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 字词:J 嚌 简化字:哜 部首:口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嚐食、嚐滋味。《禮記.雜記下》:「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嚌之。」 齌 部首:齊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8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為趕時間,以猛火煮飯。《說文解字.火部》:「齌,炊餔疾也。」清.段玉裁.注:「餔,日加申時食也。晚飯恐遲,炊之疾速,故字从火。」 副 疾、迅疾。《楚辭.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漢.王逸.注:「齌,疾也。」 癠 部首:疒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9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生病。《廣韻.上聲.薺韻》:「癠,病也。」《禮記.玉藻》:「親癠,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節也。」 穧 部首:禾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9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收割。《說文解字.禾部》:「穧,穫刈也。」 名 已經割下還沒有紮束的農作物。《詩經.小雅.大田》:「彼有不穫稚,此有不斂穧。」唐.孔穎達.正義:「穧者,禾之鋪而未束者。」 霽 简化字:霁 部首:雨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2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雨後或霜雪過後轉晴。如:「雪霽」、「秋雨新霽」、「大雪初霽」。唐.杜甫〈閣夜〉詩:「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2.停止。如:「霽怒」。《漢書.卷七四.魏相傳》:「相心善其言,為霽威嚴。」 名 晴朗的天氣。宋.姜夔〈翠樓吟.月冷龍沙〉詞:「西山外,晚來還捲,一簾秋霽。」 形 晴朗的。唐.祖詠〈清明宴司勳劉郎中別業〉詩:「霽日園林好,清明煙火新。」宋.秦觀〈春日〉詩五首之二:「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鱭 简化字:鲚 部首:魚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5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鯷科。體側扁如刀,尾纖細,銀白色。口大,尾鰭不對稱,腹部具棱鱗。分布於西太平洋。也稱為「鳳尾魚」。 稷 部首:禾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古書上常見的穀類植物:(1)粟、小米。《爾雅.釋草》:「粢,稷。」三國魏.孫炎.注:「稷,粟也。」(2)黍一類的作物。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一.穀部.稷》:「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3)高粱。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〇上.釋草》:「稷穰謂之䅳。」疏證:「稷,今人謂之高粱。」 2.古人認為稷是百穀之長,所以稱穀神為「稷」。《字彙.禾部》:「稷,穀神。」如:「社稷」。 3.古代掌管農事的官。《書經.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唐.孔穎達.正義:「稷是五穀之長,立官主此稷事。」 4.姓。如漢代有稷嗣。 髻 部首: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6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盤結於頭頂或腦後的頭髮,有各種形狀。如:「雲髻」、「倭墮髻」、「鑽天髻」。唐.王建〈失釵怨〉詩:「鏡中乍無失髻樣,初起猶疑墮床上。」宋.劉辰翁〈寶鼎現.紅妝春騎〉詞:「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 冀 部首:八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6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希望。如:「希冀」、「冀望」。《楚辭.屈原.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冀其自新。」 名 1.國名。周代時所建,後滅於晉。 2.大陸地區河北省的簡稱。 懻 部首:心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19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形 強直、強狠。《集韻.去聲.至韻》:「懻,彊直貌。」《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人民矜懻忮,好氣,任俠為姦,不事農商。」 驥 简化字:骥 部首:馬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6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千里馬。《說文解字.馬部》:「驥,千里馬也。」如:「老驥伏櫪」。《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 2.比喻傑出的人才。《晉書.卷八二.虞預傳》:「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驥,求則可致。」 檕 部首:木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水井上轆轤的橫木,用以繫汲水的繩索。一端繫水桶,一端繫重物,可以上下轉動。《康熙字典.木部》:「檕當為桔槔上橫木,所以轉機。」 薊 简化字:蓟 部首: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菊科菜薊族總苞片頂端常具各式芒刺的一些屬植物的泛稱,如「薊屬」、「虎頭薊屬」、「菜薊屬」等。大草本,葉緣有刺針,頭狀花序同型,於枝頂排成總狀,圓錐狀罕穗狀,紫紅或白色,小花全部為管狀花冠。約有三百種以上。 2.地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約當今大陸地區河北省薊縣。 3.姓。如漢代有薊子訓。 鮆 部首:魚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一種外形似刀的魚。《說文解字.魚部》:「鮆,刀魚也,飲而不食。」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寒蘆港〉詩:「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 覬 简化字:觊 部首: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參見「覬倖」、「覬覦」等條。 罽 部首:网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毛織地氈一類的東西。《爾雅.釋言》:「氂,罽也。」宋.邢昺.疏:「罽者,織毛為之,若今之毛氍毹。」《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悉以罽毯貼地,百千籠燭,燦列如錦。」 蘮 部首:艸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1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參見「蘮蒘」條。 鯽 简化字:鲫 部首:魚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8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動物名。鯉目鯉科。形似鯉,脊隆起,頭口皆小,無鬚。腹大,白色,背青褐色。骨多,味美。較鯉魚耐寒。產於淡海中。為常見的食用魚。 繼 简化字:继 部首: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接續、接連。如:「繼續」、「前仆後繼」。《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宋.王禹偁〈對雪〉詩:「月俸雖無餘,晨炊且相繼。」 2.承續。如:「繼承」、「繼位」、「父死子繼」。《禮記.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形 後續的。如:「繼室」、「繼父」、「繼母」。 副 隨後、跟著。《孟子.公孫丑下》:「繼而有師命。」宋.陸游〈暴雨〉詩:「明日暴雨來,繼以雷大震。」 名 姓。如宋代有繼賢。 伎 部首:人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技藝、才能。通「技」。《書經.秦誓》:「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新唐書.卷一四一.衛伯玉傳》:「少習武伎。」 2.古代稱以歌舞娛樂賓客為業的女子。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也作「妓」。 技 部首: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才藝,專門的本領。如:「演技」、「絕技」、「雜技」、「口技」、「一技之長」。 2.工匠。《荀子.富國》:「故百技所成,所以養一人也。」 妓 部首: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古代以歌舞娛樂賓客的女子。如:「歌妓」、「舞妓」、「藝妓」。《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妓女三百人,盡皆國色。」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塞鴻秋〉曲:「一家家傾銀注玉多豪富,一個個烹羊挾妓誇風度。」 2.今則專指賣淫的婦女。如:「娼妓」、「雛妓」、「妓女戶」。 芰 部首: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菱。《文選.陸韓卿.奉答內兄希叔詩》:「鳧鵠嘯儔侶,荷芰始參差。」宋.歐陽修〈采桑子.殘霞〉詞:「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鬾 部首:鬼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鬼服。《說文解字.鬼部》:「鬾,鬼服也。」 2.小孩子鬼。《說文解字.鬼部》:「鬾,一曰小兒鬼。」 忌 部首:心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憎惡、妒恨。如:「妒忌」、「猜忌」。《文選.李康.運命論》:「以仲尼之謙也,而見忌於子西。」 2.怕、畏懼。如:「顧忌」、「肆無忌憚」。《左傳.昭公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 3.禁戒。如:「忌諱」、「忌嘴」、「忌酒」、「生冷不忌」。 形 善妒的。《南史.卷四九.劉峻傳》:「峻自序云:『敬通有忌妻,至于身操井臼。』」 名 1.親喪之日稱為「忌」。參見「忌日」、「忌辰」等條。 2.該禁戒的事。如:「犯口忌」。 記 简化字:记 部首:言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載錄。如:「登記」、「附記」。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2.將事物印象留在腦海中。如:「記住」、「忘記」、「惦記」。宋.周邦彥〈西河.佳麗地〉詞:「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 名 1.記載事物的書籍或文字。如:「日記」、「筆記」、「札記」、「遊記」。 2.文體名。一種以敘事為主的文體。明.吳訥《文章辨體序說.記》:「大抵記者,蓋所以備忘。……敘事之後,略作議論以結之,此為正體。」如唐代柳宗元作〈永州八記〉,宋代范仲淹作〈岳陽樓記〉。 3.標幟或符號。如:「圖記」、「暗記」、「戳記」。 4.量詞。計算敲擊次數的單位。如:「一記悶棍」、「給你一記右勾拳。」 誋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告誡。《說文解字.言部》:「誋,誡也。」《淮南子.繆稱》:「目之精者,可以消澤而不可以昭誋。」漢.高誘.注:「誋,誡也,不可以教導戒人。」 2.禁忌。《玉篇.言部》:「誋,禁也。」 跽 部首: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長跪。古人以兩膝著地,坐在腳跟上為「坐」;直身而股不著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戰國策.秦策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唐.韓愈〈祭田橫墓文〉:「跽陳辭而薦酒,魂髣髴而來享!」 鵋 部首:鳥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8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鵋鶀:貓頭鷹。《廣韻.去聲.志韻》:「鵋,鵋鶀,鵂鶹鳥,今之角鴟。」明.劉基《郁離子.蛇蝎》:「吳王夫差與群臣夜飲,有鵋鶀鳴于庭,王惡,使彈之。」 惎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毒害。《左傳.定公四年》:「管蔡啟商,惎閒王室。」 2.教誨、教導。《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惎之脫扃。」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後學之士到僕門,日或數十人,僕不敢虛其來意,有長必出之,有不至必惎之。」 季 部首:子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古人用伯、仲、叔、季作兄弟排行,年齡最小的稱為「季」。 2.弟的代稱。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3.計時的名稱。一季有三個月。如:「春季」、「夏季」。 4.一個固定的時期。如:「花季」、「雨季」、「球季」、「旺季」、「淡季」。 5.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季有三個月。如:「這個節目已經做了十三季。」 6.姓。如春秋時吳國有季札,漢代有季布。 形 1.末了的。如:「季春」、「季冬」。唐.劉禹錫〈祭福建桂尚書文〉:「始識尚書,貞元季年。」 2.幼稚未成熟的。如:「季女」。《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 悸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因害怕而心跳加快。如:「驚悸」、「惶悸」、「心悸」。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洎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往鍋裡加水。《呂氏春秋.審應覽.應言》:「市丘之鼎以烹雞,多洎之則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則焦而不熟。」 2.到、及。如:「自古洎今」。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洎乎晚節,穢亂春宮。」宋.蘇洵〈六國論〉:「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垍 部首: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硬土。《說文解字.土部》:「垍,堅土也。」 形 土質堅硬。唐.柳宗元〈井銘.序〉:「其土堅垍,其利悠久。」 計 简化字:计 部首: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9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核算、籌算。如:「核計」、「論件計酬」、「數以萬計」。《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2.謀劃、打算、盤算。如:「計劃」、「商計」、「設計」。《戰國策.趙策四》:「父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3.設想、推測。《莊子.秋水》:「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 名 1.策略、方法。如:「妙計」、「好計」、「緩兵之計」。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測量或計算度量、數量的儀器。如:「溫度計」、「體溫計」。 3.姓。如宋代有計衡。 副 揣測之詞,大概、料想如此的意思。《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太史公曰》:「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 紒 部首: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結髮為髻。《儀禮.士冠禮》:「將冠者,采衣,紒。」漢.鄭玄.注:「紒,結髮,古文紒為結。」 名 髮結、髮髻。晉.干寶《搜神記》卷七:「兵士以絳囊縳紒。」 寄 部首: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動 1.暫時的托身。《文選.曹丕.燕歌行》:「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佗方?」《聊齋志異.卷三.連瑣》:「何居里,久寄此間?」 2.託付、依附。如:「寄託」。《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3.傳達言語、書信、心意等。今多指透過郵遞傳送。如:「寄信」、「寄郵包」、「寄語白雲」。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元.姚燧〈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還〉曲:「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副 1.暫時依附的。如:「寄居」、「寄宿」、「寄食」。 2.臨時委託的。如:「寄存」、「寄賣」。 形 非親生關係的。如:「寄父」、「寄母」、「寄子」、「寄女」。 徛 部首: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鋪放於淺水中,供人憑渡用的石塊。《爾雅.釋宮》:「徛,石杠謂之徛。」晉.郭璞.注:「聚石水中,以為步渡彴也。或曰今之石橋。」 漈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水邊、水涯。如:「涯漈」。 2.海底深陷處。《元史.卷二一一.外夷傳.瑠求傳》:「西南北岸皆水,至彭湖漸低,近瑠求則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也。」 際 简化字:际 部首:阜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ㄐㄧˋ 拼音: jì 名 1.邊、畔。如:「水際」、「邊際」、「一望無際」。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前後交接之時。指在其間、在當時。《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3.彼此之間。如:「人際」、「國際」、「星際」、「校際」。 4.中間、裡面。如:「腦際」。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5.機會、遭遇。如:「際遇」。 動 1.交接、會合。如:「風雲際會」。《易經.泰卦.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2.當、值、逢。如:「際此危難」、「際此佳日」。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193 页数: 1/730 下一页 | 最后页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龙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