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Y
  

 简化字:宴
  部首:言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3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宴飲。同「醼」。《廣韻.去聲.霰韻》:「讌,同醼。」《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更始)日夜與婦人飲讌後庭。」《文選.左思.吳都賦》:「里讌巷飲,飛觴舉白。」


  

 简化字:宴
  部首:酉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3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宴飲。同「宴」。《集韻.去聲.霰韻》:「醼,合飲也。」《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傳》:「每夜醼飲,諠譁竟夕,使者不以為意。」



宴席。同「宴」。唐.方干〈上杭州姚郎中〉詩:「春遊下馬皆成醼,吏散看山即有詩。」


  

 简化字:验
  部首:馬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3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1.憑證、證據。《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

2.預期的效果,或與預言相合的事實。如:「效驗」。《淮南子.主術》:「驗在近而求之遠,故弗得也。」《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表說水旱小事,往往有驗。」

3.病徵。《列子.湯問》:「二人曰:『願先聞其驗。』」




1.察看、檢查。如:「驗血」、「驗屍」。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2.審核、證實。《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有職者,安其職不聽其議;無職者,責其實以驗其辭。」

3.結果與所預言相合。如:「應驗」、「屢試屢驗」。


  

 简化字:谳
  部首:言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7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審判定罪。《集韻.去聲.線韻》:「讞,議罪也。」如:「三審定讞」。《漢書.卷五.景帝紀》:「諸獄疑,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简化字:酽
  部首:酉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7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1.味道濃厚。宋.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2.顏色深。唐.戴叔倫〈贈慧上人〉詩:「雲霞色釅禪房衲,星月光涵古殿燈。」


  

 简化字:艳
  部首:豆
部外笔画:21
 总笔画:28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1.美好、華麗。如:「豔麗」、「鮮豔」、「妖豔」。漢.陳琳〈神女賦〉:「既歎爾以豔采,又說我之長期。」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

2.有關於愛情的。如:「豔詩」、「豔事」、「豔遇」。南朝梁.王筠〈三婦豔〉:「丈人且安臥,豔歌方斷續。」




羨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不謀治強之功,而豔乎辯說文麗之聲,是卻有術之士,而任壞屋折弓也。」唐.萬楚〈五日觀妓〉詩:「新歌一曲令人豔,醉舞雙眸斂鬢斜。」



1.美女。如:「獵豔」。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吳娃與越豔,窈窕誇鉛紅。」

2.光彩。晉.潘岳〈笙賦〉:「爛熠爚以放豔,鬱蓬勃以氣出。」


  

 简化字:滟
  部首:水
部外笔画:28
 总笔画:31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參見「瀲灩」條。



地名用字。參見「灩澦堆」條。


  

  部首: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一種美玉。《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鼂采琬琰,和氏出焉。」南朝梁.簡文帝〈謝敕賚善勝威勝刀啟〉:「冰鍔含彩,雕琰表飾。」

2.琰圭的簡稱。參見「琰圭」條。


  

  部首:戶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參見「扊扅」條。


  

  部首:目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目,動物的視覺器官。如:「眼睛」、「濃眉大眼」。《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

2.孔穴。唐.杜甫〈石笋行〉:「古來相傳是海眼,苔蘚食盡波濤痕。」宋.楊萬里〈小池〉詩:「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3.關鍵、要點。如:「節骨眼」。《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他起初還想賴,後來被家兄點了兩句眼,他無話說了。」

4.下圍棋時,無棋子的空處稱為「眼」。唐.元稹〈酬孝甫見贈〉詩一〇首之七:「無事拋棋侵虎口,幾時開眼復聯行。」《紅樓夢》第六二回:「探春因一塊棋受了敵,算來算去,總得了兩個眼。」

5.參見「板眼」條。

6.量詞。計算眼睛看的次數的單位。如:「多看兩眼」、「瞪了他一眼」。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當眾公開表現技藝。如:「表演」、「扮演」。《紅樓夢》第五四回:「當下天未二鼓,戲演的是八義中『觀燈』八齣。」

2.練習。如:「演練」。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不強似你教幼女演裁縫,勸佳人學繡刺。」《水滸傳》第七回:「每日將酒肉來請智深,看他演武使拳。」

3.擴展、闡揚。《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計,又不知推演聖德,述先帝之志。」《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先王光演大業,肆于時夏。」

4.運算、推算。如:「演算」。《宋史.卷八二.律曆志十五》:「必使氣之與朔無毫髮之差,始可演造新曆。」


  

  部首: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豔麗、美好。如:「不辨蚩妍」、「百花爭妍」。《文選.陸機.挽歌詩三首之二》:「豐肌饗螻蟻,妍姿永夷泯。」《文選.鮑照.蕪城賦》:「才力雄富,士馬精妍。」


  

  部首: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磨細。同「研」(一)。


  

  部首: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動物名。即鵁鶄。涉禽類鸛形目。頭頸為赤褐色,體白,喙長,腳高,胸背有疏鬆的毛。產於大陸地區南部及印度。


  

 简化字:铅
  部首:金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古部族名。《爾雅.釋地》:「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


  

  部首:火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火光上升。《說文解字.炎部》:「炎,火光上也。」《書經.洪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孔穎達正義引王肅曰:「火之性,炎盛而升上。」

2.焚燒。《書經.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引漢.章帝〈禱雨詔〉:「去秋雨澤不適,今時復旱,如炎如焚。」《晉書.卷八七.列傳.涼武昭王李玄盛》:「飛塵翕以蔽日,大火炎其燎原。」




1.得病時發熱、紅腫、疼痛的現象。如:「發炎」、「肺炎」、「盲腸炎」。

2.比喻擁有炙人權勢者。唐.柳宗元〈宋清傳〉:「吾觀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有能類清之為者。」《三俠五義》第六二回:「觀內當家的叫做吳道成,生的黑面大腹,自稱綽號鐵羅漢,一身好武藝,慣會趨炎附勢。」

3.炎帝,即上古傳說中之神農氏,與黃帝合稱「炎黃」。《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難矣,五帝固相與爭矣。」《漢書.卷三三.魏豹田儋韓王信傳》:「周室既壞,至春秋末,諸侯秏盡,而炎黃唐虞之苗裔尚猶頗有存者。」

4.火光,火焰。漢.張衡〈西京賦〉:「光炎燭天庭,囂聲震海浦。」《大正藏.史傳部.唐.僧詳.法華經傳記.卷九.王舍城旃陀羅子》:「驅吾入火車持拳,率在三方相副,火籠在頭上,隨振火迸如鐵火,繩率在前導,各口吐火炎。」




酷熱、極熱。如:「炎熱」、「炎夏」。《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唐.柳宗元〈籠鷹詞〉:「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同「巖」。如:「岩石」、「岩洞」。

2.構成地殼的石質,多為礦物的集合體。如:「火成岩」、「沉積岩」、「花岡岩」。


  

  部首: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長。《文選.班固.西都賦》:「歷十二之延祚,故窮泰而極侈。」晉.左思〈嬌女詩〉:「從容好趙舞,延袖像飛翮。」



1.拉長、伸長。如:「延長」、「延年益壽」。《韓非子.十過》:「延頸而鳴,舒翼而舞。」晉.慕容廆〈與陶侃箋〉:「每瞻江湄,延首遐外。」

2.擴展、蔓衍。如:「火勢蔓延」。《文選.潘岳.關中詩》:「微火不戒,延我寶庫。」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九鯉湖日記》:「松偃藤延,縱目成勝。」

3.引導、引進。如:「延入」。《文選.賈誼.過秦論》:「秦人開關而延敵。」《漢書.卷六八.霍光傳》:「獨夜設九賓溫室,延見姊夫昌邑關內侯。」

4.招攬、邀請。如:「延請」、「延攬人才」。《紅樓夢》第一〇九回:「那知賈母這病日重一日,延醫調治不效。」

5.連及。如:「禍延子孫」。《書經.大禹謨》:「罰弗及嗣,賞延於世。」

6.向後推遲。如:「拖延」、「延期」。




遲緩。如:「延誤」、「延緩」。



姓。如漢代有延岑。


  广

  部首:广
 总笔画:3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依山崖所建造的房屋。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元.袁桷〈次韻瑾子過梁山濼三十韻〉:「土屋危可緣,草广突如峙。」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方
部外笔画:2
 总笔画:6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旌旗隨風飛揚的樣子。《說文解字.㫃部》:「㫃,旌旗之游、㫃蹇之貌。」


  

  部首:水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河川名。發源於大陸地區河南省,為濟水上源。

2.通「兗」。如大陸地區兗州亦作沇州。




參見「沇溶」、「沇沇」等條。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遮蔽。《禮記.月令》:「君子齊戒,處必掩身。」《紅樓夢》第五七回:「三人聽說,忙掩了口,不提此事。」

2.關閉。如:「虛掩房門」。《南史.卷二六.袁湛傳》:「席門常掩,三逕裁通。」唐.李白〈擬恨賦〉:「若夫陳后失寵,長門掩扉。」

3.停止。漢.班昭〈女誡〉:「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紅樓夢》第一五回:「賈赦等見執意不從,只得告辭謝恩回來,命手下人掩樂停音。」

4.襲擊、偷襲。《史記.卷九〇.彭越傳》:「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覺,捕梁王,囚之雒陽。」《隋書.卷七〇.李密傳》:「密發伏自後掩之,須陁眾潰。」


  

  部首: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用來捕魚或捕鳥的網。《玉篇.网部》:「罨,罕也。以罔魚也。」《廣韻.上聲.琰韻》:「罨,鳥網。」



1.用網捕取。《文選.左思.蜀都賦》:「罨翡翠,釣鰋鮋。」

2.覆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峽中西望,重峰罨映。」


  

  部首: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20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青黑色。《說文解字.黑部》:「黤,青黑色也。」


  

 简化字:兖
  部首:儿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參見「兗州」條。


  

  部首: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藏匿。《說文解字.匸部》:「匽,匿也。」

2.停止、停息。通「偃」。《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海內安寧,興文匽武。」




1.廁所。《周禮.天官.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匽,路廁也。」

2.姓。如漢代有匽皇后。


  

  部首: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仰臥。《詩經.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巳于行。」《文選.謝靈運.遊南亭詩》:「逝將候秋水,息景偃舊崖。」

2.仆倒、倒伏。《書經.金縢》:「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儀禮.鄉射禮》:「東面偃旌,興而俟。」

3.覆蓋。如:「偃蓋」。唐.張喬〈尋桃源〉詩:「水垂青靄斷,松偃綠蘿低。」

4.停止、平息。《書經.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1.堤防。《周禮.天官.䱷人》:「䱷人掌以時䱷為梁。」鄭玄注引鄭司農云:「梁,水偃也。」

2.姓。如晉代有偃籍。


  

  部首:邑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參見「郾城縣」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蟬。《詩經.大雅.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句下漢.毛亨.傳:「螗,蝘也。」


  

 简化字:鼹
  部首:鼠
部外笔画:9
 总笔画:22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參見「鼴鼠」條。


  

  部首:廾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遮蓋、掩蔽。《爾雅.釋天》:「弇日為蔽雲,疾雷為霆霓。」《管子.八觀》:「塞其塗,弇其跡。」

2.承襲、依循。《荀子.賦篇》:「法禹、舜而能弇跡者邪?」




1.深。《呂氏春秋.仲冬紀.仲冬》:「君子齋戒,處必弇。」漢.高誘.注:「弇,深邃。」

2.窄小、狹隘。如:「弇口」。《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行及弇中,將舍。」晉.杜預.注:「弇中,狹道。」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雲興起的樣子。《說文解字.水部》:「渰,雲雨貌。」宋.王令〈渰渰〉詩:「渰渰輕雲弄落暉,壞簷巢滿燕來歸。」



陰雲。《文選.張協.雜詩一〇首之九》:「淒風起東谷,有渰興南岑。」



淹沒。通「淹」。《水滸傳》第五五回:「水中生擒二百餘人,一半水中渰死,些少逃得性命回去。」《聊齋志異.卷五.長冶女子》:「門舍居廬,已被黑水渰沒。」


  

  部首: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捕取。《文選.曹植.七啟》:「曳文狐,揜狡兔,捎鷫鷞,拂振鷺。」

2.遮蔽。通「掩」。《禮記.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唐.魏徵〈理獄聽諫疏〉:「此猶捕雀揜目,盜鐘而揜耳者,祇以取誚,將何益乎?」

3.奪。《淮南子.氾論》:「怯者夜見立表,以為鬼也;見寢石,以為虎也;懼揜其氣也。」


  

  部首:行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延伸、展開。如:「繁衍」。《漢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博通善屬文,推衍鹽鐵之議。」

2.散布、分布。《文選.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多餘的。如:「衍字」。宋.鄭樵〈通志總序〉:「既無衍文,又無絕緒,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部首: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魚浮出水面呼吸。《淮南子.主術》:「夫水濁則魚噞,政苛則民亂。」

2.食、嚐。三國魏.曹丕〈詔群臣〉:「今以荔枝賜將吏,噞之則知其味薄矣。」


  𣝓

  部首:木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植物名。即山桑。桑科桑屬,小喬木或灌木。葉卵形,長五至十四公分,粗鋸齒緣,不分裂或三至五裂,兩面被毛,背面脈腋無簇生毛。雄花序下垂穗狀,雌花序頭狀,雌花花柱明顯。椹果橢圓形,紅熟至紫黑熟。材質硬度適中。生於向陽山坡及山阜。《說文解字.木部》:「𣝓,山桑也。」也稱為「小葉桑」、「鷄桑」。


  

 简化字:厣
  部首:厂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19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蟹臍,蟹腹下的薄殼。《廣韻.上聲.琰韻》:「厴,蟹腹下厴。」

2.螺類介殼口的圓片狀蓋。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榮螺》:「榮螺為軟體動物,亦作蠑螺,形如拳,故又名拳螺。殼甚厚,有厴,孔大而圓,外暗青色。」


  

 简化字:魇
  部首:鬼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4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惡夢。《集韻.去聲.葉韻》:「魘,眠不祥也。」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



做惡夢時,胸口感到壓迫,呼吸困難。《紅樓夢》第八二回:「姑娘!姑娘!怎麼魘住了!快醒醒兒脫了衣服睡罷。」


  

 简化字:黡
  部首:黑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6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參見「黶子」條。


  

  部首:龍
部外笔画:4
 总笔画:20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人名用字。為五代時南漢劉巖所造的字,並自以為名,取周易飛龍在天之意。《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國世家.兩漢世家》:「龑初名巖,又更曰陟。九年,白龍見南宮三清殿,改元曰白龍,又更名龑,以應龍見之祥。」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3047 页数: 2/82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