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列宁主义
  

  部首: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ㄌㄧㄝˋ
  拼音: liè




1.行次。《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既濟,而未成列。」《禮記.喪大記》:「火三列,黼三列。」唐.孔穎達.正義:「列,行也。」

2.位次、職位。《論語.季氏》:「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3.類。如:「這不在討論之列。」、「他們公司開發出新系列的產品。」

4.量詞。計算成行成列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列火車」、「營房前站著一列士兵。」

5.姓。如戰國時有列禦寇。




1.分解、分開。通「裂」。《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列土封疆非為諸侯,皆以為民也。」

2.依次排比。如:「排列」、「陳列」、「列隊」。晉.陶淵明〈詠荊軻詩〉:「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3.安排、放入。如:「大家的意見均列入紀錄。」




各、眾。如:「列國」、「列祖列宗」。《紅樓夢》第六二回:「我來了,全仗列位扶持。」



一一的。如:「列舉」。


  

 简化字:宁
  部首:宀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异体字:異體字

「寧」的異體字。


  

  部首: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注音: ㄓㄨˋ
  拼音: zhù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简化字:宁
  部首:宀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ㄋㄧㄥˊ
  拼音: níng




安定。如:「安寧」。《詩經.小雅.常棣》:「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遼史.卷三一.營衛志上》:「隨陽遷徙,歲無寧居。」



1.省視、問安。如:「歸寧」。唐.韓愈〈贈張童子序〉:「童子請於其官之長,隨父而寧母。」

2.回家。《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沈昱并原告人,寧家聽候。」

3.平息。唐.李嶠〈為水潦災異陳情表〉:「以寧眾口之囂謗,以答三靈之譴咎。」




1.情願、寧願。表示選擇後的結果。如:「寧可」、「寧死不屈」、「寧缺毋濫」。《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2.豈、難道。《戰國策.趙策三》:「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3.乃、竟然。《詩經.大雅.瞻卬》:「心之憂矣,寧自今矣。」《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胡質》:「胡通達,長者也,寧有子孫不?」




清朝以南京為江寧府治,故簡稱為「寧」。如:「寧漢分裂」。今稱為「京」。



語氣助詞,無義。如:「寧耐」。《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害。」


  

 简化字:宁
  部首: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ㄋㄧㄥˋ
  拼音: nìng




姓。如周代有甯越。


  

 简化字:宁
  部首: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2) ㄋㄧㄥˊ
  拼音:(2) níng




願、盼望。通「寧」。《說文解字.用部》:「甯,所願也。」如:「甯可」、「甯願」。《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穰穰復正直往甯。」唐.顏師古.注:「甯,願也。言獲福既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


  

 简化字:宁
  部首:宀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ㄋㄧㄥˋ
  拼音:(2) nìng




姓。如漢代有寧成。


  

  部首:丶
部外笔画:4
 总笔画:5
  注音: ㄓㄨˇ
  拼音: zhǔ




1.賓客或奴僕的相對詞。如:「賓主」、「主僕」。

2.帝王。如:「君主」。《禮記.曲禮下》:「主佩倚,則臣佩垂。主佩垂,則臣佩委。」唐.杜甫〈入衡州〉詩:「報主身已老,入朝病見妨。」

3.領導者。如:「教主」、「一家之主」。《詩經.周頌.載殳》:「侯主侯伯,侯亞侯旅。」漢.毛亨.傳:「主,家長也。」

4.當事人。如:「苦主」、「失主」。

5.有物權或事權的人。如:「債主」、「地主」、「物歸原主」。

6.牌位。如:「木主」、「神主」。《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

7.教徒稱呼其所信仰的神為「主」。

8.事物的根本。《易經.繫辭上》:「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文選.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

9.公主的簡稱。《後漢書.卷二六.宋弘傳》:「後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後。」《聊齋志異.卷九.雲蘿公主》:「駙馬當是俗間高手,主僅能讓六子。」




1.負責、主持。如:「主講」、「主辦」。

2.掌管、統治。《孟子.萬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唐.韓愈〈原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3.贊同。如:「主戰」、「主和」。《國語.周語中》:「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

4.持守。《論語.學而》:「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文選.宋玉.招魂》:「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5.預示。《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又觀乾象,太白臨于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




1.主要的。如:「主將」、「主帥」。

2.自己的。如:「主觀」、「主見」。


  

  部首:丿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异体字:異體字

「義」的異體字。


  

 简化字:义
  部首:羊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ㄧˋ
  拼音: yì




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

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〇.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5.意思。如:「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7.姓。如漢代有義縱。




1.合於正義的。如:「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彞,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2.用來周濟公眾的。如:「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3.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如:「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列寧主義

 简化字:列宁主义
  注音: ㄌㄧㄝˋ ㄋㄧㄥˊ ㄓㄨˇ ㄧˋ
  拼音: liè níng zhǔ yì

最早由史達林命名,是列寧在20世紀初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修訂所形成的思想體系。列寧主義跟馬克思主義其他流派的差別,在於列寧提出民主集中制和先鋒隊理論,主張革命先鋒行動和無產階級專政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前提。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1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