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打通关
  

  部首:手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ㄉㄚˇ
  拼音: dǎ




1.擊、敲擊。如:「打鐵趁熱」。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詩三首之二:「打鼓發船何郡郎,新亭舉目風景切。」

2.攻擊、戰鬥。如:「打鬥」、「打架」、「打仗」。

3.消除、除去。如:「打蟲」、「打胎」。

4.發出、放出。如:「打雷」、「打電報」、「打信號」、「打電話」。

5.注入、刺入。如:「打針」、「給車胎打氣」。

6.做、訂製。如:「打造」、「打手飾」、「打毛衣」。《紅樓夢》第三五回:「共有三四十樣,打的十分精巧。」

7.舉、持。如:「打傘」、「打燈籠」。《三國演義》第一回:「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

8.取、收。如:「打柴」、「打水」、「打魚」、「打野食」。

9.購買。如:「打油」、「打酒」、「打年貨」。

10. 轉動、撥動。如:「打舵」、「打算盤」、「打方向盤」。

11. 鑿開、揭開。如:「打井」、「打洞」、「打開鍋蓋」。

12. 破開、摔開。如:「打蛋」、「不小心把碗打了!」

13. 印上、畫上。如:「打字」、「打樣」、「打郵戳」、「打粉底」。《水滸傳》第八回:「林冲當下看人寫了,借過筆來,去年月下押個花字,打個手模。」

14. 塗抹。如:「打蠟」、「打亮光漆」。

15. 立、定出、計算。如:「打主意」、「打草稿」、「打基礎」、「精打細算」。

16. 使用、採用。如:「打比喻」、「打誑語」、「打官腔」。

17. 擔任、從事。如:「打工」、「打雜」、「打游擊戰」。

18. 表人體所產生的動作,意義常因動作而異。如:「打滾」、「打寒噤」、「打呵欠」、「打瞌睡」、「打手勢」。

19. 與人交往、寒暄。如:「打交道」、「打招呼」、「打照面」。




1.武術、武功。如:「武打」、「教打」、「練打」。

2.姓。如宋代的丹流國有打擊。




自、從。如:「您打那裡來?」、「打現在起,我要發奮用功。」


  

  部首:手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2) ㄉㄚˊ
  拼音:(2) dá




量詞。計算物品的單位。為英文dozen的音譯。十二個為一打。如:「一打毛巾」、「兩打鉛筆」。


  

  部首:辵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ㄊㄨㄥ
  拼音: tōng




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如:「水管不通了。」

2.流暢、暢達。如:「暢通」、「四通八達」、「你的作文寫得不夠通順。」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老殘遊記》第一回:「當年也曾讀過幾句詩書,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3.順利。如:「星運亨通」。

4.靈活、不閉塞。如:「圓通」、「開通」。

5.淵博。如:「通人」、「博學通儒」。

6.共同的。如:「好逸惡勞是一般人的通病。」《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義也。」

7.整個、全部。如:「通宵」、「通盤考量」。《孟子.離婁下》:「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全、都。如:「通通上去」。《紅樓夢》第二八回:「他說的我通不懂,怎麼不該罰!」



1.到達。如:「通到」、「通往」。《國語.晉語二》:「道遠難通,望大難走。」

2.往來、交往。如:「通商」、「通航」、「互通有無」。《漢書.卷三七.季布傳》:「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

3.報告、通曉。如:「通知」、「通報」。《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

4.明白、了解。如:「通曉」、「精通」。《漢書.卷七二.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驕驁,不通古今。」

5.男女間發生不正常的關係。如:「私通」、「通姦」。《左傳.桓公十八年》:「公會齊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漢書.卷五五.衛青傳》:「(鄭)季與主家僮衛媼通,生青。」




1.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數學通」。

2.量詞:(1)計算文書、電訊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2)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简化字:关
  部首: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异体字:異體字

「關」的異體字。


  

 简化字:关
  部首:門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ㄍㄨㄢ
  拼音: guān




1.掩閉、閉合。與「開」相對。如:「關門」。《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2.拘禁。如:「鳥被關在籠中。」、「他被關在牢裡。」

3.息,使作用或功能停止。如:「關機」、「關燈」。

4.牽涉、連繫。如:「事關緊要」。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5.領取。如:「關餉」。《紅樓夢》第五三回:「賈珍因問尤氏:『咱們春祭的恩賞可領了不曾?』尤氏道:『今兒我打發蓉兒關去了。』」




1.門閂。《漢書.卷六六.楊敞傳》:「聞前曾有奔車抵殿門,門關折。」《聊齋志異.卷五.荷花三娘子》:「一夜,閉戶獨酌,忽聞彈指敲窗,拔關出視,則狐女也。」

2.國境或邊險要塞的出入口。如:「海關」、「山海關」、「嘉峪關」。《孟子.盡心下》:「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

3.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時刻、階段。如:「難關」、「過此一關,必無大礙。」、「百歲大關」。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詩:「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

4.控制機器開啟或停止的機件。如:「開關」。《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

5.姓。如三國時蜀國有關羽。


  打通關

 简化字:打通关
  注音: ㄉㄚˇ ㄊㄨㄥ ㄍㄨㄢ
  拼音: dǎ tōng guān

1.一種划拳的名目。酒宴之中,酒客與席上賓主逐一划拳,勝則過關,負則罰飲再划,如此全數通過,稱為「打通關」。如:「他為人海派熱情,每次宴會上總是找人划拳打通關。」《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叫來的相公搳拳打通關;五魁、八碼,早已鬧的煙霧塵天。」

2.一個人與同座眾人順次飲酒巡迴一周。如:「他自恃酒量不錯,便主動與席上諸客打通關。」


  打通關節

 简化字:打通关节
  注音: ㄉㄚˇ ㄊㄨㄥ ㄍㄨㄢ ㄐㄧㄝˊ
  拼音: dǎ tōng guān jié

使用不法手段,暗中請託。《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宋家曉得這事,慌忙叫小司客具了一個訴呈,打通了關節。」也作「打關節」。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