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K
  

  部首: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ㄎㄜˊ
  拼音: ké




1.握、持。《廣韻.入聲.陌韻》:「揢,手把著也。」

2.卡住、夾住。如:「因為放了太多東西,抽屜給揢住了。」


  

 简化字:垦
  部首:土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ㄎㄣˇ
  拼音: kěn




翻土。如:「開墾」、「墾荒」、「墾地」。《管子.輕重甲》:「今君躬犁墾田,耕發草土,得其穀矣。」


  

 简化字:恳
  部首:心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ㄎㄣˇ
  拼音: kěn




真誠。《玉篇.心部》:「懇,誠也;信也。」如:「忠懇」、「態度誠懇」。



請求。明.張自烈《正字通.心部》:「懇,俗借為干求意。」如:「拜懇」、「仰懇」、「敬懇」。《鏡花緣》第六回:「況嫦娥自從與我角口,至今見面不交一言,我又何必懇他?」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ㄣˋ
  拼音: kèn




1.刁難。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還寺,所定夫來索金加添,余不許。有寺內僧欲行,余索其定錢,仍掯不即還。」

2.威逼、脅迫。《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自半路遇見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皂絲麻線,要勒掯我同去。」


  

  部首: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注音: ㄎㄣˋ
  拼音: kèn




衣服在腋下的接縫處。如把此接縫處縫上稱為「煞裉」,而上衣從肩頭到腋下的尺寸稱為「抬裉」。


  

  部首:土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ㄎㄥ
  拼音: kēng




1.地面凹陷的地方。如:「泥坑」、「彈坑」、「沙坑」、「坑坑洞洞」。

2.地洞、地道。如:「礦坑」、「坑道」。《舊唐書.卷四八.食貨志上》:「其天下自五嶺以北,見採銀坑,並宜禁斷。」

3.俗稱廁所。如:「茅坑」、「糞坑」、「登坑」。




1.活埋。如:「坑殺」、「焚書坑儒」。

2.陷害、欺騙。如:「坑人」、「坑害」。《紅樓夢》第九三回:「我並沒得罪人,為什麼這麼坑我?」


  

 简化字:坑
  部首:阜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ㄎㄥ
  拼音: kēng

同「坑」。


  

  部首:牛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ㄥ
  拼音: kēng




牛脛骨,即牛膝下的骨頭。《說文解字.牛部》:「牼,牛膝下骨也。」清.黃景仁〈平定兩金川大功告成恭紀〉:「斜攻閒開窮支撐,迎刃桀解無堅牼。」


  

 简化字:硁
  部首: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ㄎㄥ
  拼音: kēng

參見「硜硜」條。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ㄎㄥ
  拼音: kēng




誙誙:競相奔走的樣子。《莊子.至樂》:「吾觀夫俗之所樂舉群趨者,誙誙然如將不得已。」唐.成玄英.疏:「誙誙,趨死貌也。」


  

 简化字:铿
  部首:金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ㄎㄥ
  拼音: kēng




1.形容彈擊金屬瓦石的聲音。《禮記.樂記》:「鍾聲鏗,鏗以立號。」唐.孔穎達.正義:「鍾聲鏗者,言金鍾之聲鏗鏗然矣。」宋.陸游〈贈宋道人〉詩:「鳥道懸崖忽飛騫,戲擲短劍聲鏗然。」

2.形容琴瑟聲。《論語.先進》:「鼓瑟希,鏗爾。」三國魏.何晏.集解:「鏗者,投瑟之聲也。」




撞擊。《楚辭.宋玉.招魂》:「鏗鐘搖虡,揳梓瑟些。」漢.王逸.注:「鏗,撞也。」《文選.班固.東都賦》:「發鯨魚,鏗華鐘。」


  

  部首:心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ㄎㄨㄥˇ
  拼音: kǒng




1.害怕、畏懼。如:「驚恐」、「惶恐」、「爭先恐後」、「有恃無恐」。《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2.威脅、使害怕。如:「恐嚇」。《漢書.卷八〇.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王不許,博辭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書為大人乞骸骨去。」唐.賈島〈暮過山村〉詩:「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大概、或者。表疑慮不定的語氣。如:「恐怕」、「恐未必如此」。唐.崔顥〈長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ㄨㄥˋ
  拼音: kòng




1.拉弓。《說文解字.手部》:「控,引也。」清.段玉裁.注:「引者,開弓也。」文選.班固〈西都賦〉:「弦不再控,矢不單殺。」明.宋濂〈秦士錄〉:「諸將軍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戰且卻。」

2.操縱、支配。如:「控制」、「遙控」。唐.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董西廂》卷七:「沉醉東風裡,控驕馬,鞭裊蘆花。」

3.投、擲。《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則控於地而已矣。」

4.投訴、告發。如:「指控」、「誣控」、「控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斷不得公,自然上控。」

5.北平方言。指倒懸容器口,使裡面的液體流淨。如:「將沙拉油瓶控一控,還足夠炒一次菜。」


  

  部首:革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7
  注音: ㄎㄨㄥˋ
  拼音: kòng




1.拴在馬脖子上,用以控制馬的皮帶或繩索。晉.傅玄〈良馬賦〉:「縱鞍則行,攬鞚則止。」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銀鞍紫鞚照雲日,左顧右盼生光輝。」

2.比喻馬。唐.杜甫〈麗人行〉:「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絲絡送八珍。」宋.蘇軾〈次韻李公擇梅花〉詩:「杯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操縱、駕馭。宋.蘇軾〈虢國夫人夜遊圖〉詩:「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踏飛龍。」《聊齋志異.卷九.鳳仙》:「遇女郎騎款段馬,老僕鞚之,摩肩過。」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ㄨㄥ
  拼音: kōng

參見「涳濛」條。


  

  部首:山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ㄨㄥ
  拼音: kōng

參見「崆峒山」條。


  

  部首:竹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ㄎㄨㄥ
  拼音: kōng

參見「箜篌」條。


  

  部首:子
部外笔画:1
 总笔画:4
  注音: ㄎㄨㄥˇ
  拼音: kǒng




1.窟窿、洞穴。如:「穿孔」、「針孔」、「毛細孔」、「千瘡百孔」、「無孔不入」。《列子.仲尼》:「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達。」

2.孔子的簡稱。如:「孔廟」、「孔孟學說」。《淮南子.俶真》:「孔墨之弟子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世。」

3.姓。如漢代有孔融,唐代有孔穎達。




1.通達的。《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婼羌傳》:「去長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當孔道。」

2.大。《老子》第二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甚、很、非常。如:「需款孔急」。《文選.枚乘.七發》:「毅武孔猛,袒裼身薄。」《清史稿.卷二〇.文宗本紀》:「甲子,詔軍務未竣,需材孔亟,其有知兵之人,所在保舉錄用。」


  

 简化字:抠
  部首: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ㄎㄡ
  拼音: kōu




1.提挈、撩起。《廣韻.平聲.虞韻》:「摳,褰裳也。」《禮記.曲禮上》:「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2.探取。《列子.黃帝》:「以瓦摳者巧,以鉤摳者憚,以黃金摳者惛。」晉.張湛.注:「互有所投者,摳。」

3.捉拿、拘留。《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差官教放了孫婆,將孫小二摳住問俞良安在?」

4.用手指或指甲挖取。如:「不要摳鼻子!」《西遊記》第二回:「摳眼睛,捻鼻子。」

5.北平方言。指追究、深究。如:「他遇著問題,總喜好死摳!」




北平方言。指吝嗇。如:「他這人摳得很,一毛錢也不肯拿出來。」


  

  部首:弓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ㄎㄡ
  拼音: kōu




1.弓弩兩端繫弦的部分。《說文解字.弓部》:「彄,弓弩耑弦所居也。」清.段玉裁.注:「耑者,頭也,兩頭隱弦處曰彄。」漢.蔡邕〈黃鉞銘〉:「馬不帶鉂,弓不受彄。」

2.環類的東西。《西京雜記》卷一:「戚姬以百鍊金為彄環,照見指骨。」《資治通鑑.卷一二六.宋紀八.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人以鉤車鉤城樓,城內繫以彄緪。」


  

 简化字:眍
  部首:目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6
  注音: ㄎㄡ
  拼音: kōu




眼珠子深陷。《廣韻.平聲.侯韻》:「瞘,深目貌。」《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蕭雅一臉麻子,眼瞘齒䶕,好似飛天夜叉模樣。」


  

  部首:口
 总笔画:3
  注音: ㄎㄡˇ
  拼音: kǒu




1.人或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說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如:「張口」、「閉口」、「守口如瓶」。也稱為「嘴」。

2.器物納入取出的地方。如:「槍口」、「瓶口」。漢.王充《論衡.道虛》:「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蓋其口。」

3.內外相通的出入處。如:「港口」、「門口」、「巷口」、「海口」。

4.關隘。常用於地名。如:「張家口」、「喜峰口」、「古北口」。

5.兵器或工具上的鋒刃。如:「刀口」、「劍口」。

6.破裂的地方。如:「傷口」、「裂口」、「缺口」。

7.量詞:(1)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2)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3)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8.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口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1.敲、擊。如:「叩門」、「叩關」。《論語.憲問》:「以杖叩其脛。」唐.白居易〈長恨歌〉:「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2.磕、觸。如:「叩頭」、「叩首」。《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安老爺聽得這個,說了句豈敢,連忙趕過去,合他膀子靠膀子的,也那麼鬧了一陣,口裡卻說的是:『還叩,還叩,還叩。』」

3.詢問、請問。如:「叩安」、「執經叩問」。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4.叩頭、叩首的簡稱。如:「三跪九叩」。

5.牽、拉住。同「扣」。《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伯夷、叔齊叩馬而諫。」


  

  部首:手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1.牽、勒住。《說文解字.手部》:「扣,牽馬也。」《左傳.襄公十八年》:「齊侯駕將走郵棠,大子與郭榮扣馬。」

2.套住,把圈環狀的東西鉤結住。如:「扣鈕釦」、「將門扣上」。

3.抓住、貼緊。如:「扣住原則」、「扣緊主題」、「扣人心弦」。

4.押解、拘留。如:「扣押」、「扣留」。《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那知州姓賀,奉了這項公事,不敢怠慢,即時扣了店主人到來,聽四人的口詞。」

5.敲、擊。通「叩」。如:「扣鐘」、「扣槃捫燭」。《荀子.法行》:「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唐.皎然〈尋陸鴻漸不遇〉詩:「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6.攻打。如:「扣城不下」。《封神演義》第五回:「扣玄關,天昏地暗;擊地戶,鬼泣神欽。」

7.扳動。如:「打靶時,槍托抵住肩窩,瞄準準星,用食指扣動扳機。」

8.戴上、施加。如:「他不知不覺被扣上一個罪名。」、「武大郎被扣了頂大綠帽。」

9.減掉、減去。如:「扣錢」、「扣分」、「扣進度」、「七折八扣」。

10. 一種烹飪方法。將主要材料處理好,依序裝入碗裡,再加上佐料或調味料等,蒸或燉至熟透,吃時再倒蓋於碗盤中。如:「梅乾扣肉」、「南乳扣肉」。




1.用來鉤結的環狀物。如:「鈕扣」、「鞋扣」、「繩扣」、「領扣」。也作「釦」。

2.減算價錢的比例數。如:「折扣」。


  

 简化字:扣
  部首:金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衣服的鈕扣。《新唐書.卷二二〇.東夷傳.高麗傳》:「王服五采,以白羅制冠,革帶皆金釦。」俗稱為「釦子」。



用金屬裝飾器物。《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其蜀、漢釦器九帶佩刀,並不復調。」唐.章懷太子.注:「釦,以金銀緣器也。」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參見「佝僂」條。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怐愗:愚昧、不聰明。《玉篇.心部》:「怐,怐愗,愚貌。」《楚辭.宋玉.九辯》:「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


  

  部首: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1.盜匪,或指外來的入侵者。如:「賊寇」、「草寇」、「敵寇」、「流寇」、「倭寇」、「窮寇莫追」。唐.杜甫〈登樓〉詩:「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明.侯方域〈寧南侯傳〉:「是時秦寇入豫,良玉當往勦,見司徒公。」

2.姓。如北魏有寇謙之,宋代有寇準。




侵犯、掠奪。如:「入寇」、「寇邊」。《書經.費誓》:「無敢寇攘,踰垣牆。」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參見「豆蔻」條。


  

  部首: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紡織機上固定經紗,打入緯紗的機件。形狀像梳子。《廣韻.去聲.候韻》:「簆,織具。」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上.乃服》:「凡絲穿綜度經,必用四人列坐,過簆之人,手執簆耙先插以待絲至,經過簆,則兩指執定,足五、七十簆,則絛結之。」


  

  部首:鳥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1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初生的小鳥。《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聲謷謷者,鳥哺鷇也。」


  

  部首: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ㄎㄨ
  拼音: kū




1.剖開。《莊子.山木》:「吾願君刳形去皮,灑心去欲,而遊於無人之野。」《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

2.挖空。《易經.繫辭下》:「刳木為舟,剡木為楫。」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ㄎㄨ
  拼音: kū




1.草木失去生機。如:「枯木逢春」。唐.李白〈蜀道難〉:「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絕壁。」元.馬致遠〈天淨沙.枯藤老樹昏鴉〉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2.乾、乾涸。如:「枯井」、「海枯石爛」、「枯魚之肆」。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五九:「眾鳥集榮柯,窮魚守枯池。」

3.憔悴、瘦瘠。《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魂魄飛揚,形容已枯。」




1.油料作物經榨油後剩餘的渣滓,多製成餅狀,供飼料、肥料之用。如:「茶枯」、「油枯」。

2.中醫上稱半身不遂的病為「枯」。


  

  部首: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5
  注音: ㄎㄨ
  拼音: kū

參見「骷髏」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ㄎㄨ
  拼音: kū




1.因傷心或激動而流淚,甚至發出悲聲。如:「嚎啕大哭」、「痛哭失聲」。《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唐.杜甫〈佳人〉詩:「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2.弔唁。《淮南子.說林》:「桀辜諫者,湯使人哭之。」漢.高誘.注:「哭,猶弔也。」

3.傷心的向人訴說。如:「你的存款比我多,別老在我面前哭窮。」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ㄎㄨ
  拼音: kū




洞穴。同「窟」。《說文解字.土部》:「堀,突也。」清.段玉裁.注:「突為犬從穴中暫出,因謂穴中可居曰突,亦曰堀,俗字作窟。」《漢書.卷五一.鄒陽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部首: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ㄎㄨ
  拼音: kū




1.洞穴。《玉篇.穴部》:「窟,穴也。」如:「土窟」、「窟窿」、「蛇窟」、「蟻窟」。《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北周.庾信〈小園賦〉:「藏貍並窟,乳鵲重巢。」

2.人所居住的土室。《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唐.孔穎達.正義:「謂於地上累土而為窟。」《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

3.比喻人、事、物聚集、雜處的地方。如:「匪窟」、「賭窟」、「賊窟」、「貧民窟」、「銷金窟」。《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遯棲。」宋.張耒〈潘郎以予生日見過致酒出兩詩〉二首之二:「淮陽牡丹窟,盛不數伊洛。」


  

  部首: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ㄎㄨˇ
  拼音: kǔ




1.五味之一。似黃連、膽汁的味道,與「甘」、「甜」相反。《荀子.正名》:「甘、苦、鹹、淡、辛、酸,奇味以口異。」

2.難以忍受的境況。如:「訴苦」、「吃苦耐勞」、「受苦受難」、「苦中作樂」、「苦盡甘來」。




1.受累、為難。如:「他如此忍辱負重,真是苦了他了!」

2.磨鍊。《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3.患、怕。《漢書.卷三四.韓信傳》:「亭長妻苦之,乃晨炊蓐食。」《文選.古詩十九首.迴車駕言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旱。」




1.有苦味的。如:「苦瓜」、「苦茶」。

2.艱辛、難受。如:「苦境」、「苦日子」、「一臉苦笑」。《孟子.梁惠王上》:「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

3.愁悶。如:「愁眉苦臉」。唐.李白〈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盡心盡力的。如:「苦勸」、「苦諫」、「埋頭苦幹」、「寒窗苦讀」。


  

  部首:石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注音: ㄎㄨˋ
  拼音: kù

參見「矻矻」條。


  

 简化字:裤
  部首: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ㄎㄨˋ
  拼音: kù




穿在下身的服裝。如:「長褲」、「西裝褲」、「開襠褲」。唐.薛逢〈宮詞〉:「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褲宮人掃御床。」《紅樓夢》第六五回:「底上綠褲紅鞋,一對金蓮或敲或並,沒半刻斯文。」也稱為「褲子」。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159 页数: 3/20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