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息肉
  

  部首:心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ㄒㄧˊ
  拼音: xí




1.呼吸時出入的氣。如:「窒息」、「奄奄一息」、「一息尚存」。《聊齋志異.卷七.青娥》:「略聞香息,心願竊慰。」

2.子女、兒子。如:「子息」。《戰國策.趙策四》:「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聊齋志異.卷二.嬰寧》:「弱息僅存,亦為庶產。」

3.利錢。如:「利息」、「月息」、「年息」。《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貧不能與息者,取其券而燒之。」

4.音訊、音信。如:「消息」、「信息」。

5.贅肉。通「瘜」。《黃帝素問靈樞經.卷一.邪氣藏府病形篇》:「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瘻偏風。」

6.姓。如明代有息隆泰。




1.呼吸、喘氣。《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武氣絕,半日復息。」

2.休憩、放鬆身心。如:「歇息」、「休息」。《孟子.梁惠王下》:「飢者弗食,勞者弗息。」

3.停止、消失。如:「止息」、「息怒」、「川流不息」。《漢書.卷四八.賈誼傳》:「百姓素樸,獄訟衰息。」

4.繁殖、滋長。《荀子.大略》:「有國之君,不息牛羊。」《戰國策.齊策四》:「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部首:肉
 总笔画:6
  注音: ㄖㄡˋ
  拼音: ròu




1.動物體中包住骨骼的柔韌物質。如:「肌肉」、「雞肉」、「豬肉」、「牛肉」。

2.身體。與「精神」相對。如:「靈肉一致」、「肉體」。

3.蔬果除去皮核的部分。如:「果肉」。《文選.蔡邕.為陳留太守上孝子狀》:「舅偃哀其嬴劣,嚼棗肉以哺之,未見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志一》:「閩中荔枝,核有小如丁香者,多肉而甘。」

4.二一四部首之一。




柔軟不脆。如:「這西瓜瓤兒太肉。」



行動遲緩。如:「肉得慌」、「做事真肉」。


  

  部首:肉
 总笔画:6
  注音:(2) ㄖㄨˋ
  拼音:(2) rù

(一)之又音。


  息肉

  注音: ㄒㄧˊ ㄖㄡˋ
  拼音: xí ròu

一種因黏膜異常而形成的突起物。多發生在鼻腔或腸道內。病因不明,有遺傳性和非遺傳性之分。段注本《說文解字.疒部》:「瘜,寄肉也。」清.段玉裁.注:「息肉即瘜肉。」《武威漢代醫簡》簡六九─七〇:「以絮裹藥塞鼻,諸息肉皆出。」《太平廣記.卷二二〇.王布》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有女年十四五,豔麗聰悟。鼻兩孔各垂息肉,如皁莢子。」也作「瘜肉」。


  大腸息肉

 简化字:大肠息肉
  注音: ㄉㄚˋ ㄔㄤˊ ㄒㄧˊ ㄖㄡˋ
  拼音: dà cháng xí ròu

病名。大腸腔內有上皮隆起性的病變。形成原因不明,部分與遺傳因子有關。症狀為腹痛、通便異常、出血等。治療時,一般是以大腸鏡作息肉切除,若為侵犯大腸壁的惡性息肉,則要作大腸切除術。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