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幼儿教育
  

  部首:幺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ㄧㄡˋ
  拼音: yòu




小孩子。如:「男女老幼」、「扶老攜幼」。唐.韋應物〈送楊氏女〉詩:「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愛護。《孟子.梁惠王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漢.趙岐.注:「幼,猶愛也。」



1.年紀小的。如:「幼年」、「幼小」、「幼童」。

2.初生的。如:「幼蟲」、「幼苗」、「幼娥」。

3.知識淺薄、不成熟。如:「他的思想行為太過幼稚,不足以擔當大任。」


  

  部首:儿
 总笔画:2
  注音: ㄖㄣˊ
  拼音: rén




1.同「人」。《說文解字.儿部》:「儿,古文奇字人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八.人》:「按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稍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則不變其本文而為人;合於下者,若『兒』若『見』則微變其本文為儿。」

2.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儿
  部首: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1.小孩。如:「兒童」、「嬰兒」。《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2.子女對父母的自稱。《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

3.稱謂。父母對子女的稱呼。《水滸傳》第四二回:「我兒,你去了許多時,這幾年正在那里安身?」

4.長輩稱呼晚輩。如:「姪兒」、「孫兒」。

5.年輕男子。唐.白居易〈雜興〉詩三首之一:「遂習宮中女,皆如馬上兒。」

6.輕視、辱罵對方為「兒」。《後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之後,構成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一般無義。附於詞尾:(1)接名詞。如:「花兒」、「鳥兒」、「老頭兒」、「美人兒」(2)接動詞。如:「拐彎兒」、「找蹅兒」。(3)接副詞。如:「快快兒」、「慢慢兒」。


  

 简化字:儿
  部首: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2) ㄋㄧˊ
  拼音:(2) ní




姓。通「倪」。如漢代有兒寬。


  

  部首: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ㄐㄧㄠˋ
  拼音: jiào




1.訓誨、誘導。如:「教導」、「教誨」。《孟子.離婁上》:「古者易子而教之。」

2.使、讓。唐.金昌緒〈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宋.周邦彥〈玉樓春.當時攜手〉詞:「帳裡不教春夢到。」




1.禮儀、規矩。《孟子.滕文公上》:「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禮記.王制》:「脩其教,不易其俗。」

2.宗教的簡稱。如:「佛教」、「基督教」。

3.姓。如明代有教輔直。


  

  部首: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2) ㄐㄧㄠ
  拼音:(2) jiāo




傳授。如:「教唱」。《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論〉:「教於後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部首:肉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ㄩˋ
  拼音: yù




1.生育。如:「生兒育女」。《易經.漸卦.九三》:「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後漢書.卷四四.張禹傳》:「鄧太后以殤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內。」

2.成長。《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文選.潘岳.秋興賦》:「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託。」

3.撫養、培養。如:「養育」、「教育」、「育幼院」。《易經.蒙卦.彖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詩經.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姓。如上古時代有育唐。


  幼兒教育

 简化字:幼儿教育
  注音: ㄧㄡˋ ㄦˊ ㄐㄧㄠˋ ㄩˋ
  拼音: yòu ér jiào yù

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廣義的包括家庭中的親職教育、生活環境中的生活教育以及幼稚園、托兒所等學校式的教育。狹義的僅指幼稚園、托兒所等學校式的幼兒教育。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