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割鸡焉用牛刀
  

  部首:刀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ㄍㄜ
  拼音: gē




1.用刀切開。如:「割傷」、「割肉」、「任人宰割」。《莊子.盜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唐.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

2.分開、劃分。如:「分割」。《戰國策.秦策四》:「三國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東而講。」唐.杜甫〈望嶽〉詩:「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3.斷絕、捨棄。如:「割愛」。漢.王充《論衡.本性》:「長大之後,禁情割欲,勉厲為善矣。」




災害。《書經.大誥》:「天降割于我家。」


  

 简化字:鸡
  部首:鳥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3
 异体字:異體字

「雞」的異體字。


  

 简化字:鸡
  部首:鳥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1
 异体字:異體字

「雞」的異體字。


  

 简化字:鸡
  部首: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注音: ㄐㄧ
  拼音: jī




動物名。鳥綱雞形目。常見家禽,品種很多。嘴短,上嘴稍彎曲。頭部有紅色肉冠,雄雞較大。翅短,飛行能力不佳。如:「母雞」、「土雞」、「來亨雞」。


  

  部首: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ㄢ
  拼音: yān




1.具指示作用,此、這裡。如:「心不在焉」。《論語.衛靈公》:「眾好之,必察焉。」

2.疑問稱代,主要用於詢問處所。《列子.湯問》:「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3.兼有介詞加代詞的功能,相當於「於此」。《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具反詰作用。相當於「豈」、「如何」、「哪裡」。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論語.先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且夫齊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相當於「於」。《孟子.盡心上》:「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承接上文,以表示後果。相當於「乃」、「就」。《墨子.兼愛上》:「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1.表示語氣,置句末:(1) 表示肯定。相當於「也」、「矣」。唐.柳宗元〈封建論〉:「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2) 表示疑問。相當於「耶」、「呢」。《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3) 表示感嘆。相當於「啊」。《史記.卷一〇二.張釋之馮唐列傳.張釋之》:「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椁,又何戚焉!」

2.表示賓語前置於動詞述語。《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左傳.襄公三十年》:「安定國家,必大焉先。」




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相當於「然」、「樣子」。如:「於我心有戚戚焉。」《書經.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部首:用
 总笔画:5
  注音: ㄩㄥˋ
  拼音: yòng




1.功效。如:「用處」、「功用」、「效用」、「作用」、「有用」。《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

2.花用的錢財。如:「家用」、「費用」。《論語.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器物。如:「用具」、「器用」。《國語.周語上》:「司空除壇于籍,命農大夫咸戒農用。」

4.姓。如漢代有用虬。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任命。如:「任用」、「舉用」。《論語.陽貨》:「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孟子.梁惠王下》:「見賢焉,然後用之。」

2.行使、施行。如:「用電」、「使用」、「運用」、「應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孟子.告子上》:「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需要。多用於否定或反問。如:「不用再說了!」「這事還用你操心嗎?」《論語.陽貨》:「割雞焉用牛刀!」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一:「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4.進食、吃喝。如:「用餐」、「用茶」、「請用點水果。」《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孔子御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




1.表示憑藉。相當於「以」。如:「用手蒙住眼睛。」《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史記.卷一一〇.匈奴列傳》:「單于既得翕侯,以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與謀漢。」

2.因。表示原因、結果。相當於「因此」。《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國語.周語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




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相當於「因而」。如:「用特函達」。民國.孫文《建國方略.心理建設.自序》:「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勵,用能鼓勵風潮,造成時勢。」


  

  部首:牛
 总笔画:4
  注音: ㄋㄧㄡˊ
  拼音: niú




1.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偶蹄目。體形碩大,性情溫馴而力氣大,尾巴尖端有長毛,為草食性反芻類家畜。能供拉車、耕田,肉與乳皆可食用,而骨、皮、角等可做器具使用。我國常見的有黃牛、水牛、乳牛、肉牛與犛牛等。

2.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

3.星官名。牛宿之首,共有六顆星,在西方屬摩羯座。《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牽牛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事。」也稱為「牽牛」。但與俗稱「牽牛星」的河鼓二為不相干的星名。

4.二一四部首之一。

5.姓。如唐代有牛僧孺。




固執、倔強。如:「牛脾氣」、「牛性子」。《紅樓夢》第一七回:「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獃痴不改。」


  

  部首:刀
 总笔画:2
  注音: ㄉㄠ
  拼音: dāo




1.武器名。一種用來砍殺,頗具殺傷力的兵器。如:「大刀」、「寶刀」、「軍刀」、「武士刀」。

2.切、削、剪、刻、割、斬的工具。多以鋼鐵製成。如:「菜刀」、「鍘刀」、「剪刀」、「鐮刀」、「雕刻刀」。

3.古代的錢幣。外形如刀。《史記.卷三〇.平準書》:「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4.量詞:(1)計算切割次數的單位。如:「老屠戶在那塊豬肉上劃了幾刀。」(2)計算紙張的單位。一百張為一刀。如:「一刀稿紙」。

5.姓。如明代有刀幹孟。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割雞焉用牛刀

 简化字:割鸡焉用牛刀
  注音: ㄍㄜ ㄐㄧ ㄧㄢ ㄩㄥˋ ㄋㄧㄡˊ ㄉㄠ
  拼音: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語出《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則這割雞焉用牛刀手,小將那消大帥收。」《封神演義》第四〇回:「太師用兵多年,如今為何顛倒!料西歧不過是姜尚、黃飛虎等,『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9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