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党项
  

  部首:儿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异体字:異體字

「黨」的異體字。


  

  部首:儿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ㄉㄤˇ
  拼音: dǎng




姓。如宋代有党進。


  

 简化字:党
  部首: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20
  注音: ㄉㄤˇ
  拼音: dǎng




1.志同道合的人所組成的有組織、有主義的團體。如:「政黨」、「革命黨」。

2.因利害關係而結成的小團體。如:「結黨營私」、「狐群狗黨」。《左傳.僖公九年》:「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漢.桓寬《鹽鐵論.禁耕》:「眾邪群聚,私門成黨。」

3.朋友、同輩。指意氣相投的人。唐.韓愈〈山石〉詩:「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4.古代地方的組織名稱。以五百家為一黨。《周禮.地官.大司徒》:「五族為黨。」漢.鄭玄.注:「族,百家;黨,五百家。」《禮記.學記》:「股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5.親族、姻戚。如:「父黨」、「母黨」。

6.姓。如明代有黨還醇。




偏袒、偏私。《書經.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論語.述而》:「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



正直的。同「讜」。如:「黨言」、「黨論」。


  

 简化字:项
  部首:頁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2
  注音: ㄒㄧㄤˋ
  拼音: xiàng




1.頸的後部。如:「秀髮垂項」、「望其項背」。《史記.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傳》:「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

2.脖子。《左傳.成公十六年》:「王召養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錡,中項,伏弢。」唐.駱賓王〈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3.條款、種類。如:「注意事項」、「逐項討論」、「這項內容有待商榷。」

4.經費。如:「款項」、「用項」。

5.量詞。計算事物分類或件數的單位。如:「女子七項運動」、「十項建設」。

6.姓。如秦代有項羽。




肥大。《詩經.小雅.節南山》:「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漢.毛亨.傳:「項,大也。」


  党項

 简化字:党项
  注音: ㄉㄤˇ ㄒㄧㄤˋ
  拼音: dǎng xiàng

古代三苗的遺裔。居析支之地,漢時為西羌別種,也稱為「党項羌」。唐賜姓李,世為夏州節度使。宋賜姓趙,傳至元昊,舉兵反,稱帝,史稱為「西夏」。《新唐書.卷六.肅宗本紀》:「壬申,鄜州刺史成公意及党項戰,敗之。」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