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三八妇女节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ㄙㄢ
  拼音: sān




1.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如:「二、三、四、五……」。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2.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1.第三位的。如:「這次比賽他得了第三名。」

2.表多數或多次的。如:「舉一反三」、「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2) ㄙㄚ
  拼音:(2) sā

同「仨」。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3) ㄙㄢˋ
  拼音:(3) sàn




屢次、再三。參見「三思」、「三復」等條。


  

  部首:八
 总笔画:2
  注音: ㄅㄚ
  拼音: bā




1.介於七與九之間的自然數。如:「六、七、八、九……」。大寫作「捌」,阿拉伯數字作「8」。

2.姓。如漢代有西域人八滑。

3.二一四部首之一。




表示數量是八的。如:「八字」、「八方」。



形容多數或多方面。如:「四通八達」。
(「八」字口語連用在去聲字前讀成陽平,如:「八號」、「八拜」。)


  

 简化字:妇
  部首: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ㄨˋ
  拼音: fù




1.已嫁女子。《正字通.女部》:「婦,女子已嫁曰婦。」唐.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2.妻。如:「夫婦」。《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他本是張郎婦,又做了李郎妻。」

3.兒媳、子之妻。《禮記.雜記下》:「婦見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新唐書.卷一八.禮樂志八》:「舅姑即席,婦執笲棗、栗入。」

4.女性的通稱。如:「婦孺皆知」。




有關女性的。如:「婦道」、「婦科」。


  

  部首:女
 总笔画:3
  注音: ㄋㄩˇ
  拼音: nǚ




1.女子,與「男」相對。如:「才女」、「男女平等」。《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晉書.卷九七.四夷傳.南蠻傳》:「貴女賤男,同姓為婚。」

2.女兒。如:「生兒育女」。唐.杜甫〈兵車行〉:「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

4.星官名。女宿之首,有4正星,5增星,在西方屬寶瓶座。也稱為「寶婺」、「須女」、「婺女」。《晉書.卷一二.天文志中》:「懷帝永嘉六年七月,熒惑、歲星、太白聚牛、女之間。」

5.二一四部首之一。




1.女性的、雌性的。如:「女道士」。《太平廣記.卷三八五.崔紹》:「畜一女貓,常往來紹家捕鼠。」

2.幼小、柔弱。《詩經.豳風.七月》:「猗彼女桑。」


  

  部首:女
 总笔画:3
  注音:(2) ㄋㄩˋ
  拼音:(2) nǜ




將女兒許配給他人。《左傳.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於鄭莊公,曰雍姑。」《聊齋志異.卷六.江城》:「臨江高蕃,少慧,儀容秀美。十四歲入邑庠,富室爭女之。」


  

  部首:女
 总笔画:3
  注音:(3) ㄖㄨˇ
  拼音:(3) rǔ




你。同「汝」。《左傳.宣公十一年》:「諸侯縣公皆慶寡人,女獨不慶寡人。」



姓。如商代有女方。


  

 简化字:节
  部首:竹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ㄐㄧㄝˊ
  拼音: jié




1.植物枝幹分段的地方。如:「松節」、「竹節」。唐.杜甫〈建都十二韻〉:「風斷青蒲節,霜埋翠竹根。」也稱為「節子」。

2.動物骨骼相連接的部分。如:「關節」、「骨節」。《韓非子.解老》:「人之身三百六十節,四肢,九竅,其大具也。」

3.段落、單位。如:「章節」、「單音節」、「把這四小節再重唱一次。」

4.人的志氣、操守。如:「志節」、「貞節」。《左傳.成公十五年》:「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5.事情的經過情形。如:「情節」、「細節」。

6.時令的區分。如:「季節」。《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

7.有特殊意義,值得慶賀或紀念的日子。如:「春節」、「青年節」、「雙十節」。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8.禮儀。如:「禮節」、「繁文縟節」。《論語.微子》:「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9.古代使者所執的信物,用以證明身分。通「卩」。如:「符節」。《周禮.地官.掌節》:「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

10.音樂的拍子,以示緩急程度。如:「節奏」、「節拍」。《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11.《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兌(☱)下坎(☵)上。《易經.節卦.象曰》:「澤上有水,節。」唐.孔穎達.正義:「水在澤中,乃得其節。」

12.量詞:(1)計算時間分段的單位。如:「今天上了三節課。」(2)計算車廂數目的單位。如:「這列火車有十二節車廂。」(3)計算文章或樂曲段落的單位。如:「本文共分三章節。」、「這首曲子一共有三十六節。」

13.姓。如明代有節鐸。




1.限制、控制、約束。如:「節育」、「節制資本」。《易經.未濟卦.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2.儉省。如:「節衣縮食」、「開源節流」。《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詩。」


  三八婦女節

 简化字:三八妇女节
  注音: ㄙㄢ ㄅㄚ ㄈㄨˋ ㄋㄩˇ ㄐㄧㄝˊ
  拼音: sān bā fù nǚ jié

每年的三月八日的國際婦女節。參見「婦女節」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