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佝偻病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ㄎㄡˋ
  拼音: kòu

參見「佝僂」條。


  

  部首: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异体字:異體字

「僂」的異體字。


  

 简化字:偻
  部首:人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ㄡˊ
  拼音: lóu




1.彎曲的背部。如:「佝僂」。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病僂,隆然伏行。」

2.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僂堙。




背向前微傾,以示恭敬。《左傳.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晉.杜預.注:「俯共於傴,傴共於僂。」


  

  部首:疒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ㄅㄧㄥˋ
  拼音: bìng




1.指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面產生不正常的狀態。如:「疾病」、「肝病」、「心病」、「相思病」、「病入膏肓」。

2.瑕疵、短處。如:「語病」、「通病」、「弊病」。《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




1.生病、患病。如:「她病了三天,變得相當憔悴。」《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軍人有病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

2.為其所苦。《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3.損害。如:「禍國病民」。《戰國策.東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病其所種。」

4.憂慮。《論語.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5.恨、怨恨。《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諸王傳下.文帝諸子傳》:「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見幸,恚恨致崩。故劭深病潘氏及濬。」

6.指責、不滿。《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




1.有病的。如:「病容」、「病人」、「病夫」。

2.枯乾的。唐.杜甫〈薄遊〉詩:「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疲憊。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佝僂病

 简化字:佝偻病
  注音: ㄎㄡˋ ㄌㄡˊ ㄅㄧㄥˋ
  拼音: kòu lóu bìng

軟骨病的別名。參見「軟骨病」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