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节衣缩食
  

 简化字:节
  部首:竹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ㄐㄧㄝˊ
  拼音: jié




1.植物枝幹分段的地方。如:「松節」、「竹節」。唐.杜甫〈建都十二韻〉:「風斷青蒲節,霜埋翠竹根。」也稱為「節子」。

2.動物骨骼相連接的部分。如:「關節」、「骨節」。《韓非子.解老》:「人之身三百六十節,四肢,九竅,其大具也。」

3.段落、單位。如:「章節」、「單音節」、「把這四小節再重唱一次。」

4.人的志氣、操守。如:「志節」、「貞節」。《左傳.成公十五年》:「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5.事情的經過情形。如:「情節」、「細節」。

6.時令的區分。如:「季節」。《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

7.有特殊意義,值得慶賀或紀念的日子。如:「春節」、「青年節」、「雙十節」。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8.禮儀。如:「禮節」、「繁文縟節」。《論語.微子》:「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9.古代使者所執的信物,用以證明身分。通「卩」。如:「符節」。《周禮.地官.掌節》:「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

10.音樂的拍子,以示緩急程度。如:「節奏」、「節拍」。《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11.《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兌(☱)下坎(☵)上。《易經.節卦.象曰》:「澤上有水,節。」唐.孔穎達.正義:「水在澤中,乃得其節。」

12.量詞:(1)計算時間分段的單位。如:「今天上了三節課。」(2)計算車廂數目的單位。如:「這列火車有十二節車廂。」(3)計算文章或樂曲段落的單位。如:「本文共分三章節。」、「這首曲子一共有三十六節。」

13.姓。如明代有節鐸。




1.限制、控制、約束。如:「節育」、「節制資本」。《易經.未濟卦.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2.儉省。如:「節衣縮食」、「開源節流」。《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詩。」


  

  部首:衣
 总笔画:6
  注音: ㄧ
  拼音: yī




1.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材質等做成。穿著在身上,用以遮蔽身體、防熱禦寒。通常古多指上衣。《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漢.毛亨.傳:「上曰衣,下曰裳。」漢.揚雄《法言.修身》:「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今或泛指衣服。如:「毛衣」、「雨衣」、「成衣」、「衣不蔽體」。《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2.包覆在物體外的東西。如:「書衣」、「胞衣」、「糖衣藥丸」。

3.蔬菜、果實外的薄皮。也指表皮的霜粉。唐.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詩二首之一:「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宋.莊綽《雞肋編》卷上:「京師賣生果,凡李子必摘其蒂,不敢觸其實,必留上衣,令勃勃然,人方以新而為好。至食者須雪去之。」

4.特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如:「苔衣」、「地衣」。唐.白居易〈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5.姓。如明代有衣守信。

6.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衣
 总笔画:6
  注音:(2) ㄧˋ
  拼音:(2) yì




1.穿衣服。《論語.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2.覆蓋、裹紥。《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唐.柳宗元〈段太尉&f5fd4_.png;事狀〉:「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

3.倚靠。同「依」。元.關漢卿《雙赴夢》第四折:「衣的我奉玉甌,進御酒,一齊山壽。」清.孫星衍《尙書今古文注疏.卷一五.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疏:「釋詁云:……衣,同依。」


  

 简化字:缩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ㄙㄨㄛ
  拼音: suō




1.收斂、變小。如:「緊縮」、「縮小範圍」。《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

2.害怕、退避。如:「退縮」、「畏縮」。《國語.越語下》:「贏縮轉化,後將悔之。」

3.進退。《國語.越語下》:「贏縮轉化,後將悔之。」三國吳.韋昭.注:「贏縮,進退也。」

4.節省。如:「縮衣節食」。


  

 简化字:缩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2) ㄙㄨˋ
  拼音:(2) sù

(一)之讀音。


  

  部首:食
 总笔画:9
  注音: ㄕˊ
  拼音: shí




1.吃的東西。如:「糧食」、「麵食」、「素食」、「節衣縮食」。

2.生計、俸祿。《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

3.二一四部首之一。




1.吃、吃飯。如:「食髓知味」、「發憤忘食」、「廢寢忘食」。《戰國策.齊策四》:「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2.嚐到、承受。如:「自食惡果」。《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廣阿之廑,食厥舊德。」《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傳》:「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3.消耗、虧損。通「蝕」。《易經.豐卦.彖曰》:「日中則昊,月盈則食。」

4.違背、背棄。參見「食言」條。


  

  部首:食
 总笔画:9
  注音:(2) ㄙˋ
  拼音:(2) sì




1.拿食物給人吃。《戰國策.齊策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2.飼養。唐.韓愈〈雜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部首:食
 总笔画:9
  注音:(3) ㄧˋ
  拼音:(3) yì




人名用字。如漢代有酈食其,音讀為(ㄌㄧˋ ㄧˋ ㄐㄧ)。


  節衣縮食

 简化字:节衣缩食
  注音: ㄐㄧㄝˊ ㄧ ㄙㄨㄛ ㄕˊ
  拼音: jié yī suō shí
 相反词:窮奢極侈

生活節儉。如:「我這些年來節衣縮食,就是為了買一棟房子。」也作「節食縮衣」。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