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打哈哈
  

  部首:手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ㄉㄚˇ
  拼音: dǎ




1.擊、敲擊。如:「打鐵趁熱」。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詩三首之二:「打鼓發船何郡郎,新亭舉目風景切。」

2.攻擊、戰鬥。如:「打鬥」、「打架」、「打仗」。

3.消除、除去。如:「打蟲」、「打胎」。

4.發出、放出。如:「打雷」、「打電報」、「打信號」、「打電話」。

5.注入、刺入。如:「打針」、「給車胎打氣」。

6.做、訂製。如:「打造」、「打手飾」、「打毛衣」。《紅樓夢》第三五回:「共有三四十樣,打的十分精巧。」

7.舉、持。如:「打傘」、「打燈籠」。《三國演義》第一回:「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

8.取、收。如:「打柴」、「打水」、「打魚」、「打野食」。

9.購買。如:「打油」、「打酒」、「打年貨」。

10. 轉動、撥動。如:「打舵」、「打算盤」、「打方向盤」。

11. 鑿開、揭開。如:「打井」、「打洞」、「打開鍋蓋」。

12. 破開、摔開。如:「打蛋」、「不小心把碗打了!」

13. 印上、畫上。如:「打字」、「打樣」、「打郵戳」、「打粉底」。《水滸傳》第八回:「林冲當下看人寫了,借過筆來,去年月下押個花字,打個手模。」

14. 塗抹。如:「打蠟」、「打亮光漆」。

15. 立、定出、計算。如:「打主意」、「打草稿」、「打基礎」、「精打細算」。

16. 使用、採用。如:「打比喻」、「打誑語」、「打官腔」。

17. 擔任、從事。如:「打工」、「打雜」、「打游擊戰」。

18. 表人體所產生的動作,意義常因動作而異。如:「打滾」、「打寒噤」、「打呵欠」、「打瞌睡」、「打手勢」。

19. 與人交往、寒暄。如:「打交道」、「打招呼」、「打照面」。




1.武術、武功。如:「武打」、「教打」、「練打」。

2.姓。如宋代的丹流國有打擊。




自、從。如:「您打那裡來?」、「打現在起,我要發奮用功。」


  

  部首:手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2) ㄉㄚˊ
  拼音:(2) dá




量詞。計算物品的單位。為英文dozen的音譯。十二個為一打。如:「一打毛巾」、「兩打鉛筆」。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ㄏㄚ
  拼音: hā




1.張口舒氣。如:「哈氣」、「哈欠」。《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

2.彎。如:「鞠躬哈腰」。




形容笑聲。如:「哈哈大笑」。



表得意或滿意。如:「哈!這下你慘了。」



姓。如明代有哈銘。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2) ㄏㄚˇ
  拼音:(2) hǎ

參見「哈巴」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3) ㄎㄚ
  拼音:(3) kā

參見「哈喇」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ㄏㄚ
  拼音: hā




1.張口舒氣。如:「哈氣」、「哈欠」。《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

2.彎。如:「鞠躬哈腰」。




形容笑聲。如:「哈哈大笑」。



表得意或滿意。如:「哈!這下你慘了。」



姓。如明代有哈銘。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2) ㄏㄚˇ
  拼音:(2) hǎ

參見「哈巴」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3) ㄎㄚ
  拼音:(3) kā

參見「哈喇」條。


  打哈哈

  注音: ㄉㄚˇ ㄏㄚ ˙ㄏㄚ
  拼音: dǎ hā ha

1.開玩笑。《三俠五義》第一〇四回:「也不過是臊皮打哈哈兒,並非誠心要把他怎麼樣。」

2.大笑或嬉笑。《西遊記》第八八回:「挑著行囊,打著哈哈,師徒們奔上大路。」

3.嬉皮笑臉裝迷糊以應付人。如:「這件事情你不要再打哈哈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