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稀奇
  

  部首:禾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
  拼音: xī




1.疏、不密。如:「地廣人稀」。《文選.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2.少、不多。如:「稀罕」、「稀有動物」。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3.不濃、不稠。如:「稀薄」、「稀飯」、「和稀泥」。宋.蘇軾〈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之二:「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

4.隱約、不清楚。唐.韓愈〈山石〉詩:「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很、甚。如:「稀爛」、「稀鬆平常」。《老殘遊記》第八回:「我這隻腳還是稀軟稀軟,立不起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那稀髒的,人家外國人的輪船肯裝麼?」


  

  部首:大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ㄑㄧˊ
  拼音: qí




1.特別、不尋常。如:「奇文」、「奇人奇事」、「稀奇古怪」、「奇貨可居」。《文選.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唐.杜荀鶴〈投李大夫〉詩:「自小癖於詩,篇篇恨不奇。」

2.出人意表、難以揣測。如:「奇計」、「奇謀怪略」。

3.善、美好。《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驚異、視為特殊。《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唐.杜光庭《虯髯客傳》:「文靜素奇其人,一旦聞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



極、甚。《鏡花緣》第一二回:「小吃上完,方及正餚,菜既奇豐,碗亦奇大。」



特殊或奇險的事物。如:「出奇制勝」。《老子》第五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明.袁宏道〈袁中郎遊記.靈隱〉:「撮奇搜勝,物無遁形。」


  

  部首:大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ㄐㄧ
  拼音:(2) jī




1.單數的。與「偶」相對。如:「一、三、五……都是奇數。」

2.不順利、乖舛。《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傳》:「以為李廣老,數奇。」唐.王維〈老將行〉:「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餘數、零頭。《聊齋志異.卷四.狐諧》:「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


  稀奇

  注音: ㄒㄧ ㄑㄧˊ
  拼音: xī qí
 相似词:稀罕
 相反词:平凡、平常、普通、常見

稀有奇特。《西遊記》第一〇回:「那先生果然相貌稀奇,儀容秀麗;名揚大國,術冠長安。」《紅樓夢》第一一回:「是日賈敬的壽辰,賈珍先將上等可吃的東西,稀奇些的果品,裝了十六大捧盒,著賈蓉帶領家下人等與賈敬送去。」也作「希奇」。


  不稀奇

  注音: ㄅㄨˋ ㄒㄧ ㄑㄧˊ
  拼音: bù xī qí

不稀少、不奇特。如:「人類登陸月球的新聞已經不稀奇了。」


  稀奇古怪

  注音: ㄒㄧ ㄑㄧˊ ㄍㄨˇ ㄍㄨㄞˋ
  拼音: xī qí gǔ guài

少見而怪異。《野叟曝言》第四三回:「爺們休如此說,靳公公門下,九流三教,稀奇古怪的人,少也要拿米數兒數。」《老殘遊記》第一三回:「老殘道:『這也罷了,只是你趕緊說你那稀奇古怪的案情罷。』」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