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音韵学
  

  部首:音
 总笔画:9
  注音: ㄧㄣ
  拼音: yīn




1.聲響、聲音。如:「噪音」、「雜音」、「錄音」、「餘音繞梁」。

2.腔調。如:「口音」、「鄉音」。宋.蘇軾〈祭石幼安文〉:「竄流江湖,隻影自憐,聞人蜀音,回首粲然。」

3.字的音讀。如:「字音」、「注音」、「音切」。《晉書.卷九一.儒林傳.徐邈傳》:「撰正五經音訓,學者宗之。」

4.書信、消息。如:「回音」、「靜候佳音」、「音信全無」。

5.敬稱他人的言語。如:「玉音」、「德音」。

6.姓。如清代有音泰。

7.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音
 总笔画:9
  注音:(2) ㄧㄣˋ
  拼音:(2) yìn




樹蔭。通「蔭」。《左傳.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


  

  部首: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3
 异体字:異體字

「韻」的異體字。


  

 简化字:韵
  部首: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9
  注音: ㄩㄣˋ
  拼音: yùn




1.聲韻學將漢字音節分為前後兩部分,開頭部分為聲,聲之後即為韻。最複雜的韻包括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參見「韻母」條。

2.詩賦文學中的韻腳,或押韻之字,詩韻只考慮韻腹、韻尾是否相同。如東、公同屬一韻。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唐.王勃〈滕王閣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3.和諧的聲音。如:「琴韻悠揚」。漢.蔡邕〈琴賦〉:「于是繁絃既抑,雅韻復揚。」

4.神態、風度、情趣。如:「風韻猶存」、「神韻」。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南史.卷二〇.謝弘微傳》:「康樂誕通度,實有名家韻,若加繩染功,剖瑩乃瓊瑾。」




風雅、風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或言道人畜馬不韻,支曰:『貧道重其神駿。』」《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卻恁般淒楚,忒煞不韻!該罰!該罰!」


  

 简化字:学
  部首:子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ㄒㄩㄝˊ
  拼音: xué




1.覺悟、領會。《玉篇.子部》:「學,覺也。」《書經.說命下》:「學于古訓乃有獲。」

2.研習、學習。如:「學技術」、「學而不厭」。《論語.子張》:「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3.模仿、仿效。如:「學話」、「學雞叫」。《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戴逵傳》:「是猶美西施而學其顰眉。」《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劉公把他言語學了一遍。」




1.學校、求學的地方。如:「小學」、「中學」、「大學」。《禮記.學記》:「比年入學。」唐.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

2.學問、學識。如:「求學」、「治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今學如退之,辭如退之。」

3.學說、學問派系。如:「宋學」、「漢學」、「儒學」。《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4.學科、有系統而專門的知識。如:「哲學」、「醫學」、「文學」、「經濟學」。


  音韻學

 简化字:音韵学
  注音: ㄧㄣ ㄩㄣˋ ㄒㄩㄝˊ
  拼音: yīn yùn xué

1.研究人類語言音韻結構的學問。

2.聲韻學的別名。參見「聲韻學」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