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大礼拜
  

  部首:大
 总笔画:3
  注音: ㄉㄚˋ
  拼音: dà




1.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而言。如:「大山」、「大河」、「大雨」、「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2.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如:「大哥」、「大伯」、「大媽」。

3.表示尊敬之詞。如:「拜讀大作」、「尊姓大名」。

4.不平常、重要的、偉大的。《文選.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5.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大年初一」。




1.表程度深。如:「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大搞活動」、「天已大亮」、「大有出息」。

2.與「不」字連用,表次數少或程度淺。如:「她不大出門見人的。」、「他不大愛抽菸。」、「小侄兒還不大會講話。」

3.很、非常。《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長公主大以是怨光。」

4.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1.與「小」相對之詞。《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

2.年紀較大的人。如:「你們一家大小都要來吃喜酒喔!」

3.姓。如唐代有大明,金代有大興國。

4.二一四部首之一。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部首:大
 总笔画:3
  注音:(2) ㄉㄞˋ
  拼音:(2) dài

參見「大夫」條。


  

  部首:大
 总笔画:3
  注音:(3) ㄊㄞˋ
  拼音:(3) tài




至高無上的。通「太」、「泰」。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兄作『大』,不作『太』、『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


  

  部首:示
部外笔画:1
 总笔画:6
 异体字:異體字

「禮」的異體字。


  

 简化字:礼
  部首:示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8
  注音: ㄌㄧˇ
  拼音: lǐ




1.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2.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如:「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3.儀式。如:「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

4.表敬意的贈品。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

5.儒家的經典。參見「三禮」條。

6.姓。如漢代有禮賢。




1.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

2.尊敬、厚待。如:「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


  

  部首: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ㄅㄞˋ
  拼音: bài




1.一種禮節行為:(1)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2)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入廟參拜」、「吃齋拜佛」。

2.為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用語。如:「回拜」、「拜見」。

3.祝賀。如:「拜壽」、「拜賀」。

4.任官、授職。晉.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1.姓。如宋代有拜瑚。

2.電腦上八個位元合成的一組,稱為「拜」。為英文byte的音譯。如:「在早期,倚天中文系統中,一個中文字元占了兩個拜。」


  大禮拜

 简化字:大礼拜
  注音: ㄉㄚˋ ㄌㄧˇ ㄅㄞˋ
  拼音: dà lǐ bài

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