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当头棒喝
  

  部首:小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异体字:異體字

「當」的異體字。


  

 简化字:当
  部首:口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ㄉㄤ
  拼音: dāng




形容撞擊金屬器物所發出的聲音。《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只聽得噹噹噹一片鑼響,嘩啦啦扯起船篷,那些船家叫著號兒,點了一篙,那船便離了岸。」


  

 简化字:当
  部首:田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ㄉㄤ
  拼音: dāng




1.擔任。如:「當記者」、「當教員」。

2.主管、管理。如:「當家」、「當位」、「當權」、「當政」。

3.承受。如:「不敢當」、「敢做敢當」、「當之無愧」。

4.適合、相稱。如:「門當戶對」、「旗鼓相當」。

5.面對、對著。如:「當面談話」、「當機立斷」、「當仁不讓」、「首當其衝」、「當著大家道個歉,把事情了了。」

6.值、正值。如:「當班」。《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禮記.曲禮上》:「當食不歎。」

7.當作、作為。如:「安步當車」、「寒夜客來茶當酒」。

8.判決、判處。《史記.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傳》:「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




1.彼、那。指在事情發生的時間內。如:「當年」、「當時」、「當天」。

2.應該。如:「出門在外,當用則用,不必太節省。」《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




形容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通「噹」。如:「當!當!當!這是寺廟傳來的鐘聲。」



頂端。如瓜蒂稱為「瓜當」,屋簷頂端的蓋瓦頭稱為「瓦當」。


  

 简化字:当
  部首:田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2) ㄉㄤˋ
  拼音:(2) dàng




1.合宜。如:「恰當」、「適當」、「妥當」、「若有不當之處,請多指教。」《禮記.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

2.同一。如:「當日」、「當年」。




1.用物品向當鋪抵押借錢。如:「典當」、「質當」。《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拿幾件衣服當了。」

2.視、認為。如:「不該錯將好人當壞人!」「你當我是傻子?居然敢賣我贗品!」

3.成績不及格。或以為來源是借用橋牌術語「down」。如:「這一科我沒考好,準被當!」




1.圈套、詭計。如:「害人的勾當」。《紅樓夢》第九二回:「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

2.抵押在當鋪的物品。如:「贖當」。


  

 简化字:当
  部首:田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3) ㄉㄤˇ
  拼音:(3) dǎng




1.匹敵、抵抗。通「擋」。如:「螳臂當車」、「銳不可當」。《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唐.王維〈老將行〉:「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2.偏袒。通「黨」。《莊子.天下〉:「公而不當,易而無私。」


  

  部首:大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异体字:異體字

「頭」的異體字。


  

 简化字:头
  部首:頁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6
  注音: ㄊㄡˊ
  拼音: tóu




1.人或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人頭」、「牛頭」。

2.頭髮或髮式。如:「剪頭」、「剃頭」、「平頭」、「三分頭」。

3.首領。如:「他喜歡做頭。」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或被分割隊伍,隸屬諸頭。」

4.頂端或末稍。如:「山頭」、「將那竹子頭削尖。」

5.事情的端始或結束點。如:「你先提個頭吧!」、「衝過頭了!」、「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

6.物體殘餘的部分。如:「請把那塊布頭兒拿來看看!」

7.賭博或交易中所抽取的錢財。如:「抽頭」。《水滸傳》第三八回:「小張乙道:『討頭的,拾錢的,和那把門的,都被他打倒在裡面。』」

8.人的代稱。如:「蒼頭」、「老實頭」、「冤大頭」。

9.量詞:(1)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兩頭蒜」。(2)計算事情的單位。如:「一頭好親事」。《水滸傳》第四五回:「只要證盟懺疏,也是了當一頭事。」

10.方位:(1)表示上、中等方位。如:「街頭行人多」、「夜頭風起覺神來。」(2)表示邊、前等方位。如:「潯陽江頭」。唐.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宋.歐陽修〈田家〉詩:「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1.最前的。如:「頭獎」、「頭功」、「頭幾排」。

2.在先的。如:「頭兩天」、「頭幾年」。


  

 简化字:头
  部首:頁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6
  注音:(2) ˙ㄊㄡ
  拼音:(2) tou




詞尾:(1)接名詞。如:「罐頭」、「拳頭」、「舌頭」。(2)接動詞。如:「念頭」、「說頭」。(3)接形容詞。如:「甜頭」、「準頭」。(4)接方位詞。如:「後頭」、「上頭」、「外頭」。


  

  部首:木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ㄅㄤˋ
  拼音: bàng




1.粗木棍。如:「木棒」、「球棒」。《魏書.卷七四.尒朱榮傳》:「人馬逼戰,刀不如棒。」

2.棒球比賽中依序上場的打擊者,或接力賽跑輪番上陣的選手。如:「強棒」、「第一棒」、「第二棒」、「第四棒投手指定打擊」。

3.引申為工作的傳承或責任的替換。如:「交棒」、「接棒人」。

4.西藏早期宗教的俗稱。為Bon的音譯。略似於中國的巫、道,所奉者為丹巴嘉饒(智者大師),分左右兩派,棒屬右派,近於喇嘛紅教,以鎮壓妖魔、幻術為主。衣冠皆黑衣,故有黑教之稱。當地人稱為「棒」。也稱為「崩薄」、「頗母」。




用棍子打。《北齊書.卷一二.孝成十二王傳.瑯琊王儼傳》:「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



形容技術高、能力強。如:「他的書法寫得真棒!」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ㄏㄜ
  拼音: hē




飲用液體、飲料或流質食物。如:「喝水」、「喝酒」、「喝稀飯」。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2) ㄏㄜˋ
  拼音:(2) hè




1.大聲呵斥。通「訶」、「呵」。如:「喝責」、「喝叱」。

2.高聲呼叫。如:「吆喝」。《紅樓夢》第六〇回:「當下尤氏、李紈、探春三人帶著平兒與眾媳婦走來,將四個喝住。」




表示驚訝的語氣。如:「喝!你居然也來了。」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3) ㄧㄝˋ
  拼音:(3) yè




聲音幽噎嘶啞。漢.王充《論衡.氣壽》:「兒生號啼之聲,鴻朗高暢者壽,嘶喝溼下者夭。」《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被矢貫咽,音聲流喝。」


  當頭棒喝

 简化字:当头棒喝
  注音: ㄉㄤ ㄊㄡˊ ㄅㄤˋ ㄏㄜˋ
  拼音: dāng tóu bàng hè

佛教禪宗接引弟子時,常用棒一擊或大聲一喝,促其領悟。後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歧路燈》第一四回:「那日程希明當頭棒喝,未免觸動了天良。」也作「當頭一棒」、「迎頭棒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3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