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麻疹
  

 简化字:麻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异体字:異體字

「麻」的異體字。


  

  部首:麻
 总笔画:11
  注音: ㄇㄚˊ
  拼音: má




1.以韌皮纖維為主要用途之草本植物的統稱。其莖部的韌皮纖維長而堅韌,可供紡織用。其果實可為飼料或榨油用。種類甚多,有大麻、黃麻、業麻、苧麻、亞麻等,中國古來即有種植。

2.大麻科「大麻」的別名,參見「大麻」條。

3.喪服。如:「緦麻」、「披麻戴孝」。

4.姓。如春秋時齊國有麻嬰,明代有麻三衡。

5.二一四部首之一。




知覺喪失或變得遲鈍。如:「麻醉」、「麻木」。《水滸傳》第三二回:「那三四個村漢看了,手顫腳麻,那里敢上前來。」



1.聽到、看到或想到某事時,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如:「肉麻」、「頭皮發麻」。

2.表面有瘢痕而粗糙的。如:「麻子」、「麻臉」。

3.煩多而瑣碎。如:「密密麻麻」、「麻煩」。

4.用麻加工製成的。如:「麻紗」、「麻鞋」。

5.知覺發麻的。如:「麻辣」、「酸麻」。


  

  部首:疒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1.皮膚上起的紅色小顆粒。如:「溼疹」、「藥疹」。明.方孝孺〈指喻〉:「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

2.疾病。《國語.越語上》:「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宦其子。」


  麻疹

  注音: ㄇㄚˊ ㄓㄣˇ
  拼音: má zhěn

病名。一種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屬飛沫傳染,潛伏期約十天,患過一次即可終生免疫。也稱為「痲疹」、「痧子」。


  蕁麻疹

 简化字:荨麻疹
  注音: ㄒㄩㄣˊ ㄇㄚˊ ㄓㄣˇ
  拼音: xún má zhěn

病名。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特徵是皮膚上出現很多形狀不一的丘疹。丘疹出現後,會有明顯的搔癢,同時在出現二十四小時內大部分會消失,之後不留痕跡,但舊疹子消失了,新的又在不同部位繼續長出來。可因食物或藥物過敏而引起,可給予抗組織胺藥物治療。也稱為「風疹塊」。


  德國麻疹

 简化字:德国麻疹
  注音: ㄉㄜˊ ㄍㄨㄛˊ ㄇㄚˊ ㄓㄣˇ
  拼音: dé guó má zhěn

病名。與一般麻疹不同,係由濾過性病毒感染。潛伏期通常十二到二十一天,發病時輕微發燒,全身呈扁平粉紅色的斑點,且上後頸部、耳後、頸側的淋巴腺會腫脹、疼痛。得病後經過十四至廿天發病症狀後,由病人身體自生抗體而痊癒。婦女在懷孕三個月內得病,可能造成先天性畸形兒。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