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马克思主义
  

 简化字:马
  部首:馬
 总笔画:10
  注音: ㄇㄚˇ
  拼音: mǎ




1.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奇蹄目。四肢強健,每肢僅有一蹄,善跑,能載重行遠草食性,性溫和。

2.計數的工具。通「碼」。如:「籌馬」、「法馬」。

3.姓。如漢代有馬融,元代有馬致遠。

4.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克
  部首: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异体字:異體字

「剋」的異體字。


  

  部首:儿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ㄎㄜˋ
  拼音: kè




1.勝任。《說文解字.克部》「克」字清.段玉裁.注:「鄭箋云:『仔肩,任也。』許云:『勝任也。』」唐.劉禹錫〈為杜司徒謝賜追贈表〉:「常懼不克負荷,以忝前人。」

2.戰勝、攻破。如:「克敵」、「攻無不克」。《左傳.莊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然操遂能克紹,非惟天時,抑亦人謀。」

3.制服、約束。如:「克服」、「以柔克剛」。《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何晏集解引馬融注:「克己,約身。」

4.約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淮使戒裝,克日當發。」

5.剋扣。《水滸傳》第八三回:「寡人御賜之酒,一瓶克減半瓶。」

6.消化。如:「多吃水果能克食。」




量詞。英語gram的音譯,為現行法定度量衡的質量單位,俗稱為「公克」。參見「公克」條。



能。如:「不克分身」。《書經.大禹謨》:「克勤於邦,克儉於邦。」唐.柳宗元〈封建論〉:「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衛。」


  

 简化字:克
  部首: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ㄎㄜˋ
  拼音: kè




1.戰勝。通「克」。《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傳》:「何向而不開,何征而不剋。」

2.約束。《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下.周澤傳》:「中元元年,遷黽池令。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歸愛之。」

3.限定、約期。《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准備筵席茶禮花紅,剋日過門者。」

4.剝削。如:「剋扣」。

5.傷害。《西遊記》第四十四回:「皆因命犯華蓋,妨爺剋娘。」




嚴苛。《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西門豹為鄴令,清剋潔慤,秋毫之端,無私利也。」



能夠。《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序》:「或志剛金石,而剋扞於強禦。」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ㄙ
  拼音: sī




1.考慮。如:「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想念、懷念。如:「思親」、「思家」。唐.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悲悼。《文選.張華.勵志詩》:「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心緒、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

2.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

3.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用於句首,無義。《詩經.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2.用於句中,無義。《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無思不服,皇王烝哉。」

3.用於句末,相當於「啊」。《詩經.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2) ㄙˋ
  拼音:(2) sì

(一)

1.之讀音。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3) ㄙㄞ
  拼音:(3) sāi




䯱思:鬍鬚多的樣子。《集韻.平聲.咍韻》:「䰄,䯱䰄,多鬚貌。或作思。」


  

  部首:丶
部外笔画:4
 总笔画:5
  注音: ㄓㄨˇ
  拼音: zhǔ




1.賓客或奴僕的相對詞。如:「賓主」、「主僕」。

2.帝王。如:「君主」。《禮記.曲禮下》:「主佩倚,則臣佩垂。主佩垂,則臣佩委。」唐.杜甫〈入衡州〉詩:「報主身已老,入朝病見妨。」

3.領導者。如:「教主」、「一家之主」。《詩經.周頌.載殳》:「侯主侯伯,侯亞侯旅。」漢.毛亨.傳:「主,家長也。」

4.當事人。如:「苦主」、「失主」。

5.有物權或事權的人。如:「債主」、「地主」、「物歸原主」。

6.牌位。如:「木主」、「神主」。《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

7.教徒稱呼其所信仰的神為「主」。

8.事物的根本。《易經.繫辭上》:「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文選.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

9.公主的簡稱。《後漢書.卷二六.宋弘傳》:「後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後。」《聊齋志異.卷九.雲蘿公主》:「駙馬當是俗間高手,主僅能讓六子。」




1.負責、主持。如:「主講」、「主辦」。

2.掌管、統治。《孟子.萬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唐.韓愈〈原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3.贊同。如:「主戰」、「主和」。《國語.周語中》:「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

4.持守。《論語.學而》:「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文選.宋玉.招魂》:「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5.預示。《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又觀乾象,太白臨于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




1.主要的。如:「主將」、「主帥」。

2.自己的。如:「主觀」、「主見」。


  

  部首:丿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异体字:異體字

「義」的異體字。


  

 简化字:义
  部首:羊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

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〇.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5.意思。如:「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7.姓。如漢代有義縱。




1.合於正義的。如:「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彞,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2.用來周濟公眾的。如:「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3.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如:「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