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稀罕
  

  部首:禾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
  拼音: xī




1.疏、不密。如:「地廣人稀」。《文選.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2.少、不多。如:「稀罕」、「稀有動物」。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3.不濃、不稠。如:「稀薄」、「稀飯」、「和稀泥」。宋.蘇軾〈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之二:「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

4.隱約、不清楚。唐.韓愈〈山石〉詩:「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很、甚。如:「稀爛」、「稀鬆平常」。《老殘遊記》第八回:「我這隻腳還是稀軟稀軟,立不起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那稀髒的,人家外國人的輪船肯裝麼?」


  

  部首:网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ㄏㄢˇ
  拼音: hǎn




1.用來捕鳥的長柄小網。《說文解字.网部》:「罕,网也。」清.段玉裁.注:「〈吳都賦〉注曰:『罼、罕皆鳥網也。』按,罕之制蓋似畢。小网長柄。」

2.旌旗。《史記.卷四.周本紀》:「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驅。」《新唐書.卷二三.儀衛志上》:「自絳引旛以下,執者服如黃麾。執罕、畢及幢者,平陵冠、朱衣、革帶。左罕右畢,左青龍右白虎。」

3.姓。如春秋時鄭國有罕虎。




稀少。如:「稀罕」、「罕見」、「罕聞」。南朝梁.鍾嶸〈詩品序〉:「每苦文煩而意少,故世罕習焉。」清.魏禧〈大鐵椎傳〉:「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


  稀罕

  注音: ㄒㄧ ㄏㄢˇ
  拼音: xī hǎn
 相似词:稀奇

希奇可貴。《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們老爺封了侯,那一品的廕襲,料想大爺、二爺也不稀罕,就求大爺賞了我,等我戴了紗帽,給細姑娘看看,也好叫他怕我三分!」《紅樓夢》第八一回:「就是做得幾句詩詞,也並不怎麼樣,有什麼稀罕處。」


  不稀罕

  注音: ㄅㄨˋ ㄒㄧ ㄏㄢˇ
  拼音: bù xī hǎn

不珍惜。《紅樓夢》第四七回:「薛姨媽一看是個二餅,便笑道:『我倒不稀罕他,只怕老太太滿了。』」也作「不希罕」。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