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小儿
  

  部首:小
 总笔画:3
  注音: ㄒㄧㄠˇ
  拼音: xiǎo




與「大」相對:(1)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2)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3)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4)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1.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2.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3.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4.二一四部首之一。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部首:儿
 总笔画:2
  注音: ㄖㄣˊ
  拼音: rén




1.同「人」。《說文解字.儿部》:「儿,古文奇字人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八.人》:「按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稍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則不變其本文而為人;合於下者,若『兒』若『見』則微變其本文為儿。」

2.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儿
  部首: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ㄦˊ
  拼音: ér




1.小孩。如:「兒童」、「嬰兒」。《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2.子女對父母的自稱。《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

3.稱謂。父母對子女的稱呼。《水滸傳》第四二回:「我兒,你去了許多時,這幾年正在那里安身?」

4.長輩稱呼晚輩。如:「姪兒」、「孫兒」。

5.年輕男子。唐.白居易〈雜興〉詩三首之一:「遂習宮中女,皆如馬上兒。」

6.輕視、辱罵對方為「兒」。《後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之後,構成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一般無義。附於詞尾:(1)接名詞。如:「花兒」、「鳥兒」、「老頭兒」、「美人兒」(2)接動詞。如:「拐彎兒」、「找蹅兒」。(3)接副詞。如:「快快兒」、「慢慢兒」。


  

 简化字:儿
  部首:儿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2) ㄋㄧˊ
  拼音:(2) ní




姓。通「倪」。如漢代有兒寬。


  小兒

 简化字:小儿
  注音: ㄒㄧㄠˇ ㄦˊ
  拼音: xiǎo ér

1.幼童。《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三國演義》第二三回:「〈洛陽小兒謠〉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2.稱謂。對人自稱自己的兒子或子姪輩。《北史.卷五五.元文遙傳》:「小兒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三國演義》第三二回:「操曰:『此汝姪審榮所獻也。』配怒曰:『小兒不行,乃至於此。』」


  小兒

 简化字:小儿
  注音:(2) ㄒㄧㄠˇㄦ
  拼音:(2) xiǎor

1.幼年時代。如:「這孩子打從小兒起就很聽話。」

2.對僕役的稱呼。唐.陳鴻《東城老父傳》:「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擾教飼。」

3.男嬰。如:「胖小兒」。


  小兒科

 简化字:小儿科
  注音: ㄒㄧㄠˇ ㄦˊ ㄎㄜ
  拼音: xiǎo ér kē

1.專以兒童為診治對象的醫學類別。

2.吝嗇、小家子氣。含有嘲諷的意味。如:「平日他是個有名的小兒科,但每逢愛心捐款時,他可一點兒也不小氣。」

3.小意思。如:「他財力雄厚,這次金融風暴的損失對他來說只是小兒科而已。」


  黃口小兒

 简化字:黄口小儿
  注音: ㄏㄨㄤˊ ㄎㄡˇ ㄒㄧㄠˇ ㄦˊ
  拼音: huáng kǒu xiǎo ér

幼兒。比喻淺薄幼稚的人。漢.無名氏〈東門行〉:「上用倉浪天故,下為黃口小兒。」亦稱「黃口孺子」。


  窺牖小兒

 简化字:窥牖小儿
  注音: ㄎㄨㄟ ㄧㄡˇ ㄒㄧㄠˇ ㄦˊ
  拼音: kuī yǒu xiǎo ér

牖,窗戶。窺牖小兒指漢東方朔從窗口向屋裡面窺視西王母仙桃的傳說。晉.張華《博物志.卷八.史補》:「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後指小偷。


  小兒之見

 简化字:小儿之见
  注音: ㄒㄧㄠˇ ㄦˊ ㄓ ㄐㄧㄢˋ
  拼音: xiǎo ér zhī jiàn

小孩子的見解,形容人極無見識。《三國演義》第三回:「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


  小兒之態

 简化字:小儿之态
  注音: ㄒㄧㄠˇ ㄦˊ ㄓ ㄊㄞˋ
  拼音: xiǎo ér zhī tài

小孩子的心態或動作。《紅樓夢》第九回:「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顯身成名的了,斷不似往年仍作小兒之態的。」


  造化小兒

 简化字:造化小儿
  注音: ㄗㄠˋ ㄏㄨㄚˋ ㄒㄧㄠˇ ㄦˊ
  拼音: zào huà xiǎo ér

小兒,對主宰命運的神的輕慢稱呼。造化小兒指主宰命運的小子。後亦用以指病魔。《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罹病者,甚為造化小兒所苦。」


  小兒放紙炮

 简化字:小儿放纸炮
  注音: ㄒㄧㄠˇ ㄦˊ ㄈㄤˋ ㄓˇ ㄆㄠˋ
  拼音: xiǎo ér fàng zhǐ pào

(歇後語)又愛又怕。小孩子喜歡玩鞭炮,但又怕鞭炮的聲響和爆炸的威力,因此又愛又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崔生見他言詞媚嬌,美豔非常,心裡也禁不住動火,只是想著防禦相待之厚,不敢造次。好像個小兒放紙炮,真個又愛又怕。」


  小兒麻痺症

 简化字:小儿麻痹症
  注音: ㄒㄧㄠˇ ㄦˊ ㄇㄚˊ ㄅㄧˋ ㄓㄥˋ
  拼音: xiǎo ér má bì zhèng

病名。一種由濾過性病毒所引發的急性傳染病。參見「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條。


  小兒麻痺疫苗

 简化字:小儿麻痹疫苗
  注音: ㄒㄧㄠˇ ㄦˊ ㄇㄚˊ ㄅㄧˋ ㄧˋ ㄇㄧㄠˊ
  拼音: xiǎo ér má bì yì miáo

為預防小兒麻痺感染的疫苗,有口服用的沙賓疫苗和注射用的沙克疫苗兩種。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5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