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ㄨˇ
  拼音: dǔ




衣背接縫處。《說文解字.衣部》:「裻,背縫。」《國語.晉語一》:「是故使申生伐東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简化字:笃
  部首: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ㄉㄨˇ
  拼音: dǔ




1.忠厚、誠實。如:「篤實」。《禮記.中庸》:「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2.病勢沉重。《史記.卷七九.范雎傳》:「昭王彊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文選.李密.陳情表》:「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專一、切實。《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堅持、固執。如:「篤志」。《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姓。如元代有篤列圖。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ㄉㄨˋ
  拼音: dù




1.植物名:(1)松科冷杉屬,「冷杉」之古稱,參見「冷杉」條。(2)薔薇科梨屬,「棠梨」、「杜梨」之古稱,參見「棠梨」條。(3)馬兜鈴科細辛屬,「杜蘅」之古稱,參見「杜蘅」條。

2.姓。如唐代有杜甫、杜牧。




1.堵塞、阻絕。如:「杜塞」、「杜絕」。《戰國策.秦策一》:「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懽而黥公孫賈。」

2.排斥、拒絕。《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今賞加無勞,以攜有德;杜黜忠功,以疑眾望。」《南史.卷五.齊本紀.廢帝鬱林王》:「依違杜諫,乃止。」


  

  部首: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ㄉㄨˋ
  拼音: dù




因別人勝過自己而內心忌恨。如:「妒忌」。《列子.說符》:「爵高者人妒之,官人者主惡之。」《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ㄨˋ
  拼音: dù




1.過河、由此岸到彼岸。如:「渡河」、「渡海」。唐.李華〈弔古戰場文〉:「萬里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

2.通過、跨越。如:「渡過難關」。《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淮陰已受命東,未渡平原。」宋.蘇軾〈梅花〉詩二首之一:「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山。」

3.交付、轉手。如:「引渡」、「讓渡」。




坐船過河的地方。《晉書.卷三四.杜預傳》:「預又以孟津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于富平津。」唐.王維〈歸嵩山作〉詩:「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简化字:镀
  部首:金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7
  注音: ㄉㄨˋ
  拼音: dù




用電解的方法將一種金屬塗在他種金屬的外表。如:「電鍍」、「鍍銀」。《玉篇.金部》:「鍍,金鍍物也。」《水滸傳》第一三回:「身披一副鐵葉攢成鎧甲,腰繫一條鍍金獸面束帶。」


  

  部首:竹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ㄉㄨˋ
  拼音: dù




一種可製箭桿的竹子。《字彙.竹部》:「簬,美竹,可為箭者。」


  

  部首:虫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4
  注音: ㄉㄨˋ
  拼音: dù




1.蛀蟲。《說文解字.䖵部》「蠹」字.清.段玉裁.注:「在木中食木者也。」如:「木蠹」。唐.李賀〈堂堂〉詩:「十年粉蠹生畫梁,飢蟲不食堆碎黃。」

2.從中敗損或侵耗財物的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




蛀爛、腐蝕。《呂氏春秋.季春紀.季春》:「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唐.韓愈〈雜詩〉:「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部首:韋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2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裝弓的套子。《說文解字.韋》:「韣,弓衣也。」《禮記.少儀》:「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劍則啟櫝蓋襲之,加夫橈與劍焉。」宋.梅堯臣〈田家語〉詩:「三丁籍一壯,惡使操弓韣。」


  

  部首:骨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3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參見「髑髏」條。


  

 简化字:渎
  部首:水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8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1.輕慢、不敬。如:「褻瀆」。《禮記.少儀》:「毋拔來,毋報往,毋瀆神,毋循枉。」《鏡花緣》第一七回:「婢子以此細事上瀆高賢,真是貽笑大方。」

2.貪求。《左傳.昭公十三年》:「晉有羊舌鮒者,瀆貨無厭,亦將及矣,為此役也,子若以君命賜之,其已。」




1.水溝。如:「溝瀆」。《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唐.司馬貞.索隱:「瀆,小渠也。」

2.注海的大河。《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韓非子.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

3.姓。如漢代有瀆弘之。


  

 简化字:椟
  部首:木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1.木製的盒子。《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宋.陸游〈自述〉詩:「遺經在櫝傳家學,大字書牆作座銘。」

2.棺材。《漢書.卷六七.楊王孫傳》:「昔帝堯之葬也,窾木為櫝,葛藟為緘,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殠。」




封藏、收藏。《國語.鄭語》:「乃布幣焉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藏之,傳效之。」唐.孫樵〈書褒城驛壁〉:「當愁醉醲,當飢飽鮮,囊帛櫝金,笑與秩終。」


  

  部首:歹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動物未出生時,在胎中死去。《字彙.歹部》:「殰,未及生而胎敗也。」《禮記.樂記》:「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則樂之道歸焉耳。」


  

 简化字:犊
  部首:牛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1.小牛。如:「初生之犢不畏虎。」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

2.姓。如戰國時齊國有犢牧。


  

 简化字:牍
  部首:片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1.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木片。如:「簡牘」。《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廣陵厲王劉胥傳》:「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唐.顏師古.注:「犢,木簡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子建援牘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

2.文書、書籍。如:「文牘」、「連篇累牘」。《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誦記。」

3.信札。如:「尺牘」。《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小姪菲才寡學,大人誤採虛名,恐其有玷薦牘。」


  

  部首:貝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2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鳥獸未出生時,在胎中死去。《玉篇.卵部》:「卵內敗也。」《淮南子.原道》:「獸胎不贕,鳥卵不毈。」漢.高誘.注:「胎不成獸曰贕。」


  

 简化字:黩
  部首:黑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7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汙垢。南朝宋.傅亮〈潘尚書僕射表〉:「上增國垢,下招私黷。」



汙穢。《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乍迴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後黷。」



1.輕慢、不恭敬。《書經.說命》:「黷于祭祀。」《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進不黨以讚己,退不黷於庸人。」

2.貪求。《南史.卷四九.劉懷珍傳》:「及累為州郡,頗黷財賄。」唐.柳宗元〈封建論〉:「列侯驕盈,黷貨事戎。」

3.輕妄、濫用。如:「窮兵黷武」。唐.柳宗元〈駮復讎議〉:「誅其可旌,茲謂濫,黷刑甚矣。」


  

  部首:言
部外笔画:22
 总笔画:29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1.怨恨。《說文解字.誩部》:「讟,痛怨也。」《北史.卷三二.崔挺傳》:「陳既主昏於上,人讟於下。」

2.詆毀、誹謗。《左傳.宣公十二年》:「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晉.杜預.注:「讟,謗也。」《隋書.卷七五.儒林傳.何妥傳》:「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讟之言出矣。」




毀謗、怨恨的話。《文選.張衡.思玄賦》:「且獲讟于群弟兮,啟金縢而後信。」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ㄨˇ
  拼音: dǔ




1.牆壁。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唐.柳宗元〈梓人傳〉:「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

2.量詞。計算牆壁的單位。如:「一堵牆」。唐.張祜〈遊天台山〉詩:「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3.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堵叔。




1.阻塞。如:「堵塞」、「堵住破洞」。

2.以言語頂撞或遏阻別人。《紅樓夢》第三七回:「當著眾人,太太自為又增了光,堵了眾人的嘴,太太越發喜歡了。」


  

  部首:目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ㄨˇ
  拼音: dǔ




看見。如:「有目共睹」、「睹物思人」。《莊子.秋水》:「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紅樓夢》第九九回:「賈母等一則怕他招受寒暑,二則恐他睹景傷情。」


  

 简化字:赌
  部首:貝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ㄨˇ
  拼音: dǔ




用財物作為爭輸贏的不正當娛樂。如:「賭博」、「好賭」、「嗜賭如命」。《聊齋志異.卷三.賭符》:「倘能戒賭,我為汝覆之。」



爭勝負、比輸贏。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要看什麼天喜到命,只賭本事,做得去自去做。」《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吳二浪子急於要賭,連忙說:『萬不會誤的!』」


  

  部首:口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ㄨ
  拼音: dū

參見「嘟嘟」、「嘟嚕」等條。


  

  部首:目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ㄨ
  拼音: dū




1.監察、考核、審視。如:「監督」、「督導」、「督戰」。《管子.心術上》:「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唐.尹知章.注:「督,察也。謂以法察事。」

2.催促。如:「督促」。《後漢書.卷三五.張純傳》:「督委輸,監諸將營。」唐.章懷太子.注:「督,促也。」

3.責備。如:「督過」。漢.王充《論衡.寒溫》:「父子相怒,夫妻相督。」




1.大將。《後漢書.卷四六.郭躬傳》:「軍征,校尉一統於督。」唐.章懷太子.注:「督,謂大將。」《三國志.卷三五.諸葛亮傳》:「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2.職官名。具監察及指揮權責的官員。如:「監督」、「都督」、「總督」。

3.中醫上指人體的奇經八脈之一。是陽經經脈的總綱。

4.姓。如春秋時晉國有督戎。


  

  部首: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1.禍害。《書經.盤庚》:「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列傳.鄭眾》:「凡稱善士,莫不離被災毒。」

2.會危害身體健康的物質。如:「中毒」。晉.潘岳〈馬汧督誄〉:「而蜂蠆有毒,驟失小利。」

3.指毒品。能讓人成癮並危害健康甚或生命的麻醉品。包括嗎啡、海洛因、古柯鹼等。如:「販毒」、「吸毒」、「反毒運動」。

4.比喻對思想意識有害的事物。如:「科舉遺毒」、「封建餘毒」。




1.怨恨。《列子.湯問》:「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若毒之乎?余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2.傷害、殘害。如:「荼毒」。唐.杜甫〈夏夜歎〉詩:「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3.用有毒物質害死或傷害。如:「把人毒死了」、「用藥毒老鼠」。




1.含有對健康或生命有危害物質的。如:「毒品」、「毒藥」。《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西南夷》:「招呼諸君長,多釀毒酒。」

2.本身含有毒素的。如:「毒蛇」、「毒草」。

3.凶狠、猛烈。如:「狠毒」、「虎毒不食子」。《西遊記》第六五回:「我們到那廂,決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狠狠地。如:「毒打一頓」。《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父親便將小的毒咬一口,咬落耳朵。」


  

  部首: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參見「碌碡」條。


  

 简化字:独
  部首:犬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ㄉㄨˊ
  拼音: dú




孤單的、單一的。如:「獨子」、「獨木」。《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今僕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



1.僅、但、唯、只。如:「獨善其身」。《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偏偏。《樂府詩集.卷三八.相和歌辭十三.古辭.孤兒行》:「孤子遇生,命獨當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

3.一個人的。如:「獨奏」。唐.杜甫〈月夜〉詩:「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4.專斷、一意孤行。如:「獨斷」、「獨裁」。




1.老而無子。《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恤鰥寡,存孤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縱教血染鵑紅,彼蒼不念煢獨。」


  

 简化字:簖
  部首:竹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4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插置在水中,便於捕捉魚、蝦、螃蟹等的竹柵。如:「魚籪」。


  

  部首: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ㄨㄢ
  拼音: duān




1.事物的兩頭皆稱為「端」。如:「尖端」、「末端」、「筆端」。《論語.子罕》:「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2.事物的起始。如:「開端」、「發端」、「挑起戰端」。《孟子.公孫丑》:「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3.項目、方面。如:「鬼計多端」、「變化萬端」、「舉其一端」。

4.心思、思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衛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5.古代布帛的長度單位。通常一端約等於一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除了文若虛,每人送緞子二端。」

6.姓。如明代有端孝思。




正、正直。如:「品行不端」。《禮記.玉藻》:「目容端,口容止。」《孟子.離婁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1.以手托物。如:「端碗」、「端菜上桌」。

2.擺。如:「端架子」、「把問題都端出檯面上討論。」




1.到底、究竟。宋.王安石〈龍泉寺石井〉詩二首之二:「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臥龍無?」宋.陸游〈幽事〉詩:「餘年端有幾?風月且婆娑。」

2.果真。宋.蘇軾〈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詞:「武昌南岸,昔遊應記。料多情夢裡,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部首:矢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ㄨㄢˇ
  拼音: duǎn




長的相反詞:(1)指距離或長度小。如:「短刀」、「短裙」。(2)指時間少。如:「晝長夜短」。《書經.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3)指才氣少。如:「短才」。《晉書.卷六二.劉琨傳》:「以臣愚短,當此至難,憂如循環,不遑寢食。」



過失、缺點。如:「護短」、「揭短」、「說長道短」、「截長補短」。



1.缺少。《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我這兒短了兩隻白皮箱。」

2.說別人壞話。《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3.搶劫。《儒林外史》第四回:「嚴鄉紳執意不肯,把小的的驢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


  

  部首: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1.量詞:(1)計算長條物分成若干部分的單位。如:「兩段木頭」、「把這線剪成數小段。」(2)計算具有延續性質事物段落的單位。如:「一段路」、「一段情」、「一段話」、「一段時間」。

2.工廠、工礦或鐵公路組織中的一種任務編組。如:「工務段」、「機務段」。

3.姓。如唐代有段成式,清代有段玉裁。


  

  部首: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腶脩:加以薑桂,捶擣所製成的肉乾。《集韻.去聲.換韻》:「腶,腶脩,捶脯施薑桂也。」《禮記.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新唐書.卷一六四.歸崇敬傳》:「學生謁師,贄用腶脩一束,酒一壺,衫布一裁,色如師所服。」


  

  部首:石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磨刀石。《廣韻.去聲.換韻》:「碫,礪石。」


  

 简化字:缎
  部首: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質地厚密,一面平滑有光彩的絲織品。如:「錦緞」、「綢緞」。


  

  部首:殳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孵不出小鳥。《淮南子.原道》:「獸胎不贕,鳥卵不毈。」漢.高誘.注:「卵不成鳥曰毈。」


  

 简化字:锻
  部首:金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7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將金屬放入火中燒紅,再用鐵錘搥打。如:「鍛鍊」、「鍛造」、「鍛工」、「鍛接」。《書經.費誓》:「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



磨刀石。同「碫」。《詩經.大雅.公劉》:「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漢.毛亨.傳:「鍛,石也。」


  

 简化字:断
  部首:斤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ㄉㄨㄢˋ
  拼音: duàn




1.截開。如:「砍斷」、「割斷」。《易經.繫辭下》:「斷木為杵。」

2.隔絕、不延續。如:「中斷」、「望斷」、「斷了音訊」、「恩斷義絕」。唐.白居易〈後宮詞〉:「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3.戒除。如:「斷菸」、「斷奶」、「斷酒」。

4.決定、判定。如:「診斷」、「當機立斷」、「優柔寡斷」。《漢書.卷六八.霍光傳》:「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絕對的。如:「斷無此理」、「此事斷然做不得。」


  

  部首: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ㄉㄨㄟˋ
  拼音: duì




草木茂盛。《文選.張衡.西京賦》:「鬱蓊薆薱。」唐.李善.注:「皆草木盛貌也。」


  

 简化字:怼
  部首:心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ㄉㄨㄟˋ
  拼音: duì




怨恨、埋怨。如:「怨懟」、「忿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盍亦求之,以死誰懟?」《聊齋志異.卷一.王成》:「主人懟曰:『我言如何,子乃急自鬻也?』」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ㄨㄟ
  拼音: duī




1.積聚成小山的東西。如:「土堆」、「瓦礫堆」、「柴火堆」。

2.量詞。計算堆積物、成群人的單位。如:「一堆土」、「兩堆人」。

3.地名用字。如屏東縣的六堆,大陸地區四川省奉節縣東瞿塘峽口的灩澦堆。




1.積聚。如:「堆恨成仇」。

2.用手或工具把東西聚積起來。如:「把白菜堆在院子裡。」、「把書堆在桌子上。」


  

 简化字:兑
  部首:儿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ㄉㄨㄟˋ
  拼音: duì




1.交換。如:「兌換」。唐.丁仙芝〈餘杭醉歌贈吳山人〉詩:「十千兌得餘杭酒,二月春城長命杯。」

2.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如:「兌現」、「匯兌」、「擠兌」。

3.攙入。如:「這水太燙了,兌點冷水進去。」

4.拚、搏。《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這剪徑的毛團!我須是認得你。做這老性命著與你兌了罷!」




《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沼澤。(2)六十四卦之一。兌(☱)下兌(☱)上。象亨通而利於守正之義。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075 页数: 1/102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