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三伏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ㄙㄢ
  拼音: sān




1.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如:「二、三、四、五……」。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2.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1.第三位的。如:「這次比賽他得了第三名。」

2.表多數或多次的。如:「舉一反三」、「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2) ㄙㄚ
  拼音:(2) sā

同「仨」。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3) ㄙㄢˋ
  拼音:(3) sàn




屢次、再三。參見「三思」、「三復」等條。


  

  部首:人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ㄈㄨˊ
  拼音: fú




1.趴,身體向前傾靠在物體上。如:「倒伏」、「伏案」。《禮記.曲禮上》:「坐毋箕,寢毋伏。」

2.隱藏、隱匿。如:「蟄伏」、「危機四伏」、「晝伏夜出」。《老子》第五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降服、使屈服。如:「降龍伏虎」、「制伏」。

4.低落下去。如:「伏地挺身」、「此起彼伏」。

5.承認、承受。如:「伏罪」、「伏法」。《文選.班彪.王命論》:「遇折足之凶,伏斧鉞之誅。」

6.佩服、信服。同「服」。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隱藏不露的。《文選.左思.蜀都賦》:「漏江伏流潰其阿。」



參見「伏日」條。



對尊長自謙的敬辭。《文選.枚乘.七發》:「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閒乎?」《漢書.卷四.文帝紀》:「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宜稱。」


  三伏

  注音: ㄙㄢ ㄈㄨˊ
  拼音: sān fú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分別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金瓶梅》第八回:「那時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熱。」《紅樓夢》第六七回:「今年三伏裡雨水少,這果子樹上都有蟲。」

2.三重伏兵。《舊唐書.卷一二一.僕固懷恩傳》:「瑒令高彥崇、渾日進、李光逸等設三伏以待之,賊半渡,伏發,合擊而走之。」


  三伏天

  注音: ㄙㄢ ㄈㄨˊ ㄊㄧㄢ
  拼音: sān fú tiān

由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每十天為一伏,共三十天,是天氣最熱的時候。《金瓶梅》第二七回:「過了兩日,卻是六月初一日,即今到三伏天。」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 页数: 1/1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