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do
  

  部首:心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ㄉㄨㄥˇ
  拼音: dǒng




明白、了解。如:「懂道理」、「懂事」、「看懂了」。



參見「瞢懂」條。


  

  部首: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人的軀幹。常用以指女人的軀體。如:「胴體」。


  

 简化字:冻
  部首: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1.食物湯汁或含有膠質材料的汁液等,凝結成的半固體。如:「魚凍」、「肉凍」、「果凍」。

2.姓。如明代有凍秦。




1.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而凝結。如:「冰凍」、「冷凍」、「天寒地凍」。《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唐.李賀〈贈陳商〉詩:「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

2.受冷或感到冷。如:「凍得發抖。」


  

 简化字:栋
  部首:木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1.房屋的正梁。《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於鄭國,棟也。」《國語.魯語上》:「不厚其棟,不能任重。」

2.量詞。計算房屋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棟房屋」。


  

 简化字:动
  部首:力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與「靜」相對。如:「別動我的東西!」、「風吹草動」、「動一動,比較不冷」。

2.使用。如:「動筆」、「動刀」、「動腦筋」、「動心思」。

3.有所作為、開始做。如:「大家肯合作,動起來就快了!」、「動工」、「動身」。

4.觸發、感觸。如:「動怒」、「動人」、「感動」、「心動」。

5.吃。如:「他向來不動葷腥。」




1.每每、往往。如:「動輒得咎」。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每一獨往,動彌旬日。」

2.用在動詞之後,表示效果。如:「提不動」、「你說動他了嗎?」。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乳汁。《穆天子傳》卷四:「具牛羊之湩,以洗天子之足。」《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李善傳》:「親自哺養,乳為生湩。」唐.章懷太子.注:「湩,乳汁也。」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ㄨㄥˇ
  拼音: dǒng




1.董事或董事長的簡稱。如:「校董」、「常董」、「李董」。

2.參見「古董」條。

3.姓。如漢代有董仲舒。




1.監督。如:「董理」。《書經.大禹謨》:「戒之用休,董之用威。」《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肅肅荊王,董我三軍。」

2.匡正。《後漢書.卷六七.岑晊傳》:「雖在閭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唐.魏徵〈論時政疏〉:「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


  

  部首:冫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ㄉㄨㄥ
  拼音: dōng




1.一年四季中的最後一季。農曆指立冬至立春的時期,一般而言氣溫較低。若以北半球氣候論,概指十一月或十二月至翌年的二月或三月期間。如:「寒冬」、「殘冬」、「冬天」。

2.閩南方言。代表一年的時間。如:「兩冬」、「三冬」。

3.姓。如三國時有冬逢。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ㄉㄨㄥ
  拼音: dōng




形容撞擊或敲鼓的聲音。如:「咕咚一聲」、「咚咚的鼓聲」。


  

  部首:气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ㄉㄨㄥ
  拼音: dōng




(radon,Rn)化學元素。原子序86。全部同位素都具放射性,為一種鈍氣。可從鐳放射性衰變中以氣體射氣的形式獲得。在醫學上通常用來治療惡性腫瘤。也稱為「鐳射氣」。


  

 简化字:冬
  部首:鼓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8
  注音: ㄉㄨㄥ
  拼音: dōng




形容敲鼓、敲門等的聲音。如:「鼓聲鼕鼕」、「鼕鼕鼕……,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屋內熟睡的人們。」唐.劉禹錫〈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詩:「笑聽鼕鼕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简化字:东
  部首: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ㄉㄨㄥ
  拼音: dōng




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

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如:「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

3.請客出錢的人。如:「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

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部首:辵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1.停止不前。如:「逗留」。《文選.張衡.思玄賦》:「亂弱水之潺湲兮,逗華陰之湍渚。」

2.惹、引弄。如:「娃娃被逗得笑了起來。」、「這娃兒很逗人憐愛。」




句讀。如:「逗點」、「逗號」。


  

  部首: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雙子葉植物的一科。種類甚多,實皆結莢。同「豆」。


  

  部首:肉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頸項、脖子。《公羊傳.莊公十二年》:「萬怒,搏閔公,絕其脰。」


  

  部首:疒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1.皮膚上因病所生的豆狀膿疱。如:「痘瘡」、「水痘」。

2.青春期因皮脂分泌旺盛,導致皮脂腺阻塞而在皮膚上所形成的丘疹。如:「青春痘」。


  

 简化字:饾
  部首:食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參見「餖飣」條。


  

 简化字:斗
  部首:鬥
 总笔画:10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1.相爭。如:「械鬥」、「明爭暗鬥」。《論語.季氏》:「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2.使動物相鬥。如:「鬥狗」、「鬥雞」、「鬥蛐蛐兒」。

3.競賽、比賽。如:「鬥智」、「鬥棋」、「鬥法」。《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這畜生只除天上有,果係世間無,將他各處去鬥,俱鬥他不過,成百十貫贏得。」

4.拼湊、湊集。如:「把這些小碎布鬥成一個袋子。」《金瓶梅》第一回:「都鬥分子,來與武松人情。」《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我們鬥分銀子,與你作賀。」

5.惹、引弄。通「逗」。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休煩惱吾當且是耍,鬥卿來便當真假。」




1.姓。如黃帝時有鬥苞,春秋時楚國有鬥伯比。

2.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窦
  部首:穴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0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1.孔穴、縫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君口中何為開狗竇?」

2.人體內某些器官或組織內部的凹陷處。如:「鼻竇」。

3.姓。如漢代有竇嬰、竇憲。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ㄉㄡ
  拼音: dōu




憤怒斥責的聲音。多用於早期的小說和戲曲。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一折:「這女人是從那裡來的,必然是妖精鬼怪。唗!」


  

  部首:儿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ㄡ
  拼音: dōu




1.一種帽子。明.瞿佑《歸田詩話.宋故宮》:「元廢宋宮為佛寺,西僧皆戴紅兜帽也。」《紅樓夢》第四九回:「見探春正從秋爽齋出來,圍著大紅猩猩氈斗蓬,帶著觀音兜。」

2.穿戴在胸前的衣物。如:「肚兜」、「圍兜」。

3.衣服等物的小口袋,可用來裝東西。如:「褲兜」。《水滸傳》第三八回:「又搶了別人賭的十來兩銀子,都摟在布衫兜裡。」

4.竹轎。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往常時翠轎香兜,兀自倦朱簾揭繡。」




1.用雙手或衣襟、裙襬等攏住東西。《西遊記》第二四回:「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

2.繞、轉。如:「兜圈子」。

3.承擔。如:「你放手去做,若有問題我會幫你兜著。」

4.招攬。如:「兜售」、「兜攬」、「兜生意」。


  

  部首: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ㄉㄡ
  拼音: dōu




1.以竹製成,登山時用的轎子。明.張自烈《正字通.竹部》:「篼,竹輿也,箯之別名,俗謂之篼子。」也稱為「篼子」。

2.竹片、柳條等編成的器具,可用以盛物。如:「背篼」。


  

  部首:斗
 总笔画:4
  注音: ㄉㄡˇ
  拼音: dǒu




1.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十升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紅樓夢》第四二回:「如今這一個裡頭裝了兩斗御田粳米。」

2.酒器。《詩經.大雅.行葦》:「酌以大斗。」《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3.形狀像斗的器具。如:「漏斗」、「熨斗」、「米斗」、「菸斗」。

4.星座名:(1)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有六顆星,通稱為「南斗」。(2)北斗七星。

5.圓形的指紋。參見「斗箕」、「斗紋」等條。

6.姓。如宋代有斗蓋。

7.二一四部首之一。




1.比喻小。如:「斗室」、「斗城」。

2.比喻大。南朝梁.簡文帝〈七勵〉:「至如牽鉤壯氣,斗膽豪心。」

3.險峻、陡峭。通「陡」。《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閩遊日記》:「蓋是山四面斗削,惟一線為暗磴,百丈為明梯。」




驟然、突然。唐.韓愈〈答張十一功曹〉詩:「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部首: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ㄉㄡˇ
  拼音: dǒu




1.顫動。如:「發抖」、「顫抖」。《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把個管獄的典史,登時嚇得渾身亂抖。」

2.振動。如:「抖落一身的灰塵。」《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誰想那女子放下石頭,把手上、身上的土,拍了拍抖了抖。」

3.振奮、鼓起。參見「抖擻」條。

4.俗稱得志、得意為「抖」。多含諷刺的意味。如:「靠著逢迎拍馬的技倆,沒幾年他便抖起來了。」《紅樓夢》第六〇回:「你老把威風抖一抖,以後也好爭別的禮。」

5.揭穿。如:「事情抖開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部首:虫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ㄉㄡˇ
  拼音: dǒu

參見「蝌蚪」條。


  

  部首:阜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ㄉㄡˇ
  拼音: dǒu




1.坡度峻峭,近於垂直。如:「陡削」、「又高又陡」。《老殘遊記》第八回:「一邊是陡山,一邊是深谷。」

2.嚴密。宋.秦醇《譚意哥傳》:「陡帳垂絲,清風射牖,疏簾透月,銀鴨噴香。」




突然、驟然。如:「天氣陡變」。《紅樓夢》第九七回:「且說寶玉回來,舊病陡發,更加昏憒,連飲食也不能進了。」


  

  部首:豆
 总笔画:7
  注音: ㄉㄡˋ
  拼音: dòu




1.古代盛食品的器皿。器淺似盤,圈足,多數有蓋。盛行於商周時期,後亦作為禮器。《說文解字.豆部》:「豆,古食肉器也。」《詩經.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漢.鄭玄.箋:「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

2.雙子葉植物豆科的泛稱。草本、木本均有。葉多複葉,間或為單葉,互生,通常具托葉。花為蝶形,或兩側對稱,有些為輻射對稱。果為莢果,種子無胚乳,間或含少量胚乳。約一萬六千種,產世界各地。用途極廣,供食用、藥用或觀賞等。

3.姓。如漢代有豆如意,清代有豆文武。

4.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ㄨㄥ
  拼音: dōng

參見「蝃蝀」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1.深穴。如:「壁洞」、「山洞」。

2.穿破的孔。如:「衣服破了一個洞。」

3.口語中用來代替數目字的「零」。如:「洞洞拐」。




深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



透澈、明白。如:「洞悉」、「洞察」。


  

  部首: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田地。如:「田硐」。多作為地名用字。如:廣東有「儒垌」、廣西有「麻垌鎮」。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ㄨㄥˋ
  拼音: dòng




1.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山西省長子縣發鳩山而注入黃河。

2.暴雨。《楚辭.屈原.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


  

  部首: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ㄉㄡˇ
  拼音: dǒu




柱上方木。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2) ㄉㄨㄥˋ
  拼音:(2) dòng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參見「侗族」條。


  

  部首:心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2) ㄉㄨㄥˋ
  拼音:(2) dòng

參見「恫喝」、「恫嚇」等條。


  

  部首:山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2) ㄉㄨㄥˋ
  拼音:(2) dòng




1.早期大陸地區海南島黎族政治組織的名稱。各峒以山嶺、河流為界,有固定的地域。如:「峒長」。

2.地名用字:(1)苗、傜、僮、侗等民族的聚居區域。分布在大陸地區廣西、貴州等部分山區。如「苗峒」、「黃峒」。(2)山洞。如:「峒中」、「吉峒坪」。


  

  部首: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2) ㄉㄨㄥˋ
  拼音:(2) dòng

(一)之又音。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ㄉㄨㄥ
  拼音:(2) dōng

(一)之又音。


  

  部首: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ㄉㄡ
  拼音:(2) dōu




1.皆。概括全部的意思。如:「都好」、「都是」。

2.還、尚且、甚至。如:「他都如此說了,你又能如何呢!」、「他一動都不動,活像個木頭人似的。」

3.業已、已經。有加重語氣的意味。如:「誤會都造成了,你懊悔也沒用!」




發語詞,無義。《書經.堯典》:「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


  

 简化字:读
  部首:言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2
  注音:(2) ㄉㄡˋ
  拼音:(2) dòu




句中語意未完,讀時須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也作「逗」。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ㄛ
  拼音:(2) ō




用於句尾或語氣停頓處,表驚嘆。如:「這麼多錢呵!」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204 页数: 1/56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