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说法
  

 简化字:说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
  拼音: shuō




1.訴說、告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唐.韋莊〈應天長.別來年歲音書絕〉詞:「暗相思,無處說。」

2.解釋。如:「說明」、「說理」。漢.王充《論衡.正說》:「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

3.談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世論溫太真是過江第二流之高者,時名輩共說人物。第一將盡之間,溫常失色。」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

4.責備。如:「說了他一頓。」

5.介紹(親事)。如:「說媒」、「說婆家」。




言論、道理。如:「學說」。《易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简化字:说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2) ㄕㄨㄟˋ
  拼音:(2) shuì




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如:「遊說」。《孟子.萬章上》:「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


  

 简化字:说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3) ㄩㄝˋ
  拼音:(3) yuè




喜悅。通「悅」。《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ㄈㄚˇ
  拼音: fǎ




1.律令。如:「法令」、「法律」。《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

2.制度。《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3.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4.途徑。如:「方法」、「辦法」。

5.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法壇」。《五燈會元.卷六.谷山藏禪師》:「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6.方術、技巧。如:「道士作法」、「魔法」。

7.法國的簡稱。舊音ㄈㄚˋ fà。如:「中法戰爭」、「英法戰爭」。

8.姓。如漢代有法雄。




仿效。如:「效法」。《周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1.可為法則的。如:「法書」、「法帖」。

2.屬於佛家的。如:「法衣」、「法號」。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ㄈㄚˊ
  拼音:(2) fá

參見「法子」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ㄈㄚ
  拼音:(3) fā

在「沒法兒」、「想個法兒」等語詞中的音讀。


  說法

 简化字:说法
  注音: ㄕㄨㄛ ㄈㄚˇ
  拼音: shuō fǎ

1.措辭。《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消一刻,來了三、四起人,都是如此說法。」

2.看法、見解。如:「他這種說法,毫無邏輯可言,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3.宣說佛法。如:「現身說法」。

4.說言不由衷的話。《醒世恆言.卷一〇.劉小官雌雄兄弟》:「剛纔說過,是我請你的,如何又要銀子?恁樣時,到像在下說法賣這肉了。」

5.想辦法。《喻世明言.卷一〇.滕大尹鬼斷家私》:「憐你孤兒寡婦,自然該替你說法。但聞得善繼得有亡父親筆分關,這怎麼處?」《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曹可成要與春兒贖身,大媽索要五百兩,分文不肯少,可成各處說法,尚未到手。」


  講經說法

 简化字:讲经说法
  注音: ㄐㄧㄤˇ ㄐㄧㄥ ㄕㄨㄛ ㄈㄚˇ
  拼音: jiǎng jīng shuō fǎ

講述討論宗教經典,宣揚教義。元.鄭廷玉《忍字記.楔子》:「我佛在於靈山會上,聚眾羅漢,講經說法。」《四遊記.南遊記.第一回》:「到今日來,靈山興旺,今十大弟子,講經說法。」


  談經說法

 简化字:谈经说法
  注音: ㄊㄢˊ ㄐㄧㄥ ㄕㄨㄛ ㄈㄚˇ
  拼音: tán jīng shuō fǎ

講說佛經佛法。《喻世明言.卷三〇.明悟禪師趕五戒》:「任憑佛印談經說法,只得悉心聽受;若不聽受時,佛印就發惱起來。」


  現身說法

 简化字:现身说法
  注音: ㄒㄧㄢˋ ㄕㄣ ㄕㄨㄛ ㄈㄚˇ
  拼音: xiàn shēn shuō fǎ

原指觀世音菩薩來教導眾生,因眾生的不同因緣,而化現適當的各種身分。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後比喻以親身經歷為例證,來勸導別人。如:「他以自己苦讀多年的經驗,現身說法,更是可貴。」


  瘸和尚說法

 简化字:瘸和尚说法
  注音: ㄑㄩㄝˊ ㄏㄜˊ ˙ㄕㄤ ㄕㄨㄛ ㄈㄚˇ
  拼音: qué hé shang shuō fǎ

(歇後語)能說不能行。跛了腿的和尚,雖然善於說法,卻不良於行。用來比喻能說而不能做。《醒世姻緣傳》第七八回:「每日把我關閉在衙,叫我通似個瘸和尚說法──能說不能行;如今既是放我出門,由得自己主張,由不得別人閒撓。」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简化字: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注音: ㄕㄥ ㄍㄨㄥ ㄕㄨㄛ ㄈㄚˇ , ㄨㄢˊ ㄕˊ ㄉㄧㄢˇ ㄊㄡˊ
  拼音: shēng gōng shuō fǎ , wán shí diǎn tóu

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相傳曾在蘇州虎丘山聚石為徒,解說佛法,石皆點頭。見《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後以比喻言辭精妙,感人至深。如:「他的著作雖不見華麗辭藻,但行文卻似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一般,深深感動了許多讀者。」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2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