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反证法
  

  部首:又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 ㄈㄢˇ
  拼音: fǎn




1.翻轉。《孟子.公孫丑上》:「以齊王,由反手也。」

2.回來、返回。通「返」。《戰國策.衛策》:「衛君以其言告邊境,智伯果起兵而襲衛,至境而反。」

3.歸還、退還。通「返」。《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

4.背叛、造反。《國語.周語下》:「視遠,日絕其義;足高,日棄其德;言爽,日反其信;聽淫,日離其名。」

5.類推。《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反省。《孟子.公孫丑上》:「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

7.即反切。傳統漢字的一種注音方式。用兩個字拼成一個字的讀音。即用上一個字的聲母,和下一個字的韻母相拼,如:「東,德紅反。」




相反。《漢書.卷三五.荊燕吳傳.吳王劉濞》:「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狀有反相。』」



反而。《詩經.邶風.谷風》:「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荀子.王制》:「是彊者之所以反弱也。」


  

  部首:又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2) ㄈㄢ
  拼音:(2) fān




翻案。《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楊可告緡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氐皆遇告。杜周治之,獄少反者。」


  

  部首:又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3) ㄈㄢˋ
  拼音:(3) fàn

做買賣,通「販」。《荀子.儒效》:「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


  

 简化字:证
  部首: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异体字:異體字

「證」的異體字。


  

 简化字:证
  部首:言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ㄥˋ
  拼音: zhèng




諫正。如:「証諫」。《戰國策.齊策一》:「士尉以証靖郭君,靖郭君不聽。」


  

 简化字:证
  部首:言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9
  注音: ㄓㄥˋ
  拼音: zhèng




1.告發。《說文解字.言部》:「證,告也。」《論語.子路》:「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2.用憑據、事實來表明或斷定。如:「證明」、「證實」。《莊子.秋水》:「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




1.憑據。如:「人證」、「停車證」、「借書證」。

2.病症、症候。如:「三焦辨證」、「血分證」。《列子.周穆王》:「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ㄈㄚˇ
  拼音: fǎ




1.律令。如:「法令」、「法律」。《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

2.制度。《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3.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4.途徑。如:「方法」、「辦法」。

5.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法壇」。《五燈會元.卷六.谷山藏禪師》:「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6.方術、技巧。如:「道士作法」、「魔法」。

7.法國的簡稱。舊音ㄈㄚˋ fà。如:「中法戰爭」、「英法戰爭」。

8.姓。如漢代有法雄。




仿效。如:「效法」。《周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1.可為法則的。如:「法書」、「法帖」。

2.屬於佛家的。如:「法衣」、「法號」。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ㄈㄚˊ
  拼音:(2) fá

參見「法子」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ㄈㄚ
  拼音:(3) fā

在「沒法兒」、「想個法兒」等語詞中的音讀。


  反證法

 简化字:反证法
  注音: ㄈㄢˇ ㄓㄥˋ ㄈㄚˇ
  拼音: fǎn zhèng fǎ

一種證明定理的方法。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結論相反的假定,然後從這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果來,這樣就否定原來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稱為「反證法」。也稱為「歸謬法」。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