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bào
  

 简化字:锕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ㄚ
  拼音: ā




(actinium,Ac)化學元素。原子序89。放射性元素之一。銀白色。在自然界中與鈾礦共存。除硫化物外,錒的化合物為無色。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ㄚ
  拼音: ā




1.表驚訝、痛苦、贊嘆的語氣。如:「啊!失火了!」、「啊!這片風景好美!」

2.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啊!你說什麼?」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ㄚ
  拼音:(2) ā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ㄚ
  拼音:(2) ā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ㄚˊ
  拼音:(2) á




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ㄚˋ
  拼音:(3) à

(二)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ㄚ
  拼音:(3) a




語尾助詞,無義。如:「不錯啊!」、「好棒啊!」


  

  部首:勹
 总笔画:2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包裹。「包」的本字。《說文解字.勹部》:「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清.段玉裁.注:「今字『包』行,而『勹』廢矣。」



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勹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1.裹紮、容納其中。如:「包裝」、「包容」、「無所不包」。《詩經.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2.圍住。如:「士兵分兩路包過去了。」

3.藏。《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包紅顏而弗明。」顏師古注引晉灼曰:「包,藏也。」

4.保證、擔保。如:「包你滿意」、「包管沒事」。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只怕我伯嚭身上,包殺的他尿流屁滾。」

5.負責。如:「包打聽」、「一手包辦」。

6.承攬。如:「承包」、「發包工程」。

7.約定專用。如:「包車」、「包場子」。




1.裝東西的袋子。如:「皮包」、「書包」、「荷包」、「腰包」。

2.氈製的圓頂帳篷。如:「蒙古包」。

3.物體或身體上鼓起的疙瘩。如:「頭上撞腫了一個包。」

4.一種麵粉做成的食物。如:「麵包」、「包子」。

5.量詞。計算成包的物品的單位。如:「一包糖果」、「十包水泥」。

6.姓。如漢代有包咸,宋代有包拯。


  

  部首:子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參見「孢子」、「胞囊孢子」等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1.花或花序基部之退化葉或葉狀結構。如:「含苞待放」。

2.蓆草。可用來編織席子、草鞋等。




1.將東西包裹起來。通「包」。

2.容納。晉.左思〈魏都賦〉:「巷苞諸公,都護之堂,殿居綺窗。」

3.總攬。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兼苞博落,不常一象。」




草木茂盛。如:「竹苞松茂」。


  

  部首:肉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1.胞衣。包裹在胎兒外面的薄膜。《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宮曰:『善臧我兒胞,丞知是何等兒也!』」唐.顏師古.注:「胞謂胎之衣也。」

2.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

3.今稱同國或同民族的人。如:「同胞」。

4.病瘡。《戰國策.楚策四》:「夫癘雖癰腫胞疾,上比前世,未至絞纓射股。下比近代,未至擢筋而餓死也。」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用慢火熬煮食物。如:「煲粥」、「煲湯」、「雞煲飯」。


  

  部首: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1.穿著寬大的衣服。《說文解字.衣部》:「褒,衣博裾。」

2.稱揚、讚許。與「貶」相對而言。《公羊傳.隱公元年》:「與公盟者眾矣,曷為獨褒乎此?」南朝梁.蕭統〈文選序〉:「頌者所以游揚德業,褒讚成功。」




1.獎賞。《新唐書.卷一六二.呂元膺傳》:「請明枉直,以顯褒懲。」

2.國名。周代時所建,故地在今大陸地區陝西省褒城縣東南。也稱為「有褒」。




大。《淮南子.主術》:「一人被之而不褒,萬人蒙之而不褊。」《漢書.卷八三.朱博傳》:「官屬多褒衣大袑,不中節度,自今掾史衣皆令去地三寸。」


  

  部首:人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1.養護、守衛、不使受損。如:「保護」、「保衛」、「保健」、「保全」。《詩經.大雅.崧高》:「南土是保。」

2.承擔、負責。如:「保荐」、「保險」。《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

3.仗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

4.妥為收藏。《黃帝內經素問.卷三.靈蘭祕典論》:「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保焉。」

5.舉薦。《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叡曰:『卿自舉之。』真乃保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




1.責任保證。如:「人保」、「鋪保」。

2.伙計、傭工。如:「酒保」。

3.職官名。即太保。古時三公之一,管理皇宮裡的教育。《書經.君奭.序》:「召公為保,周公為師。」

4.舊時地方的組織:(1)基層組織,五家為保。(2)參見「保甲法」條。

5.姓。如明代有保睿,清代有保希賢。


  

  部首:人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7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參見「儤直」條。


  

  部首:牛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動物名。即犎牛。背脊上有肉隆起如橐駝,據說可健行三百餘里而不須休息。《爾雅.釋畜》:「犦牛。」晉.郭璞.注:「即犎牛也。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狀如橐駝,肉鞍一邊。健行者,日三百餘里。」


  

  部首:虍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古時一種猛獸。《文選.鮑照.蕪城賦》:「伏虣藏虎,乳血飧膚。」唐.李善.注:「虣,古文暴字,蒲到切。虣或為甝,《爾雅》曰:『甝,白虎。』」



急躁、暴虐。《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刑教中,則民不虣。」


  

  部首:女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參見「媬姆」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1.叢生的草。《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燕剌王劉旦傳》:「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唐.顏師古.注:「草叢生曰:『葆』。」

2.鼓上的裝飾物。《三國演義》第四九回:「竿尖上用雞羽為葆,以招風信。」

3.通「堡」。《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與諸侯約,為高葆,禱於王路。」

4.姓。如明代有葆光先。




1.隱藏、掩蔽。《管子.水地》:「故其民諂諛葆詐,巧佞而好利。」

2.守。通「保」。《墨子.非攻》:「濟三江五湖,而葆之會稽。」

3.保持。通「保」。參見「葆真」條。


  

  部首: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參見「襁褓」條。


  

 简化字:饱
  部首:食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1.滿足。如:「一飽眼福」。《國語.越語上》:「美其服,飽其食。」

2.充滿。晉.陸機〈豪士賦序〉:「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1.吃足的。《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2.充足、充分。如:「飽學」、「飽和」、「飽經世故」、「飽歷風霜」。




1.吃得滿足的狀態。《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2.姓。如宋代有飽安盈。


  

  部首:豸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1.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似虎較小,毛黃褐色,背有黑圓斑。性凶猛,能上樹捕食其他獸類,傷害人畜。也稱為「豹子」。

2.姓。如三國時魏國有豹皮公。


  

 简化字:报
  部首: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1.由某種前因而得的結果。如:「善報」、「惡報」。

2.音信、消息。如:「捷報」、「情報」。

3.新聞紙或刊物。如:「日報」、「晚報」。




1.告訴。如:「報信」、「報佳音」。

2.回應、酬答。《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荀子.宥坐》:「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3.答覆。如漢代司馬遷有〈報任少卿書〉。

4.下淫上。《左傳.宣公三年》:「文公報鄭子之妃。」晉.杜預.注:「漢律:『淫季父之妻,曰報。』」

5.論罪處刑。《韓非子.五蠹》:「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漢書.卷六七.胡建傳》:「知吏賊傷奴,辟報故不窮審。」顏師古注引蘇林曰:「報,論也。斷獄為報。」


  

 简化字:鸨
  部首: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1.動物名。一種候鳥。鳥綱涉禽類雁形目。頭小,頸長,無後趾。外形似雁而略大,背部羽毛有斑紋。不善飛翔而善涉水。

2.開設妓院的女人。如:「老鴇」、「鴇母」。

3.毛色黑白相間的馬。《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鴇。雨服齊首,兩驂如手。」也稱為「駁」。


  

 简化字:宝
  部首:宀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0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1.珍貴的東西。如:「珠寶」、「國寶」、「傳家之寶」。《禮記.禮運》:「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

2.舊時錢幣。如:「元寶」、「通寶」。

3.璽印。舊時天子御璽、諸侯封璽都稱「寶」。《詩經.大雅.崧高》:「錫爾介圭,以作爾寶。」

4.姓。漢代有寶忠,元代有寶魯。




1.珍貴的。如:「寶刀」、「寶劍」。

2.稱君主或神、道、佛有關事物。如:「寶位」、「寶符」、「寶塔」、「寶剎」。

3.尊稱他人。如:「寶眷」、「貴寶號」。


  

  部首: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1.胸懷、志趣。《宋書.卷六九.列傳.范曄》:「然區區丹抱,不負夙心。」

2.量詞。計算兩臂可圍持的單位。如:「一抱草」、「一抱書」。

3.姓。如北魏有抱嶷、抱老壽。




1.用手臂摟起。如:「抱孩子」、「抱薪救火」。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剨然有聲後壁半圯,乃左挈妻,右抱子。」

2.養育。《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往後來倆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那個不用幾尺粗布呢?」

3.孵化。如:「抱蛋」、「抱窩」。

4.懷藏在內。如:「抱怨」、「抱病」。

5.守護。《孟子.萬章下》:「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

6.環繞。如:「環山抱水」。宋.陸游〈書事〉詩:「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

7.拋擲、丟棄。《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褚先生曰:『抱之山中,山者養之。』」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禽鳥孵卵。唐.韓愈〈薦士〉詩:「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四一.牧養.六畜》:「養雞不菢法:母雞下卵時,日逐食內夾以麻子餵之,則常生卵不菢。」


  

 简化字:刨
  部首: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1.裝有利刃,用以刮平的工具,如刮平木材的鉋子,刮平銅鐵的鋼鉋等。

2.刷馬毛的鐵刷。如:「馬鉋」。




1.用鉋子削刮東西。如:「請把這塊木料鉋薄一些。」

2.鋤地使平。如:「鉋地」。


  

 简化字:鲍
  部首:魚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6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1.鹽醃的鹹魚,味腥臭。《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鮐鮆千斤,鯫千石,鮑千鈞。」

2.動物名。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肉質鮮美,可食。貝殼橢圓形,可入藥。也稱為「鰒魚」、「石決明」。

3.姓。如春秋時齊國有鮑叔牙,南朝宋有鮑照。


  

  部首:土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ㄅㄠˇ
  拼音: bǎo




1.用土石築成的小城。《十六國春秋輯補.卷四〇.前秦錄.苻登傳》:「據險築堡以自固。」

2.工事堅固的陣地。如:「碉堡」、「橋頭堡」、「灘頭堡」。

3.北方人稱村落為「堡」。如:「張家堡」。


  

 简化字:龅
  部首:齒
部外笔画:5
 总笔画:20
  注音: ㄅㄠ
  拼音: bāo




牙齒突露。《玉篇.齒部》:「齙,露齒。」《資治通鑑.卷二六八.後梁紀三.均王乾化三年》:「蜀太子元膺,豭喙齙齒,目視不正。」


  

  部首: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ㄅㄠˊ
  拼音: báo




空中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冰粒或冰塊。此種粒塊直徑達五公釐或以上,常伴夏季暴雨降下。也稱為「冰雹」、「雹子」。



投擲、拍打。通「撲」。《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孟姜女變文》:「姜女自雹哭黃天,只恨賢夫亡太早。」


  

  部首:火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1.因火或受熱猛然炸裂或迸出。《紅樓夢》第四九回:「怪道昨兒晚上燈花爆了又爆,結了又結,原來應到今日。」

2.突然、猛迅發生。如:「戰事爆發」。

3.一種烹飪法。將食物用大火熱油快炒,並頻頻以鍋鏟翻攪材料,至食物剛熟即起鍋,比炒所需的時間更短。如:「爆肚兒」、「醬爆雞丁」、「蔥爆牛肉」。


  

  部首:足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跳躍。《集韻.去聲.效韻》:「趵,跳躍也。」如:「趵突」。


  

  部首:日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ㄅㄠˋ
  拼音: bào




1.急遽、猛烈。《說文解字.日部》:「暴,疾有所趣也。」《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漢.鄭玄.箋:「暴,疾也。」

2.欺凌。《荀子.性惡》:「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

3.毀壞、蹧蹋。如:「暴殄天物」、「自暴自棄」。

4.空手搏鬥。《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宋.邢昺.疏:「空手搏虎為暴虎。」

5.鼓起、突出。如:「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




1.殘酷凶惡。如:「殘暴」、「暴虐」、「暴行」。

2.急躁的。《荀子.彊國》:「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唐.楊倞.注:「暴察,謂暴急嚴察也。」

3.急驟的、猛烈的。如:「暴風」、「暴雨」、「暴飲暴食」。




姓。戰國時韓國有暴鳶,漢代有暴勝之。


  

  部首:革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4
  注音:(2) ㄅㄠ
  拼音:(2) bāo




軟皮做成的小箱子。如:「提鞄」。


  

 简化字:剥
  部首: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2) ㄅㄠ
  拼音:(2) bāo

(一)之語音。


  

  部首: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2) ㄅㄠˊ
  拼音:(2) báo




124的語音。


  

  部首: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2) ㄅㄠˋ
  拼音:(2) bào




削刮成碎屑。通「鉋」。如:「刨皮」、「刨木頭」。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974 页数: 1/50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