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ǎn
  

  部首: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9
  注音: ㄈㄢˊ
  拼音: fán




馬疾馳。《說文解字.馬部》:「颿,馬疾步也。」



掛在船上的幔。同「帆」。《文選.左思.吳都賦》:「樓船舉風颿過肆,果布輻湊而常然。」清.項廷紀〈綺羅香.簾影移香〉詞:「記西園撲蝶歸來,又南浦片颿初去。」


  

  部首:犬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ㄈㄢ
  拼音: fān




連犿:宛轉的樣子。《莊子.天下》:「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


  

  部首:巾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ㄢ
  拼音: fān




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垂絳幡之素蜺兮,載雲氣而上浮。」清.張惠言〈木蘭花慢.一春長〉詞:「正風避重簾,雨迴深幕,雲護輕幡。」


  

  部首:方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ㄈㄢ
  拼音: fān




1.狹長而下垂的旗幟。《說文解字.㫃部》:「旛,旛胡也。謂旗幅之下垂者。」

2.泛指旌旗。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頭。」


  

  部首:羽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8
  注音: ㄈㄢ
  拼音: fān




1.反轉、覆轉。如:「翻身」、「車翻了」。唐.杜甫〈白帝〉詩:「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2.掀動。如:「翻書」、「翻報紙」。

3.越過。如:「翻山越嶺」。

4.改變。如:「花樣翻新」、「翻供」、「翻案」、「翻臉」。

5.將某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如:「把這段英文翻成中文。」

6.飛翔。如:「眾鳥翻飛」。唐.李白〈天台曉望〉詩:「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鼇沒。」




反而。唐.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忠臣翻受奸臣制,骯髒英雄淚滿襟。」


  

 简化字:翻
  部首:糸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8
  注音: ㄈㄢ
  拼音: fān




反覆。《莊子.天道》:「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將某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通「翻」。如:「繙譯」。



旗子。唐.儲光羲〈昭聖觀〉詩:「扶橑盡蟠木,步檐多畫繙。」


  

  部首:車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9
  注音: ㄈㄢ
  拼音: fān




1.古代車箱兩旁的障蔽物。《漢書.卷五.景帝紀》:「令長吏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唐.顏師古.注:「轓,應劭曰:『車耳反出,所以為之藩屏,翳塵泥也。』」《續漢書志.第六.禮儀志下》:「車皆去輔轓,疏布惡輪。」

2.借指車。南朝齊.謝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華轓徒駕,長纓未飾。」


  

  部首:竹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1
  注音: ㄈㄢ
  拼音: fān




1.大畚箕。《廣韻.平聲.元韻》:「籓,大箕。」

2.屏障。宋.蘇軾〈答新蘇州黃龍圖啟〉:「金華玉堂,帝左右之高選;武林茂苑,江東南之要籓。」


  

  部首:丶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ㄈㄢˊ
  拼音: fán




1.平庸、平常。如:「平凡」、「非凡」、「自命不凡」。清.洪昇《長生殿》第三八齣:「我聽你這琵琶,非同凡手。」

2.塵世的、世俗的。如:「凡間」。唐.李中〈寄廬山簡寂觀重道者〉詩:「似醒一夢歸凡世,空向彤霞寄夢頻。」《西遊記》第二回:「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




1.大旨、綱要。如:「發凡起例」。《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僕嘗倦談,不能一二其詳,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焉。」

2.塵世間。如:「仙凡路隔」、「天仙下凡」。




1.概括之詞。如:「凡是有生命之物,都稱生物。」

2.總共。如:「全書凡二十章。」《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凡百三十篇。」唐.柳宗元〈愚溪詩序〉:「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


  

 简化字:钒
  部首:金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ㄢˊ
  拼音: fán




(vanadium,V)化學元素。原子序23。為銀白色的金屬,具延展性。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礦石中。用於釩鋼的製造,可提高硬度及強度。


  

  部首: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ㄢˊ
  拼音: fán




古代一種盛物的竹器。《禮記.昏義》:「贊見婦於舅姑,執笲棗栗段脩以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四.禮記音義之四》:「笲,器名,以葦若竹為之,其形如莒,衣之以青繒,以盛棗、栗、腶脩之屬。」


  

 简化字:烦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ㄈㄢˊ
  拼音: fán




1.躁悶。如:「煩悶」、「心煩氣躁」。唐.于邵〈晚秋陪盧侍御遊石橋序〉:「是以幽求人境之外,將蕩滌煩慮。」

2.繁雜、眾多。同「繁」。《書經.說命》:「禮煩則亂,事神則難。」《淮南子.主術》:「刑錯而不用,法省而不煩。」




勞動他人的敬詞。如:「煩您轉達」。《左傳.僖公三十年》:「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部首:匚
 总笔画:2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1.古代一種盛物的器具。《說文解字.匚部》:「匚,受物之器。」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方
 总笔画:4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1.四個角都是九十度的四邊形。如:「正方形」、「長方形」。

2.區域。如:「地方」、「遠方」。

3.古代稱地為「方」。《淮南子.本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漢.高誘.注:「圓,天也;方,地也。」

4.位置、地位的一邊或一面。如:「東方」、「四面八方」、「對方」、「我方」、「雙方」。

5.法子、辦法。如:「方法」、「千方百計」、「教導有方」。

6.治病的藥單、配藥的單子。如:「藥方」、「偏方」、「祕方」、「處方」。《鏡花緣》第二九回:「此跌打損傷第一奇方。」

7.數學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8.量詞。計算方形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塊」、「個」。如:「匾額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圖章」。

9.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方形的。如:「方桌」、「方陣」。

2.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3.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悼王道之不昭,故舉賢良方正之士。」




1.才、始。如:「書到用時方恨少」、「如夢方醒」。《紅樓夢》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2.正、適。如:「來日方長」、「方興未艾」。《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3.將。《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璽書勞異曰:『方論功賞,以答大勛。』」《資治通鑑.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當、在。《莊子.人間世》:「方今之時,僅免刑焉。」《漢書.卷六六.楊敞傳》:「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


  

  部首:邑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什邡縣:縣名。位四川省。


  

  部首: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1.古代的一種樹木,木質堅硬,可製車。《說文解字.木部》:「枋,木。可作車。」

2.方形的木柱。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三.蠶桑.蠶事圖譜》:「蠶架,閣蠶盤筐具也。以細枋四莖豎之,高可八九尺;上下以竹通作橫桄十層。」


  

  部首: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1.花草的香氣。《說文解字.艸部》:「芳,香艸。」清.段玉裁.注:「香艸當作艸香。」漢.武帝〈秋風辭〉:「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唐.柳宗元〈南中榮橘柚〉詩:「密林耀朱綠,晚歲有餘芳。」

2.香草、花草。如:「孤芳自賞」。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遠芳侵古道,晴翠連荒城。」宋.羅願《爾雅翼.卷二.茝》:「王逸章句曰:『行清潔者佩芳。』」

3.比喻美好的德性或聲譽。如:「流芳百世」。




1.對人的敬稱。如:「芳翰」、「芳儀」、「芳名」。

2.美好的。如:「芳姿」、「芳辰」。南朝宋.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詩〉:「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


  

 简化字:钫
  部首:金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
  注音: ㄈㄤ
  拼音: fāng




古時一種方口的量器。《說文解字.金部》:「鈁,方鐘也。」


  

  部首:阜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ㄈㄤˊ
  拼音: fáng




1.堤、壩。《說文解字.阜部》:「防,隄也。」《周禮.地官.稻人》:「以瀦畜水,以防止水。」

2.要塞。《史記.卷六九.蘇秦傳》:「民力罷敝,雖有長城、鉅防,惡足以為塞?」唐.白居易〈與仕明詔〉:「卿久鎮邊防,初膺閫寄。」

3.戒備的事。如:「冬防」、「海防」、「國防」。

4.姓。如漢代有防廣。




1.築堤。《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善溝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

2.戒備。如:「防備」、「提防」、「以防萬一」、「保密防諜」。


  

  部首:戶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ㄈㄤˊ
  拼音: fáng




1.一所居室的全體。如:「樓房」、「平房」。也稱為「房子」。

2.居室中的一間。如:「書房」、「臥房」、「閨房」、「客房」。

3.構造或作用像房子的物體。如:「蜂房」、「蓮房」、「花房」。

4.家族的分支。如:「大房」、「二房」、「遠房」。

5.妻室、妻子。如:「正房」、「偏房」、「填房」。《晉書.卷三三.石苞傳》:「後房百數,皆曳紈繡,珥金翠。」

6.量詞:(1)計算妻妾的單位。《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只我家相公要討一房側室,你若願意,我攛掇多把幾貫錢鈔與你。」《儒林外史》第二八回:「我們風流人物,只要才子佳人會合,一房兩房,何足為奇?」(2)計算親戚家數的單位。如:「有三房親戚」、「五房兄弟」。

7.姓。如唐代有房玄齡、房琯。


  

 简化字:鲂
  部首:魚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注音: ㄈㄤˊ
  拼音: fáng




動物名。魚綱鯉科。銀灰色。體形似鯿,胸平,背部隆起。草食性,為淡水經濟魚類之一。


  仿

  部首:人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1.效法。如:「仿古」、「模仿」、「效仿」。

2.似、像。如:「年紀相仿」、「他長的和他叔叔極為相仿。」


  

  部首: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太陽剛出來。明.張自烈《正字通.日部》:「昉,日初明也。」



始。《列子.黃帝》:「既出,果得珠焉。眾昉同疑。」晉.張湛.注:「昉,始也。」


  

  部首:瓦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製造陶、瓦器的人。《說文解字.瓦部》:「瓬,周家搏埴之工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瓬人為簋,實一觳,崇尺。」


  

 简化字:仿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仿效、學習。同「仿」。唐.韓愈〈論佛骨表〉:「轉相倣效,惟恐後時。」


  

  部首:舟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1.並連的兩船。《爾雅.釋言》:「舫,舟也。」晉.郭璞.注:「並兩船。」《太平御覽.卷七七〇.舟部.舸》:「遂解舫為單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遂得免。」

2.船的通稱。如:「遊舫」、「畫舫」。唐.韋應物〈夕次盱眙縣〉詩:「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简化字:纺
  部首: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柔軟細密的絲織品。如:「杭紡」。《儀禮.聘禮》:「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



將絲、麻、棉等抽成線紗。《晉書.卷九〇.良吏傳.吳隱之傳》:「裁留身糧,其餘悉分振親族,家人績紡以供朝夕。」


  

 简化字:访
  部首: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1.詢問、徵詢。《左傳.哀公十一年》:「季孫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

2.調查、偵察。如:「明察暗訪」。《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琰傳》:「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

3.尋求、探尋。《晉書.卷九一.儒林傳.序》:「於是傍求蠹簡,博訪遺書。」宋.蘇軾〈石鐘山記〉:「至唐李渤始訪甚遺蹤,得雙石於潭上。」

4.探望、拜望。如:「探訪」、「拜訪」。《宋史.卷四五九.卓行傳.巢谷傳》:「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兩蘇,聞者皆笑其狂。」




姓。如唐代有訪式。


  

  部首:髟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4
  注音: ㄈㄤˇ
  拼音: fǎng

參見「髣髴」條。


  

  部首:手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6
  注音: ㄍㄢˇ
  拼音: gǎn




用棍棒來回輾平、壓薄。如:「擀麵」、「擀餃子皮」。


  

  部首:竹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ㄍㄢˇ
  拼音: gǎn




一種細竹子。可製為箭桿。唐.李賀〈長平箭頭歌〉:「白翎金簳雨中盡,直餘三脊殘狼牙。」


  

  部首:日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晚上,日落的時候。《說文解字.日部》:「旰,晚也。」《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尹敏傳》:「與班彪親善,每相遇,輒日旰忘食,夜分不寢。」《文選.謝朓.詶王晉安詩》:「拂霧朝青閣,日旰坐彤闈。」


  

  部首: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3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小腿骨。《廣韻.去聲.諫韻》:「骭,脛骨。」《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上.南詔傳上》:「衣青布短褲,露骭。」


  

  部首:人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日出時光芒四射的樣子。《說文解字.倝部》:「倝,日始出,光倝倝也。」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水滲入船中。《說文解字.水部》:「淦,水入船中也。」



1.河川名。發源於大陸地區江西省清江縣東南離嶺,北流經紫淦山入贛江。

2.姓。如明代有淦君鼎。


  

 简化字:绀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微紅帶深青的。《說文解字.糸部》:「紺,帛深青而揚赤色也。」《文選.禰衡.鸚鵡賦》:「紺趾丹觜,綠衣翠衿。」


  

  部首:水
部外笔画:24
 总笔画:27
  注音: ㄍㄢˋ
  拼音: gàn

同「贛」。


  

  部首:干
 总笔画:3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1.武器名。用來阻擋刀箭、護衛身軀的盾牌。《書經.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韓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2.參見「天干」條。

3.水畔、岸邊。《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唐.杜甫〈有客〉詩:「豈有文章驚海內,謾勞車馬駐江干。」

4.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通「乾」。如:「筍干」、「豆腐干」。

5.成群有關係的人。《紅樓夢》第五九回:「那婆子深妒襲人、晴雯一干人。」

6.姓。如晉代有干寶。

7.二一四部首之一。




1.冒犯、觸犯。如:「干犯」。《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2.求取、營求。《論語.為政》:「子張學干祿。」《公羊傳.定公四年》:「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干闔廬。」

3.強行參預。如:「干涉」、「干政」。清.徐珂《清稗類鈔.帝德類.咸豐季年三奸伏誅》:「三奸盤結,同干大政。」

4.相關、有關聯。如:「相干」。《水滸傳》第五二回:「莊客李大救主,誤打死人,非干我事。」


  

  部首:玉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似玉的美石。參見「琅玕」條。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ㄍㄢ
  拼音: gān




1.細長形的棍狀物。如:「欄杆」、「旗杆」、「球杆」。

2.量詞。計算揮杆次數的單位。如:「共打了一百三十二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7463 页数: 9/168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