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解铃系铃
  

  部首: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ㄐㄧㄝˇ
  拼音: jiě




1.分割、剖分。如:「解剖」。《左傳.宣公四年》:「宰夫將解黿。」《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2.分裂、分散。如:「瓦解」、「溶解」、「難分難解」。

3.打開、鬆開、鬆脫。如:「解扣子」、「解開繩子」、「寬衣解帶」。

4.免除、消除。如:「解圍」、「解悶」、「解救」、「解渴」、「調解」。《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5.陳述、說明。如:「講解」、「解釋」、「辯解」。

6.曉悟、明白、清楚。如:「理解」、「了解」、「費解」、「大惑不解」。

7.排出汗水或大小便。如:「小解」。漢.王充《論衡.寒溫》:「人中於寒,飲藥行解。」《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

8.會、能夠。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1.文體名。古代文體之一,旨在辯論解說。晉.張華《博物志.卷六.文籍考》:「賢者著述曰傳、曰記、曰章句、曰解、曰論、曰讀。」《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乃作進學解以自諭。」

2.答案。如:「不得其解」。

3.見識、看法。如:「獨到的見解」。


  

  部首: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2) ㄐㄧㄝˋ
  拼音:(2) jiè




1.參見「解元」條。

2.官署、官吏辦公的地方。《商君書.墾令》:「又高其解舍,令有甬官食󺡨。」《文選.左思.吳都賦》:「屯營櫛比,解署棋布。」




1.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下喝賜錢酒賞犒捉事人,解這崔寧到臨安府,一一從頭供說。」

2.典當、抵押。《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你贖典,還是解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

3.租用、租借。《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楊三官人同那妻子和當直去客店,解一房歇泊。」《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當日天色晚,見一所客店,姊妹兩人解了房,討些飯喫了。」


  

  部首: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3) ㄒㄧㄝˋ
  拼音:(3) xiè




鬆懈、懈怠。《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虜久屯聚,解弛。」



1.參見「解縣」條。

2.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解狐。


  

 简化字:铃
  部首: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ㄥˊ
  拼音: líng




1.一種金屬製的中空器具。內置鐵舌或鐵丸,搖動時因相互撞擊而發出清脆的響聲。如:「鈴鐺」、「手搖鈴」。

2.叫喚人的音響器具。如:「電鈴」、「門鈴」、「鬧鈴」。


  

  部首:糸
部外笔画:1
 总笔画:7
  注音: ㄒㄧˋ
  拼音: xì




1.懸繫。《說文解字.糸部》:「系,懸也。」三國魏.曹植〈輔臣論〉:「群言系于口,而研覈是非。」

2.接續、繼承。《文選.班固.東都賦》:「系唐統,接漢緒。」




1.有一定秩序及聯屬關係的整體或組織。如:「世系」、「太陽系」、「直系血親」、「中古音系」。《新唐書.卷二〇三.文藝傳下.李賀傳》:「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

2.大學中所分的學術科別。如:「中文系」、「哲學系」、「物理系」。

3.姓。如春秋時楚國有系益。


  

 简化字:系
  部首:人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ㄒㄧˋ
  拼音: xì




1.綑綁。通「繫」。《國語.越語》:「將焚宗廟,係妻孥。」《文選.賈誼.過秦論》:「百越之君俛手係頸。」

2.關連、牽涉。如:「此事關係眾人的前途,務必謹慎處理才是!」。唐.李商隱〈韓碑〉詩:「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係于職司。」

3.是。如:「確係」、「實係」。《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這畜生只除天上有,果係世間無。」




繫物的繩子。《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青絲為籠係,桂枝為籠鉤。」


  

 简化字:系
  部首: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ㄒㄧˋ
  拼音: xì




1.聯綴、連接。如:「聯繫」、「維繫」。《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名。」

2.逮捕、監禁。《漢書.卷七六.王章傳》:「書遂上,果下廷尉獄,妻子皆收繫。」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累及好人,無故繫獄。」

3.懸掛、牽掛。如:「繫念」。《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儒林外史》第一六回:「科第居來,心只繫乎兩榜。」


  

 简化字:系
  部首: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2) ㄐㄧˋ
  拼音:(2) jì




綁、扣、結。如:「繫鞋帶」、「紅繩繫足」。


  

 简化字:铃
  部首: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ㄥˊ
  拼音: líng




1.一種金屬製的中空器具。內置鐵舌或鐵丸,搖動時因相互撞擊而發出清脆的響聲。如:「鈴鐺」、「手搖鈴」。

2.叫喚人的音響器具。如:「電鈴」、「門鈴」、「鬧鈴」。


  解鈴繫鈴

 简化字:解铃系铃
  注音: ㄐㄧㄝˇ ㄌㄧㄥˊ ㄒㄧˋ ㄌㄧㄥˊ
  拼音: jiě líng xì líng

比喻問題、困難還是得由原作者去解決。參見「解鈴還是繫鈴人」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