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音素文字
  

  部首:音
 总笔画:9
  注音: ㄧㄣ
  拼音: yīn




1.聲響、聲音。如:「噪音」、「雜音」、「錄音」、「餘音繞梁」。

2.腔調。如:「口音」、「鄉音」。宋.蘇軾〈祭石幼安文〉:「竄流江湖,隻影自憐,聞人蜀音,回首粲然。」

3.字的音讀。如:「字音」、「注音」、「音切」。《晉書.卷九一.儒林傳.徐邈傳》:「撰正五經音訓,學者宗之。」

4.書信、消息。如:「回音」、「靜候佳音」、「音信全無」。

5.敬稱他人的言語。如:「玉音」、「德音」。

6.姓。如清代有音泰。

7.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音
 总笔画:9
  注音:(2) ㄧㄣˋ
  拼音:(2) yìn




樹蔭。通「蔭」。《左傳.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


  

  部首: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ㄙㄨˋ
  拼音: sù




1.白色的生絹。唐.杜牧〈杜秋娘〉詩:「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

2.事物的基本性質、根本。如:「因素」、「元素」、「色素」。《淮南子.俶真》:「是故虛無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

3.用絹帛寫的書信。《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唐.元稹〈魚中素〉詩:「重疊魚中素,幽緘手自開。」

4.真情、真誠。通「愫」。宋.蘇軾〈徐州謝上表〉:「惟有樸忠之素,既久而猶堅,遠不忘君,未忍改常度。」

5.不包括蔥、蒜、韭的蔬菜食物。如:「禮佛吃素」。




1.樸質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流」。《淮南子.本經》:「其心愉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漢.高誘.注:「素,樸也。」

2.白色的。如:「素絲」、「素車白馬」。《禮記.雜記上》:「素錦以為屋而行。」《文選.左思.雜詩》:「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3.一向的。如:「素志」、「素行」。《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緣紹素意,乃素尚代紹位。」




1.空的、平白的。如:「尸位素餐」。

2.平日的。如:「平素」、「素不相識」。《三國志.卷一一.魏書.張範傳》:「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


  

  部首:文
 总笔画:4
  注音: ㄨㄣˊ
  拼音: wén




1.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2.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3.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4.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5.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條。

6.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7.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8.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9.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10.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1.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2.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部首:文
 总笔画:4
  注音:(2) ㄨㄣˋ
  拼音:(2) wèn




1.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2.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部首:子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ㄗˋ
  拼音: zì




1.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如:「單字」、「漢字」、「同義字」。

2.本名以外另取的別號。如:「岳飛字鵬舉」。《左傳.隱公八年》:「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後漢書.卷五八.傅燮傳》:「燮慨然而歎,呼幹小字。」

3.契約、單據。如:「字據」、「空口無憑,立字為證。」《紅樓夢》第六四回:「給他十幾兩銀子,寫上一張退婚的字兒。」

4.發出的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圓」。

5.姓。如漢代有字長孺。




1.女子許嫁。如:「尚未字人」、「待字閨中」。

2.撫育。《左傳.昭公十一年》:「其僚無子,使字敬叔。」《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痴》:「過八九月,女果舉一男,買媼撫字之。」

3.愛。《書經.康誥》:「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左傳.成公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音素文字

  注音: ㄧㄣ ㄙㄨˋ ㄨㄣˊ ㄗˋ
  拼音: yīn sù wén zì

一種拼音文字。音素文字中每個詞素的寫法反映其實際發音。如土耳其文、克羅西亞文等。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