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藏污纳垢
  

  部首: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ㄘㄤˊ
  拼音: cáng




1.儲存。如:「收藏」、「儲藏」。《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

2.隱匿。如:「躲藏」、「藏拙」、「藏汙納垢」。《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唐.李白〈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詩:「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3.懷抱。《易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莊子.應帝王》:「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




姓。如南朝宋有藏凝之。


  

  部首: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2) ㄗㄤˋ
  拼音:(2) zàng




1.儲存東西的地方。如:「寶藏」。《禮記.月令》:「命百官,謹蓋藏。」《史記.卷三〇.平準書》:「山海,天地之藏也。」

2.內臟。通「臟」。《淮南子.原道》:「夫心者,五藏之主也。」唐.李白〈東海有勇婦〉詩:「斬首掉國門,蹴踏五藏行。」

3.西藏的簡稱。如:「蒙藏一帶」。

4.邊疆民族。舊稱為「吐蕃」。

5.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如:「道藏」、「藏經」。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寶臺大寺,為立禪師所建,三年前立師東遊請藏,久離此山。」


  

 简化字:污
  部首:水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异体字:異體字

「汙」的異體字。


  

 简化字:污
  部首:水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ㄨ
  拼音: wū




穢物。如:「藏汙納垢」。《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1.不清潔的。如:「汙水」、「汙泥」。《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飯已,盡懷其餘肉持去,衣盡汙。」

2.低劣的、不廉潔的。如:「貪官汙吏」。《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汙,望風解印綬去。」




1.弄髒。《呂氏春秋.季冬紀.不侵》:「萬乘之嚴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汙其衣。」唐.白居易〈新樂府.官牛〉:「昨來新拜右丞相,恐怕泥塗汙馬蹄。」

2.詆毀、毀謗。如:「汙衊」。漢.揚雄《法言.先知》:「若汙人老,屈人孤。」《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傳.石昂傳》:「禁其家不可以佛事汙吾先人。」

3.衰微。《禮記.檀弓上》:「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


  

 简化字:污
  部首:水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2) ㄨˋ
  拼音:(2) wù




洗滌去汙。《詩經.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唐.李賀〈送秦光祿北征〉詩:「風吹雲路火,雪汙玉關泥。」


  

 简化字:污
  部首:水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3) ㄩ
  拼音:(3) yū




彎曲不正的。通「紆」。《左傳.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漢書.卷五一.鄒陽傳》:「回面汙行,以事諂諛之人。」


  

 简化字:污
  部首:水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4) ㄩˊ
  拼音:(4) yú

參見「汙水」條。


  

 简化字:污
  部首:水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5) ㄨㄚ
  拼音:(5) wā

參見「汙尊」、「汙膺」等條。


  

 简化字:纳
  部首: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ㄋㄚˋ
  拼音: nà




1.收。《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今秦已虜韓王,盡納其地。」

2.交、獻。如:「納稅」、「繳納」。《春秋.莊公二十二年》:「東,公如齊納幣。」漢.桓寬《鹽鐵論.本議》:「農人納其獲,女工效其功。」

3.容、受。如:「笑納」、「接納」。《左傳.文公十六年》:「諸侯誰納我?」《南史.卷四二.齊高帝諸子傳上.豫章文獻王嶷傳》:「坦懷納善,側席思政。」

4.引入。《儀禮.燕禮》:「小臣納卿大夫,卿大夫皆入門右北面東上。」漢.鄭玄.注:「納者,以公命引而入也。」

5.娶。如:「納妾」。《易經.蒙卦.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紀》:「更始元年六月,遂納后於宛當成里,時年十九。」

6.穿、著。《禮記.曲禮上》:「跪而遷屨,俯而納屨。」

7.縫補。漢.王充《論衡.程材》:「刺繡之師能縫帷裳,納縷之工不能織錦。」《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穿了一領納紅紬襖,戴著個白范陽氈笠兒。」


  

  部首: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ㄍㄡˋ
  拼音: gòu




1.骯髒的東西。如:「汙垢」、「牙垢」、「油垢」。《文選.陸機.演連珠五〇首之一三》:「朗璞蒙垢,不能吐輝。」

2.瑕疵、缺點。唐.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3.恥辱。《文選.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忍垢苟全,則犯詩人胡顏之譏。」




不清潔的。如:「蓬頭垢面」。


  藏汙納垢

 简化字:藏污纳垢
  注音: ㄘㄤˊ ㄨ ㄋㄚˋ ㄍㄡˋ
  拼音: cáng wū nà gòu

1.隱藏塵垢,聚集汙物。如:「指甲最容易藏汙納垢,傳染疾病,所以要常保潔淨,時常修剪。」也作「含垢納汙」。

2.比喻包藏壞人壞事。參見「含垢納汙」條。如:「有些地方,龍蛇雜處、藏汙納垢,成為治安死角。」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1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