車下縛也。」唐.孔穎達.正義:「輹,車下伏兔也。今人謂之車屐,形如伏兔,以繩縛於軸,因名縛也。」


  

  部首:襾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8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翻倒、傾倒。如:「翻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論語.子罕》:「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前車覆,後車誡。」

2.反轉。如:「反覆無常」、「翻來覆去」。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3.毀滅、消滅。如:「傾覆」、「顛覆」。《論語.陽貨》:「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新唐書.卷一三六.列傳.李光弼》:「光弼用兵,謀定而後戰,能以少覆眾。」

4.回答。通「復」。如:「答覆」、「覆信」。《文明小史》第二九回:「這時逢瓜代回國,到京覆命,請假修墓來的。」

5.審察、詳察。《舊唐書.卷一一〇.列傳.鄧景山》:「以鎮撫紀綱為己任,檢覆軍吏隱沒者。」

6.遮蓋、掩蔽。如:「覆蓋」。《莊子.德充符》:「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聊齋志異.卷五.陽武侯》:「見舍上鴉鵲群集,競以翼覆漏處。」

7.埋伏、襲擊。《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魏書.卷八九.酷吏列傳.李洪之》:「乃夜密遣騎分部覆諸要路,有犯禁者,輒捉送州。」

8.反而。《詩經.小雅.節南山》:「不懲其心,覆怨其正。」




重、再。通「複」。如:「重覆」。《後漢書.卷四〇.班彪列傳下》:「亦以寵靈文武,貽燕後昆,覆以懿鑠,豈其為身而有顓辭也?」《老殘遊記》第一七回:「宮保只有派白太尊覆審的話,並沒有叫閣下回省的示諭,此案未了,斷不能走。」


  

  部首:香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8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香味濃郁。宋.魏了翁〈滿江紅.秋意冷然〉詞:「水拍池塘鴻雁聚,露濃庭畹芝蘭馥。」



香氣。南朝梁.元帝〈揚州梁安寺碑〉:「旃檀散馥,無復圓覺之風。」宋.蘇軾〈千秋歲.淺霜侵綠〉詞:「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餘馥。」



散發。唐.申歡〈兜玄國懷歸〉詩:「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宋.黃定〈鷓鴣天.間世文章萬選錢〉詞:「雍容草罷明堂詔,留取天香馥壽筵。」


  

 简化字:鳆
  部首:魚
部外笔画:9
 总笔画:20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動物名。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鮑螺科。貝殼呈扁橢圓形,體呈淡黃色,橢圓形,長二寸許。肉可食,味鮮美。也稱為「鮑魚」。


  

 简化字:负
  部首:貝
部外笔画:2
 总笔画:9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憑恃、憑藉。《說文解字.貝部》:「負,恃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史臣曰》:「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

2.靠、背對。如:「負山面海」。

3.以肩背物。如:「負薪」、「負荊請罪」。《韓非子.喻老》:「王壽負書而行,見徐馮於周塗。」

4.擔荷、承擔。如:「身負重任」。

5.享有。如:「久負盛名」。

6.虧欠、拖欠。如:「負債」。《漢書.卷八〇.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負責數百萬,願王為償。」

7.背棄、違背。如:「辜負」、「忘恩負義」。唐.李白〈白頭吟〉:「古來得意不相負,祗今惟見青陵臺。」《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今彼在生死之際,以性命托我,我何忍負之?」

8.遭受。如:「負傷」。




1.責任。如:「如釋重負」。

2.失敗。如:「勝負分明」、「不分勝負」。




與正相反的。如:「負電」、「負極」、「負數」。


  

  部首: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依照。《集韻.上聲.有韻》:「偩,依也。」《禮記.樂記》:「禮樂偩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漢.鄭玄.注:「偩,猶依像也。」

2.依恃。《淮南子.詮言》:「好勇則輕敵而簡備,自偩而辭助。」


  

  部首: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參見「蝜蝂」條。


  

  部首:宀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財物充裕、充足。如:「富裕」、「富有」、「富饒」、「富足」。《後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上.杜篤傳》:「昔在強秦,爰初開畔,霸自歧、廱,國富人衍。」

2.包容很多的。如:「富麗堂皇」、「文富辭豐」。

3.壯盛。南朝陳.周弘讓《答王裒書》:「昔吾壯日,及弟富年。」




1.財產、財物。如:「財富」。《禮記.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2.姓。如東周有富辰。




使豐裕。如:「富國強兵」。《論語.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部首:頁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ˇ
  拼音: fǔ




低頭、低下。同「俯」。《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贊曰》:「百粵之君頫首係頸,委命下吏。」《文選.曹植.七啟》:「頫眺流星,仰觀八隅。」


  

 简化字:讣
  部首: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9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報喪的文字。唐.柳宗元〈虞鳴鶴誄〉:「捧訃號呼,匍匐增悲。」



報喪、告喪。如:「訃告」。漢.王充《論衡.書虛》:「齊亂,公薨,三月乃訃。」


  

  部首:走
部外笔画:2
 总笔画:9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前往、投向、奔向。如:「單刀赴會」、「共赴國難」。《文選.曹植.白馬篇》:「捐驅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2.告喪。同「訃」。《左傳.文公十四年》:「凡崩、薨,不赴則不書;禍、福,不告亦不書。」《禮記.檀弓上》:「伯高死於衛,赴於孔子。」

3.游泳。同「洑」。《莊子.秋水》:「赴水則接腋持頤。」唐.成玄英.疏:「游泳則接腋持頤。」《水滸傳》第三八回:「張順再跳下水裡,赴將開去。」


  

  部首:人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授予、交給。如:「交付」、「託付」。《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原涉傳》:「具記衣被棺木,下至飯含之物,分付諸客。」

2.支出錢財。如:「付款」、「付帳」、「繳付」。




量詞。計算成組成套物品的單位。通「副」。如:「一付眼鏡」、「兩付碗筷」。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參見「吩咐」、「囑咐」等條。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依傍。如:「依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魯小弱,附於楚則晉怒,附於晉則楚來伐。」

2.歸依。如:「趨附」、「歸附」。《淮南子.主術》:「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

3.黏著不分開。如:「附著」。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有一石脊,自洞頂附壁直垂而下。」

4.靠近、親近。如:「附在他耳邊低語。」

5.應和。如:「附和」、「附議」。

6.相合、符合。《史記.卷七〇.張儀傳》:「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文選.左思.三都賦序》:「風謠歌舞,各附其俗。」

7.寄。參見「附書」條。




連帶的、外加的。如:「附屬」、「附帶」、「附設」。


  

  部首: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奉新死者的神主入廟,與先祖合祭。《說文解字.示部》:「祔,後死者合食於先祖。」《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明史.卷一五.孝宗本紀》:「己酉,憲宗神主祔太廟。」

2.子孫的棺木附葬在祖墳裡。《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傳.豫章王綜傳》:「後梁人盜其柩來奔,武帝猶以子禮祔葬陵次。」


  

  部首:虫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蛇腹下可使蛇向前爬行的橫鱗。《廣韻.去聲.遇韻》:「蚹,蛇腹下橫鱗可行者。」《莊子.齊物論》:「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

2.蝸牛。《爾雅.釋魚》:「蚹蠃螔蝓。」晉.郭璞.注:「即蝸牛也。」


  

 简化字:驸
  部首:馬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古時稱駕副車或備用的馬。《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擅芻水之利也,然馬過於圃池,而駙馬敗者,非芻水之利不足也,德分於圃池也。」《文選.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


  

 简化字:鲋
  部首:魚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6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動物名。即鯽。鯉目鯉科。形似鯉魚,背鰭基底較短,口側無鬚。骨多,味美。為我國重要的食用魚類。


  

  部首:阜
 总笔画:8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土山。漢.劉熙.《釋名.釋山》:「土山曰阜。」《文選.張協.七命》:「登翠阜,臨丹谷。」

2.大陸。《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漢.毛亨.傳:「大陸曰阜。」

3.二一四部首之一。




1.旺盛。《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阜。」漢.毛亨.傳:「阜,盛也。」

2.豐厚。如:「物阜民豐」。《國語.周語中》:「不義則利不阜,不祥則福不降。」

3.肥碩、壯大。《詩經.秦風.駟鐵》:「駟驖孔阜,六轡在手。」漢.毛亨.傳:「阜,大也。」

4.安康。唐.錢鏐〈投龍文〉:「自統制山河,主臨吳越,民安俗阜,道泰時康。」




使豐富。《孔子家語.卷八.辯樂》:「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部首:虫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參見「蛗螽」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ㄈㄨˊ
  拼音: fú




迴流、漩渦。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夏水急盛,川多湍洑。」



潛流在地下的。如:「洑流」。唐.李頎〈與諸公遊濟瀆泛舟〉詩:「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



游泳、泅水。如:「洑上水」。


  

  部首: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ㄈㄨˊ
  拼音: fú

參見「茯苓」條。


  

  部首: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ㄈㄨˊ
  拼音: fú




用來包裹、覆蓋衣物的方形布塊。《紅樓夢》第三四回:「走至鏡臺,揭起錦袱一照,只見腮上通紅。」也稱為「包袱」。


  

  部首:人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ㄈㄨˊ
  拼音: fú




作戰時所擒獲的敵人。如:「俘虜」。《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鄭伯傅王,用平禮也。」《孔子家語.卷一.相魯》:「裔夷之俘,敢以兵亂之。」



擄獲。《左傳.成公十三年》:「俘我王官,翦我羈馬。」《明史.卷一.太祖本紀一》:「元將徹里不花憚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賞。」


  

 简化字:夫
  部首:人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任勞役、做粗重工作的人。同「夫」。如:「車伕」、「力伕」。


  

  部首: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飄散。《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函荾荴以俟風兮,芳雜襲以彌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夫人之色如春華含荾敷散,以待風也。」


  

  部首: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腳背。同「跗」。《北史.卷九〇.藝術傳下.馬嗣明傳》:「嗣明為灸兩足趺上各三七壯,便愈。」



盤腿而坐。宋.蘇軾〈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詩:「終朝危坐學僧趺,閉門不出閑履鳧。」


  

  部首:金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1.斬草的鍘刀。《說文解字.金部》:「鈇,斫莝刀也。」清.段玉裁.注:「莝者,斬芻也。」

2.古代一種斬人的刑具。《漢書.卷七六.尹翁歸傳》:「不中程,輒笞督,極者至以鈇自剄而死。」《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宗姓侯王及它骨骾臣將相駢頸就鈇,血丹狴戶。」

3.斧頭。《列子.說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


  

 简化字:麸
  部首: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小麥磨成麵粉後所留下的皮殼、碎屑。《說文解字.麥部》:「麩,小麥屑皮也。」《太平御覽.卷八五三.飲食部.麩》:「五月五日至後,可糴麩,至冬以養馬。」也稱為「麩皮」、「麩子」。


  

  部首:禾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1.穀殼。《廣韻.平聲.虞韻》:「稃,穀皮。」《水滸傳》第二五回:「我前日要糴些麥稃,一地裡沒糴處。」

2.禾本科植物子房基部的小鱗片,為花冠退化變形而成。


  

  部首:子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鳥類伏卵生雛,蟲魚由產卵到出生幼兒,或指以人工方法使卵內胚胎發育成雛的過程,統稱為「孵」。如:「孵化」、「孵育」、「孵卵」。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ㄈㄨ
  拼音: fū




1.器物的底座。如:「鼓柎」、「鐘柎」。

2.花房、花萼。《山海經.西山經》:「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子孫。」晉.郭璞.注:「今江東人呼草木子房為柎……一曰柎,花下鄂。」南朝梁.沈約〈八詠詩.會圃臨春風〉:「氛氳桃李花,青柎含素萼。」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352 页数: 1/109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